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三个必须坚持”做好新时代高校学生会工作

2024-01-16郭思禹

文教资料 2023年17期
关键词:学生会工作学生

于 璐 郭思禹 谢 飞

(北京化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29)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征程上,如何更好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1]。高校大学生群体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团体的中流砥柱,有着推动社会进步、改变世界客观环境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崭新的历史方位,深刻地把握青年人成长成才的发展规律,着眼于新时代青年发展的实际情况,准确分析了当今青年的特点,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会建设提供了指引方向。高校学生会正是由大学生中的优秀青年组成,他们以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为宗旨,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实学校重要部署、助推学生学业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维护学生正当权益等方面发挥着协调中枢、引领助推和桥梁纽带的作用,为完成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目标提供启迪。

伴随新时代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以立德树人作为坚实基座,结合实际、与时俱进”成为高校建设发展所坚持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之下,形式的变化、环境的改变和学生都对高校学生会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许,但其目前还难以及时把握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与学校的壮大和学生的需求脱节,组织遴选渠道单一、工作理念相对滞后、工作方式趋于单调、制度机制建设有待优化等问题和不足日渐抬头、愈演愈烈。[2]作为高校至关重要的组织结构之一,高校学生会的工作效率与工作成果极大程度地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管理的工作效率以及校园风尚的建设成果,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是打造和谐校园氛围的强劲引擎。因此,结合时代变化与社会需求对高校学生会的工作进行改进迫在眉睫、不容忽视。本文将结合自身近几年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就创新并做好新时代学生会工作提出“三个必须坚持”。

一、必须坚持把思想引领作为做好学生会工作的重要基础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方面不断努力,呈现出发挥学生主体教育主导作用的发展趋向。[3]作为党领导下的学生组织,学生会是高校思政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先做好高校学生会及其成员的思想引领工作。

一是要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响亮口号激发民族意识觉醒,到“一二·九”运动掀起全国人民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新高潮,全国学联和各高校学生会始终同中国共产党血脉相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学生会被定义为在党的领导、团委指导下的学生“四自”组织。[4]当今社会,国际政治局势趋于复杂,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日益加剧,引导大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当前高等学校一项极为重要而又十分紧迫的任务。高校学生会作为落实学校部署要求、联系服务广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必须把树立坚定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要在思政理论学习方面不断深化、强化,进一步提升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高校学生会在建设中务必明确正确政治方向,发挥好学生会组织在青年工作格局中的基础作用、示范作用、引领作用,保证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诸如定期开展学生会的理论学习,组织紧跟时事的“翻转课堂”,在校园环境下掀起学习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之风,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作为贯穿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主线,在育人行动上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引领青年学子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刻苦奋斗,勇于挑起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担当。

二是要强化高校文化引领,诠释践行高校校训精神。赋予时代精神的高校文化是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规范自身行为、提升自身素养的思想基础,高校校训及大学精神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是全校师生的价值取向、意志追求和行为规范。作为高校学生会成员必须是高校文化的宣传者、传承者,是高校校训的诠释者、践行者。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要立足本校校情,赓续传统文化,积极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将文化浸润作为引领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手段。以北京化工大学为例,在组织“五四”青年节、校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准,结合“团结奉献、艰苦奋斗、务实力行、博学创新”的本校精神和“宏德博学、化育天工”的校训,努力构建全校学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激励引导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人成长成才以及学校不断发展前进,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紧紧联系在一起,积累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是要强化党团组织引领,确保学生会工作行稳致远。高校学生会组织领导体制是学生会顺畅运转的“导航系统”,高校党委的领导决定“航向”,高校团委的指导校正“航线”。高校学生会的思想引领关系到高校能够培养出什么样的人、高校在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因此做好新时代高校学生会工作,必须始终坚持高校党委的领导、团委的指导,方能把准航向扬帆起航。高校学生会也要自觉争取党团组织的系统领导,准确地将其部署要求不折不扣地传递给广大学生,切实发挥其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传承好来自青年、服务于青年的群众优势,在保证自身发展前行的同时不断地把青年学子紧密团结在党团组织的周围,为党的青年工作凝心聚力从而确保高校学生生命力旺盛、战斗力强大。

二、必须坚持把开拓创新作为做好学生会工作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伴随新时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思想思维活跃化、学习工作自主化的新特性,高校学生会工作必须强化基础工作,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一是要创新学生会工作理念,铸牢“以学生为本”服务思想。要创新做好新时代高校学生会工作,推进高校教学管理变革,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管理理念[5],把学生平等参与政治置于核心,使学生成为服务对象的同时又作为服务主体参与其中。实现学生会工作方式方法的转型,将服务理念与学生的培养目标、价值观塑造相结合,保障和维护学生正当权益,切实满足学生学业辅导、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需求,避免为了办活动而办活动,真正做到为学生办事、办实事,从转变学生会工作理念出发,满足学生全面协调发展需求,从而顺利完成高校人才培养的使命。

