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理工类高校美育课程建设路径提升与模式创新研究

2024-01-11袁晓睿

大学教育 2023年18期
关键词:提升路径模式创新课程建设

袁晓睿

[摘 要]以两所高校为样本,分析现阶段地方理工类高校美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索地方理工类高校美育课程多样化与实效性结合的提升路径和有效模式,为进一步提高地方理工类高校的美育课程建设水平提供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理工类高校;美育课程;课程建设;提升路径;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18-0056-04

近年来,地方理工类高校对美育越来越重视,通过积极发挥地域文化和特色学科优势,在美育课程的建设、实践平台的搭建、校园美育氛围的营造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切实提升了当代地方理工类高校学生的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但高校美育工作还处在发展阶段,有着较多的制约和发展问题,尤其在建立符合地方类理工院校发展需求和专业特征的美育课程问题上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分析了兩所地方理工类高校美育课程建设的现状和在校生的美育观念调查情况,分析现有美育课程建设和模式存在的问题,对地方理工类高校美育课程的提升路径和课程模式创新展开讨论。

一、地方理工类高校美育课程建设的现状

本文以青岛理工大学和青岛科技大学为调查对象。青岛理工大学和青岛科技大学均按照教育部关于《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要求,将艺术通识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生(非艺术类)的教学培养计划,设置了美育基础课和通识课。两所高校都有较为完备的美育课程体系,除《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的8门美育限定选修课外,均开发和引进了较多任意选修课程。青岛理工大学设有25门校内线下课程和20门在线开放课程,其中鉴赏类课程较多,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学时分配比较平均,线下课采取“8+8”的学分分配模式。青岛科技大学任意性选修课程13门,兼具理论与实践课程。两所高校均通过学生社团活动、美育讲座、汇报展演、社会服务、学科竞赛等形式开展课外实践教学。两所高校的美育均由各自的艺术学院主导,负责设置美育课程的开发与教学,所设课程以现有专业相关的理论与实践课程拓展为主。

课题组对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的理工类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理工类学生对于现有美育课程的态度及认知情况。调查共发布625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625份,其中有效问卷625份。结果显示,两所大学理工类学生对高校的美育课程普遍持欢迎态度,其中73.44%的学生对此类课程感兴趣,20.96%的学生表示兴趣一般;41.12%和33.76%的学生认为美育课程对理工学生的发展作用非常大和较大;认为当下美育课程设置非常合理、较为合理、一般的学生占比较为接近,分别为33.12%、32.32%、24.16%。学生希望通过增加实践环节、跨专业交流、利用网络平台、引入专家导师来优化美育教学方式。在美育课程的实际实施过程中,许多学生的学习态度并不积极,一些通识课程遭到冷遇甚至出现弃选的情况。从与学生的访谈中得知,很多学生认为现有的美育课程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认为如果没有强制学分,学生主动选择现有美育课程的意愿会大大降低。其主要原因是学校和学生对美育的认知还不够充分,目标界定较为模糊;现有课程缺乏与本专业的融合机制;实践类课程相对较少,理论性课程不能吸引学生;美育氛围不够浓厚。

二、地方理工类高校美育课程的提升路径

(一)加强理工类高校对美育的认识,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美育目标

对美育有深度而全面的认知是制定高校美育目标的前提。美育本身既是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又是对健全人格的塑造,既包括审美客体的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又包括审美主体中的知识美、思想美和道德美。学校层面的审美目标建设必须摒弃过度的功利性、实用性和只把艺术教育等同于美育的价值判断。

“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因校制宜,鼓励特色发展”是教育部对高校美育目标提出的具体要求[1]。许韶平和王海芳提出建立总目标与具体目标相结合的大学生审美教育三层次目标体系,指出应避免美育目标的空泛性[2]。地方理工类高校在制定美育目标时,要从理工类院校学科的特点出发,结合所在地域经济、人文发展现状,在充分考量国家要求和学生需要的基础上,提出总的美育目标,做到“纲举目张”,同时提出针对理工、人文以及艺术等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具体目标。对于艺术类学科来说,美育作为其本职任务,美育目标的制定不但要依据本院系专业深度发展需求,而且要以学校美育传播者的身份参与全校美育相关目标的制定;对理工类学科来说,师生都应该参与到美育目标的制定中,以学科特色和学生为出发点,在融入“大美育”目标的同时,与艺术、人文专业教师共同合作,建立符合各自学科“科艺融合”规律的具体目标。

