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依据、内涵与任务

2024-01-11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体育发展

刘 征

(沈阳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14亿多中国人的拼搏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作为社会发展一个日益重要的活动领域,体育必须要主动承担起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使命和任务,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体育发展必须从人类文明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以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战略实施为逻辑主线,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由此形成了体育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任务的基本命题。

1 体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依据

1.1 我国古代社会文明演进与体育发展的关系

中国古代没有“体育”一词,体育是以另外的形式出现在历史场景中的。 由于中国古代对体育的专门记载较少,加之历史散佚,现存记载大部分散见于各种史书典籍之中。 为了保护体育文化遗产,1914年徐一冰所著的《体育史》在上海《体育杂志》创刊号和第2 期连载,1919年郭希汾编写了我国首部体育史专著《中国体育史》,对古代体育进行专门的、深入的挖掘和整理。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与人的生命起源俱来,同人类历史一样悠久。 史前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与人体运动有关的一些体育因素,是与各种文化活动交织在一起的人类早期文化活动的组成部分。 原始体育文化的发生、发展轨迹,即是从劳动技能向身体练习的转变,再到运动技能的形成,并渗透到原始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而推动了史前人类的进化和原始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1]。

先秦是中华文化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时期。 西周时期主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习礼中的射、御、朝会、宴乐、祭神等乐舞、巫舞和武舞,都与身体直接相关。 以道德的方式来面对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与世界的射礼竞赛,使得身体活动训练教育场所受到普遍的欢迎。 由于战争频繁残酷,体育运动成了培养能征善战士兵最好的方法与手段,“胡服骑射”“齐人隆技击”都是在战争的催化下出现的体育形态。官学衰微而私学兴盛,百家争鸣的思想和个体意识的觉醒更是体育迭代传承的载体[2]。

秦汉时期大致是我国古代体育对外交往的开端[3]。 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体育活动通过商贸往来得到快速传播,舞蹈类、搏击类、骑射类、益智类、百戏类、球类、保健类等汉代体育文化不断向外传输,推动了古代体育文化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有学者认为,在历史上多次地缘政治和地缘文化的融合中,体育文化传播担当了重要的中介角色[4]。 汉代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多至20 类。 汉朝统治者为巩固政权,广泛组织各种体育训练和比赛以及大型狩猎、百戏活动,鼓励和带动了贵族和平民参与体育的热潮,体育发挥了维护稳定、巩固政权、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5]。

隋唐是我国古代体育繁荣昌盛时期。 唐代体育绚丽多彩、博大精深,堪称中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精粹,在中国体育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地位,初步形成了以唐朝为中心的深刻影响世界格局的东亚体育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唐代女性体育也进入繁荣发展状态[6]。

宋代体育活动秉承汉唐,进入到另一个繁荣昌盛时期,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传承了中华文化、展示了文治武功、勃兴了阶层文化、繁荣了消费市场、发展了多元体育。 宋代体育活动的一个特点是商业化发展,体育器材等作为商品进行大批量生产以满足社会需求[7]。

元代体育是在游牧文化底蕴上发展起来的,在化解民族分歧和矛盾、促进民族团结方面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元代体育对社会的意义不在于传承,而在于变迁[8]。

清代体育具有鲜明的满族特色,骑射作为一种传统而实用的军事、体育活动,在清代广泛流行。 冰嬉、摔跤等准军事性竞技项目、表演性娱乐项目呈大众化的发展趋势。 然而,对“病态美”的偏执,将身体健康与“美”相对立,是造成近代以来国人体弱的根源之一[9]。

可以说,中国古代体育是伴随着文明的兴盛逐渐发展起来的,受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与传统民族地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魅力的东方体育文化表征。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萌芽、产生、发展、兴盛、衰落中的每一个环节无不与其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密切关联,朝代更迭、江山易主、经济基础动摇、生产力水平提高、生活变迁等都影响着传统体育文化的存续和发展。

