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音乐文化视野下的船工号子对比研究调研报告*
——以川南沱江船工号子和湘西酉水船工号子为例
2024-01-12周呈穗阿坝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周呈穗(阿坝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是目前我国民族音乐学长期以来关注的热门话题,它与通常的音乐研究有着较大的差异,是在音乐(特别是民间传统音乐发生的事实)基础之上,把与之音乐实践行为相关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作为研究基础,重视其内在关联,不将其他艺术评判标准来判定其音乐价值,而是从音乐活动本身的真实性出发,将民间音乐表现和文化为客观依据,注重其相互关联和影响。本文以沱江船工号子和酉水船工号子为研究对象,在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的视角下,对两地船工号子的历史背景、传承现状、音乐特点进行调查研究,揭示船工号子这一传统民间文化在不同文化圈下的发展与传承。
一、沱江船工号子与酉水船工号子的历史背景
船工号子是我国民歌的主要类型之一,属于劳动号子的一种,它承载了江河两岸璀璨的历史文明,也是船工们精神文明的活态文化,是沿岸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早年间,人们为了缓解交通运输压力,又为避免陆运匪徒之患,且还能降低运输成本,选择水路运输,促使沿岸劳动人民大多以拉纤为生。许多拉纤地段滩多水急、岭壑相交、地势险要,纤夫们冒着卷入江河丧命的风险,辛苦劳作。为避免悲剧发生,带有鲜明节奏、一领众合的船工号子便应运而生。
(一)沱江船工号子的历史背景
沱江船工号子属于我国南方地区民间音乐的代表之一,是船工们劳作过程中所创作的,流传于四川沱江流域,以川南内江地区的沱江船工号子最负盛名。沱江流域经济、人文、环境的变迁,对沱江船工号子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对沱江床工号子的兴起和衰落起着主导作用。沱江作为长江的上游支流,发源于川西北九顶山南麓,经简阳、资阳、内江等地至泸州汇入长江,全长共712 公里,是长江在四川境内的重要支流。沱江河航道弯多曲折,分别有三峡:金堂峡、月亮峡、青山峡。金堂峡全长13 公里,宽约100 米,形态呈“S”形;月亮峡全长约21 公里,宽约200 米,于资中县登瀛岩到归德乡;青山峡全长2 公里,宽约120 米,位于富顺县安溪镇境内。沱江也是内江市的重要河流,是内江人民的母亲河,当地人亲切地称它为“甜城湖”。“甜城”是内江市的别称,因制糖业发达,以糖为名,而享有此称号。在早年交通不发达、缺乏机动运输工具的年代,内江的糖业仅靠陆路运输实属艰难,加之自贡地区的井盐等大量物资都需要通过沱江水运进行输送,故沱江船运业开始逐渐发展,从而沱江船工号子也应运而生。
据史料记载,明万历年间沱江两岸的劳动人民大多以拉纤为生,故而沱江船工号子大致在那时兴起。清乾隆年间,随着地区商业经济的欣欣向荣,航运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缓解日益增长的航运压力,沱江流域的主航道经历了多次规模较大的疏通与货船升级。此后,这一举动带动了两岸经济的发展,货物运输量成倍增加。面对这样的运输压力及航道地势的险峻条件,则需要船工们全力以赴拉纤的同时更要保证自身安全,避免船工们因配合不好而卷入江中丧命的风险。
因此,为鼓舞船工们的士气,强调拉纤时的步伐一致,增强大家的默契,赤膊上阵的船工们在负重前行的同时,会不经意间发出“嘿”“嗨”“吆哦”等词,这些吆喝声在一次次的拉纤过程中,经过岁月的沉淀和文化的洗礼,最终发展成川味十足的沱江船工号子。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进步,陆运与机动轮船快速发展,主要靠人力来维持水运的航运业逐渐衰落,从而伴随着濒临“失声”的还有曾经响彻沱江岸旁的船工号子。
(二)酉水船工号子的历史背景
湘西土家族的酉水船工号子是酉水号子的一种,同属于劳动号子,是民歌体裁之一,也是酉水地区的重要民间文化。它产生于船工行船的劳动中,起着指挥、协作、陶冶情操等作用,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及淳厚的生活气息。酉水名北河,是古代五溪之一,是沅水最大的支流。
