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遗产型景区“平台(platform)+数据(data)+标准(standard)”管服体系 构建初探

2024-01-14董文强杜昱民

中国文化遗产 2023年6期
关键词:标准体系科技创新大数据

董文强 杜昱民

摘要:探索构建我国遗产型景区“平台(platform)+数据(data)+标准(standard)”管服体系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遗产型景区管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实践。随着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针对国家和地方遗产型景区管理现状,构建符合我国遗产型景区科技创新规律、适应遗产型景区新需求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成为国家、省、市、区县中各类遗产型景区优化管理资源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论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设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总体建设思路,旨在构建统一标准、信息统筹、资源共享、监测预警、管理优化、决策支持等功能于一体的系统运行体系,为政府推动遗产型景区管理创新制定有效措施提出建议。

关键词:遗产型景区;管服体系;科技创新;标准体系;大数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随着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构建符合我国遗产型景区科技创新规律、适应遗产型景区新需求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成为持续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遗产型景区管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我国遗产型景区管理现状,以服务政府、行业、游客、市场为发展定位,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总体设计思路,纵向上涉及国家、省、市、区县的各类遗产型景区,横向上涉及游客、平台、成果、项目、人才、市场等各类要素,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集统一标准、互联互通、信息统筹、资源共享、监督管理、监测预警、预测评估、管理优化、决策支持等功能于一体的管理与服务体系,创建我国遗产型景区“平台(platform)+数据(data)+标准(standard)” (简称PDS)管服体系,将进一步推动政府监管方式创新和提高能效,从而更好服务文旅行业和市場发展。

为了满足不断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需求,积极探索我国遗产型景区新型管服体系已成为促进统筹与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长足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平台(platform)、数据(data)、标准(standard) 三大要素的有机融合,本文阐释构建该体系所应用的理论及方法,探讨遗产型景区管理数据标准化体系、资源整合共享与动态管理、遗产风险预测预警、游客监测、PDS管服体系的政策支持系统建设等五方面内容,并指明遗产型景区PDS管服体系所具有的创新性,旨在建立遗产型景区统一的管理标准,有效推进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为政府推动遗产型景区管理创新而制定有效措施提出建议。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西方学者在公共服务领域研究始于较早时期:法国学者莱昂·狄骥曾表明国家可被视为一种提供公共福利服务的机构,其合法性根植于其遵循法律规范向社会提供服务的能力[1]。德国学者厄斯特·福斯多夫提出了“服务行政”的概念[2]。 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对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中政府行政与公共服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和论述[3]。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以英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公共行政改革浪潮[4]。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 我国政府治理从机构设置、施政方式到体制机制,都在不断地调适和改革,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我国政府治理也同样经历不断变革的过程[5]。从政府职能转变的视角可以看出,目前的放权过程存在着形式化、隐性化、非规范化和缺位化等诸多问题,亟须在现有改革基础上进一步转变政府理念,对突出问题进行修正[6];“放”的核心在于政府的角色定位问题,而“管”的核心则在于政府管理的转型问题[7]。在改革实践层面,应科学划定政府职能, 严格控制新设行政审批,简化行政程序并处理好各个职能部门间的关系[8]。在当前的“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地方治理结构呈现出政府与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协调联动的新趋势[9]。以浙江省为例,该省以平台建设和机制优化为抓手,从“四单一网”建设到“最多跑一”,有利于推进“放管服”改革付诸实践中[10]。

综上,国内对“放管服”改革更深层次的决策和执行研究较少涉及,对于“放管服”改革的经验总结较为零散、无法形成完整的逻辑体系。同时,学界并没有专门针对遗产型景区领域的“放管服”体系开展相关研究。遗产型景区PDS管服体系的构建,将为我国遗产型景区保护与利用工作, 尤其是重大保护工程、重大遗产展示传播工程提供科学、实时的技术支持,为各类遗产型景区的行政主体和企事业单位协同创新、联合攻关、共建共享提供统一的管理平台、执行统一的管理标准、落实统一的管理监督体系。

二、构建遗产型景区PDS管服体系的理论与方法

构建遗产型景区PDS管服体系,将重点围绕标准体系的构建,数据整合与应用整合,管服系统建设等方面进行设置:在标准体系构建方面,需要系统检索并梳理国家标准体系概况和基础理论研究现状、遗产型景区管理领域数据标准化体系发展现状相关文献和相关政策,确定遗产型景区行业管理的复杂性和相关管理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在数据整合与应用整合方面,需要对遗产型景区保护领域资源进行数据整合和应用整合,形成具有该保护领域特色的资源共享中心,进而动态监测人才、财政、行政、信息、设备等要素信息;在管服系统建设方面,应构建遗产型景区领域中预测预警的理论、方法和模型,建设该领域PDS管服体系的政策支持系统。

