APP下载

科技期刊编辑向新媒体编辑转型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2024-01-16李劲邹小勇唐晓莲

今传媒 2024年1期
关键词:坚持科技期刊升级

李劲 邹小勇 唐晓莲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科技期刊编辑与新媒体编辑概念、特点及业务能力需求的差异,阐述了科技期刊编辑向新媒体编辑转型发展的重要性。笔者结合自身从科技期刊编辑转型成为专职新媒体编辑的相关经验,提出在转型之路上编辑人员要做到三“坚持”、三“舍弃”、三“升级”,即只有坚持正确的意识形态观念、严谨的编校工作流程、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改变传统思维模式、被动工作模式、单一的业务经营理念,不断提升基础编辑业务素养、综合知识应用能力、热点信息把握能力,才能实现转型和升级,旨在为编辑个人能力培育及传统媒体在转型与发展过程中的思维理念确立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科技期刊;编辑;新媒体;转型;坚持;舍弃;升级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4)01-0057-05

基金項目: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医学期刊专项基金资助项目:“医药学术期刊全媒体运营与品牌建设研究”(CUJS-YX-2021-4-1);重庆市新闻出版局重庆市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数字出版):“药政云课堂”;重庆市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22年度科研项目:“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背景下我国药学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思考”(CQKJQKXH2022009)。

一、研究背景

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的《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加快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数字时代新型出版传播体系,坚持系统推进与示范引领相结合的总体思路[1],从6个方面提出了20项主要措施,对未来一个时期内出版融合发展的目标、方向、路径、措施等作出了全面部署,并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部署的“建强出版融合发展人才队伍”的实施意见中,就要求着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出版融合发展人才,不断扩充融合发展人才队伍,对专门从事融合发展业务的人员实施专项培养计划等已被提上议事日程。本文以“中国药房立体网络平台暨药事服务系统”(图1)为例,就学术期刊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趋势进行了探讨[2],发现在网络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下新媒体的应用范围愈发广泛,读者的阅读习惯也逐渐发生了改变,传统媒体走数字化转型之路已成为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科技期刊编辑向新媒体编辑转型也成为必然趋势,科技期刊编辑只有不断学习,努力实现角色转型,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本文对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编辑如何转型成为新媒体编辑以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旨在为编辑个人能力培育及传统媒体在转型与发展过程中的思维理念确立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科技期刊编辑与新媒体编辑概念、特点及业务能力需求的差异

(一)概念的不同

科技期刊编辑指以生产科技类期刊精神文化内容为目的,通过策划、组织、选择、审读和加工优化科技类期刊作品,使之成为宜于传播的一种创造性文化活动以及从事这种活动的人员。而新媒体编辑,其实只是转变了媒介的形式,从纸质变成了数字化[3]。具体来说,新媒体编辑主要负责对新媒体内容进行策划、编辑、制作。由于新媒体编辑具有更容易、更准确掌握读者心理的优势,因而能更具针对性地创建和发布内容。除此之外,新媒体编辑还要负责新媒体的运营。

(二)特点及业务能力需求的不同

首先,科技期刊编辑要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要求能写、能编、能校对;而新媒体编辑除了掌握上述传统能力之外,还要具备创新思维,能提炼看点、了解受众心理、善于和读者互动,并且要从传统的技能型人才转变为营销型人才。其次,科技期刊编辑要专注于运用传统编辑技巧对文章进行精细加工,其中包括对文章结构的优化以及对语言的精确运用,从而确保学术论文在准确性和规范性方面达到高标准;新媒体编辑在掌握科技期刊编辑的专业素养的同时,还需具备宏大的视野,以便扩宽自身洞察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最后,从编辑技巧方面来看,传统编辑注重表达的精确性、用词的准确性以及校对工作的严谨性,而新媒体编辑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因此要多向科技期刊编辑学习,不断努力提升自身专业性。总而言之,科技期刊编辑与新媒体编辑主要的特点及业务能力需求差异存在于思维模式和业务能力等方面。

三、科技期刊编辑向新媒体编辑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一)行业发展的需求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特别是科技期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竞争力呈现下降趋势,编辑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也表现出滞后的趋势。并且,随着新媒体的深入发展,受众群体开始从传统的慢阅读转变为短、平、快的信息摄取,传播形式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4]。因此,科技期刊编辑要及时转型与提升,使自身满足行业发展需求,进而巩固科技期刊行业的社会地位,避免科技期刊在信息传播领域逐渐失去竞争优势。

