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概念、特征与要素

2024-01-11崔运坤夏忠梁孙晋海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参量共生全民

崔运坤,贾 燕,夏忠梁,孙晋海,米 靖

(1.山东大学,山东 济南 250100;2.泰山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3.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 泰安 271000;4.沈阳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5.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对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提出了相应要求。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题中之义是“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两大民生工程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相互渗透、互为一体的过程……其本质是探索一条运动促进健康之路,最终目的是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1]26。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顺应时代潮流,在满足人民对健康生活美好需要、优化健康管理、促进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2-3]。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要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以满足人民的健康需求作为出发点和归宿[4]6;要以大健康观、大卫生观、大群体观为引导,以科学运动作为解决人民健康问题[5]的重要途径;要形成政府部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格局,以中央财政、政府投入、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资的多元筹资格局[6-7]为重要保障;要注重顶层设计与落地配套密切结合,确保政策的合法性、权威性、整合性、协同性,并加大政策制定的统筹力度[8-9]。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融合仍存在思想意识不到位、行政管理体制不规范、体育社会组织疲软无力、复合型体医人才短缺、供给与需求矛盾和健康服务业发展缓慢等现实困境,要从部门融合、政策融合、人才融合、组织融合、资源融合和产业融合等维度,实施思想引领、科学指导、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文化宣传等系列工程[1]31[4]7[10-11]。

基于跨领域、跨学科的相关研究及理论基础,从共生的角度,聚焦内涵、特征、单元、模式和环境5 个重要方面,厘清概念、特征与要素3 个基本问题,是科学认知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的必需,能够丰富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知识和理论体系,为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发展的模式优化、环境营造和困境破解提供新的思路。

1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的概念

1.1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的内涵

全民健身是全社会各种不同类型的人在生命的各个阶段,以促进生长发育、保持旺盛精力、增强人民体质、增进身体健康、延缓身体衰老,以提高生活质量、满足生活需求为目的的各类体育活动的总和[12]。 《辞海》认为健康是人体各功能正常、器官系统发育良好、精力充沛、体质健壮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13];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的完满状态。全民健康的定义一时难以统一,本研究认为:全民健康是全社会人员、全生命周期的全面健康状态,包括预防、治疗和康复全过程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等。

融合是不同事物相互渗透、调和,合为一体[14];是新奇的出现与创新引发不同系统主体相互作用,使得不同系统向同一方向运动或汇合的过程与结果[15]。 生物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学者们认为,共生是不同种属的生物生活在一起,暗示了生物体某种程度的永久性的物质联系[16];共生是两种或更多生物生理上彼此需要平衡的状态[17];共生是人类之间、自然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命运关系[18];共生是经济主体之间存续性的物质联系,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关于资源所形成的关系[19]3。 总体来讲,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20]7。

依据全民健身的体育活动属性、全民健康的完满状态属性、融合的过程属性、共生的关系属性,本研究认为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指为达到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事业相互交融、互为一体的状态,进而实现科学运动促进健康的目的,共生单元在一定共生环境中按照某种模式形成的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资源的生产、交换和配置关系。 理解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的内涵需要注意5 点:1)科学运动促进健康是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的最终目的,即通过各类体育活动促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的全面健康;2)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事业相互交融、互为一体的状态是融合共生的总体目标,此种状态以产生新的物质或事物为成熟标志;3)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融合共生是以一定共生环境为保障,以一定的模式为途径而产生的资源关系;4)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是在“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指导下多种积极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5)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是全体人民在全生命周期内应享有的基本权利。

