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院校校园安全体系建设研究综述
2024-01-15钟秀平颜梓
钟秀平 颜梓
摘 要:我国职业院校校园安全体系建设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院校安全体系的基础理论研究、单一问题研究以及对策研究等方面,存在研究方法单一、研究内容不全和研究深度不够等主要问题。本文在对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对研究趋势进行预判并提出相关研究建议。
关键词:职业院校;校园安全体系;建设
一、文献概况
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以“职业院校安全体系”为主题检索词进行文献检索,发现2003—2022年共有相关文献169篇,其中期刊论文163篇,硕士学位论文1篇,其他相关文献5篇。而以“职业院校安全”为主题检索词进行文献检索,则检索出1983—2022年共有1889篇文献,其中期刊论文1805篇,硕士学位论文38篇,图书22本,其他相关文献24篇。从“主题”层面检索文献显示出数量差距:关于职业院校安全的研究起步较早且研究成果颇丰;关于职业院校安全体系的研究则起步较晚且相对薄弱。而两个主题文献近三年研究的下降趋势与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关。预测职业院校安全体系研究可在接下来的2~3年中恢复到原有水平并有所上升。
在以“职业院校安全体系”为主题词检索出的169篇文献中,主要主题出现频率较高的有高职院校或高职校园(104次)、职业院校(15次)、安全管理体系(10次)、管理体系(10次)、体系构建(8次)、安全体系(6次)、安全文化体系(6次)。其中,“高职院校”与“安全体系”共现40次,“职业院校”与“安全体系”共现11次,共现占比并不高。
从文献来源机构看,职业院校安全体系的研究以职业院校教师和研究者为主,约占90%;而本科及专科院校仅占4%。无博士学位论文以及显著相关的著作,而相关学术论文也是以高职院校教师和管理者的经验研究为主,中等职业院校有关人员在此领域发表学术论文较少,论文质量有待提升。
二、研究成果分析
通过对收集的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发现,目前职业院校安全体系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即相关理论研究、建设问题研究、对策研究。
(一)相关理论研究
1.校园安全系统观
校园安全系统观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与时俱进的,其在我国职业院校安全体系建设中的运用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引用理念阶段,如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整体观念;拓展内涵阶段,如系统化管理是现代国际化先进管理的理念,其核心是用系统化的思想来构建职业院校安全管理工作体系;创新发展阶段,职业院校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以个人安全意识提升为核心,安全制度为骨架,安全文化为载体。一个防控体系,条块分明,纵横交融,密切配合,攥成拳头,形成强大合力,可有效防控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多数研究者认为,以一种系统的观念将校园安全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为职业院校校园安全研究提供了科学思路。当然,也有观点认为,一味地强调系统观,反而容易造成在管理上忽视细节从而埋下安全隐患。
2.职业院校安全体系的内涵
“体系”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同样,校园安全体系要素颇多,对其内涵的解读也会有所不同。一是“支持说”,部分学者认为职业院校安全体系顺应职业教育发展,目前正从“主动安全意识下的独立型”积极转化为“全员共同追求的互助型”,能够为安全教育管理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二是“综合说”,有研究者认为职业院校安全体系是囊括院校安全管理所有因素的综合管理体系,能解决大部分职业院校安全工作中的方式单一、观念落后、内容陈舊等问题。三是“类型说”,有研究者将职业院校安全体系视作一个类型,与其他体系协同推进院校高质量发展的统一目标。
3.职业院校安全体系的建设内容
职业院校安全体系要素颇多,内容丰富。有研究者主张将体系细分到包括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制度体系、评价体系、环境体系、保障体系的二级体系中。也有研究者尝试从不同角度构建其内容,如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构建校园安全体系,构建协调、管理、联动、支撑的“全方参与”体系;从风险源角度构建人防、制防、物防的“预防为主”体系。还有不少研究者从职业院校特殊性出发,从实习实训场地安全、特殊群体心理安全、信息系统安全等单一内容为体系建设内容添砖加瓦。需要强调的是,为满足社会发展与学生成长需要及教育质量提升要求,部分研究者已经开始尝试从多方面来丰富建设内容,拓展其研究外延。例如,基于韧性理论的校园安全体系建设研究;基于AHP评价模型的校园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基于2.0等级保护标准下的高职院校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研究,等等。
(二)建设问题研究
1.体系意识淡薄
一是在部分研究中,安全体系作为职业院校管理的支柱处在“过于独立”的状态,缺乏与校内其他体系的联系,也较少与校外组织或机构形成联动;二是安全体系中各单一责任主体无法紧密形成合力,呈“貌合神离”态势。整体来说,多数职业院校并不重视梳理自身办学思路,而多是“追热点”“抢高度”,体系意识的淡薄是其“追热点”“抢高度”的一种表现。
2.研究主体单一
由于职业院校教育的特殊性,多数研究集中在单一主体,如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数字化校园网络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安全文化体系建设等。这种“单一”研究虽有助于某个子体系的建设,但也会不同程度地引发同一安全体系下各子体系之间的内容重叠、关系不明、职能分配不均、无法统一评价标准等问题,忽视体系内部的配套机制,造成实施层面的困难。
3.评价机制的缺失或不健全
部分研究者认为,职业院校的安全体系建设缺乏评价机制的介入,只注重评估验收结果,这有悖于体系建设本身逻辑。而目前多数职业院校安全体系建设理论研究或者实证研究也并未对评价对象、指标、方法等做综合考量。例如,我国对校园突发事件风险评价,应用比较多的方法是制定安全检查表,而非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这也将制约职业院校安全体系的建设。
(三)对策研究
针对职业院校安全方案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者提出从观念更新、工具升级、作出比较3个方面研究我国职业院校校园安全体系建设的相关对策。
1.观念更新
