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困境与纾解

2024-01-15廖璐刘圣兰陶杨

安徽农业科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乡村振兴

廖璐 刘圣兰 陶杨

摘要  科技特派员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问题重要论述的伟大创新,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而其中,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由于受到多方资源和多个主体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资金支持缺乏、服务供需不匹配、以及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困境。为了更好地推进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开展,从资金、服务供需和管理机制方面出发,提出了一些思考,以进一步激发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活力,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步伐。

关键词  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农业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1-0245-06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1.05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The Predicament and Relief of the Work of Grassroo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ers

LIAO Lu1,LIU Sheng-lan1,TAO Yang2

(1.Vocational Normal College of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chang,Jiangxi 330045;2.Jiujia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Jiujiang, Jiangxi 332000)

Abstract  The wor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ers is a great innovation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exposition on the issu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rural areas,and rural people,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rural revitalization. Among them,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multiple resources and multiple subjects, the work of grassroo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ers has difficulties such as lack of financial support, mismatch between service supply and demand, and imperfect management mechanism.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grassroo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ers, starting from the aspects of funds, service supply and demand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s, some thoughts are put forward to further stimulate the vitality of grassroo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ers and promote the pac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ers;Rural revitalization;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基金項目  江西省高校人文思政专项(SZ2X21087)。

作者简介  廖璐(2000—),女,江西新余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共大社会服务、高等教育。

收稿日期  2022-11-07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调研时明确指出。要很好地总结科技特派员制度经验,继续加以完善、巩固、坚持。科技特派员制度之所以产生,重要原因之一是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存在一定弊端,比如江西省某高校的特派员就表示,与企业合作进行项目申请时,申请材料大多由高校教师负责,然而,部分企业在项目申请通过后,却选择独占项目经费,给农业技术推广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因此,改革传统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已迫在眉睫。福建省南平市从1988年开始,就选派了一批技术人员送科技下乡,而这也被视为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一个发端。自此,科技特派员工作在促进农村现代产业新业态的形成、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1]。其中,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然而,尽管其工作如此重要,但从近年来相关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多数集中于成果性报道和政策解读等一般性分析,且对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进行深入分析的研究成果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基于此,对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进行深入的探索与思考,系统厘清其现状与困境,并针对性地提出纾解困境的有效路径,这对我国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更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1  基础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必要性探寻

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年来,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队伍不断壮大,成为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使广大农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2]。由此可知,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不仅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还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劲推手,更是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

1.1  科研成果轉化的有效途径

基层科技特派员大多是来自高校的一线教师和科研所的研究人员。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将一线教师和研究人员选派到有需要的企业、农户和合作社中,为双方建造沟通的桥梁,将技术端与生产端连接在一起,基层科技特派员在与企业、农户和合作社的接触中对市场发展和运作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为找到科研成果市场化的抓手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由于供需双方是在自愿基础上开展的合作,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跨越了科技和农业生产的鸿沟,以多样化的方式推进农户与龙头企业的合作对接,建立了科技示范基地,让农户对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有更为直观的了解,通过培训科技示范户,充分发挥带头人的作用,最终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3]。比如,泉州市基层科技特派员依靠星创天地高端的服务促使其科技成果落地生花,星创天地也充分利用基层科技特派员的智力资源,积极调动基层科技特派员所属单位的科技资源,以此不断提升其运行效率,为服务的优化保驾护航[4]。因此,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高校教师和科研所研究人员的科研成果与市场直接对接起来,成为一条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

1.2  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劲推手

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众多要素的全方位支撑,人才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支撑要素。回顾整个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历程可以发现,通过派出来自农业、工业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立足于区域性资源,着眼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不仅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顾问咨询等智力支持服务,而且还在开展广泛的调研考察基础上,协助服务地区确定地区经济发展项目,引进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的新品种,培植经济增长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5],为地区经济带来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收益。比如,被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和“人民楷模”的李保国,35年奋战在扶贫攻坚一线,探索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帮助山区增收35.3亿元;被誉为“时代楷模”、获得“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的赵亚夫,扎根茅山革命老区55年,给农民带来25.5亿元的收益[6]。由此可见,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在助力地区脱贫攻坚中结出了累累硕果,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劲推手。