(一)构建遗产型景区PDS管服体系理论

构建遗产型景区PDS管服体系主要基于风险管理理论体系,重点开展针对我国典型遗产型景区的风险关键因素识别、风险评价与预测预警,以及管理措施的有效制定等关键内容研究。该体系需要结合大数据分析与处理及深度学习理论,智能提取遗产型景区监测大数据中的风险特征;利用多准则决策理论构建遗产型风险评价模型,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实现遗产型景区因自然破坏及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潜在风险的预测预警,结合遗产型景区基础资料信息、风险评价及预测结果以及其实际面临的需求及问题,基于不确定理论和机会理论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管理措施及方案,积极发挥遗产型景区管理体系相关监测预警、管理优化及决策支撑功能,为全面提升完善我国遗产型景区管理体系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基础。

(二)构建遗产型景区PDS管服体系方法

PDS管服体系以遗产、游客数据共享为入口,利用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等手段整合、挖掘与遗产型景区相关的文献资源、科学技术成果、仪器设备、遗产专家、人员信息、遗产分布、遗产保存现状、遗产安全检测、游客密度分布、游客行为检测、游客安全检测等数据,通过层次分析方法建立模型,最终搭建整套管服体系,实现统一标准、信息统筹、资源共享、监督管理、监测预警、预测评估、管理优化、决策支持等功能于一体的遗产型景区保护管理服务体系。构建遗产型景区PDS管服体系可采用如下方法:

1.系统动力学模型。在资源整合方面,研究各遗产型景区保护主体的信息交互关系,以遗产、游客数据为起点,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明晰遗产型景区多变量主体之间关系,形成多方协同的信息反馈系统。

2.數据挖掘法。在监测预警方面,通过遗产型景区已积累的大量文本基础数据,进行数据挖掘法分析,以不确定理论和机会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数学理论模型,从而实现对遗产型景区的监测预警。

3.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决策支持方面,文化遗产保护与游客管理过程控制具有大量不确定性,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因子分析法在遗产数据库中提取关键数据进行层次分析和赋值权重,即可获得一个连续可导的过程模型,为统一管理与快速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三、PDS管服体系涵盖内容

PDS管服体系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的总体思路设计建设,构建各类遗产型景区优化管理资源重要途径,并实现有效统筹各类遗产旅游资源,以解决遗产型景区目前存在的“信息孤岛”“主客失衡”“动静失调”“政企不平”等问题。PDS管服体系具有先进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预测性和云服务等特点,是集统一标准、互联互通、信息统筹、资源共享、监督管理、监测预警、预测评估、管理优化、决策支持等优势功能于一体的管理与服务体系。

通过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为遗产保护与利用管理、游客行为管理和游客安全管理提供科学实时的技术支持,使各类不同主体协同创新、联合攻关、共建共享拥有统一的管理平台。建设PDS管服体系是现代政府职能由“管理”转向“服务”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政府推动遗产型景区管理创新的一项有效措施。同时,PDS管服体系也是面向遗产和游客,帮助遗产型景区自主创新发展的一种新型的体系,以促进各遗产型景区之间遗产保护设备、技术、数据、文献资源、专业人才以及遗产保护科技信息的充分共享;实现对遗产型景区中游客的安全监控、分流疏导和轨迹追踪等核心功能,确保遗产型景区中游客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准确化、智能化。PDS管服体系执行统一的技术和管理标准、落实统一的管理监督,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综合管理模式,将进一步创新政府监管方式, 提高管理效能和公正性监督。创新和加强监管职能,是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的重要举措,从而引领政府在遗产型景区的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战略思路和具体要求。构建我国遗产型景区PDS管服体系需要涵盖以下五个方面:

(一)构建遗产型景区管理数据标准化体系

构建遗产型景区管理数据标准化体系应该重点关注遗产、游客管理领域数据标准化体系发展现状,国家标准体系基础理论研究现状,遗产、游客管理的复杂性,遗产、游客管理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国家标准体系概况和相关政策等内容。当前,各地旅游大数据中心在建设方面需要进一步规范化,并且需要建立省级标准进而逐步将其推广至全国,以充分发挥数据综合服务和应用潜力[11];同时,应该加大对旅游目的地游客管理的基础研究投入力度,进一步健全与优化国家标准体系概况和相关政策,用以更好地指导遗产型景区游客的管理活动,从而实现文化遗产与景区管理的可持续发展[12]。因此,构建遗产型景区管理数据标准化体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首先须提出管理标准体系构建模型。开展国家遗产型景区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根据需要不断完善数据,建立一个科学的遗产型景区管理数据标准化体系,从而提升文化遗产管理的效能,完善具有国际管理效率机制,使得我国遗产型景区科学管理工作迈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进程。