1.2 近代体育与中华民族救亡兴邦的关系

近代以来,体育成为中华民族拯救和复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840年至1937年期间,教会教育机构和基督教青年协会的体育运动计划揭示了中国体育运动的文化帝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核心概念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国近代体育的发展始终围绕着救亡兴邦这一主题展开。 受严复思想和“富国强兵”观念的影响,毛泽东提出了“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迫切愿望。 新时代,我国进入了体育强国建设的历史时期。 体育强国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办好人民满意的体育事业,而人民满意的体育是基于高质量实践体育发展人民性的体育形态,是以人民群众对美好体育生活新期盼为指针,以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为准则。 体育强国建设需要综合运用政府和市场等资源配置手段,凝聚各方力量以完成既定任务,把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和市场配置资源的竞争优势有机结合,建立调动全国资源、集中力量实现国家利益的新机制。

1.3 现代文明病防治与体育的全面兴起

20 世纪5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行了再次重构,久坐、高热高盐饮食、运动不足、生活不规律等生活方式使得现代文明病蔓延。在尝试医学手段失败后,体育成为防治慢性病的核心工具。

《阿拉木图宣言》(1978)不仅提出了“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良好状态”这一健康新概念,更提出政府有责任通过适宜技术与方法来保障人民健康。 随后,《渥太华宣言》(1986)首次完整阐述了“健康促进”的定义、行动原则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二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1988)呼吁所有政府部门及其政策都应该关注公共卫生、健康及其相关问题,并对相关的健康风险及社会决定因素承担责任。 《维多利亚宣言》(1992)则提出了将健康促进的视野进一步集中在人的行为上,完成从“增强体质”向“促进健康”的转变。 第四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1997)则提出了通过健康促进帮助人们改善和增进自身健康的战略计划。

进入21 世纪,世界卫生组织在2017年指出,由于健康治理是每个健康系统目标达成的前提,因此全球各国要结合国情,积极建构起基于行为干预的大卫生健康保障体系,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许多国家将健康纳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公共政策议程中,作为评价政府公共政策及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指标,日益重视健康治理中的人权、公共物品等“共享价值”。 然而,20 世纪中叶开始的“大众体育”浪潮在经过半个多世纪轰轰烈烈的发展之后,并没有扭转“身体活动缺失症”在全球的蔓延之势,全球健康治理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作为有效促进健康改善的手段,越来越受到全球和各国政府的重视。 1978年通过了《国际体育教育,体育活动与体育运动宪章》、美国颁布了《健康公民计划》、日本颁布了《体育运动振兴法》、1995年我国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暴发,再次将体育与健康问题抛在人们面前,使人们不得不转身直面人之身体存在的本然,不得不直面公共体育存在的本然。 可见,对身体、生命、健康的重新认知,必然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体育与文明兴盛之间的契合关系。

2 体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依据

2.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体育的责任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屋建瓴,实行改革开放。 邓小平在1987年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时间轴和任务表。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11年,在纪念辛亥革命100 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三个“坚定不移”,即必须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坚定不移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必须坚定不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 2012年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总体任务明确提出来:“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努力,就一定能在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10]。 实现这个梦想,需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1]。 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12]。

古老的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全体中国人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体,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党和国家为我们描绘的实现这一伟大事业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界性意义兼具实操性和现实性。

就我国体育领域而言,随着国家体育改革措施与发展战略的变化,21 世纪的中国体育事业开始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尤其是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发布以来,体育发展方式完成国家体育转向公共体育的价值转向,逐步形成了“国家+公共”的体育强国治理方式。 那么,政府驱动逻辑需要转换为新的体育治理逻辑:以多主体共建共治共享作为体育治理思考和推理的依据和规则,以支撑体育发展转向可持续发展型,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2.2 民族伟大复兴驱动下的体育治理

