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翻译学视角的茶文化翻译方法研究
2024-01-11赵现标
赵现标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3)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推进,中国的茶文化也开始向外流传,这就需要进行茶文化的翻译,来帮助我国的茶文化更好地宣传。但是在当前的茶文化翻译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会导致翻译的信息失真或是指向不明,严重阻碍了我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进行茶文化的翻译能够从更加专业的角度对茶文化进行翻译,借助一些翻译技巧就能够更加真实和生动的反映出本来的意思,也就能够体现出茶文化的深远与内涵。
1 生态翻译学的基本理论
1.1 理论渊源
生态翻译学主要以达尔文进化论为基础,并由我国的学者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进行更加专业的翻译。因此,在进行生态翻译学研究除了需要注意基本的翻译原则以外,还应该深度研究生态学对翻译的影响效果,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辨证选择,重视翻译者自身的专业性,运用生态学的专业知识来帮助翻译者根据原著中的语境和具体的描述来进一步揣摩用词和语法,从而增强翻译作品的感染力和真实度。
1.2 理论特点
生态翻译学理论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统一性和多样性、事物动态发展与均衡发展以及整体性和关联性三对关系之间的平衡。事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意味着事物之间是存在一定的联系的但又相对来说是比较独立的个体,这就意味着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是存在普遍适用的规律的,但根据不同作品所表达的重点和用词不一样,也应该有所改变。动态发展和均衡发展主要是突出作品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联系以及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均衡主客体之间的地位,翻译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尊重原作者的意图,翻译者要做的只是翻译,不能够在其中掺杂过多个人的情感和理解。[1]整体性和关联性指的是生态系统不同分支间的关系,在进行茶文化的翻译时,传统的翻译方式更多的关注是否能够翻译出原本的意思,完全按照原著中的字词进行翻译,但实际上并没有突出深层的含义,尤其是因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同样的字能够表达不同的意思和感情,如果简单进行直译无法让读者更加深刻认识到茶文化的精髓和传承,这就需要结合生态系统的各个分支的内容进行调整,结合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来辅助翻译,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内涵。
2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茶文化翻译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2.1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茶文化翻译方法的重要性
茶文化的翻译本身是文化交流传承中的重要环节,是能够加强国际之间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举措,同时还能够帮助国内茶饮文化相关从业人员了解更多国内和国外茶文化之间的区别和共同点,彼此进行文化之间的交流。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商品和文化交流活动都日益丰富,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应该参与到文化交流当中,那么进行茶文化翻译工作就是必不可缺的内容,要想能够更加准确的翻译出原著中的内容,就需要了解茶文化背后的历史和内涵,结合生态环境的实际背景来对原著中的内容进行更加传神的翻译,避免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影响读者的观感以及对茶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2]
2.2 生态翻译学视角的茶文化翻译方法存在的问题
2.2.1 翻译方法不当。在进行茶文化翻译时,很多情况下都会采用音译法对专有名词进行直接翻译。例如产地在六安市的“六安瓜片”,六安指的是茶叶的产地,而瓜片指的是茶叶的形状类似于瓜子的形状,但是如果直接采用音译法进行翻译,就会被翻译成“Lu An Gua Pian”。这种翻译方法虽然很简单并且能够表达出茶叶的名称,但是并不能够像中文茶名一样通过名字来反映出一些内涵,就会导致翻译的并不到位,造成原著中想要传达的信息缺失,这样读者在阅读和理解的过程中也不乏无法感受到茶文化的内涵。又例如工夫茶和功夫茶,在翻译时都会被翻译成“Gongfu Tea”,但实际上这两种茶所表达的含义并不相同,功夫茶重点强调的是泡茶的技术,而工夫茶强调的则是制作茶叶的工艺精良,如果在翻译的过程中把两者混为一谈,就会严重影响到读者的认识和理解。[3]而且国内外茶文化的历史背景并不相同,因此审美习惯也会有所差异,例如“西湖龙井”在进行翻译时会被翻译成“Dragon well”,这种翻译不仅外国人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国人在进行阅读时也会觉得非常别扭,这样也不利于茶文化的宣传。另外,在进行茶文化翻译时很多翻译者都会采用不同的翻译方式,对同一种茶叶的名称会出现音译法、意译法和直译法等多种翻译方式,但是本身中国的茶文化就是比较丰富多彩的,如果单纯音译就很难反映出茶文化的内涵;如果采用意译又会让读者难以理解,难以构建与实际物品之间的联系。
