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场所精神视域下图书馆的空间营造研究
——以IFLA年度公共图书馆奖为例*

2024-01-11高欣妍

图书馆 2023年12期
关键词:场所图书馆精神

祁 宁 高欣妍

(1.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 沈阳 110168;2.沈阳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68)

0 引言

在信息时代,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的标志性场所,其功能和职责在不断发生改变。兰开斯特曾在20 世纪80年代预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资源的普及正在消除人们对于纸质图书的依赖,图书馆正走向衰落[1]。实际上,经过40 多年的发展变化,图书馆不仅没有消亡,还成为了学习交流与共享中心、举办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当前,世界各地的图书馆正积极进行新馆建设或旧馆改造,在避免空间趋于同质化、加强交互性功能设计、满足用户体验需求、提升读者感知力等多重挑战下,各馆还需要进一步成为融入“场所精神”的载体。

“场所精神”理论首次出现在20 世纪70年代的建筑学领域,“场所”是个人获取特定记忆的场所或地点,也是个人记忆物体化和空间化的具现,“场所精神”即场所和空间带给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2]。此前相关理论多被应用于建筑领域,近年来图书情报领域的部分学者对此也较为关注。许建业等从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视角,将场所精神理论应用于建筑学与图书馆学的交叉领域,以期优化图书馆空间,提高图书馆价值,以及营造良好的场所精神[3]。陈斌等以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为案例,从空间形态塑造、文化氛围营造、读者体验引导等角度,对营造具有高校图书馆特色的场所精神进行了探索[4]。刘佳以场所精神的方向感、认同感、归属感为理论依据,探讨了西雅图社区图书馆的氛围营造,为建构社区图书馆的场所精神提供了参考方向[5]。苏欢等梳理了图书馆空间的演变特点,以场所精神为理论基础,针对图书馆阅读空间的氛围营造提出了策略[6]。陈敏贤等基于场所精神的理论视角,解构高校图书馆空间的场所认同,提出从空间布局、空间功能的角度提升场所认同感,为图书馆空间注入情感元素[7]。现有研究提升了图书馆建筑和空间的场所价值,为我国图书馆的功能转型提供了理论借鉴,但同时还需要加强案例研究,以为图书馆空间氛围的营造寻找新的实践方向。

1 场所精神与图书馆的内在联系

1.1 场所精神表达空间特征

场所精神源于古罗马人的宗教信仰,他们认为每一种独立本体都有灵魂,赋予人和场所生命,并决定其特征和本质。1979年,挪威著名建筑学家诺伯舒兹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提出了场所精神理论,认为场所是由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及颜色构成的整体,这些要素代表了“环境的特性”,也就是场所的本质。每一个场所都具有区别于其他场所的氛围,这种氛围由人和空间共同创造,因此当人与建筑空间多次接触后,就会对空间环境的记忆和情绪产生印象,这种印象就是场所精神[8]。同时,人进入场所后须先找到立足点,即找到“方向感”;在辨别方向后,还需要了解自己与场所之间的关系,在空间中认同自己,即产生“认同感”;在场所的整体氛围下,及人与空间的交互作用下产生“归属感”[9]。“归属感”是“方向感”和“认同感”二者作用的升华,也是人在空间环境中找到自我、认同自我,最后获得安全与舒适体验的过程。

场所精神的形成就是通过运用空间赋予的特征,让环境与人产生密切联系,进而找到“方向感”、产生“认同感”、获得“归属感”。在图书馆空间中表达场所精神,除了要从建筑本身的社会功能出发,还要把握自然要素及人文要素,将人的需求与空间的关系融入图书馆环境,以人文赋予空间真正的灵魂,创造出图书馆独一无二的场所精神,让其发挥出更大的现实意义。

1.2 场所精神赋予图书馆现实意义

图书馆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建筑场所,更是具有社会意义的文化场所,其特征和意义都是由读者赋予的。图书馆空间融入当地特有的文化,可以营造出独特的氛围,促进读者在图书馆中学习交流、了解历史、体会人文精神,满足社会公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作为社交和文化场所的图书馆反映了当地人文精神所代表的特质[10],所以一个具备场所精神的图书馆不仅能让读者感受到当地悠久的历史文脉和人文内涵,还能记载读者在此处的经历,从而产生新的精神积淀。

场所精神不仅是建筑领域的理论,更是图书馆空间氛围营造的关键。用户只有在精神层面与空间氛围产生共鸣,才能领悟到场所真正具备的精神内核。图书馆作为文化建筑可以从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交互价值三个维度诠释其场所精神,提升图书馆的价值,所以挖掘其作为场所的独特审美及文化内涵、拓展其交互功能是场所精神融入图书馆的现实意义。

