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现路径
2024-01-15张鸿彦
张鸿彦
在当前社会信息化浪潮的席卷下,以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技术融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中,信息化管理在财务管理中有利于发挥其信息处理快捷性的优势,切实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率,高质量履行自身职责,为广大群众提供良好的服务。基于此,本文着重阐述单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从多维度分析实践中的痛点,深究其成因,进而提出解决措施,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以实现预期目标。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意义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未来发展趋势,运用信息技术自动化收集相关信息,并实现转化,在事业单位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实现信息动态监管、达成财务信息共享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其一,实现财务信息的实时监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为了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财政成本支出,要积极对财务预算、财务收支和资金利用率进行严格控制,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使单位实时监控,这极大地提高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管能力,保证资金收支透明化、可追溯化,每笔钱真正用于“刀刃”上。
其二,达成信息共享。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构建可以实现信息共享,从根本上解决各层级信息不对称现象。通过财务信息化建设,保证信息互通共享,及时为各职能部门提供所需信息,单位职工随时查看相关信息,打破与内部系统的壁垒。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问题
财务管理信息化尚未引起高度重视 经过当前实际现状可知,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进度滞后,主要是人员认识不到位,财务管理理念滞后,在实际工作中对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不深入,导致财务信息化建设缓慢、效果不理想。事业单位全体职工认识不到位,核心原因是培训和宣传不到位,特别是管理层没有充分掌握先进的理念,为员工做好示范,导致职工无法了解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方法和意义,导致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到位,无法实现预期目标,一定程度上影响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不到位 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是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也是当前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痛点,主要是管理层对其认识重视程度不够,给予的支持不到位,没有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搭建功能全面的财务信息系统,不能突破不同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导致信息传输速度较慢,事业单位各职能部门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开展各项活动信息不完整、不真实。同时,缺少财务信息化系统,无法实时对各部门信息做好动态追踪,掌握财务管理中的痛点和难点,及时做好纠偏,不能展示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优势。
财务信息化建设风险把控不到位 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较多,可能面临着一些风险,如果预先未能主动辨识、防控,易引发不良效应,一定程度上会阻碍财务信息化建设目标的达成。当前,一些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效果不理想,主要是风险控制不到位,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善、可操作性较高的风险预警机制,无法将财务管理信息化全流程覆盖,主动辨识潜在的风险,形成相应的风险清单,不能按照风险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后果分类,导致财务信息化建设缺少良好的环境,不能将各类风险遏制于摇篮中,影响了财务信息化建设成效。
缺乏财务管理与信息化复合型人才 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类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作流程,对财务人员工作素养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当前高端、复合型财务人员的缺乏造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成效不佳,核心原因是人员培训力度较小,没有结合不同层级人员的实际需求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人员培训体系,使得人员培训缺乏针对性,不能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另外,在外部人才挖掘和招聘过程中,过于注重人员工作经验和实践操作水平,忽视了人员信息素养、数据挖掘能力、沟通水平等,无法高质量开展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导致工作效果不理想。
信息网络安全防控不到位 当前事业单位忽视信息网络安全防控,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特征,可能存在信息外泄,一些单位财务人员信息安全意识薄弱,在工作中容易出现数据遗漏等问题,会因数据准确性引发安全问题。同时,没有选择安全、可靠的网络和信息化软件,致使黑客和病毒入侵,导致财务信息泄露,财务信息化建设目标不能有效达成。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现路径
