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援外医疗队 仁心仁术书写大爱无疆
2024-01-11刘锦鑫
刘锦鑫
60年来,一批批援外医疗人员白衣执甲、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克服种种困难,用精湛的医术和温暖的爱心救治了当地无数患者,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展示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
在坦桑尼亚桑给巴尔遭遇的重大海难事故中,中国援外医疗队连续数日不间断工作,让数百名伤者转危为安。
在与致命的埃博拉病毒斗争中,中国援外医疗队挺身逆行、深入疫区,为当地建起公共卫生体系。
在新冠疫情期间的严峻形势下,中国援外医疗队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控制疫情、救治感染患者。
2023年10月20日,在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之际,中宣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
60年来,一批批援外医疗人员白衣执甲、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克服种种困难,用精湛的医术和温暖的爱心救治了当地无数患者,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展示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
这些白衣天使跨越山海,将大爱给予需要帮助的人,挽救了无数宝贵的生命,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唱响了大爱无疆的友好之歌。
救死扶伤,点亮生命之光
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傷、大爱无疆,既是人民健康守护者、中外友谊传递者,也是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
时间回溯至1962年12月,当时的中国卫生部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信件。刚刚宣告独立的阿尔及利亚向世界求助,恳请各国提供医疗援助。面对阿方的迫切需要,秉持着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中国政府最先作出回应,并且于1963年4月派出第一批援外医疗队,成为第一个向阿尔及利亚伸出援手的国家。
1963年4月,13名中国医护人员在北京集结,乘火车赶赴莫斯科后再换乘飞机,经过10天奔波抵达阿尔及利亚。同年6月,医疗队其他11名队员也分两批陆续抵达。24名队员来到坐落在草原深处的赛义达省医院,开启了为期两年的诊疗工作。面对医院简陋的医疗条件,队员们几乎承担了这家拥有280张病床的医院的所有住院、门诊治疗任务,同时还坚持在广大牧区巡回医疗。
“那时赛义达省医院孕产妇多,我们医疗队只有1名妇产科医生,几乎要负责医院全部妇产工作。”首批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队员邱月华回忆说,她虽然是助产士,但也要协助医生处理难产和高危患者,成功帮助很多孕妇和新生儿脱险。
截至目前,中国已向阿尔及利亚派遣28批医疗队、3603人次医务人员。其中,有一位医生先后4次踏上阿尔及利亚的土地,在近8年的援外生涯中,凭借精湛的医术和仁心大爱,成为阿尔及利亚人民心中的“妈妈徐”。她就是来自湖北的徐长珍。
1993年11月24日,是徐长珍随援阿医疗队抵达阿尔及利亚的日子。就在这天深夜,来了一位重度胎盘早剥、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在输血、输液的同时,徐长珍打开患者腹腔,取出胎儿,剥除胎盘止血。而新生儿窒息,心跳微弱,没有呼吸。护士告诉她:“产妇10年不孕,这是反复治疗后才有的第一个孩子,特别珍贵。”为了挽救这个新生儿的生命,在吸痰器等抢救设备不到位的情况下,徐长珍毫不犹豫地俯下身,先口对口吸出新生儿口内的羊水和分泌物,再口对口做人工呼吸,新生儿皮肤渐渐红润了,开始有了呼吸,最后终于“哇”地一声哭了出来。手术室一片欢腾,在场的医护人员都伸出大拇指,产妇术后也平安脱险。第一台手术的成功,赢得了阿方的信任,为了感谢中国医生,新生儿被起名为“西诺瓦”,意思就是“中国人”。
从1993年开始,徐长珍和队友们累计治疗患者10万余人次,开展手术1.5万余台次,抢救危重患者700余人次,接生新生儿4万余例。越来越多的孕产妇为了感谢中国医生,给孩子起名为“西诺瓦”。现在在当地,叫“西诺瓦”的孩子,已经有1万多名。
2022年5月的一天,晚上10点,来自上海市的援摩洛哥医疗队骨科医生马南接到急诊室来电:当地一名10岁的女孩意外受伤,中指和无名指几近脱落。
清创、骨折固定、肌腱神经修复……手术近两个小时,女孩的两根被严重夹伤的手指成功保住了。
“当地人喜欢找中国医生看病,技术水平是一方面,重要的还有中国医生的认真负责和对贫富患者的一视同仁。”第171批援摩洛哥医疗队默罕默迪亚分队队长胡炳麟说。
卢旺达,马萨卡医院,来了一名令很多医生“不敢动手术”的肿瘤患者。
经过中国医疗队3个半小时的手术,患者的肿瘤与下腔静脉成功分离。临近出院,18岁的患者激动地拿起笔,在主治医生手上用卢旺达语写下一行字:“中国医生,是你们给了我生的希望。”
类似的故事,不计其数。在几内亚,成功实施该国首例开胸手术;在圭亚那,走进热带雨林深处,把医疗服务送到当地民众“家门口”;在柬埔寨,进行免费手术,帮白内障患者重获光明……中国援外医疗队一次次在艰苦条件下成为“创造奇迹的人”,也凭借一颗颗医者仁心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人”。