1.3  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科学技术是改造传统农业的金钥匙,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而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不仅为广大农村地区带来了最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完善了其管理制度、更新了生产技术,进而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生产管理模式的进一步优化[7],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而且以各种形式向农民传播先进的科技理念,积极组织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懂科技会经营现代农业的乡土人才。如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省基层科技特派员累计培训农民工超过1 400万人次[8],浙江省则充分发挥团队优势,结合基层科技特派员的专业,针对农民的需求开展了不同类型的技术培训,截至2021年2月,共举办了1 680多场培训、累计培训了15.8万农民[9]。总而言之,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所彰显的科技兴农强农理念,及其对最新农业技术的重视,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支撑。

2  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中的困境

诚然,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不断完善发展,无疑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一种创新性思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基础科技特派员工作在落实过程中仍然面临不少困境。

2.1  资金支持缺乏

资金是管理活动中不可忽视的要素,而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也不例外。从目前实际实施来看,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中面临的首要困境就是资金支持缺乏。

2.1.1  政府拨款不足。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农业的资金投入有所增加,对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也有一定的政策倾斜,但是我国农村地区基数较大,平均下来每个地区能够分摊到的经费数额并不多,科技局和基层科技特派员所能获得的资金支持就更少。从科技局管理费用来看,无论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还是运行维护费等都入不敷出,致使很多基层科技特派员在提供技术服务过程中的交通和食宿得不到保障。比如60%的辽宁省基层科技特派员表示,无论是下乡技术推广,还是返城汇报工作,都没有安排专门的车辆,交通的不便捷大大降低了基层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在食宿报销方面,也大多是基层科技特派员自行解决,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安排[10]。广东的情况也不例外,在广东省北部山区,受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当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十分缺乏,因此,负责当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基层科技特派员的经济支持十分缺乏,甚至需要自掏腰包来补贴工作用度[11]。部分地区基层科技特派员的补助资金每年仅2万~3万元,只能勉强维持基础开支,无法满足基层科技特派员开展技术引进、技术研发以及成果转化等实际需要[12]。由此可以看出,科技局管理费用和基层特派员资助费用的不足给整个基层特派工作的开展造成了重重阻碍。

2.1.2  社会资金注入不足。在政府现有支持资金无法满足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现实需求的情况下,社会资金的投入则是弥补缺口的重要举措。企业虽然是社会资金投入的一大主体,但是往往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在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上的投资少之又少。首先,部分企业考虑到大部分新技术的使用需要更新现有的机器和流程系统等,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还会影响产品原本的生产进程。其次,基层科技特派员在进行指导时以专业性的技术指导为主,再加上各地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员执行率等各方面都存在不少差异,如果对市场方面的把控度不准确,就会造成一定的风险。另外,企业追求的是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而基层科技特派员则会结合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各个要素进行考虑,比如对环境的危害性和对资源的浪费率等,最终找到一个契合点,通过新技术来提升产品的质量,因此,基层科技特派员与企业之间的冲突也是一种“数量”与“质量”上的矛盾。以上种种因素,最终导致企业对基层科技特派员所建议新技术的投入持抗拒态度,对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资金投入自然就比较匮乏。

2.2  服務供需不匹配

“双向选择”“按需选派”是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特色之一。目前,尽管部分地区对选派工作提出了“双向选择”原则的要求,但该原则在实际的践行过程中也衍生出了不少问题。

