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PG”治理视域下社区医养融合模式运行绩效评价
2024-01-12成彦惠何栋梁
成彦惠 何栋梁
[摘 要]文章采取文献搜集法、案例分析法,从四个方面提出“SGPG”治理视域下社区医养融合模式绩效的评价体系设计原则,即兼顾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强化多元主体的目标协同、提升个人主体的评价权重、维护社区评价的权威地位。在此基础上,从“绩效评价目标、绩效评价指标、绩效评价方式、激励与惩戒”四方面,设计社区医养融合模式运行的绩效评价体系。最后,给出提升社区医养融合模式运行绩效的思路:绩效评价应根植于网格化管理传统、正视医养融合模式的半公共品属性、重点发挥绩效评价的正向激励功能、开发社区参与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SGPG”治理;社区医养融合模式;运行绩效;评价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20.060
[中图分类号]D66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3)20-0189-04
0 引 言
在社会网格化管理背景下,社区医养融合模式能较好地满足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后的社区养老需求。随着社区医养融合模式的不断实践,当前需要重点对其模式运行绩效作出综合评价,从而为后续改进工作提供参考。本文尝试在“SGPG”治理视域下评价社区医养融合模式的运行绩效。“SGPG”是英文“Shared Governance and Pluralistic Governance”的首字母縮写,意思是共享治理与多元治理,即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社区及个人等多主体参与的治理模式,由各方共同提供治理服务,共同享受治理成果。在“SGPG”治理视域下构建绩效评价体系,首先需要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模块,其次在评价模块下立足于多元主体的职能定位和价值取向建立二级评价指标。此外,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个人不仅指代老龄人群中的个体,还包括他们的家庭成员。基于此,本文展开以下论述。
1 研究述评
1.1 已有研究概述
张化楠[1]研究发现,家庭收入水平、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医疗保障水平、慢性疾病数量、政府支持力度等是老年人社区医养融合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彭金玉、洪皎皎[2]认为,应加强医养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专业医护人员数量、发展智慧型医养融合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智慧化的医养融合养老服务。张苗苗[3]以我国社区“体医养”融合养老服务为研究对象,提出以下优化路径:①均衡地域资源配置,优化城乡社区体医养全面发展;②打破部门间壁垒,推动社区体医养跨部门协同治理;③加强人才培养,构建高水平复合型体医养服务团队;④加大宣传力度,形成社区体医养融合养老理念共识。孙云鹏、朱雨涵[4]提出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和质量,形成多元化养老服务机制,最终实现农村老人医养康养服务一体化的策略。王刚军[5]在研究中尝试构建体医养融合养老模式,阐述了该模式提出的理念内涵、理论依据、构建思路以及实施流程。汪斌[6]研究发现,前倾因素中的健康信念、使能因素中的社会保障及需求因素对老年人社区医养融合服务利用有着显著影响。章杨[7]针对社区医养服务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裴晶[8]阐述了中医药特色的医养结合型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为构建融合中医药特色的医养结合型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提供了建议。孙业富、汤劲松[9]认为,虚拟医养融合服务必须依靠政府全面统筹兼顾、大力引导、突出重点、协同推进。王立军[10]从“体医养融合”的社区养老实践出发,阐释了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构建面临的现实问题。
1.2 研究评析
以上研究成果包含了当前研究的主要观点,其中不乏值得本文借鉴之处。但在这里笔者仍需指出:①当前诸多同行仍聚焦于研究如何构建和创新社区医养融合模式,未重视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工作,这就使社区医养融合模式难以在实践中得到完善和应用效果提升;②当前已有学者提出了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医养融合模式实践的观点,但在解构多元主体时却较少涉及个人这一主体范畴,且未能将被服务对象和其家庭成员纳入融合模式实践的主体之中。
2 “SGPG”治理视域下社区医养融合模式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原则
具体而言,在“SGPG”治理视域下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原则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2.1 兼顾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
在构建社区医养融合模式绩效评价体系时,需要立足于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来设置合理的评价指标。其原因在于“社区医养融合”并不属于纯公共产品,提供该产品的主体部分为营利性组织,所以唯有兼顾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才能从评价反馈中真实反映社区医养融合模式的绩效。在“SGPG”治理视域下,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均为营利性组织,其在获得政策优惠的同时也拥有清晰的经济效益目标,只有在实现经济效益目标的前提下,才能使“SGPG”治理趋于稳定。