校园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 要想建立起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首先必须提高管理者对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要以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作为指导,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和解决。系统化管理是现代国际化先进管理的理念,其核心理念是用系统化的思想来构建职业院校安全管理工作体系。这种体系化的安全管理方式,为职业院校有效保障学校安全提供了科学思路。虽然各个要素分别处在独立状态时具有各自的功能和特质,但在不同的组合方式下却会呈现出不同于分散状态的功能和性质。
2.工具升级
部分研究者已开始关注工具的选取。例如,引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管理体系,其研究多源于行业企业安全管理的需要,但适应柔性使其在校园安全中也能有的放矢。有的运用GB/T 28001构建学校体育教学安全体系;有的呼吁应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来构建教师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而更多的观点是提倡创新,尝试应用不同理论和模型来开展校园安全体系建设研究。
3.作出比较
随着职业教育地位的稳步提升,其与国内高校的比较研究、与国外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也开始受到重视。基于国外的经验,相关研究提出以下观点:一是完善法律,制定相关政策,通过学校安全立法为学校各种安全管理机制的运行提供支撑和保障;二是建立多元化的职业院校安全体系评估主体,鼓励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三是要强化职业院校“安全文化”氛围,人人都参与到安全文化中来,发挥其创造性。
三、结束语
总体而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对职业院校校园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校园安全體系建设逐步成为职业院校提升教学质量的一个研究热点。众多研究者基于不同的观念、视角对这一论题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探讨,初步阐释了职业院校安全建设体系的价值与内涵,同时对具体内容、存在问题以及对策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读。但仍需要指出一些问题:现有职业院校校园安全体系研究多集中在高职教育中,较少出现在中职和技工教育中;研究方法以经验为主,缺乏对经验的提炼和理论提升,部分实证研究缺乏逻辑论证;研究缺乏特色,职业院校的安全管理因其教育类型的不同而具有特殊性,但是就目前来看,笔者认为应当呈现职业院校特征的实习实训安全、信息安全、学生心理安全等论题尚未与高校有关研究区别开来。
未来,这一研究领域的重点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持续加强职业院校安全体系建设的实证研究,需要基于院校特征、学生年龄特点、学生发展等多方面进行深层次、规范化的实证研究。第二,急需引入新的研究工具,拓展职业教育安全外延。部分研究者基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高校安全管理、基于AHP评价模型的校园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等创新研究为校园安全体系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基于职业教育特征,挖掘、探索更多适宜的管理工具,有利于职业院校安全体系拓宽领域和提升价值。第三,加强比较研究,对国内外的比较不应局限于发达国家经验的简单介绍以及对高等教育成功范式的简单模仿,而需要进行更有针对性更为深刻的讨论。尤其是伴随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职业院校校园安全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内涵、实施路径、效验表征都有待升级更新,比较研究或有可能提供研究便利。综上所述,需要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改进方法、筛选工具、加强研究,从而构建一个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职业院校校园安全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林国.中国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1.
[2]谢宇.上海市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20.
[3]黄辉.高职院校“三防一体”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基于沙洲职业工学院校园安全现状的调查[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6(2).
[4]李彤.胜利学院校园安全管理问题研究[D].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6.
[5]贺静霞.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校园安全治理体系建构[J].教育科学研究,2019(2).
[6]容志,赖天.基于韧性理论的高校校园安全体系建设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
[7]孙运亭.基于AHP评价模型的校园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9.
[8]邓国记.基于2.0等级保护标准下的高职院校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
[9]王琳.职业院校安全工作管理体系创新研究[J].职教论坛,2013(29).
[10]陈川.现代职教体系下安全教育改革的实证研究[J].安全,2017(12).
[11]糜莉媛.对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思考[J].科技视界,2014(10).
[12]刘凤存.论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与特点[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1).
[13]齐效成,杨艳.运用GB/T28001构建学校体育教学安全体系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0(21).
[14]诸葛颖.广东省高校教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系统(OHSMS)构建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9.
[15]阎卫东.建立高等职业院校校园安全管理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06(20).
[16]吴家霆.基于OHSMS的高校校园安全管理体系研究[J].河北企业,2015(11).
[17]林鸿潮.论学校安全立法及其制度框架[J].教育研究,2011(8).
[18]叶青.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四维体系构建[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6).
(作者单位: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