1.3 场所精神诠释图书馆实践价值

1.3.1 审美价值:展现图书馆的独特审美

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美的理解与感知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提升,对图书馆也有了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作为城市文化建筑的图书馆需要提供符合或超越时代审美的新概念,以更好地为社会赋能。图书馆的审美价值体现在建筑和景观上,建筑是展现审美特性的场所,景观则是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场所,二者缺一不可。图书馆也是区域审美内涵的外在表现形式,读者置身于新颖的图书馆建筑会被一种无法替代的亲近感、场所感和独特的感染力包围,从而展现图书馆建筑独特的审美价值[11]。同时,不同地域环境的不同景观,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和人文精神,在当地居民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影响着他们的审美。日本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以其轻巧的几何形状著称,整个建筑由多种不同弯曲度的拱形结构组成,巧妙地将自然地势与建筑结构相连,使建筑与周围景观保持很好的连续性,冲击读者的感官,具有一种“流动与静止”并存的空间特质,也展现了超前的审美意识[12]。图书馆在构建场所精神的过程中将建筑与景观相结合,打造出符合当地人文内涵的场所,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

1.3.2 文化价值:支撑图书馆的文化内涵

文化价值以特定的形式存储于某种载体中,通过行为、活动和仪式等方式被反复再现和构建,从而获得新的生命力。图书馆的文化价值为场所精神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这种价值不仅代表着过去,还象征着未来,更是文化内涵的体现和延续。图书馆在延续当地历史文脉、支撑文化发展、吸引读者和游客来馆、激发其主观能动性上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价值。宁波图书馆传承了我国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的历史文脉,开创“天一”系列的特色空间,举办“天一”主题活动,创造了独有的“天一文化”[13]。宁波图书馆将历史底蕴与现代文化相融合,重塑文化记忆,此举不仅让读者产生了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也将图书馆的文化价值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书香宁波”这句口号已成为城市特质,展现了“书藏古今”的城市精神。场所精神以人为主体,在文化价值的主导下进行继承、演变和创造,图书馆继承了独有的历史文脉,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价值。

1.3.3 交互价值:实现图书馆的交互功能

随着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已经成为信息交流、知识交互、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在多元化的知识表现形式下,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了交流空间和交互平台,加深了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联系,构建出一种智慧建筑的场所精神。这种场所精神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图书馆的发展模式更加多样化,数字技术给人们带来了沉浸式的体验和情境式的感受;二是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更加大众化,以社区服务、信息交互、空间体验来提高居民的到馆频率,满足读者多元化的信息需求。美国西雅图中央图书馆对空间布局和功能架构进行了创新:采用螺旋式书库革新传统的分层式存储模式,以坡道连排书带减轻馆员的资源管理负担;混合交互区以数字资源和检索咨询为主,集中提供跨学科的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14];开展可视化管理,发布实时管理数据,还允许读者在互动屏幕上发表观点,形成双向互动关系,打造管理和服务新范式[15];提供自助游览地图、智能化语音导览、立体化手机导览、艺术和建筑视频等功能,全方位为读者带来沉浸式的体验服务,较早搭建了图书馆的智能化平台[16]。因此,无论是由数字技术带来的探索体验,还是由公共服务提供的信息交流,交流互动的灵活性和便捷性都诠释了图书馆的交互价值。

2 场所精神视域下图书馆的空间营造原则——以IFLA年度公共图书馆奖为例

IFLA/Systematic年度公共图书馆奖是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 简称IFLA)与丹麦软件公司Systematic A/S 于 2014年合作设立的奖项,旨在向新建成的公共图书馆致敬,同时激励、参与、赋能和连接全球图书馆领域。评选标准中的图书馆如何反映当地文化、融入城市景观并与周围互动、空间功能和架构影响用户体验、灵活地支持空间协同作用、使用当地材料降低能耗、支持不同人群学习和社交、使用新技术并提升用户创造力等要求,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图书馆的价值和意义,能够充分诠释其场所精神[17]。

表1 IFLA“年度公共图书馆”奖基本情况表

文章以历届获奖图书馆为例,从场所的特征、意义和价值等视角出发,分析各馆是如何从景观、建筑、空间、文化、功能、信息、服务等方面诠释其场所精神,证明图书馆既是凸显地域特色文化、促进读者学习交流的物理意义上的建筑场所,也是让读者找寻自我、获得丰富体验、产生归属感的社会意义上的文化场所。

