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床旁超声定量评估下肢肌肉在ICU获得性衰弱诊断中的临床灵敏度研究

2024-01-13宋天霞贾瑞娟吕建春

宁夏医学杂志 2023年12期
关键词:羽状直肌定量

宋天霞,董 旭,贾瑞娟,吕建春,冯 涛

ICU获得性衰弱是一种获得性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危重病性肌病是其重要的病理机制,即炎症反应、应激反应、营养不良等使得肌肉蛋白合成数量大幅度减少,导致骨骼肌萎缩,肌肉结构和肌肉功能发生改变[1]。ICU获得性衰弱是ICU患者常见的神经肌肉并发症,不仅会延长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还会加重病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MRC肌力评分法是临床评估肌力的常用手段,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准确使用MRC肌力评分法判断ICU获得性衰弱的发生[3]。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床旁超声逐渐成为ICU患者肌肉评估的重要手段,它能准确识别肌肉结构与形态变化,为疾病确诊提供依据[4]。鉴于此,该研究主要分析床旁超声定量评估下肢肌肉对ICU获得性衰弱的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我院重症科患者,使用医学研究委员会(MRC)肌力评分法对其进行评估,根据是否发生获得性衰弱分为2组。对照组(MRC评分≥48分代表未发生获得性衰弱,n=28)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在45~82岁,平均年龄为(63.28±10.24)岁。研究组(MRC评分<48分视为发生获得性衰弱,n=32)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在43~84岁,平均年龄为(63.52±10.47)岁。2组基本信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1 纳入标准:①均为首次入住ICU者;②机械通气时间≥48 h者;③年龄43~84岁者;④ICU入住时间>7 d者;⑤了解该研究的全部流程,主动加入研究者。

1.1.2 排除标准:①入组前存在神经肌肉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史者;②合并四肢水肿或脑部器质性病变者;③下肢肌肉测量部位出现骨折、伤口或出血等可能会影响检查情况者;④存在精神疾病史或认知失常者;⑤中途退出研究或死亡者。

1.2 方法

1.2.1 仪器参数:使用迈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M10)进行测量,选择线阵探头,超声探头频率设为5~13 MHz。

1.2.2 检查过程:指导患者采取仰卧姿势,叮嘱其身体放松,双下肢放松并伸直,在右下肢皮肤表面涂满耦合剂,找准右侧髂前上棘与髌骨上缘连线中下1/3位置,超声探头横切面扫描使其与该位置处于垂直状态,保证股骨、股中间肌、股直肌处于图像中央位置,见图1(封3)。仔细测量股直肌与股中间肌的厚度、股直肌的横截面积,见图2与图3(封3)。旋转超声探头,进行纵切面扫描,测量股直肌、股中间肌的羽状角见图4至图5(封3)。注意在患者入住ICU第1 d 使用床旁超声定量评估其下肢肌肉时使用记号笔标记测量位置,确保第3 d、第7 d 的测量位置相同。每项参数连续测量3次,计算平均值作为参数最终值。选择2名经验丰富、熟练掌握重症超声检查技术的医师负责完成床旁超声检查,减少研究结果的人为误差。

1.3 观察指标:对比入住ICU第1 d、第3 d、第7 d患者的股直肌横截面、股直肌厚度、股中间肌厚度、股直肌羽状角、股中间肌羽状角。将入住ICU第1 d 的参数作为基线,计算第3 d、第7 d 各参数的萎缩率[第3 d 各参数萎缩率=(第3 d 参数值-第1 d 参数值)/第1 d参数值×100%,第7 d 各参数萎缩率=(第7 d 参数值-第1 d 参数值)/第1 d 参数值×100%]。使用ROC曲线评估床旁超声定量评估下肢肌肉参数对ICU获得性衰弱的诊断效能,包括灵敏度和特异度,观察肌肉的回声强度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使用ROC曲线评估床旁超声定量评估下肢肌肉参数对ICU获得性衰弱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所有结果中,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评价入住ICU第1 d 的下肢肌肉参数:入住ICU第1 d 2组的下肢肌肉参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评价入住ICU第1 d 的下肢肌肉参数

2.2 对比入住ICU第3 d、第7 d 的下肢肌肉参数:入住ICU第3 d、第7 d,2组的下肢肌肉参数均下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入住ICU第3 d、第7 d 的下肢肌肉参数