2.2 强化多元主体的目标协同
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意在考核各主体的工作绩效,并以此作为分配参与社区医养融合模式的各项红利的参考。因此,应发挥评价体系所具有的制度激励效应,使多元主体能够在目标管理下自觉开展目标协同,最终以合力的形式推动社区医养融合模式顺利运行。若要强化多元主体的目标协同,必须遵循激励兼容原则,设立激励和惩戒制度,而激励和惩戒内容应纳入绩效评价体系范畴。其中,应重点强化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社区、个人之间的目标协同。
2.3 提升个人主体的评价权重
如前文所述,这里的个人应包括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需要积极配合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社区的各项医养工作安排,并确保不会隐藏关键的个人信息。同时,这些老年人的家庭成员以及生活失能老年人的家庭成员,也应积极配合各项医养工作安排,并作为老年人的信息传递中介架起医养融合的沟通桥梁。为此,提升个人主体的评价权重,从个人感受和体验的角度反馈医养融合模式的运行绩效,能够直接为改进该模式的运维状态提供参考。
2.4 维护社区评价的权威地位
社区医养融合模式的运行根植于社会网格化管理这一大背景,所以社区在该融合模式中发挥着组织、协调、领导等作用。而且,社区工作内容决定了社区工作人员与社区老年人及家属的沟通频率最高,所以社区工作人员也更了解老年人对社区医养融合模式的具体需求。因此,维护社区评价的权威地位,还需重视社区的评价反馈,并以此作为改进社区医养融合模式的关键信息。
3 社区医养融合模式运行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以下从“绩效评价目标、绩效评价指标、绩效评价方式、激励与惩戒”四方面入手,对社区医养融合模式运行的绩效评价体系展开设计。
3.1 绩效评价目标
在“SGPG”治理视域下,基层行政部门应制定绩效评价的总目标,并由其他多元主体进行目标分解。绩效评价总目标:在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为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制定社区医养融合模式运行的绩效评价体系,以反馈各基层主体的具体运行效果,并为不断优化社区医养融合模式运行绩效提供反馈。在制定分目标时,需突出医疗机构、养老机构、个体目标间的可协同性,即需要在他们的分目标中寻求公约数。医疗机构的目标:通过绩效评价更好地促进专业技术优势的发挥,以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就医便利。养老机构的目标:通过绩效评价更好地促进养老服务体系完善,以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个体的目标:通过绩效评价提高老年人对社区医养系统的信任度,并使老年人的家庭成员积极配合医养机构的日常工作。
3.2 绩效评价指标
基层行政部门主要提供社区医养融合模式运行的绩效评价总目标,所以绩效评价指标需要根据医疗机构、养老机构、个体的职能进行设置,且应关注各主体的利益诉求。以季度为绩效评价周期,针对医疗机构的绩效评价指标:季度内与社区老人及家属的在线联系次数、季度内与养老机构的协作次数、季度内接诊的社区老人人次、季度内治愈康复的老年患者人次、老年人及家属投诉情况等。针对养老机构的绩效评价指标:季度内与社区老人家属的联系次数、季度内配合医疗机构的效果(由医疗机构单独反馈)、季度内老年人饮食条件和膳食结构、家属投诉情况等。针对个体(主要为老年人家属)的绩效评价指标:季度内联系通畅程度、季度内来养老机构访问次数。
3.3 绩效评价方式
基于上文的指标,绩效评价需要分别采取主体自评、多元主体互评、舆情分析等方式。针对医疗机构的绩效自评指标:季度内与养老机构的协作次数、季度内接诊的社区老人人次、季度内治愈康复的老年患者人次。另外,“季度内与社区老人及家属的在线联系次数”可作为自评项,也可作为多元主体互评项。针对养老机构的绩效自评指标:季度内与社区老人家属的联系次数,且该指标也可作为多元主体互评项。针对个体的绩效自评指标:季度内医疗机构与社区老人及家属的在线联系次数、季度内养老机构与社区老人家属的联系次数。除此之外的各指标可作为多元主体互评项,并在季度末依据具体数据在线作出评价。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基层行政部门需要在季度内跟踪社区医养融合模式运行的舆情,由政府工作人员通过走访来获取并分析舆情,作为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的绩效评价方式。
3.4 绩效评价反馈
在“SGPG”治理视域下,各主体尽管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但都须明白唯有相互合作方能实现各自的利益目标。為此,多元主体都应认真对待绩效评价反馈,并根据反馈不断优化自己的工作模式。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反馈绩效评价的主体应为社区主管部门。社区主管部门作为基层行政部门下设的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在获得授权的基础上可向医疗机构、养老机构、个体反馈绩效评价结果,并重点对医疗机构、养老机构进行约谈,就反馈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行双方和多方商议,以找到最符合各方利益诉求的解决方案。可见,社区主管部门在不断优化社区医养融合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寻找问题解决方案,并根据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产权属性与结构,寻求具有社会经济结构植根性的解决方案。
4 提升社区医养融合模式运行绩效的思路
围绕绩效评价体系的制度激励和惩戒功能,这里就提升社区医养融合模式的运行绩效提出以下思路。
4.1 绩效评价应根植于网格化管理传统