2.1 融入城市景观

获奖图书馆通过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将自然景观融入阅读空间,打造人性化的体验场所,既满足了读者对美的追求,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读者与场所的情感交流,增强了其归属感。奥胡斯Dokk1 图书馆(见图1)位于丹麦的奥胡斯河口,采用开放式设计,巨大的落地窗使其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透过玻璃向外可以欣赏河口美景,读者在享受海港、森林和城市景观的同时,还能与景观互动,提升城市景观的艺术审美[18]。奥斯陆中央图书馆(见图2)坐落于挪威的第二大海港——奥斯陆海港,其特有的悬臂式结构与海湾风景紧密融合,风琴形屋顶的折板和天窗将外部的景观引入室内,使其更具自然色彩,增强了人们与自然元素的联系互动,同时也为城市注入了生机[19]。

图1 奥胡斯Dokk1 图书馆

图2 奥斯陆中央图书馆

获奖图书馆塑造了蕴含场所精神的人文景观,提升了公众的感知力,区域特有的艺术性赋予了其更大的社会价值。图书馆作为文化建筑具备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将城市景观中的自然元素和图书馆的人文元素充分融合,营造出多层次的场所氛围,可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的需要。

2.2 创建标志建筑

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的“第三空间”,其建筑造型代表着该地区的艺术形象,是区域审美的外在表现。具有标志性和象征意义的建筑更能强化场所记忆,彰显图书馆的人文价值。克雷伯恩格图书馆(见图3)采用简单清晰的几何结构,由系列高度和规模不同且环环相扣的亭子组成,百叶窗式屋顶将采光引入室内空间,极具地域特色。该馆是澳大利亚休谟市的重要公共设施,其以友好的姿态迎接每位居民,为塑造美好的社区形象和产生新的场所记忆打下了基础[20]。

图3 克雷伯恩格图书馆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旧建筑逐渐成为区域特有的标志性建筑,承载着时代记忆,易于被公众所认同和亲近。KopGroep 图书馆(见图4)由具有100 多年历史的老校舍翻新改建而成,因荷兰当地许多居民都曾在这所学校读书,故也被称为“School 7”。为强调熟悉的氛围,该建筑翻修时充分保留了老校舍的教室、走廊和厕所的旧结构[21]。这种记忆性建筑不仅展现了独特的审美,也影响了公众对图书馆的印象,激发出读者的历史参与感,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体验,让读者在旧建筑与新图书馆的交互体验中产生了认同感与归属感。

图4 KopGroep 图书馆

2.3 创设绿色空间

获奖图书馆均较注重读者的整体感知,通过空间传递美的价值,注重视觉与触觉体验,积极创设绿色场所空间。一方面,在材料的运用、光线的处理、色彩的呈现等质感上注重满足居民需要,重视场所精神的体现,赋予图书馆独特的情感色彩。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见图5)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将建筑外墙覆以芬兰当地产的云杉板,因为本地材料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传递了一种方向感;无柱式空间设计为未来修建地下隧道提供了可能,可实现场所的可持续性利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可提供充足的自然光,这种被动式节能技术不仅可降低能耗,还能提高内部空间的品质,成为了零能耗建筑的典范[22]。

图5 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内广场

另一方面,以当地自然环境为灵感,结合感知需求,增添居民熟知的生活元素,营造轻松温馨的氛围,进而让读者对图书馆产生依赖,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米苏拉公共图书馆(见图6)位于美国哨兵山脚下,本着灵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设计师从周围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了设计灵感,比如墙壁、楼梯和家具都是用木头包裹,以白色、浅木色作为室内空间的主色调,给人平稳、沉静的感受;空间以紫罗兰色进行点缀,代表蒙大拿州的州花:苦根表示致敬,能让读者感受到图书馆所传递的绿色理念和精神内涵[23]。

图6 米苏拉公共图书馆共享大厅

2.4 凸显在地文化

获奖图书馆作为稳定存在的文化场所,其记忆与精神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和人文内涵,是在地精神文化的延续。希斯塔公共图书馆位于市中心购物商场的二层,自2015年改建开放以来,每年约增加50 000 名访客[24]。该馆的改建初衷是延续读书文化,让阅读成为和逛街吃饭一样日常的活动,便于喜爱读书的瑞典人民随时随地享受阅读的乐趣,此举可潜移默化地增强公众对读书的认同感,为城市营造出一种特色的文化氛围。

获奖图书馆是人与在地文化进行良好交流互动的场所,蕴含在地文化特质和精神内涵,其在创造空间体验感的同时,也塑造了场所精神。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又名“Oodi”,意为“颂歌”,公众参与了图书馆设计建造的整个过程[25]。该馆作为在地文化的象征,遵循《芬兰图书馆法》,认真倾听并吸收不同建议,完成“书的图书馆”向“人的图书馆”的转变,有助于增强居民的凝聚力,提升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让每一位公民都对图书馆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26]。