(二)加强院系交流,完善理工类学科的美育课程融入机制

调查发现,理工类专业学生对美育融入自身专业有很强的期望和需求,有78.72%的学生认为理工类专业课程应该融入美育元素,有65.44%的学生没有听说过美育与理工类专业课程相结合的案例。理工类高校美育普遍以艺术学院和人文学院为主导,以艺术学院和人文学院自身专业为出发点,制定相应的美育课程和实践环节,尚不能从理工学科的学科特点出发,建立符合理工类专业施教特点的美育课程。应深入调研理工类专业的美育需求,只有建立跨专业的教学团队和融合课程,才能真正有效地整合美育资源,打造具有“科艺融合”“理艺渗透”的理工院校特色美育课程。应融合材料应用、计算机视觉、电子技术、几何图形等科技原理与艺术学科的美学原理,挖掘“科艺融合”的切入点,拓展美育课程类别。例如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从专业角度融入美育元素,组织学生参与诗画流体力学创作大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调整课程结构,提升理工类高校美育课程体系的合理性

现有美育课程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课程沦为“水课”的情况,课程结构安排是否合理和施教主体是否缺位是美育课程成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对两所高校理工类学生的调查中,有72.16%的学生希望通过增加实践环节优化美育教学。这与张淳的调研结论一致,他发现实践类教学得到了全校学生的“一致追捧”[3]。通过访谈可知,实践性课程是学生最需要的美育课程,一些学生认为,学校应开展诸如绘画课、茶艺课、陶瓷课、剪纸课、调酒课等实践类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可以实实在在地学一门手艺并从中体会美育的作用和乐趣,这远比某些艺术理论课更容易让人接受。目前,理工类院校美育课程教师一般为本校艺术学院和人文学院的教师。应加强实践课程的建设,促进艺术类与理工类专业课程的融合。同时适度减少与理工学科专业关联性不强且与八门基础鉴赏课功能重复的赏析类选修课的比例,把美育课程的总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做到既提供较多可选项,又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发掘潜在的美育方式,大力营造浸染式美育环境

王德胜认为:美育与一般知识教育的区别在于美育是培育、发展和完善人的能力,强调的是能够在日复一日、浸润式的熏陶中持续地滋养个体心灵意识的自觉,是滋养活动[3]。调查显示,大部分理工科学生认为,美育课程占学业总课时的5%~10%较为合理;认为良好的氛围更能达到潜移默化的美育作用。在美育课堂外,理工类高校应该加强美育环境的搭建:加强全体教职工的审美意识和美学素养的培养;打造美好的校园风物与校园视觉元素设计,营造具有较高审美趣味的校园环境和人文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结合美育课程教学内容,举办具有经常性、综合多样的艺术类活动,延伸课堂教育的广度;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海报节、话剧节等集体性艺术活动,为不同特长、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搭建舞台;整合社会文化资源,引入社会美育活动,包括地方文化场馆美育活动、社团协会美育活动、家庭美德美育活动等,促进校内外美育协同共建,实现更大范围美育氛围的营造。

三、地方理工类高校美育课程模式的创新

(一)建立“3+3”美育课程创新模式

地方理工类高校美育课程体系建设要通过顶层设计突出“大美育”,课程模式的创新应着力构建具有理工特色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的课程模式,适度提高实践课程的类型和数量。理工类高校美育课程可采用“公共艺术课程+科艺融合课程+特色美育课程”的课程体系与“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线上课堂”三课联动的美育课程教学模式。公共艺术课按照《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要求,由所在学校艺术与人文学科主导,设置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艺术体验和实践类三种类型课程;“科艺融合课”则需要理工类专业和艺术类专业协同建设,设置与理工类学科融合的跨学科美育课,如计算机技术与视觉表现,机械制造与造型设计、建筑与景观文化等课程,涵盖自然科学审美、社会科学审美、数字化审美文化、人工智能审美等方面;设置具有本校艺术专业特色的美育课,如青岛理工大学的传统工具与技艺鉴赏课,充分发挥了艺术学院的学科特色优势。理论课程在符合八门通识课的基础上,借鉴了哈佛大学的通识核心课程改革经验,建立了类似于审美与阐释理解课程这样融合多门艺术门类的审美素质提升课程;实践课程包含校内实践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和潜在实践课程,这类课程紧扣提升大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的目标,设立艺术技能课,以满足非艺术专业但有艺术特长学生的需求;大力发展第二课堂,以建设学生艺术社团为重点,有效带动全校美育普及提高,让每一位学生从艺术教育中受益。社会美育课程与潜在美育课程需联合社会力量,挖掘院校所在地的文化艺术资源、科技美育资源,共同扩展美育教学的维度。线上课堂包括国家美育精品课和其他网络美育资源,使之成为线下美育的重要补充。