1.2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的外延

划分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21]。 鉴于本研究采用资源关系视角,认为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融合共生是围绕资源而形成的关系,故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融合共生划分为人力资源、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融合共生。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人力资源融合共生,指共生单元在一定共生环境中按照某种模式形成的人的智力和体力资源的生产、交换和配置关系。 此范畴的“人”必须是意识功能良好,能够独立参加社会劳动并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所贡献的“人”[22],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齐全的“人”,并当其作为客体时能够对主体有价值。 体力主要指人的身体素质(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和身体潜力(内外部刺激下表现出来的身体能力);智力主要指人的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和推理等,即人通过思维活动而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有形资源融合共生,指共生单元在一定共生环境中按照某种模式形成的财力、实物资源的生产、交换和配置关系。 其中财力资源主要指现金储备、类现金资产、筹款能力、盈利能力和举债能力等;实物资源主要指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和机器设备等。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无形资源融合共生,指共生单元在一定共生环境中按照某种模式形成的信息、文化、管理、技术和市场等资源的生产、交换和配置关系。 其中信息主要指数据、资料、消息、情报和知识等;文化主要指价值观、信仰和准则等;管理主要指战略计划、管理风格、经营艺术、领导作风、管理制度、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和工作惯例等;技术是无形资源融合共生的重点,与无形资源融合共生的质量和效果密切相关,主要指专利、技术诀窍、技能等;市场主要指环境认知、营销网络、信用、品牌和社会关系等[23]。

理解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的划分需要明确3 点:1)“人”作为客观世界的主体物质,是有形资产和无形资源的生产者、交换者和配置者,人力资源的融合共生是首要的融合共生;2)无形资源通过有形资源发挥作用,有形资源通过无形资源体现价值,有形资源融合共生和无形资源融合共生相辅相成、互相促进;3)无形资源具有非物质性,作为累积性、高投入性、高创新性和难于模仿性的资源,是共生单元的保密性资源,融合共生的难度较大。

2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的特征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的人本性。 从惠及人群的主体视角看,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惠及群体是全体人民,融合共生的最终目的是科学运动促进健康;而此范畴内健康的主体也是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是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的指导思想,人本性是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的显著特征。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的全面性。 从惠及人群的范围视角看,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的惠及人群为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学历,其惠及主体是全体人民。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孕前、胎儿、婴儿、幼儿、儿童、青少年和中老年等人类生命的不同阶段,均可受益于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融合共生。 从健康过程视角看,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包括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的时代性。 从人民需求视角看,健康是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需求,其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是需要解决的时代命题。 从历史演进视角看,加强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能够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作为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途径,肩负重大时代使命。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的实践性。 从本质属性视角看,全民健身的本质属性是身体活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的本质属性是资源的生产、交换和配置关系,身体活动和资源关系都具有高度的实践性。 全民健康的本质属性是圆满状态,但此圆满状态是在多种积极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而产生的,也具有实践性的特征。 同时,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也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发展和成熟。

3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的要素

3.1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的共生单元

3.1.1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的共生单元概念

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是形成共生体的基本物质条件[20]7;人和人构成的组织是社会共生关系的主体要素[19]6。 广义的社会组织泛指社会上的一切组织,狭义的社会组织专指与政府组织和企业组织相对应或区别的各类组织[24],也称为第三部门。 本研究采用广义的社会组织的定义,认为由人构成的社会组织是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的共生单元,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科技和宗教等领域的各级各类社会组织。

按照同质性可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的共生单元分为同类共生单元和异类共生单元。 不同属性社会组织构成的共生单元称之为异类共生单元,异类共生单元之间的关系用关联度表示,如健身器械生产企业和医疗服务机关为异类共生单元。 同一属性社会组织构成的共生单元称之为同类共生单元,同类共生单元又分为同类同代共生单元和同类异代共生单元。 同类同代共生单元之间的关系用同质度表示,如具有同样生产经营性质的企业为同类同代共生单元。 同类异代共生单元之间的关系用亲近度表示,如生产同类不同级别产品的企业为同类异代共生单元。

