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急性前壁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

2024-01-13林伟森姚杰春钟静敏许庆波黎国德李智宁闫文荷黄朝沛

系统医学 2023年20期
关键词:库巴前壁缬沙坦

林伟森,姚杰春,钟静敏,许庆波,黎国德,李智宁,闫文荷,黄朝沛

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心内二科,广东 茂名 525000

急性前壁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在临床上属于多发性心血管类疾病[1]。近年来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主要发病特点包括有发病急、进程快且病情重等,并且此类疾病拥有较高的患病率以及病死率[2]。心肌梗死发病后容易引发心力衰竭,其原因主要是心肌梗死患者舒张或收缩功能障碍,心排血量急剧减少,心肌梗死伴随心力衰竭者更容易导致患者病死率激增[3-4]。既往研究证实,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使得血管扩张,心脏负荷降低,改善心功能,进而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的预后的效果[5-7]。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2年3月—2023年6月于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 例急性前壁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早期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50 例急性前壁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 例。对照组中男12 例,女13例;年龄28~60 岁,平均(46.11±9.97)岁;观察组中男11 例,女14 例;年龄29~61 岁,平均(47.09±9.4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本院收治的诊断为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8];②均可以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③意识以及精神清楚;④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拒绝合作者;②资料不完整者;③有精神认知障碍者;④既往有心理障碍或精神病史者;⑤依从性差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干预或者血运重建,直至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完全稳定之后进行保守治疗,主要项目包括有强心以及利尿等抗心衰干预,并且需要嘱咐患者进行低脂低盐饮食,以及注意作息规律。基于此,对照组给予缬沙坦片(国药准字H20213635;规格:80 mg)治疗,口服,80 mg/次,2次/d。观察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国药准字HJ20170362;规格:50 mg)治疗,口服,50 mg/次,2 次/d。两组治疗周期均为6 个月。

1.4 观察指标

1.4.1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此实验需要采用仪器彩超8 室二郎神HA710 进行检查并记录患者在被医护人员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功能指标,主要包括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 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LV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LVS)。

1.4.2 两组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比较 此实验需要采用多功能免疫测定仪进行测定并记录患者在被医护人员治疗前后的心肌损伤标志物,主要包括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 CTnI)、B 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1.4.3 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比较 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主要包括再发心肌梗死,心衰再住院以及严重心绞痛。

1.4.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需要医护人员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低血压,血管性水肿以及高钾血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LVD 及LVS 较对照组低,EF 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对照组(n=25)观察组(n=25)t 值P 值EF(%)治疗前39.82±4.49 40.57±3.97 0.626 0.534治疗后46.05±7.05 56.42±6.91 5.252<0.001 LVD(mm)治疗前55.83±6.16 54.25±6.07 0.913 0.366治疗后45.59±4.48 40.49±2.37 5.031<0.001 LVS(mm)治疗前41.36±1.87 41.42±1.08 0.139 0.890治疗后32.89±4.08 25.21±8.36 4.128<0.001

2.2 两组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TnI及BNP 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比较(±s)

组别对照组(n=25)观察组(n=25)t 值P 值BNP(pg/mL)治疗前146.82±18.49 146.57±18.97 0.135 0.902治疗后45.05±8.53 74.42±8.91 19.689<0.001 CTnI(ng/mL)治疗前2.83±1.16 2.25±1.07 0.998 0.072治疗后0.02±0.01 0.03±0.09 6.221<0.001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急性前壁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属于严重的心血管类疾病,此病发病较快,并且发病后病情极易恶化,伴随的并发症比较严重,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9-10]。研究者发现,近些年,此类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且容易诱发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发生后容易引起心脏泵血功能损伤,加剧心肌缺血,又由于心肌耗氧量增加,继而加剧心力衰竭,因此此类疾病发生后应该给予及时的治疗措施[11-12]。研究发现,沙库巴曲缬沙坦是在临床上进行应用的新型抗心衰的药物,它是一类复合药物,合成主要包括有沙库巴曲和缬沙坦,前一种合成物属于是脑啡肽酶抑制剂,后一种合成物属于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药物,其主要能够抑制脑啡肽酶,从而使得利钠肽降解,进而使血管扩张,使得心脏负荷降低,心功能改善,达到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的预后的效果[13-15]。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LVD 以及LVS 较对照组低,EF 较对照组高(P<0.05)。这表明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来进行治疗,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治疗后,观察组进行判断心肌损伤的相关标志物CTNI 以及BNP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这表明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进行治疗,能够显著的促进患者心肌损伤的修复。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总发生率为28.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王海燕等[14]学者的研究对比,观察组总发生率为8.8%,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具有一致性,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进行治疗,能够显著的降低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P<0.05)。与王海燕[14]学者的研究结果对比具有一致性,这表明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进行治疗,能够显著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15]。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前壁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进行治疗,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促进患者心肌损伤的修复,降低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以及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库巴前壁缬沙坦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后期住院频率的观察
芥末糖
跳伞极限运动摄影
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
经闭孔阴道前壁尿道悬吊术与自体阔筋膜悬吊术治疗张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比较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黄芪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4例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