(二)建立过程性和层次化的课程评价与反馈机制

美育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少量的课程考试成绩并不能反映学习的全貌。美育课程效果的评价不能单以考试成绩论优劣,而必须综合考虑美育的多元学习因素,尤其要考虑参与性因素,全面考查学生的课程参与度。理工类高校可在“3+3”课程模式下,实行必修学分和奖励学分相结合的方式,采取等级化评价机制,科学考查学生的美育学习情况。美育反馈机制应该匹配层次化、过程性的考查与反馈,采取动态化测评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所谓的层次化是指建立体验性内容和参与式内容的不同评价标准和考查原则,并赋予相应权重进行全面考察;动态化的考察是指不以单一学期的学习成果作为评价依据,而是通过总结学生在多学期内的美育完成情况,判断学生是否完成美育的目标。

(三)“3+3”美育课程模式创新的成果与展望

《2021年青岛理工大学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显示,青岛理工大学的课程设置基本上采取“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线上课堂”的模式,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现阶段,该校形成了由学校教师开设的25门传统课程加20门高质量引进在线开放课程所组成的美育课程体系,合计1120学时;设立学生社团98个,其中文化艺术类社团43个,学生的美育课程参与度和美育效果都有了较大提升。该校增加了实践环节,并致力于理工类专业的美育融合内容建设,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校园艺术氛围,完善校园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以高雅艺术进校园为引领,以土木科技文化节、汽车文化节等专业化品牌活动及理工星光、校园歌手大赛等校级精品项目为支撑的校园文化生态系统。此外,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于2019年推出交互新媒体艺术辅修专业(iArt),通过“电子信息+艺术”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使校内海量的工科基础课程与艺术辅修专业相结合,在培养工科学生的想象力、人文素养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中UpTeam创新团队参考川剧传承人欧阳荣华的手稿,择取川剧中的经典角色张飞、曹操等人物脸谱,将传统川剧脸谱用数字化的方式投射在演员脸上并进行变换,配合《蜀道难》激昂的歌声,展现川人不畏艰险的精神[4]。

四、结语

地方理工科类高校的美育需从顶层设计开始,充分重视美育教学的实效性,避免美育课程的表面化和形式化。加强学科渗透,通过建立符合地方理工类高校特点的美育目标、寻求理工类学科的美育课程融入机制、完善理工类高校的美育课程结构体系、加强浸染式美育环境营造等手段,全面提升理工类高校美育课程水平。采用“3+3”的美育课程模式融合科学与艺术,兼备广度与深度,使学生得到人文社科、艺术审美以及专业知识等全方位的教育,从而成为拥有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操的完整的人。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2019-04-02)[2023-03-02].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794/moe_624/201904/t20190411_377  523.html.

[2] 许韶平,王海芳.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新探[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3] 叶雨婷.大学美育教育如何“破圈”[N].中国青年报,2021-11-22(7).

[4] 周洪双,李晓东.在理工科大学“遇到”美[N].光明日报,2021-06-23(9).

[5] 王珊.理工类高校开展美育教育的方法与策略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20(20):62-64.

[6] 冯哲,任云高.新时期高校理工类专业美育的实施路径研究[J]大学,2020(52):65-66.

[7] 李乖宁.论理工科高校美育的“虚”“实”融合[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1,12(3):80-85.

[責任编辑:黄紧德]

猜你喜欢

提升路径模式创新课程建设
中小学班主任情感素质结构与提升路径
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现状及提升路径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探讨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路径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基于手机应用软件的幼儿园家园联系模式创新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