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基固本 创新指导 优化服务 助推技工院校毕业生踏上就业新赛道

2024-01-15刘朝东李超万兆龙

职业 2023年21期
关键词:新形态技工业态

刘朝东 李超 万兆龙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技术的不断更新,数字技术、新兴科技得到广泛应用,加之传统行业的不断转型升级,各行各业均呈现数字化、信息化、扁平化、智能化发展趋势。随之带来了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产业、行业、企业乃至个人的服务需求不断变化,且越来越个性化。新技术、新业态催生新职业。于是,新的体验内容、新的服务模式、新的生产方式、新的从业形态应运而生,一大批新职业横空出世。2022年9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与2015年版大典相比,新版大典净增158个新职业,职业数达1639个。在专业技术人员大类中,增设了密码工程技术人员、碳管理工程技术人员、金融科技师等新职业。据了解,目前我国以网约配送员、互联网营销师、在线学习服务师等为代表的新职业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近1亿人,且数量在持续增加。同时,新职业正在成为当前整体就业“求稳”“考公”均不占优势的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新赛道”,且释放出大量机遇,必然会成为他们的事业新平台。在新职业视域下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措施,培养、指导有志于在新职业赛道上就业的毕业生,技工院校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技工院校学生对新业态、新职业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情况分析

为了客观、实际地掌握云南省技工院校毕业生从事新职业就业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面向昆明地区5所技工院校部分毕业生,共收到有效问卷143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问卷覆盖了不同专业的新生、中年级学生和毕业生,可靠性强,经过调查分析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技工院校在校学生对新业态、新职业的认识仍处于起步阶段

绝大多数学生对于新职业、新业态具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能掌握充分信息的学生比例仅占5%,51.26%的学生对于新业态、新职业略有耳闻,占比最大,有一定认识和理解的学生占21.48%。新业态、新职业正在慢慢走进技工院校学生群体,但是这一概念在学生群体中还只是一个起步的状态,有22.26%的学生对于这一概念完全不了解。

(二)基于新鲜事物的吸引力,技工院校在校学生愿意尝试新职业

问卷结果显示,51%的学生身边有人尝试新职业,31.43%的学生身边有1~2人尝试新职业,10.76%的学生身边有3~5个人尝试新职业;8.28%的学生身边有5人以上在尝试新职业。新职业作为新兴事物,部分学生对其仍然存在顾虑,处于观望状态,85.5%的学生没有任何从事新职业的经历。新事物的发展需要时间,学生对于新职业的了解还不够系统和全面,这也说明新职业的发展具有无限可能。

(三)技工院校毕业生选择尝试新职业的人数在不断增加

据云南技师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去向显示:23.4%的毕业生在新职业岗位上就业,比2022年同期的17.56%高5.84%,就业人数排在前三位的是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87人、网约配送员74人、互联网营销员69人。据跟踪调查,除了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87人是通过实习或初次就业稳定下来的,在其他新职业就业的均是在传统职业岗位上就业一段时间后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新职业或新形态后再次择业的。由此可见,选择新职业或新形态就业的技工院校毕业生在不断增加,但毕业生对新职业或新形态就业的了解明显滞后。

二、技工院校毕业生新职业、新形态就业指导策略

(一)新职业、新形态就业背景下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分析

根据调查分析,技工院校学生对新职业、新形态就业有一定的新奇感。但不管是在校生还是毕业生,对新职业、新形态就业的了解均较为片面、较为滞后。许多学生仅停留在“自由”但“工资高”,或“沒保障、不稳定”等直观认知上,对于新职业、新形态就业的内涵、特点、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关的保障政策等了解太少。许多已经在新职业岗位上实现了新形态就业的学生,是从传统职业“跳槽”过来的,有的还走了许多弯路。以上现象反映出当前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以下深层次的问题。

第一,对当前经济环境下的新形势、新需求、新现象调研不够,研究不足,就业指导缺乏前瞻性。第二,对学生的实际需求了解不足,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第三,对新职业、新形态就业及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宣传不够,就业指导缺乏系统性。

(二)强基固本、创新工作、优化服务,为毕业生走上新职业赛道实现新形态就业保驾护航

当前众多新业态、新职业的出现,不仅引领了就业新风向,也开启了多元就业的尝试,为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带来新的更多的选择机会。但是,新业态、新职业不仅技术新、内容新、形式新,它要求从业人员也是“新”的,需要树立相关的新观念、掌握相关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新职业、新业态往往对从业者的要求更高,不是所有人都能在这个新的赛道上奔跑。技工院校需要为毕业生的未来有更多的可能打下基础、埋下种子,要给予学生与时代发展相匹配的在校教育,帮助其快速适应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学科,成为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学生提供系统、有效的就业指导,能最直接地帮助适合并有志于从事新职业的毕业生跑上就业“新赛道”。