3.1.2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的共生单元参量

共生单元参量包括质参量和象参量,反映共生单元内在性质和内在关系的参量称之为质参量,反映共生单元的性状表征和外在表现的参量称之为象参量。 质参量的变化是引起共生单元突变的关键因素,而象参量的变化一般不会引起共生单元的突变[20]11。 根据本研究阐述的融合共生的资源关系属性,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的共生单元质参量和象参量分别指人力资源、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即体力资源和智力资源的质量,厂房、设施和设备等实物资源的质量,筹款能力、盈利能力和举债能力,以及信息、文化、技术、管理和细分市场的质量等是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的共生单元的质参量;人的数量、现金储备、类现金资产和厂房设施设备,以及信息、文化、技术、管理和细分市场的数量等是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的共生单元的象参量。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的共生单元一般有一组质参量和一组象参量。 占主导地位的质参量称之为主质参量,主质参量决定了共生单元的性质,也是共生关系发生的关键基础,在不同的时空条件或共生阶段主质参量是发展变化的。 以人力资源的主质参量为例,在融合共生的初级阶段,共生单元需要增加有形和无形资源的象参量,如增加厂房面积和设备设施数量、进行技术推广和开拓市场等,此时体力质量成为人力资源的主质参量。 然而随着融合共生的发展,有形和无形资源的象参量达到一定程度,共生单元需要提高有形和无形资源的质参量,如提高筹款能力和举债能力、进行技术创新和市场优化等,此时智力质量成为人力资源的主质参量。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的共生单元质参量和象参量相互作用,质参量的变化是导致象参量变化的关键因素,而象参量的累积性变化也会引起质参量的变化。 以共生单元的技术质参量为例,融合共生过程中技术的先进性提高了经济效益,有力地提升了共生单元的现金储备,并开拓了共生单元的市场,增加了共生单元的设备设施和员工数量,大力提高了共生单元的象参量;同时,现金储备的增加、市场的扩大、设备设施和员工数量的增加等象参量的变化,反过来积极地促进共生单元进一步更新和探索新技术,从而提高共生单元质参量。

3.2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的共生模式

共生模式亦称共生关系,是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 它既反映共生单元之间作用的方式,也反映作用的强度[20]8。 从行为方式和组织程度的二维视角看,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的共生模式分为行为模式和组织模式,其中行为模式包括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和对称互惠共生,组织模式包括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

3.2.1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的行为模式

寄生是资源不对称的共生单元之间形成的一方得益、另一方受损的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融合共生模式,其目的在于促进寄生共生单元的发展。 资源的单向配置和资源净损耗是寄生共生模式的主要特点,即宿主共生单元以“自甘损耗”的形式为寄生共生单元提供资源,而寄生共生单元不给宿主共生单元带来益处。 寄生共生模式只有宿主共生单元资源的损耗而没有新资源的生成;只有满足宿主共生单元的资源生产速度快于寄生共生单元的资源消耗速度的条件,寄生共生模式才能得以持续;当寄生共生单元无休止地消耗资源并永久作为寄生者存在时,寄生共生模式的有害性增强。 若寄生共生单元摆脱寄生者的存在形式,与宿主共生单元产生了资源的交换关系,则寄生共生模式终止。

偏利共生是共生单元之间一方得益、另一方无害无益的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融合共生模式,其目的在于促进获益共生单元的发展。 无损利他、单向获益是偏利共生的主要特点,即一或多共生单元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以“不求得益”的形式为其他共生单元提供资源便利。 施益共生单元和获益共生单元之间存在资源的生产、交换和配置关系,即偏利共生模式会产生新的资源,但新资源全被获益共生单元享有。 偏利共生中获益共生单元的数量要少于施益共生单元的数量,且当获益共生单元的资源需求超过施益共生单元的承受能力,偏利共生模式终止。 偏利共生是特殊的共生关系,需要特殊的共生界面;若要偏利共生模式长期存在,必须建立施益共生单元的补偿机制。