2.5 构建灵活分区

获奖图书馆在体现文化艺术属性和特征的同时,构建了灵活的内部空间,以支持空间的协同作用,最大化发挥场所功能。希斯塔公共图书馆(见图7)的空间设计十分灵活,拥有多个功能分区:阅览区、自习室、儿童区、语言咖啡厅和电影院等,每个区域都有着独立的装饰风格。阅览区植入多个颜色、材质、形状和功能各异的独立盒子,可根据活动调整布局,最大程度进行空间融合,为读者带来灵动的场所体验。奥胡斯Dokk1 图书馆(见图8)以丹麦文化部提出的“四空间模型”为基础,设立学习、灵感、交流和表演空间,可开展创意实验、小组合作、聚会交流等活动[27]。该馆作为文化艺术空间,在设置开放交流空间的同时,增强了功能混合性与灵活性,使读者在空间中通过活动和仪式创造文化价值,构建特有的场所精神。

图7 希斯塔公共图书馆阅览区

2.6 提供信息交互

获奖图书馆引入新技术,使馆内硬件和软件都得到了持续性发展和改进,并在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等方面不断优化升级。奥胡斯Dokk1 图书馆(见图9)融入创新技术为读者提供情景式体验,在入口大厅设置了交互式共享空间,读者可以创建发布自己的声音,在加深与图书馆联系的同时形成交互记忆;在儿童区的互动式地板上展示电子图书,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知识,也诠释了场所的交互价值。米苏拉公共图书馆(见图10)开设了创客空间和光谱探索区,配备有3D 打印机、3D 扫描仪、激光切割机、雕刻机及胶片数字化仪,以供读者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与社区合作创设高科技制作工作室,为用户提供试验技术和媒体制作[28]服务。数字资源和信息技术为用户带来了沉浸式学习与交互式协同实践场景,可以有多元化的体验,形成了智慧图书馆的场所模式。

图9 奥胡斯Dokk1 图书馆入口互动区

图10 米苏拉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

2.7 重视用户服务

获奖图书馆将服务范围扩展到社会的每个角落,让公民与图书馆建立情感联系,形成更为丰富的场所记忆。奥胡斯Dokk1 图书馆从“以书籍为核心”转向“以人为核心”,与市政厅合作提供各项公共服务,公民可以在馆内办理护照、驾照和社会福利等业务,既满足了生活需求又可推动社会协作,已然成为一个协同服务场所[29]。米苏拉公共图书馆开创了家谱研究中心、谱系研究室及家庭工作坊等特色空间,公民可在此研究家族历史、了解生命记录及死亡数据,获得对生命的全新理解。该馆将历史与现实联系在一起,形成时间和空间上的互动纽带[30]。获奖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核心,重视用户服务,积极优化用户体验,让有不同需求的公民都可以感受到图书馆的交互价值,增强公民的主观能动性,其已成为当地居民聚集、交流和互动的独特场所。

3 场所精神视域下图书馆的空间营造启示

IFLA 的年度公共图书馆奖从早期关注建筑外形设计和空间功能规划,逐渐转向发扬在地文化、融合周边景观、使用新兴技术,注重塑造图书馆独有的场所精神,为我国图书馆的空间营造提供了方向指引。构建图书馆的“场所精神”,应将其融入城市发展、传承地域历史文脉、满足公民文化需求、树立文化自信的过程中,从而起到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3.1 注重景观和谐共生,形成公众的审美感知

图书馆作为公共建筑,其也是城市景观中具有独特感染力的有机体,与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紧密相关。获奖图书馆能够协调周边景观,适应在地地理环境,融入景观并与之产生互动,在建筑中体现审美的价值,可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与当地自然景观融合是图书馆建筑与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我国公共图书馆大多建在市区内,虽便于读者前往,却缺少与自然景观的互动,忽略了公众的审美感知。因此,笔者建议在建设新馆或改造旧馆时,要最大程度利用周边的自然环境,将自然元素、周边建筑与图书馆进行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审美感染力的图书馆。例如秦皇岛的“三联书店海边公益图书馆”,与海滩、天然湿地和沙丘等自然景观充分融合,利用大面积通透的玻璃幕墙,打造出开阔的视野效果,保证每个座位上的读者均可面朝大海、欣赏窗外美景[31]。这种与周边建筑及自然景观相协调,内部空间利用光线营造氛围感以满足公众美感需求的方式,赋予了场所新的意义。

