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西闻喜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M4、M5发掘简报
2024-01-11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闻喜县文化和旅游局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 闻喜县文化和旅游局
摘要: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位于山西省闻喜县桐城镇,2022年对上郭古城北城墙及城内开展考古工作,发掘了6座墓葬,其中M4和M5两墓并列,间距2米,为夫妻异穴合葬墓。两墓出土器物丰富,有铜礼器、玉石器、陶器等,墓葬年代为春秋晚期,为研究这一时期晋国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关键词: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 铜器墓 春秋晚期
Abstract: Shangguo city ruin and Qiujiazhuang cemetery is located in Tongcheng Town, Wenxi County,Shanxi Province. The archaeological work was focus on the north city wall and inside of the ancient city at Shangguo village in 2022. So far, there has been excavated 6 tombs. Among them, the tomb M4 and M5 were adjacent about 2 meters and paralleled, mostly because they belong to a couple respectively in different tombs. There are rich artifacts unearthed, including bronze ritual vessels, jade wares and potteries from the lat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hich provides important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for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Jin state contemporaneous.
Keywords: Shangguo city ruin and qiujiazhuang cemetery Tomb with bronze objects Lat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2022年3月~8月,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闻喜县文化和旅游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上郭城址进行发掘工作。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地貌上处于运城盆地北端的涑水河流域。遗址西距县城约2公里,分布于上郭村和邱家庄村之间,上郭村与邱家庄村相距约2公里,上郭村在西南,邱家庄村在东北(图一)。此次发掘位置分为两处地点,一处位于上郭村西北的北城墙附近,另一处位于上郭城址内西北部。目前在第一处地点北城墙外发现墓葬6座、车马坑1座、灰坑3座(图二),除车马坑之外已经全部发掘,其中M4和M5两墓并列,间距2米,为夫妻异穴合葬墓。
一、M4
M4位于上郭城址北城墙北部约50米处,上郭村小学西约120米处。
(一)墓葬概况
墓葬为竖穴土坑墓,方向39°。平面呈长方形,拐角方正,口大底小。现墓口距地表深300、做过10厘米,墓口长350、宽260厘米,墓口至墓底深695厘米(图三)。墓圹四壁上部竖直,下部向内斜收至墓底,经修整,整齐光滑,上部多处与墓内填土粘连很紧,未发现工具痕迹。墓底平整,四周为活土二层台,黄褐色花土,无夯打,东西两侧二层台宽15厘米,南北两侧二层台宽18厘米,高65厘米。墓内填土为经夯实的黄褐色五花土,土质较致密坚硬,夯层厚20~80厘米,含较多红花土颗粒和料礓石颗粒。
葬具为一棺一椁,木质腐朽,仅存灰痕。椁平面为长方形,拐角方正,南北两侧壁板立于墓底生土面,包底板,东西两侧壁板叠压底板,坍塌较甚,底板横置于墓底生土面,板块宽度不尽相同,板长与椁室宽度相近。椁室长310、宽204、残高60厘米。椁盖板塌陷较甚,残存13块,东西横向放置,厚度6厘米。四周壁板块数不详,内外厚6厘米。底板残存11块,东西横向放置,厚6厘米。
棺平面为长方形,拐角方正,壁板坍塌较甚,拐角结构不明显。长187、宽80、残高10厘米。棺盖板残存4块,南北纵向放置,厚度4厘米。四周壁板块数不详,内外厚4~5厘米。底板南北纵向放置,板块数不详,厚2~3厘米。