社会网格化管理作为当前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架构,出于历史原因需要建立差异化的社区医疗融合模式运行形态,进而建立差别化的绩效评价指标。例如,对于传统的工矿企业区,其社区主要由职工家属区演变而来,离退休职工长期在职工医院(已经改制)获得医疗服务,并在企业离退休办的组织管理下在家养老(一般跟随子女),此时的社区医养融合模式便应根植于上述网格化管理传统,并细化绩效评价指标。再如,在新型城镇化发展推动下,部分农村居民的身份转变为城镇居民,他们所在的社区主要由村社演变而来,这里处于医养融合的薄弱地带。因此,需要根据当地情况建立绩效评价体系,以满足医养融合的现实需求,并为改进当地医养融合模式的运行现状提供反馈。
4.2 正视医养融合模式的半公共品属性
上文多次提出,应正视医养融合模式的半公共品属性,即社区老年人若要获得医养融合服务需付费。由此便衍生出这样的情形,即医疗机构、养老机构需要获得预期经济收益,不然这些主体可能出现消极对待社区医疗融合模式运行的问题。因此,基层行政部门应公开医疗机构、养老机构提供服务的价格,且该价格应属于公允值。通过满足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合理的利益诉求,促进他们提高季度指标。另外,由于医养融合模式属于半公共品,社区中部分老年人不愿购买该项服务,或者个别老年人无力购买该项服务,所以在量化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的季度指标时应根据社区实际来确定,以避免各社区在面对绩效评价时存在苦乐不均的现象。
4.3 重点发挥绩效评价的正向激励功能
社区医养融合模式作为我国现代养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大力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挖掘各领域资源,所以应重点发挥绩效评价的正向激励功能。具体而言,在绩效评价体系的激励与惩戒条款设计中,应突出激励条款,并在设计惩戒条款时重点发挥社会监督功能,以使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因担心名誉受损而不敢消极怠工。为此,基层行政部门应在舆情分析的基层上,对辖区内各社区参与医养融合模式的医疗机构、养老机构进行年度排名,并向社会公布排名信息,促使处于末端的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因社会舆论压力而主动提升服务质量。
4.4 开发社区参与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目前,社区在参与医养融合模式运行时所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主要原因是社区在运行中的职能定位较为模糊,且社区不具备专业性医疗和养老服务能力。然而,发挥社区在模式运行中的组织协调职能十分关键。所以,当前还需要开发社区参与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是针对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的评价指标,且评价反馈能够影响两类主体的切身利益。
5 结束语
在“SGPG”治理视域下,基层行政部门应制定绩效评价的总目标,并由其他多元主体进行目标分解。绩效评价总目标为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制定社区医养融合模式运行的绩效评价体系,以反馈各基层主体的具体运行效果,并为不断优化社区医养融合模式运行绩效提供反馈。绩效评价指标需要针对医疗机构、养老机构、个体的职能进行设置,且应关注各主体的利益诉求。绩效评价需分别采取主体自评、多元主体互评、舆情分析等方式。多元主体都应认真对待绩效评价反馈,并根据反馈结果不断优化自己的工作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化楠.老年人社区医养融合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ISM-AHP方法[J].西北人口,2016(4):57-63.
[2]彭金玉,洪皎皎.促进城市社区医养融合养老服务发展的对策研究:以诸暨市西施殿社区为例[J].学理论,2017(11):100-101.
[3]张苗苗.新时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社区“体医养”融合养老服务困境与路径[J].體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4):115-117.
[4]孙云鹏,朱雨涵.医养康养融合视角下加速天津农村养老社区化建议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2(2):19-23.
[5]王刚军.新时代社区体医养融合养老模式的构建[J].医学争鸣,2019(6):9-14.
[6]汪斌.中国老年人社区医养融合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J].宁夏社会科学,2021(5):181-189.
[7]章杨.关于构建沈阳社区养老服务医养融合机制的对策建议[J].辽宁经济,2018(12):68-69.
[8]裴晶.融合中医药特色的医养结合型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1(18):146-148.
[9]孙业富,汤劲松.健康视角下“虚拟医养融合院”发挥政府服务职能作用的研究[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1):22-27.
[10]王立军.新时代“体医养融合”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路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21(10):33-37.
[收稿日期]2023-04-15
[基金项目]2022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委员会课题“‘SGPG治理视阈下社区医养融合模式运行与绩效评价”(XSP22YBC268)。
[作者简介]成彦惠(1978— ),女,湖南长沙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土木工程岩石力学;何栋梁(1979— ),男,湖南益阳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土木工程新材料与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