2.2.1  服务人员的专业技术与需求不匹配。信息的有限性很容易产生匹配误导。从基层科技特派员的选择角度来看,尽管部分地区会派遣相关工作人员先收集有关需求,进行系统整理后再在网上进行公布,但是企业、农户和合作社由于受到文化素质、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影响,难以十分准确地表达自身真正的诉求,而有关工作人员也无法事无巨细地了解每个主体的实际情况,基层科技特派员仅仅通过简单的文字描述,无法了解企业、农户和合作社等具体的科技需求,因此,最后所呈现的信息都是对实际情况的简略化描述,就容易导致所提供的专业技术服务与“需方”的实际需求不匹配。如位于广西地区从事蚕桑产业服务的基层科技特派团就指出,部分选派到农村服务于蚕桑专业的基层科技特派员,其对口专业却与蚕桑大相径庭,并且之前也从未从事过相关技术的推广工作[13]。从企业、农户和合作社的角度来看,在进行选择时大部分只能以基层科技特派员意向表中的“可提供服务领域”为参考,而服务领域的选择中只有类似“水产”“蔬菜”等大方向产业和“品种培育”“农机装备”等产业链选择,并没有做进一步的细化,也缺乏有相关经验的基层科技特派员相关工作经历的介绍。由此,必然会导致供需双方在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只能通过简单的文字描述进行判断和匹配,双方所能够获得的消息都十分有限。这种供需不协调的现象,不仅延缓了农业技术推广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基层科技特派员“无用武之地”的人才资源浪费。

2.2.2  服务人员的服务方式与需求不匹配。“单兵作战”的服务方式已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无论是“供给侧”亦或“需求侧”,都始终以服务乡村振兴发展的“需求”为最终落脚点。从“供给侧”来看,目前基层科技特派员自身所能够提供的往往只是单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且多集中于农林专业,精通市场和经济等方面的人才则较少,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据统计,截至2018年,广东省东部地区的基层科技特派员的专业类型为“3+2”,“3”分别是指43.1%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15.2%优势特色产业开发和13.1%种植业领域,“2”则是指1.3%的流通专业、2.1%的市场营销和策划专业[14],而福建宁德市的情况也大同小异,通过统计2017—2018年省、市基层科技特派员的专业发现,超过一半的基层科技特派员是从事种植业和林业服务的[15]。然而需要明确的是,要推动乡村产业持续壮大,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不能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而是需要充分调动团队的积极性,鼓励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和不同领域的人才参与到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中来。从“需求侧”来看,由于我国农业发展受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发展阶段也会产生不同的服务需求,这就要求基层科技特派员能够根据农业的发展为企业、农户和合作社等提供“动态性服务”,而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无法满足这种客观需求的,因此,“一员对一企”“一员对一村”的“单兵作战”服务方式急需进行变革。

2.3  管理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不断发展,但是在管理机制方面还仍有待完善。

2.3.1  激励机制“落地难”问题。所谓“落地难”就是指很多激励措施无法得到落实。虽然各级管理部门为了推进基层科技特派员的工作,制定了各种福利政策,在工资、奖金和职称评聘等各方面给予了一定的倾斜,但缺乏相关且牵头机构和执行部门,且原单位所制定的工作考核体系中没有针对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成果的相关评价指标,这也就意味着基层科技特派员的考核标准与其他科技人员别无二致,奖金和福利待遇自然也就无法得到优待[6]。因此,管理部门制定的很多激励机制都无法得到落实,导致部分基层科技特派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2.3.2  多头管理现象严重,即基层科技特派员受到多个单位的同时管理。基层科技特派员都是由省、市、区的各个单位选派到乡镇地区进行服务工作,因此,派出单位、乡镇政府和省、市、区的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办公室都享有一定的管理权[16]。这也导致大部分地区的基层科技特派员在进行技术推广时都会受到多个单位的管理,牵扯众多部门的利益,而且每个单位都有各自的管理政策和检验标准,这种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的多头管理现象,不仅会放大部门之间的沟通障碍,还容易发生权责不清晰的情况,最终导致工作不到位。特别是当前的很多管理机构并不是正式组织,而是以开展某项工作为中心而聚集起来的相关人员,这种临时性组织有些被划拨到当地的科技部门,有些则归属于农业农村局,还有一些地区由于难以辨别基层科技特派员组织机构的性质,直接将其建立在“三农”服务中心,与农技推广机构混合管理。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和管理机构的不健全,导致工作界限被模糊,大量工作由于部门之间的职责不明而持续积压,效率大打折扣[17]。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推进属于科技部门主管,而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则一般由农业部门负责,两个不同的部门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早已形成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在行政管理方面也是基本处于“井水不犯河水”的状况[18],而这也进一步加重了多头管理。访谈中有江西省某高校的基层科技特派员表示,在与当地的科技部进行工作对接时,部分科技部的工作人员对与农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并不了解,也缺乏相关处理经验,给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而科技特派员之前与农业农村部进行合作比较多,联络基础较为深厚,且农业农村部的专业性更强,在进行合作时也更为得心应手,这种专业与部门不匹配的矛盾现象不仅容易造成基层科技特派员与各部门的割裂,而且也会影响各部门之间进行其他合作,从而对当地政府部门的统筹协调工作造成一定困难。

