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提升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困境和路径

2024-01-16李欣月

文教资料 2023年17期
关键词:数字化数字素养

李欣月

(宁波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教育的数字化转型。2022 年,我国正式启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将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我国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任务之一。教师作为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落实与创新的关键力量,其数字素养水平关乎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推进进程以及数字时代人才的培养质量。[1]2023 年2 月,教育部正式发布《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对教师的数字素养提出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数字素养是影响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首要核心因素,是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保障。然而,国内已有实证研究表明,不同区域间教师数字素养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水平明显低于城市教师。[2]因此,本文立足于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梳理提升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现实意义,聚焦阻碍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现实困境,尝试指出提升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实践路径。

一、提升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现实意义

(一)推动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

目前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教育系统的复杂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更是给数字化转型带来极大的挑战。[3]乡村教育是国家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推进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由于区域、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城乡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具有一定差异,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相较于城市处于弱势地位。

教师是乡村教育数字化的基础,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与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水平高低紧密相关,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水平的提升必定可以推动乡村教育数字化走向纵深。但是,当前欠发达地区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数字理论知识匮乏,数字工具应用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无法驱动乡村教育数字化推进。因此,当下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当务之急是培育和提升乡村教师的数字素养,为乡村教育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二)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面对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诉求,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为弥补城乡办学差距、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新路径,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助力。“三个课堂”、双师课堂是以数字信息技术助推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有效实践行动,其以数字化为手段,为乡村课程建设、教师专业发展、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提供保障。另外,2022 年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正式上线运营,为乡村教育提质增优升级了新平台。

不论是“三个课堂”、双师课堂,还是智慧平台,都为乡村基础教育的振兴做出直接贡献。但是,新的教学方式、育人平台在乡村教育中常态化按需应用受限于乡村中小学教师的数字素养水平,尤其局限于乡村教师数字化意识不强、数字化应用不深。提升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可以推进新手段、新平台真正在乡村中小学校“生根发芽”,并且突破区域、城乡、校际边界,拓宽乡村教育资源获取渠道,弥合城乡教育资源鸿沟,推动城乡一体化教育,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实现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均衡发展。

(三)助推乡村教师角色转变

在教育数字化加快转型的背景下,数字素养对于乡村中小学教师而言是一种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专业素质。当前我国正处于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最佳时期,数字技术手段不断更迭创新的同时,也快速进入教育教学场景中,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相互赋能,促使教师角色转换与重塑。教师从数字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观望者、使用者开始转向技术嵌入、融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创造者、设计者。教师在不断接受、应用这些新的技术和模式以及在筛选利用数字技术并打算将其嵌入教学活动时,由于数字素养水平的限制无法进行创新、设计和操作,导致教师角色转变困难。

(四)满足学生数字素养提升需求

数字智能时代需要新兴人才,数字技术的发展重新定义了人才的标准,数字素养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教师是培养新兴人才的主体,高水平的数字素养不仅可以促进教师适应数字智能时代的发展,也对培育学生数字素养,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使其成为高素质水平人才起到关键性作用。换而言之,教师数字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字素养的养成。并且已有研究表明城乡学生间的“数字鸿沟”是客观存在的[4],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也是培育学生数字素养、弥合城乡学生“数字鸿沟”的关键举措。另外,多数学生比教师更为积极主动探索新兴数字智能技术,对于数字化学习方式更乐于接受、易于适应。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学的设计者,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知晓几项技术手段,更需要提高自身数字化水平,了解数字化时代学生面临的挑战,满足学生的数字化学习需求,给予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

二、提升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现实困境

(一)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主体意识失能

教师个体如何看待数字技术,会影响其数字素养提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数字技术迭代迅速,乡村整体数字化进展较为滞后,校园数字化建设推进缓慢,教师长期处于这样的生活和教学环境中,对于数字技术有用性和易用性的感知会出现偏差,从而在面对数字化挑战时,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还有一个深层次原因是教师尚未正确认识到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关联性,不明晰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缺乏数字工具使用的知识和意识,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没有将自己摆放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正确位置。长此以往,乡村教师认为自己很难轻易胜任数字化教育教学工作,容易产生畏难和排斥心理,不能积极适应并融入数字化教育环境,更不用说主动提升自身数字素养水平。

(二)乡村中小学校数字化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我国城乡发展差异大,城乡之间基础教育数字化建设也处于不平衡的状态,相较于城市,乡村校园的数字化设施更为薄弱。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数字技术和数字工具是教师进行数字化教学的重要依托,但是目前乡村基础教育数字资源滞后于城市,中小学校园数字化建设推进力不足,数字设备不完善,难以给予教师良好的数字化教学环境。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不仅是数字技术知识的习得,更多数字化应用和创新需要在教学场所里通过教学设施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所以,乡村教师目前所处的数字化环境是制约教师提升自身数字素养水平的现实因素。

