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中心”平台提升育人效果的实践研究
2024-01-11饶桂维高晓怡陈芸田忠玲赵建飞都韶婷
饶桂维 高晓怡 陈 芸 田忠玲 赵建飞 都韶婷
[摘 要]文章阐述了高校育人现状,剖析了高校在育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文章结合基于“两中心”平台的“登峰班”育人实践探索,对“登峰班”在人才培养方面积累的制度建设、机制建设成果进行了介绍,以期为同类型新建本科院校育人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两中心”平台;“登峰班”;育人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18-0112-03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育人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1]。高校育人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使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2]。高校如何有效开展育人工作,是目前工作的重点,亦是难点。
一、高校育人现状
2012年,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充分认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统筹推进实践育人各项工作,切实加强对实践育人工作的组织领导[3]。但在实际中,部分高校的育人工作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育人工作成效考核指标不够明确。在实践中,相对于如科研考核和教学成果考核指标等能够具体量化的考核指标,高校育人工作成效考核指标难以进行量化。
育人途径不够多样化。一些高校的教学方式主要为课堂教学和学生自学,缺乏校外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机会,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化的成长需求。
育人效果不够显著。部分高校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和考核标准,无法科学评价育人工作的实际效果,也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导致育人效果不够显著。
二、“两中心”平台建设
浙江树人学院创办于1984年,是一所由浙江省政协创立、省教育厅主管的依靠社会力量办学的本科高校。2020年,学校为破除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理工结合、工文渗透、医工信等多形式的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满足国家社会发展对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依托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树兰国际医学院和信息技术学院等相关二级学院,打造了交叉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目前,研究院实行“一院两中心”的运行机制:“一院”即研究院;“两中心”分别为浙江树人学院化学与生物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浙江树人学院分析测试与安全评价中心。
2022年12月,浙江树人学院化学与生物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正式成立。中心聘请教育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化学化工学科组组长、南京大学教授张剑荣为中心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教授江全元和浙江工业大学教授计伟荣为中心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厦门大学教授任艳平、吉林大学教授孟庆繁、北京大学教授周勇义、嘉兴学院教授艾宁、浙江大学教授方文军为中心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目前,中心形成了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实验室、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实验室、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实验室、微生物实验教学实验室、医学检验实验教学实验室共7个模块实验教学实验群,以及微生物实训中心和仪器实训中心两个教学实训中心。浙江树人学院化学与生物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每学年为全校超10个班级共1000多名学生开设近20门实验实训课程。
浙江树人学院分析测试与安全评价中心成立于2021年12月,是由浙江树人学院授权的独立承担第三方检验检测工作的校二级机构,经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中心成功获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中心是面向校内外提供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的公共实验平台,技术力量雄厚,队伍专业精干。中心建有浙江树人大学-安捷伦科技环境健康联合实验室、浙江树人大学-JASCO光谱表征联合实验室,是浙江省污染暴露与健康干预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心还与浙江中一检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有博士后工作站。
目前,研究院“两中心”平台在软硬件条件上都已日趋完善。在软件方面,研究院有教师近40人,其中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德国“洪堡学者”及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浙江省“钱江学者”等。具体师资情况:硕士研究生11人,博士研究生26人,副高及以上职称20人,有海外经历者11人,国家级项目获得者9人。实验室情况:科研平台12間,453 m2;校化学与生物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7间,1394 m2;校分析测试与安全评价中心14间,2403m2。仪器资产大于30万的情况:资产为30~50万的有8台(套),50~100万的有6台(套),100~150万的有7台(套),150~200万的有3台(套),大于200万的有3台(套)。
三、基于“两中心”平台的“登峰班”育人实践
高端人才库的储备及“两中心”平台的建立,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为此,研究院从2022年起,面向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树兰国际医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和城建学院,选拔优秀学生组建“登峰班”。
(一)组建“登峰班”
