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2024-01-12程平平张长炜
程平平,张长炜
冠心病(CHD)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起病急、反复发作等特点,若不及时接受治疗,可诱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性猝死等严重并发症,增加患者病死率。目前,临床多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其中阿司匹林为常用药物之一,其可阻断血小板聚集,降低CHD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率,但不良反应较多,且可能会产生阿司匹林抵抗现象,致使其治疗效果欠佳[1]。故临床常将其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中医学将CHD归为“胸痹”范畴,因脉络阻塞、气虚血瘀导致,故临床治疗应以理气止痛、活血祛瘀为主要治疗原则[2]。复方丹参滴丸是由三七、冰片、丹参等中药组成的中成药,具有抗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以及调血脂等作用[3]。现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CHD的疗效及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乐平天湖医院收治的CHD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司匹林组51例和加用复方丹参组51例。阿司匹林组男31例,女20例;年龄52~85(62.69±4.23)岁;合并症:糖尿病19例,高血压15例,高脂血症6例。加用复方丹参组男28例,女23例;年龄51~79(62.47±4.15)岁;合并症:糖尿病23例,高血压18例,高脂血症10例。2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病例选择标准 疾病诊断标准:参考《2019 ESC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指南》[4]《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5]诊断为CHD血瘀证,即主症:胸闷胸痛、畏凉肢凉、心悸、气促;次症:乏力、心烦、盗汗或自汗、口干、舌苔白腻、脉细弱、舌体胖大。符合上述2项主症、3项次症即可确诊。纳入标准:(1)精神状态、认知正常;(2)入组前1周未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物;(3)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消化道溃疡出血者;(2)合并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系统或凝血障碍性疾病者;(3)肝肾功能异常者;(4)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阿司匹林组患者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Bayer Vital GmbH生产)100 mg口服,每天1次。加用复方丹参组在阿司匹林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7 mg/丸)10丸,餐后30 min口服或舌下含服,每天3次。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3周。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血小板聚集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于治疗前、治疗13周后采集2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2 ml,离心处理取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血栓素B2(TXB2)水平,采用比浊法检测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M),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2)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于治疗前,治疗13周后采集2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水平及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及血小板比容。(3)不良反应:记录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胃肠灼热、恶心、呕吐等)发生情况。
1.5 疗效判定标准[5]治疗13周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或消失,体力活动耐量增加,静息状态下心电图恢复正常,胸痛、发热等症状持续时间缩短为显效;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体力活动耐量有所增加,静息状态下心电图T波倒置变浅但未达到正常状态,ST段恢复>0.05 mV,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有所缩短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或病情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加用复方丹参组总有效率高于阿司匹林组(94.12% vs. 78.43%,χ2=5.299,P=0.021),见表1。
表1 阿司匹林组与加用复方丹参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血小板聚集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前,2组血清TXB2、IL-6、TNF-α水平及PAG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周后,2组血清TXB2、IL-6、TNF-α水平及PAGM低于治疗前,且加用复方丹参组低于阿司匹林组(P<0.01),见表2。
表2 阿司匹林组与加用复方丹参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2.3 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血浆HDL-C、LDL-C、TG水平及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小板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周后,2组血浆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血浆LDL-C、TG水平及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小板比容低于治疗前,且加用复方丹参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阿司匹林组(P<0.05或P<0.01),见表3。
表3 阿司匹林组与加用复方丹参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2.4 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过程中,阿司匹林组发生胃肠灼热2例,呕吐2例,恶心1例,总发生率为9.80%(5/51);加用复方丹参组发生胃肠灼热1例,呕吐2例,总发生率为5.88%(3/51)。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6,P=0.713)。
3 讨 论
CHD与高血糖、肥胖等因素有关。相关研究表明,血小板聚集和黏附功能在CHD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当机体受到病理或生理刺激时,血小板通过各种途径活化,释放TXB2等多种代谢产物,损伤血管内皮,诱发血栓形成[6]。有研究指出,CHD的发生与血脂异常有密切联系,血管损伤后LDL-C可经内皮层进入血管壁,加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还可降低斑块稳定性,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7]。故积极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水平是临床治疗CHD的要点。
中医学认为,CHD与饮食失调、脏腑虚弱、寒邪侵袭等造成的心脉痹阻有关,故临床应遵循舒筋活络、镇痛、行气等治疗原则[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3周后加用复方丹参组总有效率及血浆HDL-C水平高于阿司匹林组,血清TXB2、TG和血浆LDL-C水平及PAGM低于阿司匹林组,表明CHD患者予以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可提高其临床疗效,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代谢。分析原因在于,阿司匹林为非甾体抗炎药,可有效抑制血小板环氧酶,酰化环氧酶,阻断TXB2生成,进而阻断血小板聚集,避免血栓形成。但有研究表明,10%~45%的CHD患者会出现阿司匹林抵抗现象,导致治疗有效率下降[9]。复方丹参滴丸包含三七、冰片、丹参等成分,其中三七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效;丹参有止痛祛瘀、安神养血、通经活血之效;冰片有消肿止痛、开窍醒脑、清热止痛之效,诸药联用共奏祛瘀活血、理气止痛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丹参的有效成分丹参素可提高机体纤溶酶和抗凝活性,加速环腺苷酸产生,进而阻断血小板聚集;三七的有效成分三七总皂苷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进而增加内皮细胞供氧量,改善机体代谢,减轻内皮功能损伤,同时可抑制血小板黏附,降低血小板聚集度并抑制其活性,提高氧自由基清除率,进而减轻内皮细胞损伤;冰片具有镇静作用,可在患者病情发作时稳定其心神,且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保护、调节作用,还可加速药物透皮吸收,提高其他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及血药浓度[10-11]。因此,阿司匹林与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调节血脂,阻断血小板聚集,进而强化治疗效果。
血液流变学异常是诱发CHD的危险因素之一,血液黏度增加会进一步影响冠状动脉血流,加剧心肌缺氧、缺血程度,加快斑块脱落和形成,从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等急性CHD。此外,炎性反应亦参与了CHD的发生及发展,IL-6能通过自分泌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生成,加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进展;TNF-α能活化内皮细胞,加快黏附分子表达,参与炎性细胞凝聚,加快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同时能刺激IL-6释放,进一步加重炎性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3周后加用复方丹参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小板比容及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阿司匹林组,与黄修献等[12]研究结果类似,表明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CHD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减轻机体炎性反应。分析原因发现,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的主要成分丹参素能通过扩张微动脉、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降低全血黏度,还可拮抗内毒素水平,抑制巨噬细胞分泌白介素-1,从而下调高水平白介素-1对IL-6的促进作用,降低IL-6水平;三七的有效成分三七总皂苷具有显著的促纤溶效果,可有效改善降低血小板比容及血浆黏度,还能拮抗CHD患者致痛因子表达,减轻疼痛因子诱发的炎性反应,抑制炎性递质分泌,从而减轻炎性递质对心血管及心肌造成的损伤。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加用复方丹参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阿司匹林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表明CHD患者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分析原因为复方丹参滴丸为中成药制剂,其所含成分均为中草药,以活血、镇痛为主,不会对人体造成较大损伤,安全性较高。但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小,且观察时间短,可能导致有关不良反应的结果存在偏差,未来可增大样本量对此展开进一步探究,以便为CHD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综上所述,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CHD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