3  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困境的纾解路径

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一把金钥匙,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想让效果真正落到实处,必须进行深入研究,针对资金投入、服务供需和管理机制等多方面的困境进行系统谋划、综合施策,从而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3.1  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资金支持是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重要保障,只有投入足够的资金,才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为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行保驾护航。

3.1.1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例如,2020年广西地区的基层科技特派员经费为3 560万元,2021年增长到了5 720万元,2022年则预计将投入6 800万元[19]。另外,还要建立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专项资金,将专项资金普及化,为基层科技特派员展农业项目提供资金保障。浙江省就积极响应了基层科技特派员的需求,设立了专项资金,补贴差旅费用,并为基层科技特派员提供农业技术项目开发的资金扶持[4]。广西在自治区级财政科技计划科技基地与人才专项中也设置了科技服务保障经费,自治区级、市级和县级的基层科技特派员每人每年的经费分别为1.4万、1.0万和0.8万元,基层科技特派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保障经费进行支配,主要可分为保险支出、农资支出和科技服务支出三大类[20],保障经费的设置为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安全网”。因此,不仅要增加政府的拨款,还要结合基层科技特派员在技术服务过程中的需求,将所投入的资金进行专项划分,建立风险补贴类、公共服务类和成果激励类等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为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提供资金支持[21]。

3.1.2  积极引导其他市场主体参与,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虽然政府是基层科技特派工作中资金投入的主体,但是仅仅依靠政府的资金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拓宽资金来源范围才能不断激发基层科技特派工作的活力。通过引入股份、合作等市场机制来丰富资金支持形式,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流转土地的经营权,鼓励地区的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提供技术入股和资金入股的机会,让更多的市场主体以知识、技术、资本等要素加入农业生产技术研发和农业项目示范中来,加快市场资金的流动速度,缓解政府的财政负担[2]。福建省南平市就进行了相关探索,鼓励基层科技特派员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知识产权优势,与服务对象互利共存[20]。另外,农村大多是“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大户”。因此,要充分发挥当地龙头企业的作用,以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转变其他企业的思想。福建的基层科技特派员就以技术、资金入股了福建佳友茶叶机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以创新成果利润12%作为特派员分红,实现数字化控制技术与茶机集成创新,解决数十万茶农“看天制茶”的技术瓶颈问题[5]。最后,还要发挥各大网络平台的宣传作用,充分展示基层科技特派员的相关成果,通过农民培训和宣传讲座等方式,让社会上更多主体了解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使其自觉自愿地成为投资主体,为基层科技特派员开展技术服务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