从事儿科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31年的郎志存,有过两次援外经历。他代表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参加第16、17批和第23批援贝宁医疗队,4年诊治门急诊患儿9380人次,住院患者8413人次,抢救危重患儿2017人次,同时开展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蓝光治疗、新生儿窒息复苏术和儿童心肺复苏术等业务,还借助针灸这一中国传统医疗技术令当地百姓受益。
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外科主任李俊升,2007年8月开始支援卢旺达,10载时光,6次奔赴,为马萨卡医院建立外科病房和手术制度,开展后腹膜巨大纤维瘤切除等手术,填补了当地技术空白。10年间,他累计诊治患者1.2万人次,完成手术共2000多人次,救治危重病患200人次。
…………
我国是世界唯一一个长期无偿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大规模派遣医疗队的国家。援外医疗队派遣是我国持续时间最长、派遣规模最大、实施效果最好的援助项目之一,深受受援国政府和民众的欢迎。
60年来,我国累计向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援外医疗队队员3万人次,援建医疗卫生设施共130多所,诊治患者近3亿人次。
他们之中,有的队员累计援外服务12年;有的长眠海外、祖孙三代接续援外;有些队员与患者之间的故事已落幕,而援外医疗队的故事仍在继续。
大爱无疆,用生命守望相助
在病毒肆虐時救治危重患者,在艰苦环境中填补医学空白,中国援外医疗队甘当冲向一线的“逆行者”、与病魔较量的“尖兵连”,用生命守护生命。
2011年9月,坦桑尼亚发生震惊世界的沉船海难事件,一艘载有600余人的渡轮在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沉没。得知情况后,中国第24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队长、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苏州科技城医院)副院长卢建林第一时间联系相关部门,表示中国医疗队时刻待命,准备接受救治任务,同时制定了详尽的救治预案,成立治疗小组,筹集药品和器械,由专人24小时值班。
幸存者陆续被转到医院,他们有的有严重肺水肿,有的伤口被海水浸泡到发白……所有中国医疗队队员通力合作、倾力救治。沉船事件进入第三天,海难幸存者的救治工作仍在继续,医疗队已经鏖战了几十个小时。
经过艰难的努力,400多位沉船事故受伤者陆续康复。中国医疗队的快速反应和精湛医术赢得了当地政府、医院同仁和百姓的高度赞誉。桑给巴尔总统在接见医疗队全体队员时诚挚地表示:“你们的高尚工作,桑给巴尔人民会永远记住的。”
2011年6月,卢建林带领中国第24批援桑给巴尔医疗队20名队员远赴非洲,展开一场跨越万里山海的医疗救援之旅。到达后他发现这里七八个患者挤在一间屋里,无病种之分,也无专业护士,一台风扇用来通风,几乎没有消毒设施,手术室里蚊子、苍蝇乱飞。
一名当地患者需要切除增生的前列腺,微创手术是最佳选择。当地医生告诉卢建林,医院有一套旧设备。卢建林一看,不仅锈迹斑斑,镜子也不配套,只能看到12度视野,而这样的手术通常需要30度视野。于是,卢建林在狭窄的视野中,小心翼翼地操作电刀。老旧的电刀并不锋利,每切割一块组织,都要将刀头拿出来刷洗……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卢建林完成了当地首例微创泌尿外科手术。手术成功后,患者举起左手放在胸前,以当地独特的方式表达感谢。
在地震、海啸灾区搭起流动诊所、帐篷医院,在病毒肆虐时救治患者,在艰苦环境中填补医学空白……在诸多困难之地,时时可见中国医疗队的身影。
2014年3月,非洲暴发了严重的埃博拉疫情。之后数月,几内亚疫情愈加严重,感染人数激增,病死率极高,不少国家撤离了援非医疗队。为帮助非洲国家有效应对埃博拉疫情,第24批援几内亚医疗队与北京公共卫生专家组临危受命,共同组成培训团队,负责开展几内亚的埃博拉防控培训任务,协助受援国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普及防控知识。
“有些人因为埃博拉走了,中国人却因为埃博拉来了。”这句流传在当地的话,是对中国医疗队最好的褒奖。
2016年-2018年,河北省卫生健康委机关服务中心主任王俊辉担任援刚果(金)医疗队队长,经历了当地两次大规模骚乱,但仍坚持开展义诊、公益活动,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盛开在非洲大地的茉莉花”。此间,刚果(金)两次发生埃博拉疫情。中国医疗队迅速建立了检测、预警、报告等机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2020年5月,为帮助防控新冠疫情,中国援助刚果(金)抗疫医疗专家组在1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到达了刚果(金)、刚果(布)、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非洲国家,总行程3.5万公里。中国医疗专家组除了每天5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其他时间都在工作。他们的辛勤付出,得到了高度认可。