2.3 评价分析入住ICU第3 d、第7 d 的下肢肌肉参数萎缩率:从表3的结果可知,入住ICU第3 d,在股直肌横截面与股直肌厚度的萎缩率上,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参数的萎缩率无显著差异(P>0.05);入住ICU第7 d,在下肢肌肉各参数的萎缩率上,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评价分析入住ICU第3 d、第7 d 的下肢肌肉参数萎缩率

2.4 床旁超声定量评估下肢肌肉参数萎缩率诊断ICU获得性衰弱的效能:从表4与图6(封3)的结果可知,第3 d 股直肌横截面、股直肌厚度萎缩率的灵敏度分别为86.00%、84.90%,第7 d 股直肌横截面、股直肌厚度、股中间肌厚度、股直肌羽状角、股中间肌羽状角萎缩率的灵敏度分别为88.00%、85.00%、80.10%、85.60%、67.30%,第7 d 股直肌厚度萎缩率的AUC最高。

表4 床旁超声定量评估下肢肌肉参数萎缩率诊断ICU获得性衰弱的效能

2.5 观察肌肉的回声强度变化:入住ICU第1 d 肌肉组织的回声强度多表现为等回声;入住第3 d肌肉组织的回声强度以等回声、略高回声为主;入住第7 d 肌肉组织的回声强度以高回声为主。

3 讨论

ICU获得性衰弱在临床较为常见,是一种因重症疾病引发却又无法用原发疾病解释的发病机制,且以肢体无力为主要表现综合征。对称性的四肢无力是ICU获得性衰弱的主要特征,若未及时得到治疗,会延长ICU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支出,甚至会影响远期生活质量及预后效果,故加强对ICU获得性衰弱的早期诊治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ICU获得性衰弱,临床主张用MRC肌力评分法进行评估,它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由于ICU患者病情危急、镇静剂使用、谵妄发生等因素的影响,其检查依从性较差,无法顺利完成肌力评估,临床应用范围受限[5]。随着超声技术的改进,因其具有操作简单、无创性、重复性良好、诊断率较高等优点,超声技术已成为临床疾病诊断的重要方式。床旁超声能较为直观地观察肌肉结构和形态学变化,定量评估肌肉的厚度、羽状角和横截面积等参数,进而判断肌肉功能,提高ICU获得性衰弱的诊断准确率[6]。

该研究发现,入住ICU第3 d、第7 d,研究组的下肢肌肉参数高于对照组;第3 d研究组的股直肌横截面、股直肌厚度萎缩率高于对照组;第7 d 研究组的各肌肉参数萎缩率高于对照组(P<0.05),这与曾欣等[7]研究结果相似。分析其原因为肌肉变化幅度与肌肉活动度、肌肉功能、肌纤维类型具有相关性,股直肌是一种动力肌,其主要成分为Ⅱ型纤维,而股中间肌的主要成分为Ⅰ型纤维,相较于Ⅰ型纤维,Ⅱ型纤维的减少速度更快,故发生萎缩的时间比股中间肌更早,萎缩率较股中间肌更高[8]。羽状角是重要的肌肉参数,能评估肌肉结构与肌肉收缩强度,羽状角越小代表肌肉收缩力越小,在观察肌肉厚度与横截面的同时,评估羽状角的变化情况能更加准确地评估肌肉损失情况,提高ICU获得性衰弱的诊断准确率[9]。

该研究发现,入住ICU时间越长,肌肉回声强度越高。由此可知,利用床旁超声定量评估下肢肌肉,有利于了解肌肉组织的回声强度,评估肌肉损失状况,提高ICU获得性衰弱的检出率。

该研究结果显示,第3 d 股直肌横截面、股直肌厚度萎缩率的灵敏度分别为86.00%、84.90%,第7 d股直肌横截面、股直肌厚度、股中间肌厚度、股直肌羽状角及股中间肌羽状角萎缩率的灵敏度分别为88.00%、85.00%、80.10%、85.60%、67.30%,第7 d 股直肌厚度萎缩率的AUC最高,表明床旁超声定量评估下肢肌肉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尽早诊断和防治ICU获得性衰弱,改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床旁超声定量评估下肢肌肉用于ICU获得性衰弱的早期诊断价值显著,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羽状直肌定量
基于GUI 的冷泉羽状流数值模型可视化系统研究与应用
两种术式对小儿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视觉功能影响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效果对比
显微定量法鉴别林下山参和园参
基于高精度海洋动力模型的珠江口羽状流季节和年际变化规律研究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腹直肌分离CT表现1例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随机介质理论天然气水合物羽状流正演模拟
羽状Fe-Co合金分级结构粒子的合成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