在酉水流域的湘西州境内以少数民族聚居为主,全州少数民族占总人口70%,主要是土家族和苗族。而酉水流域保留了最完整的土家族文化,故酉水亦是土家族人的母亲河。酉水整个流域面积为18530 平方公里,河面平均宽约12.5 米,海拔在800-2014 米之间,始于湖北宣恩县,其干流自湖北流入湘西,流经湖北来凤、重庆酉阳、秀山等县,至怀化市沅陵县汇入沅水,全长748 公里。酉水属山区性河流,山涧瀑布飞溅,山下沟壑崎岖,河面狭窄,航道纵横交错,十分险峻,流经湘、鄂、渝、黔四省八县市,贯穿湘西自治州,形成山环水绕的地理环境,水运不仅是酉水地区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也是酉水人民交通出行的必要选择,正因为这样的自然环境提供了酉水船工号子产生的必然条件。
据史料载:“酉水河舟很早,夏商时期就有槽船(即土船)在河中摆渡和短途运输。”据当地年迈的老船工回忆,那时不管是输运粮食还是做客游玩,人们的交通方式主要靠水运。由此可以看出,酉水船运业对酉水人民的重要性,以及酉水人民对酉水的依恋。船工们在漫长的行船生活中,面对酉水河的艰难险阻,有了很强的团队合作能力,他们统一劳动节奏、协作并进、战胜艰险,同时也为打发行船的苦闷情绪,调节生活乐趣,在日积月累下创作了许多与船工们劳作密切相关的曲调、歌谣,从而就有了酉水船工号子。酉水船工号子的兴起和发展不仅与酉水地区的民间音乐、民族文化息息相关,还与酉水地区的航运事业有很大的关联,同时也是酉水流域人们生活劳动的剪影。如今,在各级有关部门对民间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视下,酉水船工号子再次绽放出光彩。
二、沱江船工号子与酉水船工号子的传承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传播理念与传播技术更新迭代,像船工号子这类民间音乐经过历史的锤炼,在不同的发展、变迁中体现出了其独有的文化价值和民族精神,是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研究的重要窗口。
(一)沱江船工号子的传承现状
从20 世纪80 年代起,内江、自贡、资阳等多个地区先后开展了有关沱江船工号子的搜集、整理工作,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做了大量实质性的工作。其出版的书籍中,《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富顺卷》记录了沱江下游富顺县的19 首沱江号子;在《川江号子》这本书中介绍了其历史背景和特点等,提出了沱江号子是川江号子的组成部分,更分别在四川省义务教育音乐课本和全国义务教育小学阶段中得以推广。从2006 年开始,沱江船工号子多次以新闻报道、学术类文章、电视节目等多样化的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2015年开始,《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的战略计划,全国掀起了“互联网+”的发展热潮,而沱江船工号子也因“互联网+传媒”的迅猛发展有了新的成长平台。
多年来,传承人李远辉为搜集整理、传承推广沱江船工号子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花费大量的时间,徒步内江多个乡镇,寻找能够哼唱沱江船工号子的老船工,并用录音机记录了数十首原汁原味的沱江船工号子。李远辉将田野记录的船工号子进行整理、记谱,便有了目前唯一能查到的有乐谱的沱江船工号子,这也是后来他对沱江船工号子进行“加工、改造”的重要素材。经过传承人后来的再创作,让沱江船工号子从传唱的形式走向了舞台,赋予了沱江船工号子新的生命力。现如今的沱江船工号子根据时代发展需要有了多样化的舞台表演内容及展演形式,例如,在保留欢快、活泼音乐元素的同时,加入民歌、川剧等音乐素材,适当去除一些老腔号子中泣诉、悲苦的音乐旋律,用一人独唱众人和的形式进行表演,即表现出船工们在行船中演唱船工号子一领众合的形式,也体现出船工们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精神面貌,赋予了船工号子更高的艺术魅力,面对沱江船工号子逐渐失传的现象,基于保护和传承的视角下,传承人李远辉对老版船工号子进行了艺术创新。他更加突出地强调了船工号子一领众合的演唱形式,并在最后以汽笛声结束表演,预示着现代化航运业对古老航运业的取代,也向人们表现出沱江船工号子将告别传统的演唱形式,进入新的艺术创作时代。从观赏性的角度出发,不全是男演员扮演纤夫,而是加入女性表演者体现朝气蓬勃、青春活力的艺术氛围,使得沱江船工号子焕发出鲜明的时代性,体现出深层次的艺术魅力。