墓主人骨保存较差,头向北,面向上,仰身,右上肢腐朽不详,左上肢向内弯屈,夹角近90°,下肢屈肢。性别不详,年龄在44~48岁。
隨葬品共计54件(套),种类有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等(图四)。其中青铜器数量最多,包括礼器、车马器、其他饰件等。礼器有盖鼎2、盖豆2、盘1、舟1、匜1件。车马器有成套辖軎2、衔2件。不知名铜器有1件。陶器有壶2件。玉器有龙4、柄形器2、柱形器2件,串饰1组、牌形饰1组。骨器 13件,有笄1、管1、贝11件。石器有圭11、碎石块6件。
青铜礼器、车马器、其他铜饰件、陶壶、玉龙、玉柱形器、玉片、骨贝及石圭置于棺椁之间,棺内放置骨笄1、玉柄形器2、石块6件、玉串饰1组。
(二)随葬器物
随葬品共计54件组。有青铜、陶、玉、石、骨器等五类。
1.青铜器12件。有礼器、车马器。
(1)青铜礼器 8件。有盖鼎2、盖豆2、舟1、盘1、匜1、不知名器1件。
盖鼎 2件。
M4:11,盖为母口,顶面弧隆,等间距置三个环钮。器呈盆形,子口内敛,弧腹微鼓,圜底近平,三兽蹄足。器身两侧一对附耳,耳面为长方形,耳体中间弧曲,顶部外撇。耳足平行五点式分列。盖顶面由内至外饰三周蟠螭纹,以素面带界隔。器腹饰两周蟠螭纹,中腹饰一周索状凸弦纹界隔。耳面饰曲龙纹。盖、器分铸,器底面有一环形范线。两耳间距22.8、盖口径19、高4.2、器口径18.4、高19厘米(图五~图八)。
M4:12,器形、制法、纹饰与M4:11鼎相近同。两耳间距21、盖口径17.6、高3.6、器口径16.4、高16.8、通高17.4厘米(图九;图一〇)。
盖豆 2件。
M4:10,盖为母口,顶面弧隆,中间置一喇叭形捉手,捉手外缘方唇。器子口微敛,弧腹,圜底,中腹两侧一对扁圆环附耳,圆柄,喇叭形底座,底座外方唇。下腹饰凸弦纹一周。盖、器分铸。两耳间距19.4、捉手径8.6、盖口径15.6、高4.8、器口径14.4、座底径7.2、高13、通高17.2厘米(图一一;图一三,1)。
M4:13,器形、制法、纹饰与M4:10豆相近同。两耳间距19、捉手径8.6、盖口径15.4、高4.7、器口径14.4、座底径7.6、高13.2、通高17.2厘米(图一二;图一三,2)。
舟 1件。
M4:16,残,直口,窄平沿,束颈,弧腹,圜底近平,矮圈足,口、腹、圈足横截面皆为椭圆形,两长腹附扁圆环耳。腹饰蟠螭纹、圆点纹。口长径13.2、短径12.6、圈足底长径8、短径6.6厘米(图一四,2)。
盘 1件。
M4:14,近直口,平折沿,小方唇,腹壁圆弧内收,近平底,一对附耳圆折而外撇,底部三支足残。耳面饰龙纹。合范铸造。双耳间距36、器口径28.8、高5.6厘米(图一四,1;图一五)。
匜 1件。
M4:9,器身为椭圆形,敞口,弧腹,圜底近平,前口出流,流底呈弧形上仰,流口顶部封闭呈管状,后腹设半环形竖鋬,底部置三兽蹄足。双合范铸造,器底一竖向范线。长19、口短径10.4、高9厘米(图一六,2)。
不知名器 1件。
M4:17,残碎变形,器形不可辨。长10.4、宽8.2厘米(图一六,1)。
(2)车马器4件,有軎2、辖2件。
軎 2件。
M4:1,斜直筒形,内端有外折宽沿一周,器身外壁作多棱形,与折沿交界处器身两侧有长方形辖孔。器身近外端有一周凸弦纹。双合范铸造,折沿面有一竖向范线。器长3.8、外端直径4.2、内端直径6、辖孔长0.8、宽0.6厘米(图一七,2)。
M4:2,器形、纹饰、制法与M4:1軎相近同。器长4、外端直径4、内端直径6.4、辖孔长1、宽0.6厘米(图一七,4)。
辖 2件。
M4:3,条形,辖首平面作横“D”字形,前窄后宽,侧边斜弧,顶面弧凸,铸一龙首,辖首横向设一条形穿,其下有键,呈扁条形,两侧宽扁呈凹面,末端平齐,有一条形穿。合范铸造。通长5.6、辖首前端至后端长1.3、最宽1.7、穿长0.7、宽0.3、键长4.9、宽0.9、厚0.2~0.3、穿长0.6、宽约0.3厘米(图一七,1)。
M4:4,器形、纹饰、铸法与M4:3辖相近同。通长7、辖首前端至后端长1.6、最宽2.2、穿长0.8、宽0.3、键长6、宽1.2、厚0.2~0.4、穿长0.7、宽约0.3厘米(图一七,3)。
2.陶器。壶2件(图一八)。
M4:8,泥质。深灰色。盖子口,顶面弧隆,边缘作八瓣莲形外撇而斜侈。器敞口,束粗长颈,溜肩,鼓腹,圜底,圈足外撇而圆折有阶。通体饰红色彩绘纹样。手制,轮修。盖最大径24.4、口径10.8、高7.2、器口径14.8、最大腹径22.4、圈足底径13.2、高36.8、通高42.4厘米(图一九,1)。
M4:15,陶质、陶色、器形、紋饰、制法与M4:8壶相近同。盖最大径24.4、口径9.6、高8、器口径14、最大腹径20.4、圈足底径12.8、高35.2、通高41.6厘米(图一九,2)。
3.玉器10件组,有龙4、柄形器2、柱形器2件、玉串饰1、牌形饰1组。
龙 4件,器形近同。均白色泛青,不透亮。磨光并抛光。整器呈“S”形,扁平,雕刻成简化龙形,龙首宽大,张口,头顶雕刻扉牙状以示角冠,弓背曲身,微上翘,末端平齐。背部对钻一圆穿。
M4:6,长10、首端宽2.6、尾端宽1.6、厚0.3厘米(图二〇,1)。M4:7,前段残缺。长7.4、尾端宽1.6、厚0.2厘米(图二〇,2)。M4:25,长9.8、首端宽2.4、尾端宽1.4、厚0.4厘米(图二〇,4)。M4:26,长10.2、首端宽约2.6、尾端宽1.4、厚0.4厘米(图二〇,5)。
柄形器 2件,器形近同。扁条形,四边平直,两侧边均雕刻出三个凹豁。
