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陶瓷水镇
2024-01-12陈秋安
文/陈秋安
河北省石家庄市一所小学组织学生与家长去井陉陶瓷水镇游览,以了解那里制陶业的发展史。
一
陶瓷水镇位于井陉县西南4.5 公里绵甘二河交汇处,属于我国首个古村落保护片区。河北有四大名窑,分别是邢窑、磁州窑、定窑和井陉窑。井陉窑起于隋而兴于唐,盛于宋,到金更盛大了,至今历经千载而窑火不息,明朝时作为贡品进贡朝廷,2001 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单位。
二
跟着讲解老师的步伐,我们进入展厅,首先引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隋代制陶品,那一刻我们仿佛穿越到了隋代,看到人们穿着隋朝劳动人民的短衣短裤,用着简陋的工具手工制陶——手持一团黄白的泥捏拿、旋转,用刀雕刻花纹,晾晒,用担子担进土窑烧制。
隋代多出产白瓷及酱、黑、褐釉瓷,尚有大量两釉和双色釉,亦有少量天目釉、绿釉、黄釉器,其器形周正,釉胎结合紧密,呈色稳定,烧制技艺成熟。
随后,隔壁的展厅又将我们“送”到了唐代,放眼望去一片繁华,果真是太平盛世,陶业亦非常发达,能看到窑厂数量、面积皆有极大发展。
当我想细细品味那些精美陶器时,转角又穿越到了宋代,可见盘、花口钵、罐、执壶、枕等,细白瓷续烧,其精品与定窑难分伯仲,胎质坚密细腻,釉色透明,柔润媲玉,器薄如纸,叩击如磬,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之称。
下一站,我们来到了井陉窑盛大的金代,以白瓷为主,其他除黑、褐、酱两色釉外,尚有黄、绿、茶叶末、仿建、仿钧及花釉瓷,金三彩和琉璃构件亦甚精美。我们看到以碗盘居多,碗类中的大器“盔”及盆类和罐缸类,数量大增。杯盏碟瓶等数十种,围棋子、象棋子达十几种,尤以装饰独特的瓷枕最具代表性。三彩枕外还有大型佛塔在烧制技术上亦有创新。装饰图案也有了新内容,仿品如兔毫、油滴、天青、紫斑等惟妙惟肖。
只有亲眼看过古代这些精美的陶瓷器,才能知晓古人制陶、瓷技术之精湛。
三
走过一段长廊,我们的时光又回到了当下,讲解老师带领学生们来到了马济霖的故居。
马济霖是清代马清华之子,马清华承祖业制陶,营碗窑,产品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二级奖,并带领乡亲抗匪有功,受总督府六品功牌嘉奖,主管瓷业,任于北京,居有清代标准四合院。马济霖继祖,毕生事陶瓷生产,对产品不断革新,1940 年成立了石家庄第一个机制火砖厂,1955 年第一个参加公私合营陶瓷厂,任副厂长。
马济霖故居位于垴子街,建于民国,为砖结构四合院。西上房5 间,南北厢房各3 间。该院为马济霖兄长马沛霖设计施工,门楼是硬山顶双出檐砖砌门楼,砖雕石雕镶嵌其中,门楣上方悬挂“慎俭德”匾额一块,意为“谨慎不苟,俭朴持家,谦德有礼”。门正面是影壁,中间设神龛,四周镶嵌砖雕花卉,正房五间坐西朝东,大拱券。南北东厢房陪房3 间均为拱券式门窗,院东有小院,有北房2 间是为粮库。正房后墙西北角外墙呈抹角型,为通行方便,力避直冲之嫌,显示了主人与邻为善、睦邻友好的乡里之情怀。
四
最后,我们来到“燕赵老字号”“井陉庆源成瓷号”的瓷窑,皆是用电烧制自动控温的窑炉子。这是一个古老的院落,很狭窄,石头铺地,灰砖灰瓦,门口亦不大,院落伸进去又是胡同,胡同又连院落。北侧有个矮矮的二层楼,窄窄的砖楼梯,攀上去,有个工作室,室内四周墙边皆是货架,放着各种瓷器,中间的老榆木长方桌上亦满满是瓷器,琳琅满目。有杯盏、盔、碟、盂、葫芦瓶、梅瓶、胆瓶、带盖尊、罐、扁壶、执壶、盒、砚、灯、炉、带盖缸及各类小瓷塑,皆非常精致。工作室的右侧有个小小的里屋,中间放置了一红木长桌,周围有四把椅子,古色古香。
陶瓷水镇依山傍水,皆是古老的灰砖民房,处处可见大瓮陶罐,石头铺路古朴清幽。本次游览因为时间紧,不曾尽兴赏玩,故有意犹未尽之憾,亦产生了以后定再来一游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