非对称互惠共生指共生单元以分工为基础,在双边或多边交流机制下形成的获益不均的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模式,其目的在于促进共生单元的非同步发展。 分工明确、获益不均是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的特点,即共生系统中的两个或多个共生单元根据自身的性质或功能,围绕资源的生产、交换和配置关系进行双边或多边任务分工,但由于政策、市场等共生界面的影响,以及各共生单元能源损耗不均,导致共生单元之间获益不均。 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中,各共生单元遵循利益最大、损耗最小的原则,分工合作完成不同目标以达到共同目的。 在性质稳定和功能丰富的共生界面作用下,非对称程度越低、范围越小,则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越稳定。但终因获益不均的结果限制,此种共生模式必然导致共生单元之间的不同步发展。 若出现大批量的共生单元因获益为零或利益受损退出此共生系统,则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终止。

对称互惠共生指共生单元以分工为基础,在双边或多边交流机制下形成的获益均等的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模式,其目的在于促进共生单元的同步发展。 分工合作、获益均等是对称互惠模式的主要特点,即共生系统中的两个或多个共生单元根据自身的性质或功能,围绕资源的生产、交换和配置关系进行双边或多边任务分工,并在稳定且均匀分配的共生界面影响下,共生单元之间获益均等。对称互惠共生模式中,各共生单元遵循利益均等、利益最大、损耗最小的原则,分工合作完成不同目标以达到共同目的。 对称互惠共生是理想的共生模式,其共生效率和共生效益是最大的。 在获益均等的多边交流机制稳固的前提下,系统外部的共生单元也将积极加入,对称互惠共生模式将稳定并长期存在。

从融合共生的发展演变视角看,寄生是融合共生的初级阶段,偏利共生是融合共生的过渡发展阶段,非对称互惠共生是融合共生的长期发展阶段,对称互惠共生是融合共生的高级阶段。 从融合共生的客观存在视角看,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可跳过寄生、偏利共生的模式,直接出现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 从融合共生的供需关系视角看,寄生是供给共生单元向需求共生单元单边提供资源的供需关系,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和对称互惠共生是共生单元之间双边或多边提供资源的供需关系。 从融合共生的利益获得视角看,寄生和偏利共生是需求共生单元、获益共生单元的单方面获益,非对称互惠共生是多共生单元间的不均获益,对称互惠共生是多共生单元间的均等获益。

3.2.2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的组织模式

点共生是共生单元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一次性地在资源的生产、交换和配置的某一方面形成随机的、不稳定的、非唯一的相互作用模式。 点共生模式具有随机性,一个共生单元在众多已知相似信息的共生对象中,与首先接触的共生对象形成共生关系。 点共生模式具有环境依赖性,随机性决定了共生单元之间很难在短时间内产生两者或多者的共生介质,多是借助外部环境的介质产生共生关系。 点共生模式具有不稳定性,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即资源的生产、交换和配置关系的共生界面消失时,则点共生模式终止。 点共生模式具有非唯一性,随着资源供需关系的变化,当需求方的需求能力减弱或丧失,供给方的供给能力降低或丧失,则点共生模式随即终止。

间歇共生是共生单元之间在不连续的时空组合内,以某种时间间隔多次在资源的生产、交换和配置的一方面或多方面形成的不连续、间歇的相互作用模式。 间歇共生模式中共生关系的产生不完全依赖共生单元接触的顺序,而是基于共生单元的性质和接触频率,摆脱了点共生模式的完全随机性,初步体现了共生关系产生的必然性和选择性。 间歇共生模式的共生介质是基于共生单元的分工和合作而产生和选择的,且此种共生模式建立在多共生介质基础上,突破了点共生模式的完全环境依赖;但是由于共生时间间隔的变化性和空间距离的不确定性,间歇共生模式的稳定性和唯一性是不连续的。

连续共生是在封闭的时间和空间内,共生单元连续在资源的生产、交换和配置的多方面不间断地产生相互作用的模式。 连续共生模式是基于共生单元的性质和共生环境的要求而产生的共生关系,体现了共生单元内在需求的必然性和共生环境外在的选择性。 连续共生模式建立在共生单元的分工和合作的多重共生介质基础上,体现了共生单元之间的多重分工和合作关系,大大减少了共生对象的搜索过程,提高了相互作用的高效性;且共生介质之间存在互补作用,提升了共生模式的稳定性,消除了共生过程的随机性。