(二)职业存在的需求

传统媒体尤其是科技期刊的价值不仅在于传播资讯和社会正能量,也在于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此,编辑人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迎接新媒体的挑战、规避传统媒体的劣势、防止受众群体流失、避免自身角色陷入窘境,科技期刊编辑的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成为大势所趋。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编辑必须迎难而上,快速调整好个人角色定位,以便迅速适应新媒体时代对科技期刊编辑提出的新要求。

(三)自身发展的需求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长期共存并不断竞争是时代的共识,这给每位编辑都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传统媒体时代,压力较小导致动力不足的态势,其实并不利于编辑的成长与发展。科技期刊编辑若不及时学习业务知识、不努力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就可能会被社会淘汰。因此,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编辑必须谋求转型发展,使自身能力可以充分满足期刊工作内容与形式多元化、传播效率更高的新要求,从而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5]。

四、科技期刊编辑向新媒体编辑转型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使传统科技期刊的传播与经营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也使其生存受到了一定的威胁。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科技期刊编辑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转型:一方面,从观念上进行转型,尽快从被动型转变为主动型,积极地去联系内容生产者,抢占先机;另一方面,从技术上进行转型,积极学习新媒体技术。总而言之,努力提升自身综合能力,转型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复合型编辑是当务之急。笔者结合自身从科技期刊编辑转型成为专职新媒体编辑的相关经验,分享转型与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大要素。

(一)三“坚持”

1.正确的意识形态观念

编辑承担着意识形态的把关责任,政治问题是红线,道德问题是底线,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高度警惕与重视意识形态问题。相较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新媒体在传播范围和速度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且传播成本较低、互动性较强,这种交互性把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多向的直接交流和互动,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捷。如果编辑缺乏正确的意识观念,未严格守住责任底线,一旦触及不可逾越的红线,引发的后果将是严重的。新媒体时代的编辑必须树立较强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舆论导向,具备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教育和引导作用。一方面,要遵守法律法规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坚持“二为”方针,依法行事,严守秘密,追求更高的道德情操,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另一方面,要恪守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基本要求,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

2.严谨的编校工作流程

《出版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报刊出版实行编辑责任制度,保证报刊刊载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的《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指出,期刊编校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二的,其编校质量为不合格。三审三校是图书、报纸、期刊出版单位内容编辑环节的基本制度。科技期刊编辑在出版单位中遵循着严谨的编校工作流程,而新媒体编辑在出版单位的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上同样需要建立并执行严格的内容审核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新媒体内容的质量和准确性,新媒体编辑必须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对内容进行层层审查和校对,在执行审核任务时应切实负起责任,严格把关,确保所发布的新媒体内容符合规定和标准;出版单位则需要建立和完善新媒体审核制度,明确审核标准和流程,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若一篇新媒体文章错字连篇,读者需要猜测、思考并联系上下文才能理解,不仅浪费读者的宝贵时间,影响其阅读体验,给他们留下不良印象,甚至会降低文章的可信度以及品牌声誉度。

3.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科技期刊出版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要提高期刊质量、打造精品期刊,编辑的协调沟通能力至关重要。单纯依靠传统的审稿与编校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期刊的需求,为了确保日常工作顺畅进行,科技期刊编辑必须积极参与选题、组稿、宣传等系列活动,加强与编委、专家、作者、读者等人员的沟通和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沟通协调能力。对于正在向新媒体编辑转型的编辑人员,首先要培养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摒弃“坐等来稿”的思维模式,积极参与市场调研和选题确定等活动,主动与媒体受众、业内人士、一线工作者和知名专家、教授、学者等进行广泛地接触与交流,以获取第一手信息。其次,要加强沟通协调能力的培训。比如,积极参与相关的培训课程或工作坊,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方法,提高自身与各方人员合作的能力,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再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比如,可以与媒体同行和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保持密切联系,通过参加行业会议、研讨会等活动,拓展人脉资源,为期刊的发展和合作创造更多机会。同时,注重品牌建设和项目策划,加强与媒体平台及合作伙伴的合作,以吸引更多的优质稿件和作者,从而提升期刊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最后,要广泛接触受众,深入了解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和受众需求。编辑要关注新媒体行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偏好,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期刊的定位和内容策划,以满足读者的期望。通过以上建议,可以让科技期刊编辑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实现向新媒体编辑转型,并为期刊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三“舍弃”