(二)酉水船工号子的传承现状
关于酉水船工号子的起源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当地很多老船工也无法说清船工号子的起源。船工们根据当时的劳动情况即兴发挥,没有固定的曲目,甚至在当时那个年代很多船工不识字,靠口口相传的方法将经常演唱的旋律和歌词记下来,代代相传。如果说船工号子是因船运而生的话,那么酉水船工号子在酉水河有了船运行业开始就已经兴起。
随着酉水船运的兴旺、衰落,酉水船工号子也经历了形成期、发展期和萧条期。
在20 世纪70 年代,社会经济繁荣昌盛,交通运输业日益发达,随着运输形式的改变,酉水船运业也走向没落,导致酉水船工号子濒临消失。直至2002年酉水船运结束全境通行,酉水船工号子也成为千古绝唱。
在相关政府部门对传统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下,酉水船工号子的保护传承也受到了人文学者的大量关注,对它进行重新发掘和整理。如今,酉水船工号子不再具有指挥劳动、鼓舞士气的功能性,上升成为具有民族凝聚力、体现精神文明的民族文化。据调查现实,解放初期酉水河畔各个村寨里的船工们,几乎人人都会唱酉水船工号子,但如今能演唱酉水船工号子的船工不足20 人,其中许多酉水船工号子传承人相继离世,而目前在世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传承人是比耳镇的曹怀锋。他是土家族人,出生在比耳镇兴隆村,生于1945 年,自小因家境贫困从事船运工作,在酉水河摸爬滚打二十多年,能够唱各种各样且具有一定难度的酉水船工号子。在政府工作的号召下,他经常配合相关部门工作,与同村的宣传队一起传扬酉水船工号子。2006 年5 月,曹怀锋与张官坤等人为酉水船工号子拍摄电视片,且为酉水船工号子成功申报省级和国家级非遗项目做出了一定贡献。同年9 月,曹怀锋与张官坤等人在中央电视台的拍摄下,演唱了酉水船工号子的同时展现了传统跑船时划桨、拉纤、搬运等场景。自此以后,曹怀锋还登上了湖南卫视春晚,献唱《酉水船工号子》。为了将酉水船工号子得到有效传承,在曹怀锋成为传承人后,他又先后对数位酉水船工号子传承人进行走访调研,了解和学习更多酉水船工号子的曲目,丰富技能、增加知识。他在当地政府部门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进入课堂教唱酉水船工号子,在曹怀锋长期的锲而不舍中,如今能够唱酉水船工号子的学生多达100 人。此外,人们还经常将酉水船工号子搬上政府举办的各大演出中,使酉水船工号子重返舞台,在人们口中相传开来。这样也促使更多的人民群众在学习酉水船工号子的同时,主动了解、学习酉水风情,成为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2015 年,酉水船工号子已在合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的配合下做好了数字化采集工作,这为酉水船工号子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数字化平台。
三、沱江船工号子和酉水船工号子的音乐特点
船工号子在不同的民族文化、生活习俗的影响下,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音乐特点,其唱词、旋律、体裁等均展现了各自的艺术魅力,反映了沿岸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沿岸人民坚毅顽强的品格。
(一)沱江船工号子音乐特点
沱江船工号子发展至今已有400 余年的历史,从最初即兴的演唱方式到如今极具川味艺术魅力的民族音乐,彰显了号子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从体裁的角度出发,沱江船工号子属于川江号子的一个支系,根据不同的水运情景,具有较多的号子种类。例如,起锚时的“出挡号子”,船只进入主航道时的“大斑鸠号子”,船只平稳行驶时的“平水号子”等。