(三)乡村教师研修培训存在诸多现实问题

乡村教师研修和培训对于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水平极具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但是当前乡村教师培训仍面临“培训资源分散、培训机会较少”“培训内容滞后”“培训方式单一”等现实问题,导致乡村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无法发挥。其一,培训资源分散,培训机会较少。当前教师培训资源分布不集中,呈现条块零散碎片状态,即区域、城乡、学校之间分开组织研修学习活动,彼此之间资源不共享。并且各类教师培训和研修的名额是有限的,只有少数乡村教师能获得参加培训的机会。其二,培训内容滞后。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新技术不断涌现,但是乡村教师参与的研修和培训内容却时常未及时更新。其三,培训形式单一。当前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训主要以线上研修为主,以数字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主,缺乏必要的实践指导,导致理论数字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数字工具技术的运用相脱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难以解决,培训效果不佳。集中网络研修的方式虽然具有覆盖面广,但是针对性不强,且精准度不高,不能满足乡村教师个体的真正需求。

(四)乡村教师数字素养评价体系不完善

评价教师数字素养是了解教师数字素养发展现状、促进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5]科学的教师数字素养评价体系是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培养的有力保障,但是当前乡村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评价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一,评价标准缺失,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科学。目前多数学校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片面化,主要考察教师利用数字技术开展课堂教学的知识与能力,对于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整合的数字素养涉及较少,并且不同学段、学科的教师的评价指标维度宽泛且趋同。其二,评价方式传统且单一。忽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工具参与教师评价,依旧使用传统的主观经验判断方式,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客观、全面。其三,存在“为评价而评价”的情况,未注重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合理运用,导致评价的激励和发展功能发挥不到位,以致评价促进教师素养提升的目的无法达到。

三、提升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实践路径

(一)培养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主体意识

教师的主体意识可以激发自身的提升需求。激发教师的自主提升动机,可以增强数字素养提升的效率和质量。其一,乡村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位置。乡村教育的数字化影响基础教育数字化的整体进程,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重要实施主体,主动适应数字化发展,提升数字素养是推动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前提和关键。其二,乡村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数字技术嵌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产生的教育价值,以及其所能发挥的教育功能。通过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将数字化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教育教学方式,改善教育数据管理和使用方式,实现高效育人。其三,乡村教师要认识到数字素养在自身专业成长中发挥的作用。运用数字化手段开展学科教学研究,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及班级管理模式,是促进个人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其四,乡村教师要树立教师与乡村、学校协同发展的愿景。在当前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教师队伍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引擎。乡村和学校要信任并支持乡村教师,让乡村教师认识到个人数字素养的提升不仅有利于个人专业发展,对于学校发展和乡村建设同样具有重要价值,从而激发其提高数字素养水平的主体意识。

(二)多方联动改善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环境

1. 政府及教育部门:强化顶层设计,改善乡村数字化育人环境

首先,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培育要从国家层面给予高度关注,政府及教育部门要做好顶层设计,基于《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来制定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计划方案。其次,地方各级政府要将教师数字素养的培育和提升作为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落实过程中的重点任务,应该切实适度加大乡村中小学数字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支持力度,推动数字校园建设,优化数字化教学环境。

2. 乡村中小学校:成立数字化帮扶小组,营造数字化教学氛围

乡村学校领导要重视乡村教师队伍数字素养的培养,发挥数字化领导力,与乡村教师共同制定本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育规划和方案。另外,通过成立数字化帮扶小组,加强乡村教师数字化协作和交流,共享教育数字资源,共同解决教学数字化过程遇到的“疑难杂症”。

(三)创新优化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训体系

研修培训是短期内提升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集约化有效管理方式。传统的乡村教师培训存在着培训资源分散、培训内容滞后、培训方式单一等现实桎梏,导致培训的效果无法发挥。针对以上问题,应该优化乡村教师培训体系。其一,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共建共享机制。通过整合校内、校际、区域的培训资源,打破资源共享的壁垒,实现资源的有效流通,为乡村教师提供更多高质量培训资源。另外,乡村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加强数字教学资源的创新性使用和生成性建构[6],并进一步交流和分享,在分享中实现新的培训资源共建。其二,丰富培训内容。首先,由于数字智能时代技术更新速度快、周期短,乡村教师的研修和培训要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加快培训内容的“新陈代谢”;其次,乡村教师缺乏的不仅是单纯的数字知识和工具运用的培训,还需要数字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其三,拓展培训方式。一方面,依托智慧平台开展数字化专题研修,或者利用远程指导的方式,给乡村教师提供多元化网络学习方式;另一方面,线下培训要根据区域和学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现状,开展区域联合研修活动和学校数字素养提升培训活动,有针对性地为乡村教师提供培训活动,满足不同教师的提升诉求,后续提供指导和服务,以切实保障培训效果。

(四)建立健全乡村教师数字素养评价体系

以数字技术支持、构建分层分类乡村教师数字素养评价体系,有助于开展更加合理、科学、有效的教师数字素养评价活动,发挥评价的“指挥棒”功能,引导乡村教师真正走向数字素养全面提升。首先,以数字技术驱动评价工作的开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评价工具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建立数字化评价系统,在评价周期内持续监测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发展状况,采集乡村教师日常教学、管理等教育活动的相关数据,通过数据来分析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水平的变化,进行更为客观的数字素养评价,以便为乡村教师提供更加精准的培育服务。其次,考虑不同学段、学科、水平乡村教师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分层分类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加强评价结果的利用。一方面,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给教师,让乡村教师准确认知自身数字素养有待提升,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将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水平的考核结果与乡村教师的年终考核以及职称评定考核挂钩,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提高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数字化数字素养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