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布利特转复房颤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2024-01-12王贵方叶佳辉
王贵方,樊 梅,叶佳辉
(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云南 蒙自 661100)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房性心律失常。最新统计,我国房颤发病率约为1.6%,其中男性为1.7%,女性为1.4%[1]。房颤可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休克、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等,阵发性房颤导致心衰发生率为33%[2]。最近一项研究表明房颤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心力衰竭(14.5 %),而脑卒中相关死亡率仅为6.5%[3]。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稳定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需要快速转律,防止原发病恶化。对于此种情况,能够选择的复律药物有限。新一代III类抗心律失常药伊布利特治疗房颤高效、安全,2020 ESC指南推荐伊布利特可用于房颤复律(IIa类)。
为分析伊布利特转复阵发性房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本科室收治的68例阵发性房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选择本科室2019年1月-2023年3月本科室治疗的6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男性42例,女性26例,年龄39~88岁。给伊布利特注射液 1mg(某公司生产产品)10min一次性缓慢静脉注射,观察时间4h以上。未转律者均未二次给药,给胺碘酮注射液转律成功。其中合并有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稳定冠心病的53例患者,在积极治疗合并症同时给伊布利特注射液转律。分析使用伊布利特转律成功率、转律时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严重不良反应观察指标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包括尖端扭转性室速)、心动过缓(低于50bpm)、低血压(低于90/60mmHg)、心衰或心衰加重(呼吸困难、肺部湿罗音)、死亡,见表1。
表1 伊布利特转律房颤效果、严重不良反应
2 结果
伊布利特对阵发性房颤转复成功55例,成功率80.8%,平均转复时间26.7min,最快转律时间为3min,最长转律时间138min 。未发生尖端扭转性室速、严重心动过缓、心衰/心衰加重、低血压,无死亡病例。
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1例用药1h 22min发生非持续性单型性室性心动过速,观察4h内自行消失。
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例用药后35min发生非持续性单型性室性心动过速,观察4h内自行消失。
合并稳定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例用药后27min时发生单型性持续性室速、阿斯发作,电复律终止;1例发生非持续性单型性室速,观察4h内自行消失。
5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患者,使用伊布利特4例转律成功,转律时间9~15min,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伊布利特是一种新型III类抗心律失常药,与其他III类抗心律失常药作用机制不同。伊布利特能抑制3相快速激活的延迟整流钾通道(Ikr)外,还激活2相钠、钙内流,使QT间期延长更明显。伊布利特发生尖端扭转性室速为4%[2],胺碘酮<1%[2]。
伊布利特能快速有效地转复新发生的房颤或房扑,转复平均时间为 19±15min,转复房颤的成功率为 31%~77%,转复房扑的成功率高达 54%~87%[2],明显高于普罗帕酮(64%)[4]、胺碘酮[5,6]等。尤其适用于需要快速复律的病人,如不能耐受症状或伴随心衰的患者;外科围术期的房颤复律;房颤消融术后或起搏器植入术中房颤等的病人。
房颤患者多为老年人,合并症多,特别合并稳定冠心病和/或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发生房颤时,指南推荐首选胺碘酮复律,安全性好,但起效慢,8~24h转复成功率35-90%[2]。
本研究结果显示,无器质性心脏病的阵发性房颤患者,使用伊布利特转律高效、安全。对于合并稳定冠心病和/或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伊布利特转律的成功率及转律时间明显优于胺碘酮,发生恶性心律失常1例,电复律终止。相关研究还显示伊布利特能改善房颤患者心功能[7-9]。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房颤时,使用伊布利特转律成功率高,转律快,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但病例数少。
综上所述,虽然使用伊布利特发生尖端扭转性室速比例高于胺碘酮,但只要严格掌握用药的适应症、禁忌症,用药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尤其是QT间期延长情况,做好急救应急准备,如除颤仪、临时起搏器、相关急救药品等,可有效预防、处置严重不良反应。此研究样本量较小,系回顾性分析,未能收集到用药后QT间期延长数据,稍有不足。无器质性心脏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使用伊布利特转律快速、有效、安全;合并稳定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急救完备的情况下,可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