3.2 赋予建筑精神表达,展现新颖的建筑形态

获奖图书馆建筑不仅满足了实用性功能,还展现了开放包容的艺术形态,建筑外观的独特性和象征性提高了空间表现力,已成为当代标志性的建筑场所。近年来我国在公共文化建筑上大力投入,建造了一批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图书馆,例如上海图书馆东馆以“智慧 包容 互联”为设计和建设理念,外观好似钻石切割的单体,也仿佛是“城市园林中的太湖石”[32],以“太湖石”作为图书馆的建筑外形,表达了对文人学者所喜好的艺术形态之敬意。同时,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该馆以数码打印玻璃技术替代玉石,将大理石纹路“印刷”在建筑外立面上,此举既环保防腐又降低了成本,从细微之处体现了中外美学的有机融合。因此,新建图书馆可对之进行借鉴,打造超出时代审美的建筑地标、风景地标和文化地标,赋予建筑精神表达和生命力,营造艺术、人文、场所三者互通的场所氛围。

3.3 传承地域历史文脉,彰显民族文化自信

获奖图书馆以地域文化来支撑当地物质与精神文明发展,在公共服务、全民阅读、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出特有的推动作用,展现了与自身文化脉络相匹配的场所精神。我国公共图书馆也应根据地域特性,融合民族特色文化,成为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场所,以彰显各民族和谐共处的文化自信。一方面,可以运用传统元素装饰图书馆,从细微之处表现民族凝聚力。例如贵州省图书馆的建筑外墙运用大量少数民族文字和贵州各民族的传统浮雕作为装饰,从建筑外观上展现了当地多民族的文化传统,展示出各民族文化蓬勃发展的场景,彰显了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以丰富的馆藏资源为基础开办多元文化展览,以帮助读者了解民族历史,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近年来贵州省图书馆全面整理了本省自清代以来的地方文献和散落民间的古籍书画,为读者提供了了解民族文化的平台[33]。考虑到当地的居民结构,该馆还创建了“贵州农家书屋网站”,以满足广大农村读者的阅读需求。以上举措在提升全民文化素养、促进多民族文化融合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4 应用前沿数字技术,提供多元的智慧体验

在大数据、区块链、元宇宙等新兴技术不断发展的“数智时代”,获奖图书馆不再是单一场所,而是赋予用户多元体验、数字和实体馆藏并存、展现文化与艺术价值的智慧型场所。近年来,我国图书馆也应用5G、VR、AI 等技术打造了众多智慧型空间,提供沉浸式场所体验和交互式场景感受,加深了读者与图书馆的联系,有效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例如首都图书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了《燕京岁时记》等VR 作品,并以二十四节气为脉络展现了《北京风俗图谱》等文化典籍,为读者提供了多重感官体验,实现了全方位沉浸式阅读。国家图书馆也将虚拟现实技术与5G 相结合,立体化复原《永乐大典》的文字场景,从时间维度再现其编撰历史,赋予古籍新的生命力,为读者提供全景感知的场所体验,催生了保护国家文化的使命感[34]。我国公共图书馆应注重对前沿数字技术的应用,以多元智慧方式呈现中华传统文化,打造多样化的智慧体验场景,增强文化辨识度,以构建更具交互价值的智慧场所。

3.5 探索用户需求,贯彻人本的核心理念

获奖图书馆从服务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了革新,提供以用户需求为基础的立体化服务,让每一位公民都能体会到图书馆的交互价值,感受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构建了人性化、便捷化的信息交流场所,塑造了独有的场所精神。近年来,我国较为重视提升地方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一方面为当地居民提供便利服务,另一方面也让外来流动人口感受到城市的包容性。例如广州图书馆设置了阅读体验区、信息技能学习区、语言学习馆、家谱查询中心和“广州之窗”城市形象推广厅等特色展厅,为不同社会群体提供服务,如为特殊群体提供信息技能培训、为广州新居民开设粤语培训,以展览沙龙等形式呈现城市多元文化的包容特征[35]。公共图书馆应积极探索各类读者的需求,提供人性化服务,扩大受众群体,坚持人文服务理念,让图书馆真正成为以人为本和被用户需要的交互场所。

4 结语

未来图书馆将成为城市的建筑地标、风景地标和文化地标,其应从场所精神赋予图书馆建筑和空间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交互价值出发,从提升公众审美感知能力、提高空间表现力、传承历史文脉、创建多元智慧场所、提高服务效能等方面激发读者的方向感、认同感和归属感,推动图书馆从单一的阅读场所转变为可交流知识、体验文化并提升素养的高品质文化场所。

(来稿时间:2023年6月)

猜你喜欢

场所图书馆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远离不良场所
拿出精神
图书馆
恋爱场所的变化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