M4:22,白色。长9、宽1.4、厚约0.4厘米(图二〇,3)。M4:23,白色。长9.2、宽1.4、厚约0.4厘米(图二〇,6)。
柱形器 2件,青色,略泛绿。磨光,表面磨痕明显。圆柱状,一端平齐,一端近平或斜平。
M4:18,一端斜平。直径2.6、长1.7~1.9厘米(图二〇,9)。
M4:19,直径3、长1.9~2厘米(图二〇,8)。
串饰 1组,由环1、圆珠2、梭形珠2、牌饰1件组成,出土时呈“一”字形置于墓主胸部。
环 1件。
M4:21-1,透明。两面平整,外缘斜角方唇,内缘两面对钻呈尖唇,环体横截面呈圭首形。外径4.9、内径3.4、厚0.9厘米(图二〇,7)。
圆珠 2件,算珠状,中间对钻圆穿。
M4:21-3,透明。直径0.9~1厘米(图二〇,13)。M4:21-5,透明。直径0.6~0.8厘米(图二〇,14)。
梭形珠 2件,中间粗,两端略细而平齐,呈梭形,由两端对钻一圆穿,横截面为圆形。
M4:21-2,透明。长2、最大径1厘米(图二〇,11)。M4:21-6,透明。一端斜齐。长1.8、最大径0.9厘米(图二〇,12)。
牌饰 1件。
M4:21-4,绿色。平面近方,略微上宽下窄,一面平整,一面中间微凸,两侧减薄。整器雕刻成简化兽首形。顶至底对钻一圆穿。长1.2、顶宽1.2、中间厚0.6厘米(图二〇,10)。
牌形饰 1组60件,白色,夹褐色斑驳。磨光并抛光。由60件薄牌形玉片串系而成。均扁平,器壁甚薄,平面形状或方形,或长方形,或梯形,或不规则形,两侧单面钻圆穿。出土时成片置于棺椁西侧偏北8号陶壶器身及其周围,串系方式不详。
M4:8-1,长方形。长2.7、宽2、厚0.1厘米(图二一,1)。M4:8-2,不规则形。长2.2、宽1.9~2.1、厚0.1厘米(图二一,2)。M4:8-3,长方形。长2.9、宽1.5~1.6、厚0.1厘米(图二一,3)。M4:8-4,不规则梯形。长2.7~2.9、宽1.7~1.8、厚0.1厘米(图二一,12)。M4:24-1,不规则长方形。长2.5~2.8、宽1.6~1.7、厚0.1厘米(图二一,9)。M4:24-2,长方形。长2.5、宽1.8、厚0.1厘米(图二一,6)。M4:24-3,长方形。长2.4、宽2、厚0.1厘米(图二一,5)。M4:24-4,不规则形。长2.8、宽1.7~2、厚0.1厘米(图二一,7)。M4:24-6,不规则长方形。长2.5、宽1.6~1.8、厚0.1厘米(图二一,8)。M4:24-7,梯形。长2.5~2.7、宽1.8、厚0.1厘米(图二一,10)。M4:24-8,不规则形。长2.9、宽1.4~1.6、厚0.1厘米(图二一,11)。M4:24-9,近方形。长2.4、宽2、厚0.1厘米(图二一,4)。M4:24-10,长方形。长2.8、宽1.8、厚0.1厘米(图二一,13)。M4:24-11,梯形。长2.2~2.5、宽1.8、厚0.1厘米(图二一,14)。M4:24-12,长方形。长2.1、宽1.4、厚不足0.2厘米(图二一,15)。M4:24-13,不规则梯形。长2.5~2.7、宽1.9、厚0.1厘米(图二一,16)。M4:24-14,长方形。长2.8、宽1.9、厚0.1厘米(图二一,17)。M4:24-15,长方形。长2.3、宽1.8、厚0.1厘米(图二一,18)。M4:24-16,长方形。长2.5、宽1.8、厚0.1厘米(图二一,19)。M4:24-17,不规则长方形。长2.6、宽1.7~1.9、厚0.1厘米(图二一,20)。M4:24-18,不规则长方形。长2.8、宽1.9、厚0.1厘米(图二一,21)。M4:24-19,不规则长方形。长2.3、宽1.6、厚0.1厘米(图二一,22)。M4:24-20,不规则长方形。长2.6~2.8、宽1.6、厚0.1厘米(图二一,23)。M4:24-22,长方形。长2.4、宽1.8、厚0.1厘米(图二一,24)。M4:24-23,不规则长方形。长2.4、宽1.7~1.9、厚0.1厘米(图二一,25)。M4:24-24,不规则长方形。长2.8、宽1.6~1.8、厚0.1厘米(图二一,26)。M4:24-25,不规则长方形。长2.8~3、宽1.6、厚0.1厘米(图二一,27)。M4:24-26,长方形。长2.7、宽1.6、厚0.1厘米(图二一,28)。M4:24-27,不规则形。长2.3~2.4、宽1.7~1.8、厚0.1厘米(图二一,29)。M4:24-28,近方形。长2.3、宽2、厚0.1厘米(图二二,1)。M4:24-29,不规则长方形。长2.5、宽1.6~1.8、厚0.1厘米(图二二,2)。M4:24-30,不规则长方形。长2.3、宽1.7~1.8、厚0.1厘米(图二二,3)。M4:24-31,长方形。长2.3、宽1.8、厚0.1厘米(图二二,4)。M4:24-32,不规则长方形。长2.4~2.6、宽1.8、厚0.1厘米(图二二,5)。M4:24-33,不规则形。长2、宽1.7~2、厚0.1厘米(图二二,6)。M4:24-34,近方形。长2、宽1.9~2、厚0.1厘米(图二二,7)。M4:24-35,不规则形,残。长2.2、宽1.7~2.2、厚0.1厘米(图二二,8)。M4:24-36,近方形,残。长2、宽1.7、厚0.1厘米(图二二,9)。M4:24-37,近方形。长1.9、宽1.9~2.1、厚0.1厘米(图二二,10)。M4:24-38,近方形。长2.2、宽2.2、厚0.1厘米(图二二,11)。M4:24-39,近方形。长1.9、宽1.8、厚0.1厘米(图二二,12)。M4:24-40,近方形。长1.9、宽1.6、厚0.1厘米(图二二,13)。