1.传统思维模式

纸媒时代,编辑的定位是“文字加工者”,但在新媒体时代的浪潮下,这种定位已经显得陈旧和不合时宜。新时期的编辑要摆脱传统的思维模式[6],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由“文字加工者”转变为“信息挖掘者”,摒弃传统的机械性改稿工作,转向以信息服务为核心的新工作模式,深入挖掘信息。其次,要由“内容提供者”转变为“信息服务者”。一方面,编辑的任务不再只是局限于提供学术论文的内容,而是需要以更高的视角,将自身角色提升到“信息管理者”和“知识传播者”的高度,因而,服务水平也要同步提升。他们的工作涉及海量信息的筛选、整合和传播,以确保期刊内容的质量、及时性和影响力。另一方面,编辑要运用数字技术及时发布信息,完善各新媒体平台的信息检索、分享、推送等功能,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总而言之,新媒体在编辑出版行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因此,出版单位和编辑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转变思维,开放视野,探索多元化的信息传播途径,以促进科技期刊的转型和进步。比如,《中国药房》杂志勇于突破,敢于创新,2022年以来,本着特稿特办的原则,严谨治学,实现了多篇“专家共识与指南”类文章的网络首发,并且严格执行初审、同行专家“双盲”评议、责任编辑复审、集体论证、总编终审的五审制以及严谨的编校流程,借助新媒体平台,以电子期刊模式快速地传播与推广。这些文章一经发布,在中国知网和《中国药房》立体网络平台暨药事服务系统的阅读次數(含转发次数)、下载次数均获得了显著的增长,显示出了较高的人气。

2.被动工作模式

在媒体融合环境下,科技期刊编辑必须及时了解并树立“读者本位”的传播理念,实现从被动意识向主动意识的转变,并贯穿于工作的始终:第一,主动寻求优质稿源,比如,策划和举办专题学术会议、组织编辑与作者的交流沙龙、招募学术主力青年编委、关注热点事件等;第二,积极寻求与融合出版相关的合作伙伴,比如,加强与数据加工和发布公司的合作,为编辑提供更多挖掘信息资源的机遇,进一步提升自身服务水平;第三,主动学习图文编辑、音视频处理等新技术,通过新技术实现对优质内容的个性化传播和对期刊的动态宣传;第四,借助新媒体资源优势,有效拓展社群成员和粉丝基础,并主动与之分享和交流信息,提升用户的参与度和活跃度。比如,2021年,《中国药房》杂志策划并陆续推出了系列《中国药房》主编云论坛,由期刊主编或副主编领衔,与业界极具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共话药学前沿,论坛主题聚焦医院药师、医师关注的热点和重点问题,涉及面广,每场观看人次超6万。同时,编辑人员摒弃了被动工作模式,不仅限于审稿与改稿工作,积极遵循“出版单位+学科专家”的办刊模式与发展方向,有效提升了期刊的品牌影响力,扩大了读者覆盖面[7-8]。

3.单一的业务经营理念

在科技期刊转型过程中,充足的资金保障是前提,因此,科技期刊编辑要具备经营意识,在做好编辑出版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经营活动,开拓进取。然而,从科技期刊编辑的业务经营情况来看,其业务开展相对单一,往往局限于期刊广告、期刊协办等方面,未充分发挥媒体价值。笔者认为,科技期刊编辑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应摒弃单一的业务经营理念,以科技期刊业务为主,融合新媒体建设,实现多元化经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和有力手段,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挖掘潜在收入渠道,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期刊的优势,为科技期刊的生存和发展服务[9]。

比如,《中国药房》杂志坚持“一业(期刊)为主,多元经营”理念,充分将药学专业资源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在为药学科研人员提供药学新技术、药品应用专业学术论文发表平台的同时,将资源有效整合利用并传播,宣传行业正能量,以搭建药学专家与大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为己任,着手构建了集药学类新闻宣传、行业焦点、科技知识、科普教育、在线培训等为一体的中国药房立体网络平台暨药事服务系统;除了纸媒的广告经营外,还构建了集线上与线下学术会议、继续教育平台、科普分享展示等于一体的多元服务形态和经营模式[10-13](图2)。

(三)三“升级”

1.基础编辑业务素养

学科专业性知识和编辑业务性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编辑水平和文化產品的质量。近年来,学界提出了“学者型编辑”的要求,即编辑成为某一方面、某一学科的学者,有益于提高自身的选择判断能力,有益于和专业领域的作者对话,有益于提高出版物的质量。具体来说,编辑不仅要掌握编辑技术操作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新闻传播学理论、写作、出版法规、媒介经营管理等相关知识,使自己从经验型编辑成长为理论实践结合型编辑。此外,相较于科技期刊编辑,新媒体具有信息更新速度快、互动性强、检索便捷等传播优势,这就要求新媒体编辑具备更高的语言文字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文稿进行编校发布,并且保证文稿内容充实、专业性强,若发现错误也要能及时“救稿”。