2.2.2 翻译者的专业素养不足。在进行茶文化翻译时,除了基本的翻译方法以外,翻译者的专业素养也会对翻译出的文章的质量造成影响,因此需要翻译者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来保障翻译出的内容是能够帮助茶文化传播的。翻译者在展开翻译工作之前,首先应该掌握一定的茶文化历史背景。茶文化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在不断的历史变迁过程中,茶文化也会或多或少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很多时候茶叶的品种背后也会有很多历史典故,只有能够深刻了解茶文化背后的历史背景,才能够更加真实准确地翻译出茶文化的内涵。[4]但是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很多翻译者都对茶文化的历史背景并不了解,或是所掌握的内容还不足以支撑他们进行翻译,就会导致翻译者的翻译内容体现不出茶文化的历史内涵,对于翻译内容的准确性把握度也不够。其次,就是翻译者还需要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的相关知识。茶文化对外宣传本身就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展开的文化传播,而文化传播的最终结果就是导致很多外国人加强了对我国茶文化的喜爱,随之而来的就是茶叶产品远销国外,而茶文化的翻译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茶叶的贸易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翻译者只能对茶叶进行简单的翻译而忽略其背后的复杂信息,失去了精神文化的沉淀和产地口感的描述都会影响对茶叶的判断,这时就可以适当加入市场营销的相关知识,来帮助更多的消费者来感受茶文化。
3 基于生态翻译学视角的茶文化翻译的方法
翻译指的是联众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生态翻译学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语言形式的表达进行转换,一种是语言方面的转换,生态翻译学需要翻译者能够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之后进行翻译;其次是文化维度的适配性需要翻译者能够深刻领会两种语言各自的文化内涵,感知两种文化之间的碰撞,以及在进行翻译时需要注意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避免出现过于直接的翻译;另外,还需要考虑交际维度的问题,翻译者除了需要注意翻译内容和意义以外,还应该注意基本的交际含义。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注意这三个方面之间的平衡,并结合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行翻译。[5]
3.1 可行的翻译方法
在选择翻译方式时应该尽量选择那些贴近中国实际的发展情况并且基本符合国外对国内相关信息的了解程度以及国民能够接受并认可的表达习惯来进行翻译,在进行茶文化的翻译时,应该要符合转化之后的语言的表达习惯,不管是词句的选择还是语境的转换都应该进行仔细的选择,同时还应该注意转化之前语言所要表达的完整的内容,不能够单纯为了内容的完整而忽略掉源语言的文化内涵。在翻译者展开翻译工作时,应该要在语言、文化和交际当中寻求一个平衡,彼此之间相互转化,通过生态翻译学理论来进行综合性分析,在开展茶文化翻译工作时需要同时采用音译以及解释和规划相结合的翻译方法,做到以上提到的几点要求。
在翻译工作展开的过程中,如果转化之后的语言中原本不存在能够表达源语言中所要呈现的内容的语言时,就可以选择音译加解释的翻译方法。例如在翻译工夫茶时就可以翻译为Gongfu Tea(a very concentrated type of tea drunk in Chaozhou,Fujian,and Taiwan),而功夫茶则可以翻译为Gongfu Tea(a Chinese cultural activity involving the ritualized prepar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tea),六安瓜片可以翻译为Liu An Tea(Melon seed-like leaves)等。其中前面的音译都是对转化前语言的读音的直接翻译,而后面注解的内容则是从源语言的文化背景进行更加详细的解释,让读者能够从更多的角度去理解取名的原因等。从语言维度的视角去分析,在进行茶文化翻译时采用音译和解释相结合的翻译方式能够更加准确表达出原本的意思;从文化角度分析,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能够让读者大致了解源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借助这种音译和解释相结合的翻译方式能够满足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对翻译工作的要求。[6]