高度重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大数据时代下,事业单位要想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必须投入充足的资金,主动参与财务信息化建设,从思想、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以实现预期目标。事业单位管理层要主动迎合市场发展趋势,树立先进的理念,引导员工转变财务管理理念,借鉴标杆企业的经验,以便全面明确财务信息化建设内容、方法和意义,将其用于实践中,高质量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以获得较佳的成效。同时,注重基层职工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理念的加强,通过内部学习、宣传教育、工作协调会议等方式,使财务信息化理念自上而下传递,全体人员对财务信息化有正确的认识,逐步与市场接轨,积极参与这项工作,以实现预期目标。
构建财务信息化系统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化发展主趋,也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转型的必由之路,建议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搭建有效、安全的财务信息平台,从而突破不同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孤岛,加快信息传输速度,实现信息互通共享,自动化收集和汇总各类信息,对其进行分析,传输到各层级,确保每项工作职责落实到位。同时,借助事业单位財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动态追踪各项工作情况,内部设置多个模块,如预算执行、资金收支、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政府采购管理等,所有数据共享,自动生成财务数据和报表,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使财务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另外,财务信息化系统要想高效运行,要坚持岗位不相容的原则,配置专门的人员,并定期实施轮岗机制,使员工全面掌握各岗位职责和工作重点,在实践中做好协调,按照各岗位人员工作范围,仅可以查询自身工作范围内的相关信息,更好地实现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
例如,某单位主要负责全区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养护和管理工作。单位基于财政、财务信息系统集中化建设的思路,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事业单位业务发展改革现实需求,主动适应业务规范化、应用一体化、数据集中化的要求,实现内部业财融合。使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各类资源,建立财务信息化系统。对每项财务管理做好实时监督、智能预警和统计分析,将相关数据实时传输到管理层和相应部门,保证各职能部门高质量开展工作;同时,设定相应的预警信息,根据预设规则对系统数据做好监控,做到发现问题立即预警,并推送数据分析,按照程序处理问题,能够快速掌握各项工作实施中的薄弱点,做到一眼即明;利用财务信息化系统对预算原始凭证、财务报告、资金收支进行审核,判定各项工作实施是否合法合规。
注重财务信息化建设风险把控 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作,为单位带来多方面的优势,也存在着一些风险,为了消除各类风险带来的影响,应注重风险预警排查,基于事业单位现实状况,构建一套可行性较高的财务信息化风险预警体系,形成一套完善的风险清单,逐层分析,制定解决措施,将各类风险遏制于摇篮中,帮助事业单位创设良好的环境,推动财务信息化高质量建设。同时,改变传统风险事后把控模式,将风险控制关口前移,实现财务信息化建设风险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对各类异常情况及时预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以保证财务信息化建设执行到位。
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财务人员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成效,财务人员既要熟悉财务工作,又要熟练操作财务信息系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强化财务人员培训,对不同级别、岗位的人员展开精准培训,如初级财务人员主要从事具体化财务工作,在丰富专业知识的同时,多提供信息化基础类的实操培训内容,熟练操作财务信息化系统,在工作中更快、更准地抓取数据;中高级财务人员应积极开展信息化理念培训,熟练操作财务信息系统的同时,将工作业务归集到信息系统中,提出更科学合理的建议,挖掘财务数据的价值,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帮助单位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做好信息网络安全防护 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主要依附互联网,因其具有开放性、共享性的特征,在实际操作和运营过程中易出现信息外泄、被篡改等现象,所以应对其加以重视,做好信息网络安全防护。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确保财务信息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更是推进这项工作的核心内容,应不断强化信息安全保障机制,为财务信息化建设创设良好的条件。一方面,事业单位内部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逐层落实信息安全制度,明确第一负责人,主动增强财务人员信息安全意识,由被动安全防护转变为主动防护,做好财务管理人员风险和警示教育工作,正视财务信息外泄的危害,主动保障财务信息系统高效、安全运行,从思想层面高度重视,对不同岗位人员进行授权,提供相應的账号和密码,以免数据外泄。另一方面,注重财务管理软件的安全性,在引进时应检测软件的可靠性,并利用智能防火墙、安全密钥、数字备份技术,避免病毒和黑客的入侵,确保财务信息化建设环境更安全可靠,财务信息系统内部信息更完整,为各项职能的实施提供数据支持,符合事业单位现实需求,推动各项活动顺利开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普遍使用,财务信息化建设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事业单位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改进财务信息化管理,以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但实际上,一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经验不成熟,阻碍财务信息化建设效率。因此,事业单位要做好自身定位,立足于实际要求,正视财务信息化建设中的不足,从多个视角分析其形成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实现财务精细化和集约化管理,帮助单位科学合理地制定决策,提高事业单位服务水平。
(作者单位:太原市小店区道路运输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