3.2  增强供需匹配,推动服务精准对接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的根本源泉在于人”。而要想做到人尽其才,就必须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3.2.1  完善“双向选择”机制,促进人岗匹配。通过发挥管理部门的中介作用和完善信息平台建设,打通供需双方的信息壁垒,推动服务供需匹配。从管理部门来看,管理部门作为基层科技特派员与农户、中小型企业和合作社的中介,要深入了解双方的意向需求,进行整理、归类后形成需求清单,根据清单进行人岗匹配。例如,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在收集农业发展主体的相关需求基础上,再从基层科技特派员人才库中找寻符合需求的人才进行选派。名佑食品有限公司就提出,为了能够更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希望能够改善当前在冷冻肉制品提色、提升韧性方面的技术,科技局根据其需求最终锁定为有相应技术经验的张春晖专家,如此一来,基层科技特派员的专业技术与农业发展主体的需求就形成了精准对接,通过生鲜肉亚冻结保鲜新技术的投入,在确保生鲜肉食品质量的同时,更延长了货架期,大幅度提升了肉类产业链的经济效益[5]。这种模式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基层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效率。从信息平台建设来看,要进一步完善基层科技特派员与农户、中小型企业和合作社沟通的平台,为双方提供更多交流机会。福建省南平市通过建立“科技特派员之窗”信息网站,为基层科技特派员与农业发展主体的沟通交流提供了便利,缩短了基层科技特派员与农业发展主体之间的距离,双方通过面对面的协商,形成契约式的服务关系[22]。最终以多样化的方式不断完善供需双方的信息平台建设,增加服务选派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3.2.2  壮大选派队伍,组建基层科技特派服务团。首先要优化基层科技特派员的选派机制,扩大基层科技特派员的“蓄水池”。从优化人才结构和专业领域两条路出发,打破专业、地域和身份的选派限制,增加人才供给储备。除了传统各大高校的教师和各地区科研所的人员,还要吸引国内外领域专家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人员等人才,为基层科技特派员的队伍注入新鲜血液[23]。在提高质量的同时,还要扩充基层科技特派员的结构、专业,例如,直播带货等方面的专业团队对如何快速抓住客户眼球,刺激客户购买欲望有丰富的经验,创意设计团队能够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對产品进行包装设计,新媒体团队则能够利用现代信息平台,为产品获取大批流量,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24]。而政府也要为基层科技特派员提供培训、提升技术能力的平台,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科技局就针对农民和企业所担心的销售问题,还打造了相应的直播间,通过培养“数字化”特派员,在利用直播间帮助农民和企业进行农产品的销售,拓宽其销售渠道的同时,还能够更为广泛地传播农业技术的相关知识。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团队协作,组建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复合型科技特派团。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技所和各大企业的资源优势,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农民”的方针,打造一支符合市场发展规律和助力新农村建设的高素质农业服务队伍[6],为农户、中小型企业和合作社提供一条龙式的全面化服务。福建省泉州市就组建了268个科技特派员团队,服务范围十分广泛,涵盖了山茶油资源综合开发、金线莲有性繁殖和乐创生态推广服务等多个产业[25]。通过壮大基层科技特派员队伍和团队协作的方式,提升科技服务能力,从而满足农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3.3  完善管理机制,提高部门工作效率

基层科技特派员作为农村现行技术推广的中坚力量,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完善相关管理机制,才能落实其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效率。

3.3.1  从派出单位和科技局两个主体出发,将激励性政策落到实处。一方面,高等院校和科研所等基层科技特派员派出单位要完善评价体系。将基层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成果量化为具体的分值,并结合其工作制定相应的加分政策,为各种福利政策的推行提供数字化依据。还要加强派出单位与科技局的交流合作,协商确定牵头机构和执行部门,制定相关政策细化各主体的具体职责,将福利执行落实到单位、个人,避免由于互相推责导致激励政策“两头空”的情况发生。天津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直接指定了高校基层科技特派员考核的三大主体,分别是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教育委员会和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结合其服务成果给予项目支持[26]。另一方面,科技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基层科技特派员做好的管理与考核记录,为基层科技特派员原单位提供真实可靠的评价材料与凭证。而基层科技特派员來自多个不同的单位,因此,要根据其特点制定有针对性地管理方法,将基层科技特派员的考核结果作为其原单位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配合激励制度,激发其工作热情,提升服务质量[27],从而激励基层科技特派员扎根乡村,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3.3.2  针对多头管理现象,形成一方牵头多方参与的管理格局。第一,省、市、县要制定一体化的管理政策。省级管理部门出台一份适用性较强的基础性管理大纲,市级和县级管理部门则可以结合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在上一级的管理大纲上做进一步的补充,这样一来,基层科技特派员的管理与考核既有了统一性的管理参考,又能够充分发挥各地区的管理特色。第二,将临时性的机构与政府的各部门进行绑定。根据各临时组织的性质进行划分,且要避免出现“多头绑定”现象,将各个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责以文件的形式进行落实,杜绝“打太极”现象,避免延误基层科技特派员的工作进程。第三,建立一个由各部门代表组成的“智囊团”。科技局、林业局和农业局各部门要加强合作与交流,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助力基层科技特派员解决技术难题。例如福建省南平市在基层科技特派员的管理方面,就对各部门进行了统筹协调,各级农委负责牵头组织,各级科委、林委、人事局、农业局则在各级农委设立办公室,共同对基层科技特派员进行管理[22]。另外,对各部门的职责也进行了界限划分,科技部门主要负责安排基层科技特派员办公室的相关事务,科技部门主要负责安排培训进修和考核评估,农业、林业部门主要负责协助技术推广服务,宣传部门则集中于跟踪和报道优秀基层科技特派员的事迹等[6],在工作中加强了参与者在基层科技特派工作治理中的互动与合作,也减少了各部门统筹协调的阻力。通过动员所有参与者通力合作,形成一个战略合作的治理网络,以共同助力我国乡村振兴。

