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材功能·课后生活·评价方式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口语交际实践路径

2024-01-16田夏彪

文教资料 2023年17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小学生

李 娇 田夏彪

(大理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

新语文课标对小学生提出了新要求,即要培养学生“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细观这四个核心素养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关系,口语交际是“语言运用”的表现方式,是培养“文化自信”的主要途径,是发展“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的基础环节。

目前,有些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没有充分考虑到口语交际的重要性,仅将其作为略讲课程或者附带课程,导致学生对口语交际缺乏重视。教师要加强对口语交际的重视,利用教材这个跳板,发挥教师育人力量,帮助学生树立口语交际意识,习得口语交际技巧,从而将其灵活运用到生活中去。此外,也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小事,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还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乐于思考、乐于表达、乐于分享与沟通的能力。

一、发挥教材跳板功能,优化口语交际课堂

口语交际教学中,会出现有些小学生不愿意表达、不愿意参加等问题。教师要勤加思考,借鉴优秀经验,开发更多有趣的口语交际课程。结合高效课堂的内涵,小学语文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应立足教材开展教学,但又不能局限于教材,必须结合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1]

在设计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时,教师要以教材为主导,以生活为源头,立足于核心素养,将思想发散于字词句段的相互碰撞之中。

(一)用“引子”让学生自由驰骋

在口语交际教学时,教师应依据教材的口语交际话题,精选适切的口语交际情境素材,指引学生进入设定的交际场域,使其体验仿真的“生活情境”。正是这种适切性的交际情境,交际目标的达成才会更加快速且有效。[2]在教学时要创新教法,用好教材这个“引子”,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让所有同学都参与进来。

例如,四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课“安慰”,在结束《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一课之后,教师就可以先上“安慰”这节口语交际课,因为学完这篇课文之后,同学们能够感受到小作者的心情是沮丧、低落的。教师可抛出疑问:“那我们该怎么安慰他呢?”引导学生切身感受课文中表达的情感,再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这也是新课标中明确的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任务。以本文为例,在课堂上,教师可请同学们分别扮演“他”和“他的小伙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安慰,并且伴有相应肢体动作,如轻拍肩膀、轻轻拥抱。教师引导:“在安慰他人时,我们可以帮助他转移注意力,比如可以跟他商量放学后去哪里踢球;可以帮助他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比如可以解释观众哈哈大笑不也正说明了他的表演达到了节目效果……”教师在课下布置作业,让学生留意生活中需要安慰的情景,积累安慰的经验,在下次课前再邀请同学们进行分享交流。

又如,六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课“演讲”让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愿意分享的话题中自行选取,可以是教材中的,也可以是同学们生活中的小事。演讲结束后教师先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可以是对这一主题的其他看法,也可以是对该同学本次演讲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进行讨论。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总结要以鼓励为主,适当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激发其他同学的参与热情。

(二)用“演练”使知识活学活用

传统教学模式下,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相对较少,学生往往只能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口语练习,在外却“不敢开口”,难以真正掌握口语交际的技能,不能达到“自信表达自己的想法”的课标要求。现实生活是丰富口语交际内容的“资源库”,也是习得口语交际能力的“演练场”,是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肥沃土壤。[3]

教师可在细节之处做文章,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里的“无声”是指无须用特定的语言,通过师生日常沟通,将“口语交际”的教学融入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从而达到比时时刻刻“耳提面命”更好的效果。师生课下的交流不同于课上那么严肃,学生能更自如地表达与交流,而教师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可以即时地了解该学生或者其他学生最近的学习生活情况,也能相对温柔地给出自己的建议,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还能散发出教师的个人魅力,吸引小学生参与师生交流。另外,同伴关系在口语交际的“演练”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鼓励学生多交朋友,多与朋友交流。同伴之间交流的话题轻松愉悦,更能激发小学生的交流欲望,培养交际能力。

教师要深入挖掘机会,增加“演练”机会。首先,学校可调整课程设置,并增加实践活动。可以创新校本课程,例如,每周周一的早读,教师向安排学生进行古诗词诵读,熟读成诵,打下坚实的口语交际基础。其次,口语交际不能局限于教材,教师可组织更多的表达与交流活动,例如演讲、辩论赛、朗读比赛、主持人大赛等等。这些活动既能锻炼学生表达的能力,也能增强其自信心和勇气。最后,语文教师要留心其他可以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机会,如利用早读、午会,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等,举行“一句话新闻发布”等活动。[4]

二、完善课后沟通渠道,赋予口语交际生命

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5]要提升小学生表达与交流能力,家长也需为孩子提供更多机会。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查找资料、请教经验丰富的成人、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等方式收集自己需要的素材。

学校中活泛教材引入生活的机会是有限的。要达到新课标对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必须要完善课后沟通渠道,使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获取口语交际素材,同时将习得的经验运用到真实交际情景中去。

(一)从生活中获取更多素材

口语交际只有从生活中取材,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口语交际内容的选择都是基于学生日常实际需求,使学生在生活化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有意义的口语交际任务,进而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6]。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教师要做到发音标准、用词准确、语调合适等,为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最重要的是教师要留意班级里发生的小事,例如,班里的同学被欺负了,同学们可以就怎样帮助他、怎样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进行讨论。讨论不拘泥于具体形式,但要基于自己生活的实例,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真实有效地运用于日常生活。在学校生活中,和同学们聊天、询问同学的近况、讨论学校事务、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感受等都是小学生可以留心积累口语交际素材的机会。