1.铸牢品德素质之魂

品德铸魂,把提升道德修养作为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贯穿在校教育教学始终,一进学校,便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形式,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通过各种活动激励每一名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思考、规划,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并指导督促学生按照规划书逐步完成校内学习任务,不断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只有思想正、品德好、有方向,才能在新的就业赛道上跑得更远。

2.筑强专业素质之基

把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核心,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通过项目驱动的学习,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到企业实习、实训,参加实际生产劳动掌握专业技能。通过第二课堂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通过校企合作专业共建,引导学生了解行业发展情况,向企业导师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只有理论扎实、技能过硬,才能在新职业岗位上站得更稳。

3.固牢通用素质之本

通用素质又被很多人称为综合素质,具备全面而优秀的素质能力,能高效完成工作任务,是企业对每一个员工的希望。技工院校更应该把培养学生较强的通用素质作为学校的重要目标。然而,通用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成的,需要长期的坚持、激励和督促。通過多年的实践,云南技师学院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育人模式,即“抓两头带中间”,通过打造、培养各方面素质较强的“名优学生”树立榜样,通过帮扶、关注、激励后进的“潜能生”补齐短板,营造“群羊”氛围,发挥群羊效应,从而实现整班进步。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情绪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在长期的训练中得到有效提高。只有让学生具有全面的优秀的通用素质,才有可能在新职业就业赛道上跑得更久。

4.创新工作,提升就业指导工作效果

(1)坚持目标导向,抓好主体责任落实。技工院校要认真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将就业工作列入学校各级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把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全员参与、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强化考核,切实保证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到位。成立学校、二级院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各级就业工作实施方案,围绕“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实现高质量就业”的目标,进一步健全学校领导、各部门负责人主动联系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度,真正落实好主要领导负总责,支部书记亲自抓,辅导员及班主任天天抓,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密切关注就业形势变化,加强形势研判和舆情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和问题。

(2)研究调整对应新职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用学校所开设专业对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19年以来陆续发布的74个新职业,确定对应专业。组织专门团队深入市场、企业认真调研新职业、新业态需求情况,按照调研情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按照新职业、新业态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训练学生。

(3)结合专业情况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向学生宣传其所学专业相对应的新职业、新业态,让其了解新概念、新观念、新思想、新技术、新形势,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另一方面要大力宣传国家新出台的相关政策、保障措施,做到入脑入心。让学生认识到所学专业除了传统就业空间之外,还有新的就业空间可以选择,据此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调整学习方法、内容,甚至生涯规划和学习计划。如学习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学生因不愿到企业车间工作而没有学习兴趣或动力不足,他可以选择无人机驾驶员这个新职业,因无人机还涉及维修维护等工作,可能会激起他认真学好专业知识的兴趣。

5.优化服务提升指导水平,为学生跑上新职业、新形态就业赛道保驾护航

(1)建立技工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三好三实”责任体系,即组织领导好,责任全压实;工作措施好,精准抓落实;数据把关好,统计保真实。努力实现指导工作“八个全覆盖”,即:学校领导及相关处室联系毕业生就业工作全覆盖,学校主要领导带头的全体教师联系帮扶毕业生就业工作全覆盖,学校实现区域用人单位供需对接全覆盖,学校就业工作队伍和班主任就业政策熟悉全覆盖,学校全体毕业生就业意愿摸底掌握全覆盖,学校全体毕业生及其家长就业政策宣传全覆盖,学校全体毕业生就业育人中爱国主义教育全覆盖,学校为每个毕业生精准推送至少3个以上岗位全覆盖。

(2)认真开展毕业生就业意愿摸排,精准掌握有新职业就业意愿的人员名单,实现各系部派骨干教师一对一有针对性地开展灵活就业服务指导。

(3)开展针对性培训,提升技能水平。结合实际,通过开展集中培训的方式加强对灵活就业形式的新职业就业的宣传和推广,宣传普及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等方面的政策。对新职业、新信息的趋势、形势进行指导分析。指导学生进行具体行业、专业、工种的技能训练。

总之,新业态催生的大量新职业,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只要做好宣传、引导,新职业领域必将成为促就业、稳就业、扩就业的重要空间,必将成为广大技工院校毕业生展示青春风采的大舞台。

猜你喜欢

新形态技工业态
深刻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特征
为新业态撑起“社保伞”势在必行
从技工到英雄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新形态西装
ZPSTUDIO TOOLS与意大利技工共同制作的手工艺品
播客Podcast业态分析
激活时装新形态
“走转改”活动在塑造新闻宣传新形态中的作用
新业态 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