4  结语

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是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这种以科技资源为依托,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出发点,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变为目标的一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对促进我国农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基层科技特派员更是现代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对促进“三农”在市场、生产过程中吸引科技要素,吸引资本,实现科技市场价值发挥着重要作用[29]。然而,面对诸多复杂性、不可估量性和风险性因素,再加上各主体的多元性和关系的复杂性,基层科技特派员工作实际发展与“理想图景”还存在很大差距,为此,在未来需要更多地进行理性探讨和实证研究,帮助基层科技特派员焕发出更强大的活力,续写农业转型的新篇章,为我国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赵英明,张忠福,董晓翠,等.科技特派视角下的农业高等院校与乡村振兴:抚顺县科技特派服务的思考[J].辽宁农业科学,2021(4):57-58.

[2]新华社.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 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  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J].中国农村科技,2019(11):8-9.

[3]徐粉粉.浙江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7.

[4]黄海云.乡村振兴进程中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成效提升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21.

[5]刘瑞壁.科技特派员制度与健全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的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6]姜威威,姜明明,张春凤,等.高职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的路径研究[J].当代畜禽养殖业,2022(2):37-39.

[7]林芳菲.科技特派员运行模式创新分析[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2(4):1-3.

[8]文俊,陈军云,刘洋.湖北科技特派员制度获科技部通报表扬[N].湖北日报,2019-10-22(003).

[9]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技特派员团队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EB/OL].(2021-02-26)[2021-03-10].https://www.sohu.com/a/452887623_290685.

[10]潘小曼.辽宁农业科技特派行动运行状况分析: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为例[J].农业经济,2016(11):17-18.

[11]高娟,吕立铭.农村科技特派员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技产业,2022(2):61-63.

[12]李小宁,王玉斌.乡村振兴背景下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优势、问题及建议[J].中国农民合作社,2022(6):67-68.

[13]林颂迪.广西农业科技特派员精准扶贫工作问题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9.

[14]曾映方.粤东地区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州: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8.

[15]谢伟铭.宁德市科技特派员现状调查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9(1):4-6.

[16]张社梅.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推进中的困境及解困路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2,33(3):57-62.

[17]吳发荣.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革思考[J].科学种养,2019(10):5-7.

[18]刘冬梅.关于推广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思考[J].农业技术经济,2008(6):105-108.

[19]王国乐,徐有海.广西:三大举措推动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产业振兴[J].中国农村科技,2022(6):58-59.

[20]魏叶堂.山东沂水科技特派员点燃乡村振兴人才“引擎”[J].中国农村科技,2021(4):49-51.

[21]戴天放,卢慧,徐光耀,等.乡村振兴背景下科技特派员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3,51(6):248-250.

[22]杨金鑫.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积极探索破解“三农”难题:福建省南平市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02,23(9):54-56.

[23]杨越冬,闫文.科技特派员选派制度改革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3):119-122.

[24]曾宪浩,雷尊国,邵美婷,等.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视域下科技特派员制度优化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3):217-220.

[25]陈雅曙.泉州:拓展科技特派员内涵外延赋能高质量发展[J].中国农村科技,2022(3):52-53.

[26]赵松林.我国高校科技特派员制度比较研究[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17.

[27]赵莹.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减贫效应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20.

[28]杨俊,徐跃进,李寒,等.高等农业院校应成为农业科技特派员培训的主阵地[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124-128.

猜你喜欢

农业技术推广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乡镇农技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