M4:24-41,不规则形。长2.2、宽1.7~1.9、厚0.1厘米(图二二,14)。M4:24-42,不规则形,残。长2.3、宽1.7~1.9、厚0.1厘米(图二二,15)。M4:24-43,不规则形,残。长1.6、宽1.7、厚0.1厘米(图二二,25)。M4:24-44,长方形,残。长3.4、宽2.1、厚0.1厘米(图二二,17)。M4:24-45,不规则形,残。长2.7、宽1.4~1.9、厚0.1厘米(图二二,18)。M4:24-46,近方形,残。长2.2、宽2.3、厚0.1厘米(图二二,19)。M4:24-47,不规则形,残。长2.7、宽1.7~1.9、厚0.1厘米(图二二,20)。M4:24-48,不规则形,残。长1.5、宽1.9、厚0.1厘米(图二二,21)。M4:24-49,长方形,残。长2.2、宽2、厚0.1厘米(图二二,22)。M4:24-50,不规则长方形,残。长2.3、宽1.7~1.9、厚0.1厘米(图二二,23)。M4:24-51,不规则梯形,残。长2.4、宽1.7~2.1、厚0.1厘米(图二二,24)。M4:24-52,不规则,残。长2.2~2.3、宽1.8、厚0.1厘米(图二二,16)。M4:24-53,不规则长方形。长2.3、宽1.6~1.8、厚0.1厘米(图二二,26)。M4:24-54,长方形。长3、宽1.8、厚0.2厘米(圖二二,27)。M4:24-55,长方形,残。长2.5、宽2、厚约0.2厘米(图二二,28)。M4:24-56,不规则形。长2.2~2.3、宽2.1、厚约0.2厘米(图二二,29)。
4.石器17件,有圭11、碎石块6件。
圭 11件,均为扁条形,上部斜折聚尖成首,两侧或竖直或斜直,末端平齐。
M4:5-1,圭首残。长2.7、宽1.7、厚约0.3厘米(图二三,10)。M4:5-2,两侧竖直,尾端残。长4.2、宽1.7、厚0.2厘米(图二三,5)。M4:5-3,圭首、尾端残缺。两侧竖直,长3.7、宽1.7、厚0.2厘米(图二三,9)。M4:5-4,圭首、尾端残缺。一侧竖直,一侧斜直。长4.9、宽1.1~1.3、厚0.4厘米(图二三,6)。M4:5-5,两侧竖直,尾端残。长9.9、宽1.7、厚0.4厘米(图二三,11)。M4:5-6,两侧竖直,尾端残。长6.7、宽1.4、厚0.4厘米(图二三,7)。M4:5-7,两侧竖直。长14.4、宽1.7、厚0.3厘米(图二三,1)。M4:5-8,两侧竖直。长13.6、宽1.6、厚0.3厘米(图二三,8)。M4:5-9,两侧竖直,尾端残缺。长5.3、宽1.6、厚0.2厘米(图二三,2)。M4:5-10,两侧斜直。长5.6、宽1.6~2.1、厚0.2厘米(图二三,4)。M4:填土1,圭首残,两侧斜直。长8.4、宽2~2.8、厚0.4厘米(图二三,3)。
5.骨器 13件,有笄1、管1、贝11件。
笄 1件。
M4:20,残缺。兽骨磨制而成。黄褐色。磨光。三棱条形,横截面呈三角形。长8.6、宽0.9、厚0.7厘米(图二四,12)。
管 1件。
M4:填土2,兽骨切割磨制而成。白色泛黄。两端平齐,横截面近圆。长3.8、直径2.8厘米(图二四,13)。
贝 11件。均为椭圆形,不规整,大小不一。采用兽骨切割打磨而成,平面形状基本仿天然货贝制作。两面基本扁平,一面中间纵向钻两个圆穿,一面中间切割竖向齿槽,圆穿與齿槽通,齿槽两侧刻划横向阴线,以示牙齿,两侧弧曲微鼓,大多穿孔,一面略凹。
M4:27-1,长2.2、宽1.6、最厚0.4厘米(图二四,1)。M4:27-2,长2、宽1.6、最厚0.5厘米(图二四,2)。M4:27-3,长2、宽1.3、最厚0.5厘米(图二四,3)。M4:27-4,长2.3、宽1.4、最厚0.3厘米(图二四,4)。M4:27-5,长2.5、宽1.7、最厚0.5厘米(图二四,5)。M4:27-6,长2.1、宽1.6、最厚0.6厘米(图二四,7)。M4:27-7,长2.5、宽1.2、最厚0.4厘米(图二四,10)。M4:27-8,残。长1.7、宽1.4、最厚0.4厘米(图二四,8)。M4:27-9,残。长1.7、宽1.4、最厚0.3厘米(图二四,6)。M4:27-10,残。长1.5、宽1.6、最厚0.4厘米(图二四,9)。M4:27-11,长2.1、宽1.4、最厚0.5厘米(图二四,11)。
二、M5
M5位于上郭城址北城墙北部约50米处,上郭村小学西约123米处。
(一)墓葬概况
墓葬为竖穴土坑墓,方向44°。平面呈长方形,拐角方正,口底同大。现墓口距地表深330、做过10厘米,墓口长350、宽220~230厘米,墓口至墓底深530厘米(图二五~图二七)。墓圹东壁近底处向外扩张,不规整,其余壁面竖直,经修整,整齐光滑,未发现工具痕迹。墓底平整,四周为活土二层台,黄褐色花土,无夯打,东侧宽15、西侧宽10、南北两侧均宽5、高60厘米。墓内填土为黄褐色五花土,略夯打,结构紧密,土质较软,夯层不明显,含较多红花土颗粒和料礓石颗粒。
葬具为一棺一椁,木质腐朽,仅存灰痕(图二八)。椁平面为长方形,拐角方正,四周立板叠压底板,底板横置于墓底生土面,拐角结构不详。底板宽窄不尽相同。椁室长340、宽205、残高60厘米。椁盖板塌陷较甚,残存8块,东西横向放置,厚度6厘米。四周壁板块数不详,内外厚6厘米。底板残存13块,东西横向放置,厚6厘米。
棺平面为长方形,拐角方正,壁板坍塌较甚,拐角结构不明显,四周立板叠压底板。长215、宽98、残高5厘米。棺盖板残存4块,南北纵向放置,厚度2厘米。四周壁板块数不详,厚度不详。底板南北纵向放置,板块数不详,厚度不详。