一体化共生模式又称组织共生模式或共生体模式。 一体化共生是在封闭的时间和空间内,共生单元之间在资源的生产、交换和配置的全方面相互作用,形成了具有独立性质和功能的共生体。 一体化共生由一组具有多样性和互补性的共生介质构成共生界面,共生体内的任意共生单元只能通过此共生界面与外界环境发生作用。 一体化共生模式的唯一性和内部开放性突出,共生单元之间的作用有且只能在共生体内部产生,而共生单元和外部环境的作用只能通过独特的共生界面产生。 一体化共生模式的稳定性高、外部开放性小,一体化共生模式产生的共生体是具有特有介质的共生体,该特有介质主导共生单元的发展方向,而不是由环境介质主导。

从融合共生的时空视角看,点共生发生在特定时间和地点,间歇共生发生在不连续的时间段和区域内,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发生在固定的时间段和区域内。 从融合共生的分工合作视角看,点共生是事后分工,间歇共生是事后和事中分工,连续共生是事中、事后分工,一体化共生是事前分工。 从融合共生的发展演变视角看,点共生是融合共生的初级阶段,间歇共生是融合共生的过渡发展阶段,连续共生是融合共生的长期发展阶段,一体化共生是融合共生的高级阶段。 从融合共生的客观存在视角看,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可跳过点共生、间歇共生模式,直接出现连续共生模式。

3.3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的共生环境

共生关系或共生模式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而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20]8。 环境作为客体,是某一中心事物或主体周围的相关客体总和。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的主体是共生单元,即由人组成的社会组织,故而本研究认为,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的共生环境指社会组织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具体可分为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25]12。 其中,自然环境是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的基础,人工环境是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的保障,社会环境是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的关键。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即由大气、水体、土地、岩石和生物等以不同的成分和耦合方式组成的千姿百态的生存环境[25]12。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的受益群体或对象是民众,自然环境是民众生存的基础,也是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的基础物质环境。 但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领域,自然环境对民众的作用不是简单地以原始的生存、生活和生产的作用存在,而是以运动的方式、以运动促进健康的形式而存在,如以山脉和水域资源为依托,以走、跑、跳、游和划等形式开展健身运动,进而实现科学运动促进健康的目的。

人工环境指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形成的由工业、农业、建筑、交通和通信等工程构成的一个整体的技术圈[25]13。 人工环境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人类利用技术创造的具有社会结构和物质文明的环境系统,如工厂、社区、体育中心、健身中心、康养颐养中心、医院、诊所、培训场所和比赛场地等。 人工环境是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必备的物质环境,是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的资源生产、交换和配置的重要空间依托,如体育中心和医院共享运动锻炼和运动康复的资源,实现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资源的交换和共享等。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的社会环境指由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构成的上层建筑,是融合共生关键的非物质环境。 其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科技环境、教育环境和卫生环境,涵盖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教育、科技、文化、道德、宗教、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等。 社会环境是引导、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发展的激励环境,也是监督和约束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发展的控制环境。 例如:相关的制度、体制和机制明确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的边界;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影响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的发生程度;教育、科技水平影响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的质量和效果。

4 结语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是一项系统工程,科学运动促进健康是融合共生的目标导向,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事业相互交融、互为一体的状态是融合共生的外在表现,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资源的生产、交换和配置关系是融合共生的内在本质。 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是一个复杂过程,人力资源、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是融合共生的主要对象,人本性、全面性、时代性和实践性是融合共生的典型特征,行为模式和组织模式是融合共生的发生路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是融合共生的重要保障。 本文基于共生理论探究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的概念、特征与要素等基本理论问题,未来需要深入探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的实现路径等实践操作问题。

猜你喜欢

参量共生全民
全民·爱·阅读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环形光的形成与参量的依赖关系
含双参量的p-拉普拉斯边值问题的多重解
锁定放大技术在参量接收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