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南县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效果调查

2024-01-15李开莉皮曹林陈友敏敖树刚邹邦兴林桂琼

四川蚕业 2023年2期
关键词:宁南县收蚁小蚕

李开莉 皮曹林 陈友敏 敖树刚 邹邦兴 汪 燕 林桂琼

(1.四川省宁南县南丝路集团公司,四川 宁南 615400;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 南充 637000)

宁南县位于凉山州东南部,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光热资源,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宁南县大力发展蚕桑产业。截至目前,宁南县桑园面积达到25 万亩(1.67 万hm2),带动宁南县13 个乡镇2.5 万户10.2 万农业人口从事蚕桑生产,2021 年宁南县养蚕9.7 万张,产茧8.4 万担(4200 t),蚕农售茧收入2 亿元,户均养蚕收入1.8 万元。在助农增收和企业增效方面成效明显,蚕桑产业已成为宁南县农民收入和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

近年来受劳动力转移、人口老龄化、白鹤滩水电站库区建设淹没近5 万亩优质桑园和新冠疫情影响,宁南县养蚕规模下滑,产茧量下降。在此背景下,宁南县提出“蚕桑二次革命”,通过政府与企业携手,以创新为源动力,推动蚕桑产业向现代化、规模化和省力化转型,小蚕人工饲料养蚕被列为重要转型项目。人工饲料养蚕较传统桑叶养蚕在蚕病防控和省时省工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其不受气候环境影响,能实现机械化和全年工厂化养蚕,能有效解决蚕桑产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顺应集约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是蚕桑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为加快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在宁南县落地推广,解决当前小蚕共育发展面临零星规模、农药中毒和共育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宁南县南丝路集团有限公司于2020 年晚秋蚕首次引进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开展小蚕人工饲料共育示范。2021 年小蚕共育规模单次突破100 张,2022 年全年开展5 批次共育示范。通过在反复多次和大规模示范实验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集成探索适合宁南县大规模小蚕人工饲料共育的技术规程,为今后宁南县大范围推广该技术夯实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人工饲料与蚕种

小蚕人工饲料购买于重庆正佳饲料有限公司,桑叶粉含量35%,粉体蒸煮饲料,用前按饲料和水质量1:1.55~1.7 比例混合均匀高温蒸煮1 h左右取出保鲜备用。

实验用蚕品种采用“优食一号”和“茗山×碧水”,其中“优食一号”蚕种来源于山东广通蚕种集团,“茗山×碧水”来源于四川省南充蚕种场。饲料共育每批蚕种均为50 张蚕种,具体安排情况见表1。为提高小蚕人工饲料共育示范成绩可比性和合理性,小蚕人工饲料共育试验示范时间和大面积生产保持一致。

1.2 调查地点

全年小蚕人工饲料共育,全年均选址在宁南县竹寿镇长征村4 组集中共育室。采用1~2 龄饲料育,3 龄起后用嫩桑叶饲养2~3 次后分发给10~15 户农户饲养。

1.3 小蚕共育过程与技术规范

1.3.1 收蚁处理

采用收蚁袋收蚁,4 盒育(4 个收蚁袋)为一张,蚕座大小50 cm×40 cm。收蚁当天早上5 点感光,感光期间将准备好的饲料均匀平铺在蚕盒中,约2 mm 厚,每个蚕盒用干粉饲料300 g,张种用量1200 g,9 点开始收蚁。结束收蚁后,用塑料薄膜覆盖蚕盒,进行全防干饲育。室内温度控制在29℃~30℃,湿度控制在90%以上,黑暗饲养,每天进行1 次调盒换气,每个操作环节结束后用含氯消毒剂或澄清石灰水对地面进行消毒,用无臭氧紫外线消毒灯对环境消毒。共育环境参数见表2。

表2 共育环境参数及张种蚕种参数

1.3.2 眠起处理

见50%左右眠蚕后,揭开薄膜,换气排湿使饲料干燥,共育室温度保持在28℃~29℃,湿度60%左右。有95%眠蚕时用焦糠止饵。见95%起蚕后加网饷食,每盒用干粉饲料500 g,饲料均匀铺撒在蚕座中,待98%起蚕上网后除沙。其他操作同相同龄期饲料处理。

1.3.3 调查项目

全程记录小蚕共育期间各龄期经过时间,精确至小时。以相邻农户在同条件下饲养的桑叶共育小蚕的调查数据为对照,进行比较。以小蚕共育后的大蚕养殖农户为调查对象,调查人工饲料饲养的大蚕产茧量。茧质调查项目包括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3 项指标。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共育龄期经过

经过2 年的不断试验示范,不断总结优化各环节操作流程与技术,在2022 年正秋蚕季初步确定适合宁南县小蚕人工饲料共育的标准技术规程。全年各批次共育龄期经过见表3。初夏蚕季蚕品种“茗山×碧水”由于发育开差大,故其龄期经过未进行统计。各龄期时长与眠蚕时长均不一致。而共育总时长方面,正夏蚕季、春蚕、晚秋蚕季、正秋蚕季逐步缩短。