墓主人骨保存较差,头向北,面向不详,仰身,右上肢略向内弯曲,手置于腹部,左上肢自然伸直,手置于髋骨旁,下肢伸直。性别不详,年龄不详。
随葬品共计93件(套),种类有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等。其中青铜器数量最多,包括礼器、兵器、车马器等。礼器有盖鼎1、盖豆2、舟1、匜1件。兵器有戈1件。车马器有成套镳衔2、络头饰2组,环4件。其他铜饰件有泡2、环1、带钩1件。陶器有鬲1、壶2、盘1件。玉器有柄形器1、龙1、柱形器2、牌形饰1组73件。骨器有管1、贝52件。石器有石圭11、砺石1件。
青铜礼器、兵器、车马器、其他铜饰件、陶器、玉器、骨器及石圭置于棺椁之间,棺内放置砺石1、铜带钩1件。
(二)随葬器物
随葬品共计93件组,有青铜、陶、玉、石、骨器等五类。
1.青铜器18件组,有礼器、兵器、车马器及其他器类。
(1)青铜礼器 5件。有盖鼎1、盖豆2、舟1、匜1件。
盖鼎 1件。
M5:27,盖为母口,顶面弧隆,等间距置三个环钮。器呈盆形,子口内敛,弧腹微鼓,圜底,三兽蹄足。器身两侧一对附耳,耳面为长方形,耳体中间弧曲,顶部外撇。耳足平行五点式分列。盖顶面由内至外饰三周曲龙纹,以素面带界隔,环钮面饰绹索纹。器腹饰两周曲龙纹,中腹饰一周凸弦纹界隔。耳面饰勾云纹。盖、器分铸,器三合范铸造,器底面中间有一环形范线,足与足中间腹底转折处各有一竖向范线。两耳间距29.4、盖口径24.4、高3.6、器口径22.8、高23.6、通高24.8厘米(图二九~图三二)。
盖豆 2件。
M5:13,盖为母口,顶面弧隆,中间设一喇叭形捉手,捉手面宽大,外缘方唇。器子口内敛,舌较短,弧腹,圜底,中腹两侧一对扁圆环附耳,圆柄,喇叭形底座,底座外方唇。盖、器分铸,豆柄内为范土。两耳间距20、捉手径9、盖口径16.2、高4.6、器口径15.6、座底径8.2、高14、通高18厘米(图三三,1)。
M5:14,器形、纹饰、铸法与M5:13豆相近同。两耳间距20.6、捉手径8.2、盖口径16.4、高4.7、器口径15.6、座底径8.2、高14.2、通高18.2厘米(图三三,2)。
舟 1件。
M5:12,残,变形。椭圆形,敛口,窄折沿略上翘,小方唇,束颈,弧腹,圜底,矮圈足。两长腹对称置扁体圆环耳。腹部饰一周蟠虺纹,上下以细阴线为界。两耳间距14.8、口长径15.4、短径10.8、足底长径7.2、短径6.6、高7.2厘米(图三四;图三五)。
匜 1件。
M5:11,器身为椭圆形,前窄后宽,敞口,弧腹,腹身较浅,圜底近平,前口出流,流底呈弧形上仰,流口顶部封闭呈管状,后腹设半环形竖鋬,底部置三兽蹄足。双合范铸造,器底一竖向范线,流腔内存少许范土。长18.4、口短径10.6、高6.7厘米(图三六)。
(2)青铜兵器。戈1件。
M5:10,援身前端残缺。直援,上下减薄成刃,援中两面起脊,横截面呈梭形,援身后段近侧阑处有一竖向长方形穿。胡较长,近侧阑处有两个竖向条形穿。无上阑,下阑近直,底端出齿,末端斜直。长方形直内,前段中间有一横长方形穿。双合范铸造。通长14.2、援身残断处宽2.8、厚0.6、内长6.8、宽3.2、厚0.4厘米(图三七)。
(3)青铜车马器。8件组。有成套镳衔2、络头饰2组、环4件。
成套镳衔 2件套。皆由两件骨镳、一件铜衔组合而成。出土时骨镳朽蚀较甚,镳身细节部分分辨不清,两件骨镳分别穿插于衔两端椭圆环内。镳均采用兽骨锯解削刮磨制成器,曲条形,器身向一侧弯曲,上端较粗而平齐,下端锥尖,器身刮削呈多棱形,上部侧面有一长条形穿。衔由一个“一”字形和一个“十”字形扁体直柄链环套连而成,均为长条形。“一”字形链环柄外端为一扁体椭圆环,个体较大,内端为一扁体圆环,两环呈“一”字形分列于柄两端。“十”字形链环柄外端环亦为扁体椭圆环,个体较大,内端为一椭方形环,环体宽度与柄体同宽,两环呈“十”字形分列于柄两端。两链环分铸,均为双合范铸造,成器后,“十”字形链环套“一”字形内端圆环再铸一次。
M5:5-1,骨镳,残断。长15.6、粗端直径2.2厘米。M5:5-2,骨镳,朽蚀较甚,残碎。长约16厘米(图二六)。M5:5-3,衔,全长约17.2、“一”字链环长9.6、外端环径3.6、内端环径2、“十”字链环长9.6、外端环径约3厘米(图二六)。
M5:17-1,骨镳,朽蚀较甚,残碎。残长13.6厘米(图二七)。M5:17-2,骨镳,朽蚀较甚,残碎。残长14厘米(图二七)。M5:17-3,“一”字鏈,环长9.6、外端环径4、“十”字链环长9.8、外端环径约4.6厘米(图二七)。
络头饰 2组。均为短扁管串系而成,管饰大小不一,两端平齐,横截面呈椭圆形。一面中间饰横向绹索纹,纹饰带上下以阴线为界。双合范铸造。
M5:8,一组39件。M5:8-1,饰横向绹索纹。长1、长径1.5、短径0.6厘米(图三八,2)。M5:8-2,饰斜向线纹。长0.4、长径1.2、短径0.8厘米(图三八,3)。
M5:20,一组50件。M5:20-1,饰横向绹索纹。长1、长径1.5、短径0.6厘米(图三八,5)。M5:20-2,饰斜向线纹。长0.4、长径1.2、短径0.8厘米(图三八,6)。
扁环 4件,器形近同,出土时与镳、络头饰同在一起。扁圆环,环体较宽,外缘尖唇,内缘为小方唇。环体两面内外缘皆饰一周凸点纹,以素面带界隔。双合范铸造。
M5:6-1,外径3.1、内径1.4、最厚约0.3厘米(图三八,1)。
M5:18,外径3.1、内径1.4、最厚约0.3厘米(图三八,4)。
(4)其他青铜器4件。有泡2、环1、带钩1件。
铜泡 2件,均为圆形,顶面圆弧隆起,有窄折沿一周,背面内凹,器壁甚薄,整器残碎,变形。锻打而成。