从音乐本身出发,沱江船工号子节奏自由而简明,因劳动特性而使音乐节奏具有鼓舞人心的律动感。受川剧艺术的影响,其旋律以小调与川剧高腔音乐组合、山歌的形式出现,逐渐形成了高亢嘹亮的演唱特色。其领唱声部的旋律大量运用了下滑音、波音、倚音等装饰音,使得号子打破了嘶吼、喊叫的传统印象,更具艺术表演力。在演唱中二、三度倚音最为常见,体现了沱江船工号子与川剧高腔的深度融合。从唱词内容出发,沱江船工号子的唱词具有较强的地方语言特色,内容丰富多样,有体现船工辛苦劳作的,有的反映社会现象,有的歌颂赞美等。
在“上水背船号子”中唱道:“资中开船吃 枇 杷,登赢五里 杨柳杈,十八家女儿文家耍呵。石盘滩儿要进啰峡,大洲坝儿能跑喂马 ……”形象地唱出了沱江沿岸的风俗人情,体现出船工号子唱词随意且真实的特点,因船工号子本身的劳动性与唱词紧密联系,故多用衬词、衬字、儿化音将唱词进行润色。
(二)酉水船工号子音乐特点
酉水船工号子是酉水船工们在行船劳作过程中为集中力量、协调动作而产生的。它随劳动环境的转换、劳动过程的改变、劳动者心情的不同有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酉水船工号子,将即兴与自由融为一体,其音乐质朴、结构多样、旋律自由,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酉水船工号子种类丰富,如“橹号子”“急号子”“缓号子”“行船号子”“装卸号子”等,根据不同的用途,这些号子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在劳动中,号子没有固定的音高,由船工们即兴演唱,其演唱的节奏、速度、力度等会因为航道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时而悠扬悦耳,时而勇猛有力。一领众合,领唱唱腔高亢嘹亮,起指挥、协调作用,合唱多以衬词、吆喝与领唱相配合,领唱和合唱之间常用“半句和腔”“一句和腔”“小节和腔”“交错重叠和腔”的形式演唱。
酉水船工号子的唱词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伴随土家语的消失,唱词从最初的土家语转为“客话”演唱。其唱词句式工整但多变,多以衬词“哪”“嗬”“哟”“嘿”等拟声词为主,起到渲染气氛,统一节奏的作用。如,在《装卸号子》中唱道:“吆 嚎 哩 吆喉唉 喉 吆 喉 唉 喉 嗨”。这些唱词没有明确的意思,但是却能替代类似“一、二、三、放”这样口令式的语句,不仅起到指挥协调的作用,还增加了劳动趣味。酉水船工号子唱词内容丰富,有反映行船艰辛,有的歌唱酉水风光,有的表达生活风俗等,船工们不仅赋予酉水船工号子行船中的实用性,还借助号子来抒发自身情绪,将酉水河畔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从旋律来看,酉水船工号子旋律多以二、三度音程平稳进行,用四、五度音程跳进来变现水流的变化,以提示水情。巧妙运用下滑音、倚音等装饰音来修饰简单的旋律,增加音乐趣味性。当船行驶平稳时,旋律优美抒情,略带诙谐幽默;当遇险情时,旋律虽简单但音乐紧张度高,旋律性低,节奏尤为强烈。
四、结语
船工号子作为一种主要流传于江河两岸的民族音乐,是沿岸人民文化、经济、民俗、民族等多方面的沉淀,其反映了沿岸人民的民族文化精神,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川南沱江船工号子和湘西酉水船工号子为例,将两地船工号子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两地船工号子的兴起和衰落都与当地船运业的兴盛衰亡有直接关系,其音乐特点大致相同,旋律和节奏均以鼓舞士气、指挥协调为主,特色表现为两地船工号子都吸收了当地民族音乐的精髓,如沱江船工号子与川剧相互交融,酉水船工号子加入了土家族的音乐元素。在保护和传承方式方面,两地船工号子采取的手段大致相同,主要以传承人为首,对船工号子的音乐进行再创造,赋予传统号子新的艺术生命力。在保护和传承船工号子方面,两地相关部门先后将船工号子文化通过书籍、论文、互联网等方式进行记录和宣传。在信息技术、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仅靠传统的保护传承手段很难将船工号子进行普及性的推广及创造性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利用科学、有效的新方法、新手段,不断努力探索保护传承船工号子这一非遗文化的生存路径,为民族音乐、民族文化的生存发展提供坚实而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