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党支部建设模型与路径研究

2024-01-14陈勇钢

高教学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组织力党支部高校

摘  要:借鉴麦肯锡7S模型,提出高校党支部建设包含共同的价值理念、战略、组织、制度、风格、队伍和技能七个核心要素,并构建高校党支部建设的要素、动力、能力和魅力框架模型。分析高校部分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政治功能“淡化”、组织建设“弱化”、制度落实“虚化”、党员意识“退化”、队伍建设“软化”和作用发挥“边缘化”等问题。提出围绕提升政治领导力、组织保障力、机制驱动力、文化内驱力、队伍战斗力与技能强化力六个维度,探究高校党支部建设的关键途径,并从强化政治引领、落实立德树人、切实服务师生和推动事业发展四个方面,充分展现党支部建设的成效与魅力。

关键词:高校;党支部;组织力;模型;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1-0063-05

Abstract: Using McKinsey's 7S model for reference,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y branch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cludes seven core elements such as common values, strategy, organization, system, style, team and skills, and constructs a framework model of elements, power, ability and charm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y branch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ome Party branches i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ch as the "weakening" of political functions, the "weakening" of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ion, the "virtual" of system construction, the "degradation" of Party member consciousness, the "softening" of team construction, and the "marginalization" of role play. It is proposed to explore the key ways of Party branch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six dimensions of improving political leadership, organizational support, mechanism driving force, cultural internal driving force, team fighting force and skill strengthening force. The paper fully demonstrates the effectiveness and charm of Party branch construction from four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political leadership, implement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serv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promoting career development.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arty branch; organizational power; model; path

黨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两次明确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和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1]。

高校党支部的组织力,是“在学校各级党组织书记的带领下,全体师生党员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中的整体合力”[2]。高校是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党支部组织力的强弱,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四为”教育方针落实的成效,事关治国理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

一  研究框架:高校党支部建设的模型建构

麦肯锡7S模型提出公司发展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结构、制度、风格、人员、技能、战略、共同的价值观七个重要要素,该模型既注重企业的硬件建设,也注重企业的软件建设,认为硬件与软件相互关联,密不可分[3]。

7S模型的建立源于对企业的研究,但是对于高校党支部建设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基于7S模型,认为高校党支部建设也存在七个核心要素,即共同的价值理念、战略、组织、制度、风格、队伍和技能。共同的价值理念源于《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核心是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它统领高校党支部建设的全过程。战略、组织、制度为党支部建设的硬件,战略决定方向与目标,组织是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坚强保障,制度是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风格、队伍、技能为党支部建设的软件,风格影响党支部的文化培育,队伍是战略实施的关键,技能决定工作落实的成效。

结合高校党支部建设的核心要素,从动力、能力、魅力三个维度分别探究了高校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建设路径、建设目标,以此建构高校党支部建设模型,如图1所示。

二  缘起动力:高校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对高校政治建设的重视及全面从严治党的纵深发展,高校政治建设不断强化,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基层党支部建设不断规范化和科学化,但另一方面,高校党支部建设仍存在不均衡现象,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一)  政治功能“淡化”

政治属性是党的根本属性。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政治属性缺乏可量化的评价指标,党支部往往会疏于政治建设,从而导致政治功能的不断淡化。具体表现来看,一是对支部成员及师生的思想引领作用不突出。存在重业务能力轻政治表现的倾向,片面认为只要业务水平高、学习成绩好,政治表现就一定会优秀,对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教育引导不够。二是阵地建设不到位。缺乏抢占意识形态领域话语主动权的意识,缺乏主动打造组织、思想坚强堡垒的意识。三是斗争能力不强。在反驳错误言论、抵制歪风邪气等方面,态度摇摆不定,缺乏担当自信。

(二)  组织建设“弱化”

有的高校组织建设缺乏深度调研和顶层设计,不能根据实际形势变化,有针对性地对组织设置进行创新,墨守成规,沿袭一贯做法,按照系、教研室、专业、年级或班级来设置党支部,从而导致部分党支部僵化,组织成员之间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接触较少,导致组织紧密度、亲密度不高,缺乏活力。此外,也有部分高校受制于编制等方面的因素,对二级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工作队伍的投入建设不够,专职党务秘书、党支部书记等配备不齐或不强,影响党建工作质量。

(三)  制度落实“虚化”

有的高校党支部执行力较弱,不能保质保量落实党支部的各项制度。理论学习走过场、做样子,对于党的基本理论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不能静下心来认真研读,并深入思考宣讲;对于党中央及上级部门的重要决策部署,只通过会议甚至支部群简单传达,缺乏落实督查。组织生活会落实不力,抹不开面子,不能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达不到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目的。“三会一课”不规范,个别党支部书记不讲党课,支部议事范围不明晰,会议记录不规范。