M5:4,直径8.8~10厘米(图二六)。
M5:16,直径15~16厘米(图二七)。
环 1件。
M5:28,圆形,内外缘均扁圆略尖,横截面呈椭圆形。外径4.8、内径3.8、厚0.5厘米(图三八,7)。
带钩 1件。
M5:2,平面为琵琶形,正面中间平顶,两侧减薄,背面平整,有一短柄圆钮,钩体后段横截面呈盝顶形,前段呈圆角方形,钩首减细弯曲回折。钩体正面铸变形蝉纹。钩首铸龙首,圆眼。圆钮面铸涡纹。长5.3、器身最宽1.6、圆钮直径1.6厘米(图三九;图四〇)。
2.陶器4件,有鬲1、壶2、盘1件。
鬲 1件。
M5:24,夹砂。灰色。侈口,窄折沿外斜,小方唇,斜直颈,折肩,斜收腹,联裆,锥状实心足。外壁饰竖向绳纹,下腹及裆部绳纹较上腹绳纹粗,且不规整。口径12.6、高14.6厘米(图四一,1)。
壶 2件。均泥质。灰色。盖为子口,顶面弧隆,外缘圆方唇。器侈口,粗长颈内曲,溜肩,鼓腹,平底。器身显修长。器身颈、肩、腹各饰一周凹弦纹。轮制,内外壁有横向旋抹痕。
M5:3、25,盖外径11.6、高2.6厘米,器口径11.4、腹径15.6、底径7.6、高25.8、通高27.6厘米(图四一,3)。
M5:26,盖外径12.6、高2.6厘米,器口径12、腹径15.6、底径7.4、高27.6、通高29.5厘米(图四一,2)。
盘 1件。
M5:23,泥质。灰色。直口,窄沿,弧腹,圜底近平,三兽蹄足。一对附耳平折而外张。器身轮制,耳、足套接制。两耳间距36.6、器口径28.8、高9.6~10厘米(图四二;图四三)。
3.玉器5件组。有柄形器1、龙1、柱形器2、牌形饰1组73件。
柄形器 1件。
M5:32,白色。扁条形。朽蚀粉化,残碎较甚。器形不可辨。
龙形器 1件。
M5:9,白色。扁平。朽蚀粉化,残碎较甚。器形不可辨。
柱形器 2件,青色,略泛绿。磨光,表面磨痕明显。圆柱状,一两端平齐。
M5:21,直径2.6、长1.5厘米(图四四,13)。M5:29,直径2.3、长1.5厘米(图四四,14)。
M5:7,牌形饰,多为白色泛青,夹褐色斑驳。磨光并抛光。由73件薄牌形玉片串系而成。均扁平,器壁甚薄,平面形状或方形,或长方形,或梯形,或不规则形,两侧单面钻圆穿。出土时不规则置于棺椁间西侧北部,与络头饰同出,成片放置(图二六)。
4.石器 12件,有砺石1、圭11件。
砺石 1件。
M5:1,褐色,含较多细砂。磨光。规整条形,横截面近方形,四边平齐,两端平齐,斜角,一端中间和一面对钻穿孔。长10.2、宽0.9、厚0.8厘米(图四四,6)。
圭 11件。
均为扁条形,上部斜折聚尖成首,两侧或竖直或斜直,末端平齐。
M5:15-1,末端残,两侧竖直。长8.2、宽1.4、厚0.5厘米(图四四,1)。M5:15-2,末端残,两侧斜直。长7、宽1.5~1.8、厚0.4厘米(图四四,2)。M5:15-3,末端残,一侧斜直,一侧竖直。长7.4、宽1.2~1.4、厚0.4厘米(图四四,4)。M5:15-4,末端残,两侧竖直。长7、宽1.6、厚0.4厘米(图四四,5)。M5:15-5,末端残,两侧竖直。长7.2、宽1.6、厚0.4厘米(图四四,8)。M5:15-6,末端略残,两侧竖直。长7、宽1.2、厚0.4厘米(图四四,3)。M5:15-7,末端略残,两侧斜直。长7、宽1.2~1.5、厚0.4厘米(图四四,7)。M5:15-8,末端残,一侧斜直,一侧竖直。长7.8、宽1.4~1.6、厚0.4厘米(图四四,11)。M5:15-9,末端残,一侧斜直,一侧竖直。长7、宽1.4~1.5、厚0.4厘米(图四四,9)。M5:15-10,末端残,两侧不规整斜直。长7.8、宽1.2~1.4、厚0.4厘米(图四四,10)。M5:15-11,末端残,两侧不规整斜直。长7.6、宽1.6、厚0.2~0.4厘米(图四四,12)。
5.骨器53件,有骨管1、贝52件。
骨管 1件。
M5:30,白色。残碎,器形不可辨。
贝 52枚,出土时不规则置于棺椁间西侧南部,与络头饰同出,成片放置。均为椭圆形,不规整,大小不一。采用兽骨切割打磨而成,平面形状基本仿天然货贝制作。两面扁平,一面中间钻两个圆穿,纵向排列,一面中間切割竖向齿槽,齿槽两侧刻划横向阴线,以示牙齿,圆穿与齿槽通,两侧弧曲微鼓。
M5:22-1,长2、宽1.4、厚0.5厘米(图四五,1)。M5:22-2,长2、宽1.4、厚0.5厘米(图四五,2)。M5:22-3,长2、宽1.3、厚0.5厘米(图四五,3)。M5:22-4,长1.8、宽1.4、厚0.5厘米(图四五,4)。M5:22-5,长2.1、宽1.4、厚0.5厘米(图四五,5)。M5:22-6,长1.9、宽1.4、厚0.5厘米(图四五,6)。M5:22-7,长2.1、宽1.4、厚0.5厘米(图四五,7)。M5:22-8,残,长2、宽1.3、厚0.5厘米(图四五,8)。M5:22-9,长2、宽1.3、厚0.5厘米(图四五,9)。M5:22-10,长2.1、宽1.3、厚0.4厘米(图四五,10)。M5:22-11,长2.3、宽1.7、厚0.5厘米(图四五,11)。M5:22-12,长2、宽1.2、厚0.5厘米(图四五,12)。M5:22-13,长2、宽1.2、厚0.4厘米(图四五,13)。M5:22-14,残,长1.8、宽1.3、厚0.4厘米(图四五,14)。M5:22-15,长1.7、宽1.4、厚0.4厘米(图四五,15)。M5:22-16,长2、宽1.3、厚0.5厘米(图四五,16)。M5:22-17,长2、宽1.3、厚约0.5厘米(图四五,17)。M5:22-18,长1.6、宽1.4、厚约0.5厘米(图四五,18)。