二是要创新学生会干部遴选机制,选优配强学生会干部。做好学生会干部遴选,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以竞选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学生干部为目标,以完善学生会干部选拔任用培养制度为抓手,明确选拔标准,适应岗位需求,避免主观干扰,实现学生会的自主运行。在选拔过程中要严格选拔程序,坚持做到将广泛选拔与重点选拔相结合、将突出特长与优势互补相结合、将择优录用与考察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切实将那些政治觉悟高、道德品质好、学习成绩优、业务能力强、身心健康的优秀学生选拔到学生会队伍中来。同时,为强化学生干部的历练和竞争,要勇于打破常规,探索实施学生会下设部门弹性化和部门之间轮岗制,根据实际工作体量,做好部门数量与工作人员人数上的弹性调控,如工作人员名额的适当增加或减少,职能部门间的合并或撤销,或是在部门设置不变的情况下实行成员轮岗制[6],或是在有关部门繁忙时,动员同学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学生会工作等。这样既能增强工作人员的忧患意识和挑战性,又能促使其获得更多的锻炼,也为普通同学临时参与学生会工作提供机会和平台,从而激励学生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是要创新学生会工作方式方法,探索打造“网上学生会”建设。要积极适应“掌媒时代”青年学生交流对话的新特质,在推动学生会工作“校—院—班”三级联动运行机制的同时,充分运用学生会空间公众号、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实现新媒体矩阵有机结合,探索打造“安全、高效、零距离”的“网上学生会”建设,建立高效便捷的“线上运行机制”;通过开设“青语青询”“权益周刊”等特色栏目,以广大同学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服务力度,提高服务互动性,做好重大活动和关键时间节点的舆情引导。学生会既要主动传递党的声音和要求,引领思想和风尚,又需广泛吸收同学们的意见建议,接受广大同学的评价和监督,切实做到促进工作落实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营造阳光积极的校园网络氛围,生产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7],选标杆、树典型,充分利用网络阵地扩大学生组织的辐射作用。

三、必须坚持把完善制度机制作为做好学生会工作的重要保障

科学而又严密的规章制度是大学生管理服务的基本手段,是大学生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基本保证。特别是要不断适应新时代要求,必须在严格执行现有工作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修定完善有关制度机制。

一是要进一步优化学生会及各部门工作制度机制,充分发挥部门主体作用。高校学生会要结合工作需求与组织情况等进一步完善学生会章程等规章制度,进一步优化“校—院—班”三级联动机制,打造“校学生会主议、院学生会主行、班级支撑”的工作体系,让高校学生会工作走到学生身边。学生会各部门也要结合本部门职责特点,分别明确各自职能、优化工作制度,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进一步理顺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之间、部门之间、干事与干事之间、学生会与上级领导部门之间的关系,努力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管理运行机制,确保学生会工作务实、优质、高效。

二是要进一步优化学生会考核激励制度机制,增强学生干部做好工作的主动性。在以往的学生会工作人员考核机制中,评价内容更多侧重学生会成员对内的考察结果,而忽略了广大学生,特别是不参与学生组织工作的同学对学生会工作效果的评议。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通过广泛调研听取学生会之外的声音,加入学生满意度、参与度等多方面评价学生会工作的考核内容,发挥考核评价机制的杠杆作用,进而充分调动学生会成员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会形成“行政风”“官僚风”等不良风气,坚决维护高校学生会清廉正直的良好风尚。同时,进一步健全优化学生会干部条例、民主评议制度等,从思想素质、学业成绩、工作效果、纪律处分等多方面优化学生会工作人员的考评机制,全面掌握并考核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各部门工作人员参与学习活动、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并把考核结果与综合成绩相挂钩,与个人评先、推优、竞岗、保研相联系[8],切实对那些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工作务实、成绩突出的学生干部给予荣誉和奖励,有所措施地调动学生会成员的工作热情,有所激励地提高其工作效率。

三是要进一步优化学生会相关活动制度,推进高校学生会与学生社团相辅相成。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学生受众最广的学生组织之一,充分发挥了其在“一心双环”组织格局中外围延伸手臂的作用,是推动高校学生会组织与学生社团及相关学生组织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在活动的审批组织中,注重强调两者协调发展的合作关系[9],明确两者的职能与分工,合理规避资源争夺、人力不足等问题,在保证高校学生会主旨服务全体师生的同时,也可以参与社团管理,充分发挥团组织对青年的带动作用,彰显“一心”的先进性与凝聚力,进一步优化学生社团活动制度,不断加强学生会与社团治理的正相关联和相互促进作用,为师生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

四、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规律,出台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青年发展规划——《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 年)》。这体现了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发展,大力推进青年工作,部署了共青团改革,高校学生会的一些“固有顽疾”,如学生会组织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等得到阶段性解决。然而,高校学生会改革与建设并未止步于此,如今高校学生会在高校思想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学风涵养建设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支先进的青年政治力量逐步释放出新的活力,切实起到学校与广大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猜你喜欢

学生会工作学生
学校“书记有约”走进学生会改革
赶不走的学生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不工作,爽飞了?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高校学生会组织的构建及运行
基于Grails的学生会工作管理系统研究
选工作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