(二)实现遗产型景区资源整合共享与动态管理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数字化在文化遗产保护溯源与活化利用全链条的应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3]。遗产型景区面临最迫切的数字化需求,将遗产型景区数字化是推动传统景区提质升级的重要过程,也是数字经济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当前遗产型景区资源整合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将最新的信息技术应用于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充分激发资源潜力,塑造多元、灵活、开放和富有活力的组织运作方式,以实现提升保护效率和质量、减少能耗、挖掘艺术吸引力和文化内涵的目标。

通过数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构建融合线上和线下、虚拟和现实元素的旅游解决方案,实现旅游全过程的服务整合,创新地建立基于云端的大规模旅游信息和互动运营平台。运用先进的科学理念、技术与方法对遗产型景区资源进行数据整合和应用整合,形成具有遗产型景区特色的资源共享中心,动态监测遗产、游客、财政、行政、信息、设备等要素,实现政府的统一管理和多部门间高效协作、科学统筹和协调发展,可进一步推动遗产型景区资源与管理服务的深度融合。

(三)构建遗产型景区遗产风险预测预警的理论、方法和模型

随着社会发展、环境变化及过度旅游开发等因素影响,遗产型景区日益变得脆弱而面临更多的风险[14]。将风险管理理论引入到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与管理中,为避免文物的价值损失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预防性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方法。针对遗产型景区中存在的如遗产遭受自然或人为因素的破坏、管理部门监管的局限性等突出问题,基于遗产型景区风险评价结果作为基础数据,运用预测预警的理论、方法和模型,对于危机、风险和其他潜在威胁,需要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化解存在的隐患,控制遗产型景区中的各种危机和风险。

预测预警与风险管理决策是实现决策支持优化的核心,因此可使用不确定理论和机会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基于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赋权法和机器学习等方法实现遗产型景区的风险评价与预测预警。在此基础上,按照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测、风险应急处理等四方面整合决策信息资源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构建决策支持平台,为统一管理与快速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四)构建遗产型景区游客监测的理论、方法和模型

随着遗产旅游的日益稳健迅猛发展,特别是在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大背景下,遗产型景区愈发吸引游客目光,遗产型景区旅游已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国文化和旅游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15]。建立遗产型景区游客监测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遗产各类基础信息及时、快速、全面检索和管理,将为文化遗产的监测、保护与研究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从而推动遗产型景区实现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

通过高效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实现对遗产型景区在全范围内的宏观管理和监控,在最短的时间内精准识别、定位,并作出相应的信息发布和指令传达,进而有效提高遗产型景区应急响应能力。

(五)建设遗产型景区PDS管服体系的政策支持系统

PDS管服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体制机制、政策制度上进行协同创新。中国是目前拥有文化遗产资源最多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遗产类重点景区和稀缺资源景区管理工作,通过不断健全完善相关保护体制和机制,为其科学管理提供有益的政策支持。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市场发展规划》提出,要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市场主体发展壮大,提升市场主体活力和竞争力[16]。因此,建设遗产型景区PDS管服体系的政策支持系统应按照遗产型景区行政部门的相应职能划分,使其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针对行政审批、管理优化、科学决策等方面工作,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引领市场主体转型升级、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丰富文旅发展新业态;同时,应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破除体制机制、政策制度等方面的障碍,为提高行政能效提供政策制度支持。

四、构建遗产型景区PDS管服体系的创新性

构建PDS管服体系按照“梳理PDS管服体系相关理论体系→遗产型景区的现状分析与评估→遗产型景区管理数据标准化体系的构建→遗产型景区数据的整合共享与动态管理→遗产、游客预测预警的理论、方法和模型的构建→遗产型景区PDS管服体系应用”全链条逻辑路径进行构建。该体系具有如下三点创新性:

(一)创建遗产型景区互联互通的新型管服体系

遗产型景区PDS管服新体系通过建立完善统一的标准化体系,各标准之间彼此相互依靠、相互支撑,打破了“信息孤岛”“主客失衡”“动静失调”“政企不平”等问题,作为一种多元组合,形成互联互通,从而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意识形态新格局。景区管理部门及政府可以通过遗产型景區旅游数据的分析及时发现监管和服务对象的相关信息,从而把景区文物保护、游客的健康出行做到精细化管理和服务。遗产型景区PDS管服