三、结 语
(一)M4、M5时代及墓主人级别
从墓葬位置关系及随葬器物分析,可推测 M4、M5 应为夫妻异穴合葬墓,M5 墓主为男性,M4墓主为女性。
M4出土铜器组合为鼎2、豆2、盘1、舟1、匜1(图四六),M5出土铜器组合为鼎1、豆2、舟1、匜1,另外有仿铜陶盘1件(图四七;图四八),该器类组合是晋南地区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墓葬中常见器物组合。其中M4:11、12铜鼎与牛村古城南60H427M27:3、上马墓地M5218:13、陶寺北墓地2016M1:14、瓦窑坡墓地M36:6、长子羊圈沟墓地M2:2在形制和纹饰方面相似度较高;两座墓葬出土的四件铜豆均为素面,形制相似,同隰县瓦窑坡墓地M36:2,长子羊圈沟墓地M2:3形制类似;M5:24陶鬲与牛村古城南60H427M27:5、襄汾陶寺北墓地2016M1:8形制类似;M4出土了两件彩绘陶壶,莲瓣壶盖、长颈垂腹的特征同牛村古城南64H4M1015:6、63H4M2:1陶壶相似,莲瓣壶盖的特征同上马墓地M5218出土的铜壶相似。“三晋地区的铜鼎的鼎盖在春秋中晚期经历了从曲尺形钮→三环钮→喇叭形捉手→三粗环钮的变化过程”。M4和M5出土的三件铜鼎的鼎盖均为三粗环钮,可见相比2021年在上郭城址北部发掘的M1和M8年代要晚,根据对比材料分析可知,M4和M5的年代大致相当于春秋晚期晚段到春秋战国之际,约在公元前453年前后。
M4中随葬铜盖鼎2、盖豆2、舟1、盘1、匜1、不知名器1件,两件彩绘陶壶当为陶礼器,铜軎与辖各2件车马器为一辆车配置;M5随葬铜盖鼎1、盖豆2、舟1、匜1件,成套镳衔2、络头饰2组、环4件亦为一辆车的车马器配置,另有一件铜戈,当为男性,M4为其夫人。考虑到当时已经礼崩乐坏,用鼎制度不再严格,M5墓主人应该是位下大夫。
(二)上郭古城北门外四次发掘总结
2021年12月开始到2022年3月,我们围绕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扩大面积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全部找到以前的发掘地点。1974年发掘地点在上郭村外东北角,1989年发掘地点在1974年发掘区的西部,今上郭小学北墙外北部和东北,“在学校下压着一段古城墙,经钻探得知这段古城基本上是东西走向,长度没有超出现校园范围……离城墙最近的一座墓有10米左右。”2022年M4、M5在1989年之西约180米处,连同2021年M1、M8,四次发掘地点均在上郭古城北门外,北城墙与2000年以前闻喜—夏县公路(现为乡村公路)相距130米,公路南北两侧分布比较集中。
1974年共清理了24座墓,由原报告图二“墓葬分布图”所见,M33、M34、M55、M56等23座春秋早期墓南北成行、东西成列,而随葬陶鼎、壶、盖豆、盘豆、罐和铜环首刀的M372在其西南的20多米处,时代为战国早期,与1979年发掘的邱家庄M2陶鼎、盖豆、盘豆一致;1989年发掘的36座墓葬,报道了M1、M2及随葬刖人守囿六轮铜挽车的M7等两周之际墓葬,但较为集中分布的M4、M5、M35、M36四座墓,查附录“上郭村两周墓葬一览表”中都随葬陶鬲,却没有发表线图或照片,原简报“结语”中说:“位置在两周墓地以东30米处,所出的器物与西边大墓地的器物很不相同。陶鬲为一种泥质素面灰陶的浅盘式鬲,三足非常短,有的甚至无足,底部似被刀具削过,有敛口的,也有敞口,形状似碗,这种器物在侯马出土不少,在上郭与之共存的有一种铜椭杯,其形制应属战国早期。”
这样,上郭古城北门外四次发掘的时代可分为:两周之际及春秋早期,1974年M33、M34、M55、M56等23座,1989年M1、M2、M7等32座;春秋晚期,2021年M1、M8,2022年M4、M5;战国早期,1974年M372,1989年M4、M5、M35、M36。对于研究上郭古城的使用和废弃年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上郭古城的初步认识
2020年调查、勘探发现上郭古城,这座古城为竖长方形,西北部最高,东墙保存比较好,长约770米,总面积40多万平方米。遗迹有城墙基槽、城外壕沟、城内道路、墓葬、灰坑等,夯土建筑、铸铜作坊等都在西北角。2021、2022年发掘城内西部北角,发现城墙早期1300多块陶范及铜炼渣、刻刀,陶范有簋、、舟、鉴耳、编钟、器足、镞、节约等器形,纹饰有凤鸟纹、夔龙纹、瓦楞纹、弦纹等。另外还发现了大量的大型板瓦、筒瓦、瓦当,以及不见或少见于一般同期遗址的陶器,豆、盆、罐等大型器物都精心刻划几何形纹饰,泥质黑陶杯等小型器物都比较精致,呈现出大型“都邑”的“气派”,所以认定上郭古城就是“古曲沃”,前述两周之际及春秋早期,就是这一时期的墓葬。往北的坡地上,除了这一时期之外,还有春秋中期的墓葬。
同时,解剖上郭古城北城墙,2021年M1、M8和2022年M4、M5,都位于上郭城址北城墙北部约50米处,这是上郭古城至少北城墙已经废弃的具体表现,但到了战国早期还有人居住,早已失去了昔日的繁华,除了前述战国早期墓葬之外,2023年解剖东城墙也再次证实了这一结论。当与晋献公公元前661年“为大子城曲沃”有关,《国语》卷第八《晋语二》:“申生奔新城。”韦昭注:“新城,曲沃也,新为太子城也。”公元前656年受骊姬之乱的迫害申生在“新城”自缢,之后“古曲沃”只剩下“武宫”了。公元前636年重耳流浪19年回到晋国时,“丙午,入于曲沃。丁未,朝于武宫”,才到了“翼”(故绛)即位为晋公;公元前573年成长在成周(今河南洛阳)的周子(周、孙周)被请回晋国,他也是先朝于武宫之后才即位为晋悼公。