(四)  党员意识“退化”

高校中也有少部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足,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宗旨意识不强。少数党员只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挂在嘴上,缺乏实际行动,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不能很好地深入师生,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二是责任意识不强。少数党员只注重党员这个身份给自己带来的求职、发展等方面的“好处”,却不愿担当党员应担负的责任,对于支部分配的工作推三阻四,不能很好地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三是奉献意识不强。少数党员遇事不能挺身而出,不愿做标杆和排头兵,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五)  队伍建设“软化”

总体来看,高校党支部的发展不均衡,在队伍建设方面体现尤为明显。支部带头人能力参差不齐,少数支部书记业务能力突出,但党务水平一般,对党建工作的基本理论、方法学习不深,不能运用自如;也有部分支部书记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专注于业务工作,对党建工作重视和投入不够。部分支委会成员各自为战,未能形成工作合力,支委会的核心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

(六)  作用发挥“边缘化”

高校少数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不强,不能较好地宣传贯彻党中央路线方针与重大决策部署,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及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短板弱项,在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方面未发挥应有作用。部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够,少数党员未能从思想上真正入党,行动口号化、作用虚拟化、党员影子化,未能发挥“一名党员一面旗”的重要引领作用,进而影响党支部的整体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

三  重構能力:高校党支部建设的有效路径

围绕高校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六个维度探究高校党支部建设的关键途径,有效提升高校党支部的政治领导力、组织保障力、机制驱动力、文化内驱力、队伍战斗力及技能强化力,切实提升高校党支部的核心能力。

(一)  坚定方向,提升政治领导力

政治功能是党支部的核心功能,党支部的建设,首先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一是坚持加强政治建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切实提升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二是坚定正确办学方向。着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擦亮高校党支部的社会主义底色。三是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坚决按照“党是领导一切的”要求,切实发挥好党支部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引领、把关作用,确保党的各项政策方针能够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不走样、不走偏。

(二)  规范建设,提升组织保障力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共产党现有基层组织486.4万个,这也是构成党的肌体的细胞组织,绝大多数细胞健康,党的肌体也就健康,反之亦然。要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就必须坚决传承发扬“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确保党的细胞和神经末梢健康敏锐,始终保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高校有着区别于政府机关、企业及其他事业单位的独特现状与特点,要加强调研,针对高校现实情况,研究如何科学规划设置党的基层组织,实现有形、有效覆盖[4]。大部分高校目前通用的做法,是按照常规的行政单位来设置党支部外,比如系、教研室或专业、年级等,这种做法的优点是方便划分和管理,但也存在彼此联系不密切、组织相对松散等不足。因此,可以加强组织设置层面的创新与探索,比如教工党支部,可以探索以课题组为单位进行设置;研究生党支部,可以以实验室、导师团队等方式进行设置;本科生则可以以班级、社团、宿舍和志愿服务项目等为单位进行设置。相同的工作、学习任务与目标,相近的价值观,联系密切的成员,均可为党支部建设带来极大便利,也能从根本上确保党支部对高校师生及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基本单元的全员覆盖、高效覆盖。

(三)  奖惩并举,提升机制驱动力

高校党支部建设需要完善制度机制建设,奖惩有度,赏罚分明,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激励与监督。一是建立保障机制。这是确保党支部正常运转的基本制度与机制,比如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双带头人”培育制度、领导干部联系指导党支部制度及“校-院-党支部”三级联动工作机制等,这也是党支部建设的根本遵循。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当前,高校党支部负责人的工作带有较大的公益色彩,通常由专职教师兼职担任。在他们甘心奉献的同时,高校也应研究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出台激励办法,从职称、待遇、发展等方面对于党建工作成绩突出的基层组织带头人,进行肯定与激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与创造力;对于工作敷衍塞责的,也应有相应的惩戒制度,避免出现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情形。三是建立监督机制。党支部的建设,离不开支部党员与普通群众的监督,应该形成制度,严格落实支部书记述职考评制度,鼓励支部纪检委员大胆开展工作,畅通党员与群众提出批评与合理化建议的渠道,加强支部工作信息公开力度,自觉接受监督。

(四)  培育凝练,提升文化内驱力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曾表示,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它具有统率、规范、激励等作用,学校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5]。党支部的文化建设也异常重要,它是党支部的共同价值理念与发展愿景,至少包括四个维度。一是令行禁止。一个好的支部,每位成员都必须做到“四个服从”,遵守党纪国法,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一切行动听指挥,这是党支部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二是团结奋进。高校是精英云集的场所,作为师生党员的精神家园,党支部需要培育一种“家文化”,让师生党员找到归属感,且每位成员都愿意为了将家建设得更加美好而持续努力奋进。三是甘于奉献。党支部还应着力培养奉献精神,通过奉献、服务提升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四是追求卓越。作为精英中的优秀代表,高校党支部更应在各个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取在各个方面都成为排头兵。

