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3000米海拔上的那些人和事
2024-01-15孙源
孙源
“環梅里雪山360度徒步穿越”是我们自己设计并策划了好几年的一项计划,核心是“从起点回到起点”,这条线路和传统的梅里雪山外转经线路有重合也有不同的地方,前半程相同,后半程不一样。
第一天从知信塘白庙出发,沿噶玛拨希活佛开辟的外转经线路,到达永久村,翻过多亚拉垭口,过曲夏,抵达多克拉后,翻越海拔4480米的多克拉卡山口,沿曲那河,登上海拔3740米的辛康拉山口,再下到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的阿丙村,从阿丙村徒步28公里,沿怒江西岸的丙察察公路到达察瓦龙乡。
后半程从第四天开始,就要从察瓦龙乡与外转路分开,直插卡瓦格博西坡的甲应冰川,去探寻嘎玛拨希活佛都没有走过的路。
翻过海拔4960米的莫奈垭口,穿越错改冰川到达错改牧场,再翻越海拔4950米的红顶垭口下到扎西牧场与外转路交汇,再经过梅里石,过溜筒江,沿新建的云溜公路直达尼农峡谷,经尼农大桥后上德维公路,沿公路过佳碧村和云岭乡,最后回到德贡大桥。
简易客栈,现代生活在高原吃上新鲜蔬菜
今年前来朝拜卡瓦格博峰的藏族同胞和国内外游客非常多,为了做好沿途的吃住行保障和服务,当地政府做了大量有效工作。许多当地老百姓在沿途开设了简易客栈,让游客一路都能买到米饭、肉食、方便面、罐头和饮料。这一带的青壮年劳力,有的当向导,有的赶着骡马或驾驶摩托运送物资、接送客人,都抓住这个好时机,为前来转山的游客提供服务,增加收入。
奇特的是,我们第一天晚上到达多克拉牧场客栈,客栈的藏族大妈居然在客栈后面空地上建了一个小型塑料棚,种植了一些小白菜和香菜。能在海拔3000多米的牧场吃上新鲜蔬菜,是一件令人惊喜又奢侈的事。
从德贡大桥到阿丙村,很多路段经过扩建和加固,已经能够通行摩托车。沿途客栈都安装了太阳能设备,不仅能够看电视,播放影碟,还能为手机充电。因此,不用携带帐篷、睡袋等重型装备,都能走完传统梅里外转全程。
我们的团队由四个人组成。已经完成四次梅里雪山外转,网名为“丈量山河”的兄弟即将迎娶新娘,步入婚姻殿堂,他此行是为自己的徒步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阶段性句号。黝黑汉子赵哥有着强壮的身体和超强的意志力,徒步过程中无论是身体好还是状态差,升降海拔还是乡村平路,始终保持不紧不慢的节奏。“蚂蚱”在户外徒步多年,走过不少雪山峡谷,但在徒步尼泊尔安娜普尔那大环线时,在4000多米的地方,因咳嗽引发严重高原反应,被直升机救下。一个有着多年高山徒步经验的男人,因高原反应乘坐了一回直升机,成了朋友们茶余饭后取笑的对象。
丙察察公路,是继川藏、滇藏、青藏、新藏公路之后的又一条新的进藏公路,称为滇藏新通道,连接丙中洛到察隅。这是一条以凶险、奇美而著称的观光旅游线路。每年都有不少的户外爱好者沿这条路或驾驶越野汽车、摩托车,或骑行自行车,进入西藏察隅和左贡,我曾和丈量山河、赵哥还有蚂蚱沿这条路翻越齐马拉雪山和大小雪山,徒步5天到达察隅。
考虑到我们的行程后半程强度和难度比较大,为了保持年轻的协作团队的体能,我们尽可能地在通行条件好的上山路段租用摩托车和骡马,减轻他们的负担。而我们四人,则坚持背着10多公斤的冲锋包,一步不落走完全程。
温泉小憩,沿怒江边徒步偶遇易西活佛与修路工人
曲珠温泉在怒江边上,说是温泉,其实水温比体温都要低。不过在炎热干燥的怒江边徒步几个小时后,能在这个小小的清凉世界里小憩,是不错的享受。康珠带着协作团队从阿丙村乘坐面包车拉着装备先去察瓦龙。
我们在温泉边遇到了易西活佛一行人。几天的行走,没有在这位活佛身上留下疲惫的影子,他手里拿着一瓶矿泉水,在温泉的乱石间穿行跳跃,步子十分灵活。易西活佛来自青海玉树称多县的先宗寺,已经是第三次外转梅里雪山了。他性格开朗、学识渊博、和善健谈。我们在多克拉山下相识,一路上多次相谈甚欢。他给我讲了许多关于梅里雪山的传说故事,也介绍了他的家乡称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