确定了上郭古城就是“古曲沃”,“曲沃代翼”、晋献公兼并邻国、“骊姬之乱”和晋文公开辟晋国长达一个半世纪的霸业等,都与此息息相关,这在晋文化研究史上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
而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吕氏春秋·节丧》:“古之人有藏于广野深山而安者矣,非珠玉国宝之谓也,葬不可不藏也。葬浅则狐狸抇之,深则及于水泉。故凡葬必于高陵之上,以避狐狸之患、水泉之湿。”就是说先秦时期选择墓地,一定要将墓葬埋在高于地面的丘陵上,是故邱家庄墓群的丘陵区域是寻找晋文公墓的首选之地。
附记:考古发掘证照为考执字(2022)第(041)号。
本次发掘项目负责人为田建文,参加发掘的有田建文、王金平、陈海波、荆泽健、张王俊及侯马市文物保护中心王涛、晋国博物馆袁莉芳等。
绘图:刘泽鹏
摄影:王涛、解宙鹏
拓片:杨梅
执笔:荆泽健、田建文、王金平、陈海波
本文系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山西绛县睢村西周墓地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 21CKG012)阶段性研究成果。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牛村古城南墓葬发掘报告》,《晋都新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上马墓地》,文物出版社,1994年。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襄汾陶寺北墓地2016M1發掘简报》,《文物季刊》2022年第1期。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山西隰县瓦窑坡墓地的五座铜器墓》,《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0年第10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长子县东周墓》,《考古学报》1984年第4期。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山西隰县瓦窑坡墓地的五座铜器墓》,《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0年第10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长子县东周墓》,《考古学报》1984年第4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牛村古城南墓葬发掘报告》,《晋都新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襄汾陶寺北墓地2016M1发掘简报》,《文物季刊》2022年第1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牛村古城南墓葬发掘报告》,《晋都新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上马墓地》,文物出版社,1994年。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山西隰县瓦窑坡墓地的五座铜器墓》,《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0年第10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山西闻喜上郭—邱家庄遗址M1、M8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2年第9期。
朱华:《闻喜上郭村古墓群试掘》,《三晋考古》第一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闻喜县上郭村1989年发掘简报》,《三晋考古》第一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运城行署文化局等:《山西闻喜邱家庄战国墓葬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1期。
田建文、王金平:《山西闻喜上郭遗址出土仰韶晚期石雕蚕蛹和春秋早期大量陶范》,《中国文物报》,2022年8月12日第8版。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1976年闻喜上郭村周代墓葬清理记》,《三晋考古》第一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国语》卷第八《晋语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