源语言文化在翻译过程中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文化缺失,对与翻译者来说也是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茶文化在进行翻译时也会有很多具有独特内涵的文化词汇,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需要翻译者下一番功夫,结合这些专有名词的具体含义以及源语言的文化背景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让读者能够真正理解这些专有名词的含义。例如,在翻译“茶博士”时,如果单纯从专有名词的语言维度进行翻译就会被翻译为“Tea Doctor”,但实际上茶博士在我国的具体含义是负责制作茶的完整工艺上的师傅,包括煎茶、煮茶、沏茶和泡茶等多方面的工作,是具有一定指代性的名词,因此不能仅仅通过专有名词的表面进行简单的翻译,但是也不能翻译为“waiter”,这种翻译会让读者认为这个专有名词指代的是那些工作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服务人员,但实际上指代的是非常专业的技术人员,没有办法体现专有名词背后的文化内涵,因此从三维角度进行分析之后,需要翻译为“tea service master”,这种翻译方式就是归化,既能够让读者理解内容,还能够体现背后的文化。
3.2 翻译者主体性
翻译者是翻译工作的主体,翻译者对于茶文化的理解程度以及喜好在其翻译工作过程中以及翻译出来的内容中都会有所体现,因此需要翻译者能够重视自身的主体地位,着重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来保障翻译内容的质量。翻译者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选择跳出自己的专业领域从更多的角度理解和分析茶文化的真实含义及其背后的文化内容,要充分了解茶文化所蕴含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在具有一定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来开展翻译工作,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和文化底蕴,在这在进行翻译时才能够更加得心应手。这样的翻译能够真实体现翻译者的文化底蕴以及翻译功底,这样的翻译也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生态翻译学讲究的就是要以翻译者为主体来进行翻译工作,翻译者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基础就能够翻译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也就能够促进我国的文化交流。
3.3 翻译中的文化内涵
中西方文化中的多重差异,在翻译中不能完全理解应用也会引发茶名翻译的误解。以中国色彩文化为例,五行对应五色,而五色又分别有着不同的色彩语言和特性,在翻译时需要熟知这些传统文化,色彩中红色历来有喜庆和吉祥的美好寓意,在茶名中的“大红袍”即是如此。例如在翻译“碧螺春”时,如果翻译人员本身具有较强的文化知识基础足够了解茶文化的历史内涵,就会翻译为“Dong Ting Bi Luo Chun Tea”:a hard -working and kind -hearted orphan girl named“Bi Luo”。中国的龙文化也和西方完全不同,中国崇拜龙,茶名中亦有“龙井茶”“龙虎斗”等,西方文化中的龙则是恶龙,有邪恶的象征。冈仓天心曾经说过:翻译是一种背叛。[7]他在《茶之道》中对于茶的活泼的生命和精神高度的延续与重振,对于日本茶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让语言回归到茶境和人情,是茶文化在翻译中需要融入对茶的深情体贴。尤其是茶名的翻译不能望文生义,有的茶名字面含义与其茶文化的真正含义相差甚远,在翻译时一定要熟知典故和历史才可以,如“铁观音”的历史文化中,相传有一位茶农魏荫每天早晚向观音敬一杯清茶,几十年后梦见自己在小溪中发现一株茶树,醒后沿梦找寻真的找到一棵茶树,后悉心培育得名。“铁观音”中的铁是指茶色暗绿如铁,而“观音”则代表佛教人物观音菩萨,在翻译时如果采取翻译加标注的方法,就可以译为“Tie Guan Yin;a variety of oolong tea”,这样的翻译就可以更为清晰明了,并且把文化也蕴藏在茶名之中。[8]因此在翻译中,要树立跨文化意识,避免文化冲突,保证内容的准确表达,也便于西方读者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
4 小结
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国际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这时就需要加强茶文化翻译工作的重视,找到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对应的措施,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来分析和揣摩翻译的文字,要保留源语言的文化内涵和基本含义,还要适应目标语言的语言风格和特点,让读者能够真正通过翻译内容来了解茶文化,加强我国茶文化的对外交流,也能够促进我国对茶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