表3 人工饲料小蚕共育龄期经过统计

2.2 共育小蚕产茧量调查

2022 年共育5 批次蚕,其平均单产和宁南县平均单产统计结果如表4,各批次大面积生产均饲育50 张蚕种。人工饲料共育5 批次蚕平均单产达到44.7 kg,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春蚕季>正秋蚕季>正夏蚕季>初夏蚕季>晚秋蚕季。正夏蚕季、正秋蚕季比全县平均单产水平增加,而春蚕季、初夏蚕季和晚秋蚕季则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全年平均,饲料共育单产较全县平均水平低3.1 kg。

表4 人工饲料共育产茧情况调查

2.2 鲜茧茧质调查

茧质调查结果见表5。全茧量指标,饲料共育蚕和桑叶共育蚕对比,春蚕季、初夏蚕季和晚秋蚕季分别较其低0.15 g、0.07 g 和0.11 g,正夏蚕季和正秋蚕季分别比较其增加0.09 g 和0.07 g。茧层量指标,春蚕季、初夏蚕季和晚秋蚕季分别较其低0.039 g,0.026 g 和0.025 g,正夏蚕季和正秋蚕季分别较其增加0.012 g 和0.006 g。茧层率指标,春蚕季、初夏蚕季、正夏蚕季、正秋蚕季和晚秋蚕季分别比桑叶育低0.2、0.6、0.3、0.6 和0.1 个百分点。

表5 工人饲料共育鲜茧茧质指标调查

2.4 共育成本比较

表6 为人工饲料共育成本的分解。小蚕人工饲料共育单张投入成本416.4 元(表6),相同共育条件下的桑叶共育单张投入成本246.5 元,其中桑叶成本80 元、人工成本144 元、电费17.5元、其他5 元。两者相比人工饲料共育每张蚕种所花费成本较桑叶增加169.9 元。主要增加项除饲料较近外,其余成本方面均有增加,饲料准备用工需求较大。其他项包括收蚁袋,消毒药物包含平时地面消毒及转食后蚕体蚕座消毒、止桑材料等。

表6 单张蚕种人工饲料共育成本对比

3 小结与讨论

3.1 人工饲料小蚕共育成本控制仍然是核心。

就共育成本而言,目前采用饲料共育每张蚕种所花费成本较桑叶共育高出不少,主要是饲料和人工投入大,粉体蒸煮饲料成本较高,且前期准备操作繁琐,需求量大之后需要相应设备和大量人工投入。经过2022 全年5 季的示范实验,初步确定了当前适用于宁南县的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操作规程。与宁南县平均生产数据比较,春蚕季、正夏蚕季、正秋蚕季饲料共育蚕的单产与选取农户的桑叶共育蚕单产相差不大,正夏蚕季、正秋蚕季饲料共育蚕还分别超出2.8 kg 和1.4 kg。初夏蚕季和晚秋蚕季单产与桑叶共育相差较大,主要是初夏蚕季实验品种“茗山×碧水”正反交发育开差大,共育期间淘汰较多蚕头,相比低了10.6 kg。晚秋蚕季人工饲料共育蚕在农户饲养大蚕期间普遍存在蚕病发生,初步分析是晚秋蚕季气温低,与共育期间温度相差太大,蚕转为桑叶饲育后食桑不好,体弱而感病。

3.2 人工饲料小蚕共育的饲料供应体系配套是关键

合适的蚕品种对于小蚕饲料共育至关重要,否则在共育期间蚕儿发育会出现较大开差,严重影响眠、起技术操作,带来蚕头损失,在转食桑叶后的大蚕饲养中,发育差的蚕还容易感病,造成蚕病暴发,不适合投入大规模饲养和实际生产。蚕品种选育不仅要考虑人工饲料适应性,还要兼顾当地气候条件才能有推广的价值,目前全国通过审定的人工饲料蚕品种大约有6 对,但经试验示范下来,“优食一号”是比较适合宁南的人工饲料蚕品种。成本方面,目前饲料成本依然偏高,且缺少配套的用于粉体饲料前期准备和给料的专业机械,从而带来较大的人工投入,建议建立专业的饲料供应体系来解决繁琐的饲料蒸煮过程,这对今后的饲料养蚕推广具有重大意义。

今后几年,南丝路集团有限公司计划有序的扩大小蚕饲料共育的规模,期望未来建立小蚕人工饲料共育工厂,扩大规模效应,形成饲料共育和桑叶共育并存的形式,或全面取代桑叶共育。

猜你喜欢

宁南县收蚁小蚕
宁南县正秋蚕期饲养雄蚕品种“秋华×平30”调查
宁南县2021年晚秋季人工饲料养蚕试验初报
切料机助力小蚕人工饲料育快速推广应用
宁南县桑螟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措施
散卵蚕种收蚁新方法——白纸袋收法
半自动小蚕饲育机的升级改造
宁南县蚕桑生产技术措施落实情况调研
可爱的小蚕
河南一化二放秋柞蚕收蚁日期探讨
可爱的小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