(五)  选优配强,提升队伍战斗力

党支部的建设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队伍建设的水平,因此,高校需围绕几个方面来着力提升队伍建设水平。一是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研究如何落实好领导干部双层组织生活制度,鼓励党员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与支部生活与建设,利用他们的专业技能与丰富经验,通过讲专题党课等方式,帮助支部查找修补薄弱环节,有效提升工作水平。此外,也可通过发挥领导干部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支部其他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配优配强支部书记这个“双带头人”。火车开得快,全靠车头带,高校应着力研究解决这一关键问题,选拔政治素质强、业务能力优、工作热情高和群众基础好的党支部书记,出思想、找出路、促发展,推动党支部建设质量稳步提升。三是带动师生骨干这个“绝大多数”。借鉴团队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充分凝聚、激励、带动广大普通党员,积极主动参与支部各项活动与工作,切实形成“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良好局面。

(六)  强化培训,提升技能强化力

党支部的作用发挥是支部建设成效的体现与输出。要解决党支部作用发挥边缘化的问题,核心任务是强化培训,解决理念、理论与方法方面的问题,提升技能与支部战斗力。一是夯实共同的价值理念。在理论学习方面,高校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上热中温下凉”的现象,支部层面理论学习的落实情况不太理想,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形式主义的现象,理论学习流于表面,不求甚解。高校应制度化支部的理论学习,通过学习党支部工作条例等文件制度,充分认识党支部在巩固党长期执政组织基础方面的重大意义,固化价值理念,并指导实际工作。二是切实加强理论武装。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的基本理论的研习,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提升理论修养,内化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强大动力。三是着力创新工作方法。要充分发挥共产党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深挖师生现实需求,围绕“内容实、方式新、效果好”的目标开展工作创新,以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引领推动学习、工作、事业发展。

四  硬核魅力:高校党支部建设的实效

高校党支部建设的目标,就是打造坚强的政治堡垒,充分发挥政治功能、育人功能、服务功能,有效提升高校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切实推动学校事业发展。

(一)  强化政治引领,打造战斗堡垒

高校党支部建设最重要的成效,就是要打造出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确保党支部成为党的主张的宣传者、党的决定的贯彻者,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一是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将全体师生引领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来,确保全党全国一条心,戮力同心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二是要牢固树立阵地意识。要确保党支部的生机活力,将党支部打造成政治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阵地,坚决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三是要牢固树立斗争意识。要旗帜鲜明、坚决彻底地抵制反击错误立场与言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  践行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

高校的核心任务是立德树人,作为执政党的基层组织,党支部必须围绕高校中心工作,通过培养更多更好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来展现党支部的核心育人功能。一方面,选拔优秀的双带头人担任支部书记,选拔优秀的青年教师与学生党员骨干担任支部委员,通过安排具体工作,在实践中锤炼干部,提升综合素质,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培养后备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党支部的工作,帮助更多的青年教师和大学生成长成才,培养大批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也是基层组织的核心魅力所在。

(三)  践行党的宗旨,切实服务师生

“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一贯宗旨,服务是党支部赢得信任与拥护的根本。党支部要善于发现师生的现实需求,比如学生群体的考研、就业、创新创业、学业困难帮扶和心理疏导等,比如教师群体的科研项目申报、教学技能提升等,都可以作为党支部工作的着眼点与发力点。党支部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切实为师生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必能赢得群众拥护,形成良性循环互动,提升党支部的战斗力与影响力。

(四)  凝聚奋进力量,推动事业发展

高校党支部的一个硬核魅力,体现在能够有效推动学校事业的快速优质发展。党支部要避免出现党务与业务的不均衡发展,确保党务、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和同考核。通过党的建设,解决师生思想上的困惑,明确方向,凝聚共识,积蓄力量,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的统领作用。党支部还应善于围绕学校核心工作,确定支部工作重点,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师生群众,围绕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核心任务,攻坚克难,推动各项事业螺旋式上升。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51.

[2] 郭茜.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内涵与提升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9(2):71-76.

[3] 刘建平,刘海峰,谢文辉.世界500强12种经典管理工具[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274.

[4] 黄步军,张园.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28-30.

[5] 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67-70.

基金项目:2021年北京高校党建研究重点课题“北京市属高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实践路径研究”(2021B11);北方工业大学毓优人才支持计划“高校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瓶颈及基本路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NCUT22XN744)

作者简介:陈勇钢(1981-),男,汉族,湖南邵阳人,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為党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组织力党支部高校
抓“四力”提升油企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如何提升二级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基层党组织如何提升组织力
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
石油企业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实践与思考应用
企业工会与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探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