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患者冬季养生ABC
2024-01-15潘亚红敖莉
潘亚红 敖莉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然而,这种改变也伴随着营养过剩所致的一系列代谢性疾病,痛风就是其中之一。
自古以来,我们便有秋收冬藏、冬季进补的文化传统。然而,冬季也是痛风性关节炎的高发季节,这往往与冬季进补、大鱼大肉以及“养生”存在一定的关联。那么,痛风患者应如何做好个人防护以减少痛风的发作,从而顺利过冬呢?
做好防寒保暖是第一要义。有研究发现痛风发作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秋冬交替前后,尤其是冬季,气温骤降,很容易诱发痛风性关节炎,主要是因为温度会影响尿酸盐晶体的沉积与溶解。研究发现,随着温度的降低,尿酸盐的溶解度也随之降低。此外,四肢末端的体温低于躯干部分,冬季时,四肢关节处尤其是下肢和足部关节的体温较低,非常容易出现尿酸沉积。因此,痛风患者在冬季应尽量待在比较温暖的地方,避免低温刺激,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尤其是关节保暖,应戴好帽子、手套、围巾、护腕、护膝等。尽管痛风患者在痛风发作期不宜用热水泡脚,但在缓解期,可以适当使用温水或热水泡脚10~15分钟,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尿酸盐结晶的溶解。总之,在冬季,痛风患者既要做到防寒保暖,也要做好预防痛风发作的工作,多管齐下,助力顺利过冬。
《黄帝内经》曾言“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并指出冬季和夏季不同,冬季人们应该早睡晚起,以滋养精神,保护阳气,通过适度的作息,使人精力充沛,为来年春天养精蓄锐。尽管现代生活节奏和古代有了很大的不同,很难做到古人所说的“早睡晚起”,但是在保证充足休息这方面应该有所行动。按时休息,每天保证8 小时睡眠时间,中午保证半小时午休。此外,尽量避免长时间静坐,每一个半小时更换坐姿或者站起来走一走,活动活动,甚至躺一躺,休息一下。保证适度休息,做到劳逸结合,能使人们有充足的阳气和肾气来充实关节四肢,驱动关节滑利健康,不至于快速退化和受损。
痛风是尿酸合成过多、排泄减少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日常进食过多的高嘌呤食物、过量饮酒等都可能引发痛风,患者可有关节疼痛、关节畸形等症状出现。冬季人们运动量普遍减少,加之饮食因素,加速了痛风的发作。冬季每天进行规律的运动锻炼,有助于提升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从而加快尿酸的排出,帮助痛风患者降低血尿酸水平。但是应避免过度运动,否则可能加重痛风不适。此外,合理的运动也有利于痛风患者控制体重,对于合并高血糖、高血脂的患者,也有降低血糖、血脂的作用。虽然运动对痛风患者的好处非常多,但是一定要注意运动的方式,冬季不建议突然进行剧烈运动,或者短时间内剧烈运动,否则可能加重关节不适,一般建议每天规律运动30分钟,以慢走、快走、慢跑、骑车等锻炼方式为宜。
此外,在冬季进行户外运动时,应尽量选择户外阳光充足、气温适宜的时间,且不宜进行过久的户外运动。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做到劳逸结合。特别注意,要避免剧烈运动和大量出汗,在运动过程中和运动结束后应注意及时补充温水,保证机体水分。
饮食得当
饮食得当,或者说饮食有节,进补有度,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冬天,人们往往会选择一些滋补的食材来调理身体。痛风患者也可以选择适当的滋补食品来滋养身体,但是鉴于疾病的特殊性,需要有所注意。
近年来,膏方作为非常重要的滋补品备受关注。对于痛风患者而言,开膏方时应及时向医师反映自身痛风的病情。其次,服用的膏方应尽量选择常规滋补品(素膏),减少名贵滋补品和血肉有情之品(荤膏)的摄入,以减少嘌呤的摄入。
在冬季,火锅是人们喜爱的餐饮选择之一。对于痛风患者而言,火锅汤底应尽量选择口味清淡的菌汤或西红柿汤底,避免红油、牛油、麻辣等重口味、重油脂汤底。在选择食材时,要避免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多吃蔬菜,如冬瓜、空心菜、茼蒿等。在调料的选择上,不建议选择麻酱、海鲜酱、虾酱等高蛋白、高嘌呤的蘸料。
此外,自古以来,药酒便被广泛作为滋补品使用,人们常用高度白酒浸泡一些名贵中草药来服用,以求达到强身健体和滋补身体的作用。但对于痛风患者而言,药酒应被列入用服禁忌,应避免饮用。
为了更好地帮助痛风患者在冬季滋补身体的同时,避免痛风的发作,以下是一些药膳推荐,可以辅助痛风患者进行身体调理:
●防风薏米粥
防风10 克,薏米10 克,水煮,一天一次,连服一周。其功效是清热除痹,主要治療湿热痹阻痛风。
●红豆粥
红豆30克,白米15克,白糖适量。先将红豆煮熟,再加入白米做粥,按需求适量加糖。其功效是清热利湿,主要用于治疗瘫痪性痛风。
●桃仁粥
桃仁15 克,粳米160 克,先将桃仁捣成泥,加水研汁,去渣,用粳米煮成粥即可食用。其功效是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主要治疗血瘀痰浊阻痛风。
对于痛风患者而言,低嘌呤饮食是为了减少外源性嘌呤摄入,减重是为了减少尿酸生成,多喝水是为了促进尿酸排泄。因此,痛风患者一定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在冬季注重饮食平衡,坚持运动,做好日常防护,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情绪状态。
编辑/罗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