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史惟则书韦元甫墓志
2024-01-14
志主韦元甫(?—七七一),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京兆韦氏是唐代最为显赫的士族之一,汉唐以来,衣冠鼎盛,艺文人才辈出,《旧唐书·卷一百二·列传第五十二》论及韦氏家族:“自唐以来,氏族之盛,无逾于韦氏。”韦元甫以白马尉释褐起家,历仕玄宗、肃宗、代宗三朝,累迁润州刺史、苏州刺史、浙江西道团练观察使、淮南节度使、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御史大夫等。《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五》有传,敏于学行、精于吏治、工诗文。《文苑英华》辑录《木兰歌》传为元甫所做,黄庭坚《题乐府木兰诗后》疑之,或为元甫得自民间。杜佑曾入韦氏幕下,进行《通典》修撰事宜。
撰文元载,(?—七七七),中唐大臣。字公辅,凤翔岐山(今陕西岐山)人。肃宗、代宗两朝宰相。书法家徐浩以及杨炎、薛邕皆为其党。《宝刻丛编·卷八·万年》记有大历四年(七六九)《唐赠太尉辛云京碑》,同为元载撰文,史惟则分书并篆额。
书者史惟则, 生年不详, 约为唐中宗景龙间(七〇七—七一〇),卒于唐代宗大历间(七六六—七七九)。原名浩,字惟则,以字行,又字子华,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又作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据《集古录》《宝刻丛编》所载,开元二十四年(七三六)以门荫入仕。依唐制,翰林学士、弘文、集贤诸官吏大都需在本职机构长期任职,甚者不得迁转他途。因此,史惟则虽历经数次迁转进阶,三十余载始终在集贤院任职,与徐浩共事,与韩择木交游。曾以明鉴善识奉使晋州,搜访散佚图籍,深受玄宗赏识。
史惟则善篆籀飞白,尤以隶书见称于史。唐吕总《续书评》载:“史惟则书,雁足印沙,深渊鱼跃。”宋陈思《书小史》赞其:“工八分,颇近锺书。发笔方广,字形峻美,亦为时所重,尤善篆籀飞白。”明赵崡《石墨镌华》及清孙承泽《庚子销夏记》皆评惟则分隶为开元时第一。后世有称唐隶书书家者,时有变易,而史氏总未见弃汰。金石经籍所载唐人隶书遗迹,史惟则存世最多,四库本《宝刻类编》即收录其书作44品。其父史白擅长篆籀八分,《书史会要》赞曰“如王公大人,进退有度”;其弟史怀则亦以八分著名。
近世所见史惟则书《韦元甫墓志》以及《裴系墓志》(河南偃师出土)等,皆为唐隶佳作。《韦元甫墓志》与史氏传世书迹《大智禅师碑》相比,时间相差近四十年,行笔刚柔并济、方圆兼施,愈加劲健;结体更显方正,严整警策。作品整体风格丰丽圆厚,端庄肃穆,与书者待制集贤院的背景相吻合。是志对唐代书法史以及唐代隶书研究,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此外,近年京兆韦氏墓志屡有新出,亦为唐代文学史、制度史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唐代帝王善书,对书法繁荣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唐玄宗规模尚古,偏重隶书,内廷侍书供奉多出自隶书家,也多用隶书铭石。开元天宝馆院聚集当时隶书高手,史惟则是其中之一。唐隶一改初唐时尚有的汉魏遗意,因玄宗提倡而兴盛。更为可贵的是,这时期篆隶颇具法度,今人多以唐隶过于刻板詬病之,然终不能磨灭其历史地位。(周侃 李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