在校外的家庭生活中,学生也能获得大量的口语交际素材。例如询问家人的近况、讨论家庭事务、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等。在其他的社交活动中,例如参加社区活动、文艺演出、运动比赛等都是不错的积累渠道。旅游经历和课外阅读也能拓宽小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有话可说”。小学生在旅游中,了解当地文化、风俗习惯,和当地人交流等都可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可以模仿表达的途径,此外,小学生阅读有趣的书籍、杂志,了解不同的文化、生活方式,同样可以丰富自己的口语交际素材。素材积累得多了,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小学生口语交际都会有所提升。

(二)从情境中发掘更深潜力

口语交际的最终归宿是要回归到生活中去的,学生应学会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有意识地迁移到生活中去。课堂上的40 分钟对于师生来说就像是一场“战役”,教师们带领着学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帮助学生们俘获了一个又一个的“知识俘虏”,固然是紧张且激烈的。而这些“战俘”,要如何才能纳入自己麾下,待到下次“战役”时,作为学生自己的“亲兵”,披甲上阵,战无不胜呢?在校园实践中,教师可以创建实践情境,例如组织学生向雷锋学习,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并设定一个个结合现实的情境,让学生模仿雷锋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实践中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简洁、礼貌的表达,提高语言水平以及沟通技巧。[7]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养老院慰问活动,带领学生们到养老院关心老人,给老人讲新鲜有趣的故事,向他们普及防止电信诈骗等知识。

至于回到家里,口语交际的情境更加丰富多样。家长们在平时吃饭、运动、娱乐等时间都可以与孩子交流,如互相传递自己今天的感受。家长在祥和平静的氛围下与孩子沟通,能帮助孩子克服发声恐惧。与家长外出时,例如去超市、医院、公园的途中,要鼓励孩子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口语交际技巧、礼仪等活学活用。家长要多听取孩子的想法,有些想法确实过于天马行空,但这也是帮助学生发展想象力和提高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家长的引导下,孩子提出的想法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这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也能锻炼孩子勇于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同时,教师要提醒家长多让自家孩子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并在过程中仔细聆听,发现孩子身上最质朴的闪光点和略显不足的细节,而后积极与教师交流,教师可以站在专业教师的角度给予恰当的意见和帮助。

三、改变传统评价方式,转向口语交际实践

口语交际的评价主要是教师对于学生口语表达的一种听后反馈。如果这种反馈及时有效,就会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正向促进作用。反之,不及时或者广泛模糊的评价会带来不良后果,特别是较为严厉的评价,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还有可能让他们失去表达的兴趣。

在评价口语交际时,教师要减少对考试成绩的过度重视,把注意力更多放在小学生核心素养上的培养上,同时要引导家长改变观念,从而引导整个社会对核心素养的重视。

(一)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有效的评价不仅要对发言的学生有一定的启发性,还能给其他同学带来自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小学低学段的学生,教师的评价更具有示范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多提醒学生是否也存在相似的问题,让学生举一反三。[8]在进行口语交际评价时,教师要耐心细致,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生,学生不一定每一次的发言都生动准确,不必过于苛责,而应鼓励学生,本次交流的优点继续发扬,不足之处慢慢改正,切记不可伤害孩子的自信心。教师也可以采用实物奖励的方法,设置合适的激励机制,不要太困难使学生失去信心,也不要太简单降低了学生的期望值。在每一次口语交际训练中,教师应按照学生年级安排合适恰当的交际任务,循序渐进。合理运用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一些学生们可以“跳一跳,就够得着”的口语交际目标。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上或是课下交流中出现错误是无可厚非的,教师不用着急要求学生立马改正,可适时提醒,加上同学间的相互指正,循序渐进,逐步改正。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口语交际教学也追求小学生的真实表达,引导学生讲真话,动真情,而不是强行灌输某个口语交际主题的标准答案。学生说出标准答案,并不是教师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所以,在评价过程中,没必要要求所谓的“正确答案”。小学生的表达是具有儿童化的,加上他们的经验缺乏,教师能做的就是积极引导鼓励条理表达、精准表达。新课标要求培养想交际、敢交际、会交际的小学生,而不是只会死板搬用的。

(二)以开放的试题进行评价

考试与评价是了解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最主要的一种途径,其中考试在质量评价中应用得更为广泛,但是这样的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地呈现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以真正反映出口语交际教学的质量。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完善考试与评价机制:一方面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另一方面可以开展“乐考”活动,也就是把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查融入学生喜欢的活动中,使学生全面展示自己,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这也是测评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一种好方法。[9]

例如,小学一二年级采取无纸化考试,教师可提前准备好五套问题,并在其中考察字音、字形、句子、小语段的朗读;中高年级的考察主要关注平时表现,卷面成绩一般不超过5 分。将口语交际的考察与评价放在平时,卷面题目也从生活中挖掘,这样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还能改善小学生对于考试的畏惧心理,让小学生能够实现“乐考”,进而推进“乐学”。卷面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考查涉及学生的日常生活,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命题人期待小学生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能够将自己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也正是小学教育阶段开设口语交际课程和贯彻口语教学的本质意义所在。例如试题中让学生“谈一谈怎样保护当地的母亲湖”,结合当地小学生生活环境出题,鼓励小学生对公共事务发出自己的声音,立足于生活实际。这类试题是在引导一种思维——“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乐于反思,乐于表达。

四、结语

口语交际考察的目的不在于得到一个准确无误的表达,而是作为一个风向标,引导学生乐学、乐考、乐思、乐用。口语交际没有标准答案,每位学生的表达也不尽相同,影响学生的不是考察结果,而是教师的引领,它会在学生一生中慢慢生根发芽,并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小学生
情景交际
交际羊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我是小学生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