“我们的知识和技术能实实在在帮助当地患者”“做好援外医疗工作已是一种情怀”……中国援外医护人员一句句质朴、温暖的话语道出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授人以渔,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党的十八大以来,援外医疗队模范践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积极推进“光明行”“爱心行”“微笑行”等义诊创新工程活动,拓展公共卫生合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随着援外医疗活动的持续进行,中国智慧在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土地上浇灌出友谊之花。
多米尼克,一个位于东加勒比海的岛国,距离中国1.5万公里。当地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高,卫生环境简陋,心内科医生更是“一医难求”。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吴德熙作为第2、3、4批援多米尼克中国医疗队队员,一待就是3年。他发挥专长接诊救治心血管病患者约5000人次,在当地积极推广新技术,开展了第一例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术、第一例动态心电图监测、第一例动态血压监测等。
2021年5月7日,吴德熙接到中多友谊医院急诊电话,一名73岁的女性患者心率只有22次/分,请求心内科医生紧急会诊。他查看患者后,初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在医疗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吴德熙成功地进行了多米尼克历史上首例临时起搏器植入术,术后患者病情稳定。
在吴德熙看来,要真正提高当地的医疗水平,“授人以鱼”更需要“授人以渔”。为了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吴德熙把帮助培养医生当作一项重要工作,积极推动创立了多米尼克首个心血管内科,推动成立了中多心血管影像学中心和中多远程医学中心。
为抗击非洲暴发的埃博拉疫情,2014年8月,中国第24批援几内亚医疗队队长王振常率队踏上征程。多年来,这支医疗队始终坚守在埃博拉疫情防控最前线,开展医疗救治。同时,为提升当地防控能力,医疗队与北京公共卫生专家组共同组成培训团队,帮助几内亚进行公共卫生培训。
“我们培训了1600多人,超额完成了几内亚公共卫生培训项目,为防控埃博拉疫情起到了重要作用,更为以后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更新了理念、储备了人才。”王振常说。凭借在几内亚为抗击埃博拉疫情作出的积极贡献,这支队伍成为第一支得到由几内亚总统颁发的共和国勋章的医疗队。
卢建林刚到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时发现,这里缺医少药,手术室设备陈旧,甚至没有消毒设施,开展手术的条件非常有限。卢建林带领医疗队迎难而上,在完成大量艰辛的前期工作后,2012年9月成立中国医疗队微创外科中心,引进先进的微创外科设备和技术,大幅改善手术室条件,提高手术治疗水平。
在西非国家贝宁,当地民众经常称呼中国医疗队医生为“yaba”。这在贝宁土语中是“朋友”的意思。郎志存曾先后两次支援贝宁洛克萨。第一次援贝的3年时间里,他不仅救治了大量患儿,还将中国传统医疗技术针灸教给非洲同事。小小一根针,不但治疗了疾病,更串起中贝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2019年,郎志存受命担任中国第23批援贝医疗队总队长。在贝宁洛克萨中心医院建立远程会诊中心,首次使用远程会诊系统进行专家会诊……新技术的加持为援外医疗工作带来新模式。
“10年前我们在援助国带的学生,现在已经成长为业务骨干。”李俊升有着切身感受,“他们把中国医生好的管理理念、治疗理念都貫穿在日常工作中。”
随着援助的医疗设备不断升级,受援医院的水平也大大提升。“以前我们血液科可能只能做一个血尿便常规、疟原虫涂片检查,现在可以进行血液生化、激素水平测定、疟原虫免疫反应测定等,原来的黑白超声也换成了彩色超声。”李俊升说。
从“输血式”援助转向可持续“造血式”援助,从“中国医生”到“中国医院”,中国援外医疗正为受援国家留下一支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60年的时间里,我国援外医疗队先后奔赴76个国家和地区救治患者,与41个国家和地区的46家医院建立对口合作,共建25个临床重点专科中心,填补数千项技术空白,培养医疗人员10万余人次。
今天,中国援外医疗队仍奋战在全球56个国家110余个医疗点,其中近一半在偏远艰苦地区,持续传承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续写中国援外医疗队的故事。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中国援外医疗队勇于担当、不辱使命,在人类医疗卫生合作史上树立了典范,60年持之以恒地付出,为增进人类健康福祉、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今天,这份无私奉献与深厚情谊早已超越国界、超越民族、超越肤色。他们像一簇簇迎风而起的蒲公英载着天下大同、人类大爱的种子,跨越山河大海,一次次不远万里、为爱奔赴,一次次落地生根、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