新体系,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升我国文化旅游行政部门管控水平的重要体现。在保护景区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该体系不仅可以营造出规范有序的旅游环境,而且符合文旅事业长远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遗产型景区的监管与保护,推动治理能力的提升,有力促进文化和旅游部门管理理念的转变,使其管理方式更加信息化、智能化,服务意识明显加强,切实保障游客的安全健康和舒适出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二)展现“需求-供给”与“主体-客体安全”新视角

遗产型景区PDS管服体系通过优化配置科研和资金资源,形成统一的、开放的、有效的、共享的管服体系。通过推动各项制度改革的进程,优化体制机制,简化行政手续,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创造了多层次、互补性的遗产型景区旅游发展和保护事业的良好环境,有助于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一个稳定的体制机制环境。因此,构建我国遗产型景区PDS管服体系是长久以来景区资源调控分布合理化、监督管理科学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化解一系列管理瓶颈制约的现实选择,同样也是发展国家旅游业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三)融合多维创新技术的新途径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AI) 以及人脸识别和热图像测温等技术构成融合多维创新技术的核心要素。我国遗产型景区PDS管服体系遵循文化和旅游保护发展规律,探索切实可行的模式,以创新的体制、机制为动力,提高了遗产型景区监管保护能力的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做好景区监管、保护、管理、服务的“智囊团”,坚持以遗产型景区面临的实际需求与问题为导向,健全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实现遗产型景区监管保护领域的“智慧监管、智慧保护、智慧服务”,这些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历史文化与现代新科技的有机融合,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由此可见, 创建我国遗产型景区“ 平台(platform)+数据(data)+标准(standard)” 管服体系,主要针对国家和地方遗产型景区管理现状,以服务政府、行业、游客、市场为发展定位, 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总体设计思路,综合考虑涉及国家、省、市、区县的各类遗产型景区, 以及游客、平台、成果、项目、人才、市场等各类要素,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一系列新型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集统一标准、互联互通、信息统筹、资源共享、监督管理、监测预警、预测评估、管理优化、决策支持等功能于一体的管理与服务体系,将进一步推动政府监管方式创新和能效提高,从而引导和鼓励文化旅游产业不断升级,实现文旅行业和市场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本文受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我国遗产型景区‘平台+数据+标准’(PDS)管服体系创新研究”(D5170200078)资助]

参考文献:

[1](法)莱昂·狄骥. 宪法论[M]. 钱克新,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2:109.

[2](德)平特纳. 德国普通行政法[M]. 朱林,译.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57.

[3](㺯)丹尼尔·贝尔.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 高铦,等,译.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121—123.

[4] 彭向刚,王郅强. 服务型政府:当代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模式[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4):122—128.

[5] 李军鹏. 改革开放40年:我国放管服改革的进程、经验与趋势[J]. 学习与实践,2018(2):29—36.

[6] 胡宗仁. 政府职能转变视角下的简政放权探析[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5(3):106—111.

[7] 张定安. 关于深化“放管服” 改革工作的几点思考[J]. 行政管理改革,2016(7):33—38.

[8] 朱旭峰,张友浪. 新时期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回顾、评析与建议[J].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14,3(1):35—42.

[9] 丁照攀. 協调联动:“放管服” 改革背景下地方治理结构变革的新趋势[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2):56—65.

[10] 应小丽.“放管服” 改革的浙江实践与地方治理创新[J]. 中国行政管理,2018(3):155—156.

[11] 高书生. 国家文化大数据建设:加速文化界 “新基建” 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J]. 清华金融评论,2020(10):29—30.

[12] 郝艳丽,苏勤,邢慧敏. 旅游目的地游客管理研究进展[J]. 黄山学院学报,2008(4):42—45.

[13] 甄雯. 关于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的思考[J]. 美与时代(上),2023 (6):117—119.

[14] 党萍. 世界文化遗产地自然灾害类风险管理研究[D]. 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6.

[15] 刘云. 中国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 经济师,2012(7): 226—227.

[16] 张婧. 建立高标准现代文化和旅游市场体系 促进文旅市场高质量发展[N]. 中国文化报,2021—07—08(001).

(责任编辑:刘瑛楠)

猜你喜欢

标准体系科技创新大数据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构建推进科技创新的资金模式的研究
烟草标准管理体系的现状分析与应用研究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加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认证审核流程探析
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面向标准全生命周期的企业标准化信息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