2.综合知识应用能力

一名出色的科技期刊编辑,不仅要具备本学科领域的专业性知识,还应是多面手、全能人。美国多位资深编辑编写的《编辑人的世界》一书中指出,今天的编辑和老一辈编辑不同的是,除了必须具有绝佳的编辑技巧之外,还必须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需要精通书刊制作、行销、谈判、促销、广告、新闻发布、会计、销售、心理学、政治、外交,等等。因此,科技期刊编辑在转型过程中既要“专”又要“博”,“专”是“博”的立足点和基础,“博”是“专”的深入和发展;不仅要掌握较强的编辑业务素养、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多媒体融合知识、各类软件应用知识以及摄影摄像技能、策划组织能力、品牌建设能力等,同时要拥有广阔的文化视野、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多方面的文化爱好。

3.热点信息把握能力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传播渠道变得多样化。编辑要运用多样的方式寻找行业热点,积极提升自身的信息敏感性、热点信息把握能力以及检索处理能力。第一,要提高自身对信息的把握与检索能力。新媒体的涌现为大众获取信息开辟了更广阔的途径,人们不仅可以从传统媒介中获取新闻信息,还能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便捷地浏览最新的新闻资讯。编辑要不断提高自身对信息的把握与检索能力,快速抓住重点、要点,从而掌握信息的实际内涵以及传播价值。第二,要提高自身对信息的分析与处理能力。在如今多元化信息时代背景下,各种信息挖掘技术层出不穷,编辑必须不断学习和接受新生事物,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及其他专业知识,正确分析与处理信息,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价值。

五、结 语

作为媒体,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具有一定的共同点,然而,作为不同时代的产物,它们在很多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可以说二者互有优劣,要理性、辩证地看待其异同,引导二者相互借鉴、吸收彼此的优点和长处,科学有序地推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融合,从而促进媒体行业不断创新发展。科技期刊编辑应在充分认识新媒体时代转型必要性的基础上,掌握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特点,学会三“坚持”、三“舍弃”、三“升级”,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通过革新自身思维方式和理念,增强市场意识,提升个人能力,不仅要巩固已有优势,还应肩负起责任与使命,充分发挥编辑的价值,助推媒体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news.cn/book/20220428/c81d86691ed2476dba67494827a51bd3/c.html,2022-04-24.

[2] 李劲,刘钰,马曦,等.浅谈学术期刊传统出版与数字化出版的融合发展之路[J].科学咨询,2020(48):20-22.

[3] 赵迎新.浅谈新媒体时代报纸编辑的角色转型[J].记者摇篮,2021(7):36-37.

[4] 杨郁霞.媒体融合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创新思维”探究[J].中国传媒科技,2020(4):32-35.

[5] 谈桂春.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传统编辑的定位与转型[J].编辑出版,2020,3(14):101-103.

[6] 王小萌,周鹏志.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传统编辑的定位与转型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8):223-224.

[7] 段思怡,李劲,马劲,等.疫情背景下举办医药专业在线学术会议的时间与思考———以《中国药房》杂志为例[J].编辑学报,2020,32(6):677-681.

[8] 段思怡,邹小勇,李劲,等.基于融合发展服务行业群体———“药政云课堂”平台开发与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32(11):1403-1410.

[9] 傅利昌.浅谈网络编辑须具备的素质[J].中国地市报人,2010(9):24-25.

[10] 李劲,邹小勇,刘钰,等.基于媒体融合发展服务行业群体的“药政云课堂”平台运行与成效分析[J].新媒体研究,2022,8(17):24-31.

[11] 李劲.基于战略视角的企业项目管理模式构建与创新探究[J].商业2.0,2021(12):209.

[12] 李劲,邹小勇,段思怡.媒体融合时代提升科技期刊传播能力的实践与思考———以《中国药房》杂志为例[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22(1):28.

[13] 邹小勇,李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国药房》网络版暨药学科普知识平台的研发及创新应用探析[J].天津科技,2023,50(2):83.

[责任编辑:李婷]

猜你喜欢

坚持科技期刊升级
科技期刊的分类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科技期刊的分类
回暖与升级
政策与商法研究坚持依法治理建设法治社会
平凡的伟大的执着
“两学一做”重在知行合一,贵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