“登峰班”是指由多个院系共同组建的、以培养综合高素质人才为目的的特色班级。其特点是学习科目全面,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和科研训练,实现“一流课程、一流师资、一流教学、一流管理”目标。自2022年3月第一期“登峰班”招生开始,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有28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选拔,最终30多人入选第一期“登峰班”。2023年3月,第二期“登峰班”开始招生,有更多的学生报名参加选拔。
与其他教学班级相比,“登峰班”在以下几个方面更有优势。
课程设置更加合理。除了专业课程,“登峰班”还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科学素养、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培养。同时,还设置了科研实验、科技竞赛等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的科研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多样。“登峰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实验、讨论、案例研究、项目教学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实践教学,在校内外进行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机制较为完善。为了更好地满足“登峰班”学生的实验需求,化学与生物实验教学中心对实验室开放管理机制进行了摸索,制订了相应的规则,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验环境和服务。同时,分析测试与安全评价中心也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权责入手,为中心测样提供完善的流程条例。
师资隊伍更优质。研究院博士占比68%,有海外经历的教师占比29%,为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师资支撑。目前,研究院还不断挑选优秀的教师加入“登峰班”导师库。
(二)树立育人新理念
研究院大多数教师都是刚毕业走出校门的青年教师。因此,本院师资具有“三多”的特点:新教师多、年轻教师多、有海外经历的教师多。如何将师资队伍打造成满足新形势下高校育人工作需求的团队,研究院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积极开展教师培训。除让教师完成学校要求的教师岗前培训外,研究院还积极开展多项提高教师适岗能力的培训,如多次邀请国家特聘教授、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马奇英来院举办讲座,国家杰青院长刘维屏教授也多次在全院大会上结合自己的从教经历对年轻教师进行教学指导。这些包含教学理论和实践教学等多方面的培训提高了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方法。研究院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在日常教学中借助诸如翻转课堂、实践教学、互动教学和雨课堂等开展教学。这些教学方式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
加强实践教学。研究院教学以实验教学为主。针对实验实践教学的特点,研究院积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资源。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明确育人目标。研究院除对“登峰班”学生的平时成绩有要求外,还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作为育人目标之一。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注重社会责任教育和人文教育,激励学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素养和能力。
(三)育人管理制度的完善
制度是工作开展的保证,要实现育人目标,可操作化的制度细则是关键。“两中心”平台为此制定了多项规章制度来为育人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目前,研究院已制定实施的规章制度有:《浙江树人学院“树人登峰班”学生选拔与培养管理办法》《浙江树人学院“树人登峰”奖学金实施细则(试用)》《交叉科学研究院实验室开放使用管理规定(试行)》《交叉科学研究院实验室使用申请表》《交叉科学研究院大型仪器设备有偿服务管理办法》《浙江树人学院分析测试与安全评价中心内部执行规范》《交叉科学研究院学生工位管理规定(试行)》 等。
在满足正常的实验实践课程需求的基础上,研究院充分利用教学实验资源开展教学。自第一期“登峰班”组建后,经过一个学期对科学思维训练等课程的学习,学生已具备进行科研实验的能力,假期也有很多学生留校开展相关的实验。化学与生物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因具有较为完善的教学实验设备及充足的实验场地,可以容纳大量的学生,故对其的管理极为重要。针对这些问题,研究院从教师和学生两者的权责入手,制作了交叉科学研究院实验室使用申请表,制定了《交叉科学研究院大型仪器设备有偿服务管理办法》。
在后续的实践中,研究院将根据实际要求,对育人规章制度进行及时的修订。
(四)育人成效
自“登峰班”组建以来,其育人效果显著,重要育人成果包括:学生作为第一作者,发表SCI 论文4篇;学生作为第一作者,在浙江大学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学生作为第一作者,申请知识产权2项;获全国大学生各类学科竞赛奖15项、获浙江省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奖18项;23人次获校院各类奖学金。从中可以看出,学生能在导师的带领下获得相应的学习成果。
四、结语
基于“两中心”平台的“登峰班”教学模式下的育人实践是一项有益的探索,其特点在于课程设置合理、教学方法多样、机制较为完善、师资队伍优质。通过这些改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要求。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中,研究院将进一步完善“登峰班”模式下的教学改革,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 参 考 文 献 ]
[1] 黎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教育改革的指导与推动[J].时代报告,2023(1):25-27.
[2] 梁涛.英雄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育人的路径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2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等.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12-01-03)[2023-04-27].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6870/201201/t20120110_142870.html.
[责任编辑:苏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