“治理”一词兴起于20 世纪90年代,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詹姆斯·罗西指出,治理是指一系列活动领域(由共同目标引导)的运行机制,其主体未必就是政府,也不一定需要依靠强制力来达成。全球治理委员会将治理定义为各种公共的或是私人的机构(或个人)管理共同事务的方式总和。 随着体育事业发展速度的加快以及体育治理在社会发展中的现实意义展现,更多学者讨论了体育治理的价值基础和公共体育发展的道路选择、体育公共性需求、体育发展方式转向等基础性问题,提出了国家体育向公共体育发展治理转向的观点。 同时,从民族复兴发展的角度解释了国家体育功能定位多元化需求,人民对体育的多样性需求,要立足国家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的现实,从健康促进、文化娱乐、社会缓冲、经济产出和国家认同等多维度阐述体育治理功能。 例如:提出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观点,并从全球发展的角度和我国民族发展的现实重点分析了大众体育治理问题等。 由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国内外学术界对社会发展中的体育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成果,理论体系较为完整,表现出较好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为深度研究体育与文明关系、体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标志性事业的理论内涵,以及探索推进体育文明发展、标志性发展提供了借鉴。

2.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体育发展的契合关系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残酷侵略使中华民族遭受了巨大的民族伤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遂成为仁人志士的奋斗目标。 从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梁启超倡导的“少年强则国强”,从孙中山多次疾呼的“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到毛泽东提出的“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呼喊,体育一直是近代中华民族复兴强盛最重要的工具。 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如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时代价值和特殊意义),体育为国争光的价值和实现方式(如乒乓球国球的形成和女排精神的传承),举国体制对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贡献和方法手段等研究得以开展。

现实表明,一方面体育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建立与实现始终水乳交融,难以分割;另一方面我国体育发展呈现出鲜明的人民性特征,即一切为了人民。 更多学者的共识是“体育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工具,而且是复兴本身的一个重要动力”。 从相关研究来看,我国各历史阶段、各领域的体育治理价值理念都体现出了民族振兴的国家战略要求。 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体育治理的改革与发展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性要求,而新时代体育治理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引领与民族振兴息息相关。

在现代社会,体育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已经成为全球性共识。 特别是在电力技术引发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引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导致的现代文明病泛滥的今天,作为主动防治现代文明病最有力、最有效也是最小成本的工具的体育,正在成为现代社会文明健康发展的基石,因此备受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运动健康促进、体育生活化、体育文化活动、体育赛事的社会影响等问题给予了格外的重视和关注,形成了众多理论视野下体育社会价值、文明促进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换言之,体育在满足现代社会健康积极干预需求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显现出独一无二的价值。

3 体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内涵

3.1 体育发展内涵解读的理论范式

新发展阶段,体育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与体育的时代价值功能是分不开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内涵,需要从多维理论视角、通过多维互证的方式进行分析。

首先,体育发展存在着多维的理论范式。 基于体育对生命拯疗的历史意义、体育在人类文明中的作用贡献和价值,针对新时代体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需求,需要以人类发展史为时间轴,以体育与文明关系演变为考察点,从人类学、历史哲学、科技哲学、社会发展、政治学、经济学、治理理论、文化生态学等多理论视角,从历史必然性、现实必然性和未来趋势性融合的角度,系统整理出体育发展研究的理论谱系。

其次,体育发展内涵解读的理论范式选择。 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社会发展理论等基础理论,解读范式使用规范,通过理论范式的创新和规范化发展,创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现实的体育发展内涵解读的理论范式。

最后,体育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框架。 从解构体育与文明兴盛契合模型出发,采用理论范式展开对体育发展内涵的解读与互证,进而形成构建体育发展的理论框架。 对于在与“命运共同体”“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美好生活”的思想粘连中建立体育思想论证的主题与话语,充分认识体育发展的历史机遇与实践途径,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2 人类文明语境下体育发展的价值生成

体育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体育在人类文明语境下标志性发展的价值生成是我国体育实现民族复兴任务的基本逻辑前提,在新型全球化和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下,我国体育发展的道路和发展方式将发生重要的变革。

首先,人类文明语境下审视体育标志性发展的价值来源与演变。 从人类文明演变的视角来看,特别是从石器技术、铁器技术、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不同时代,基于社会、体育、人的发展的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论证围绕4 次技术迁移所激发的文明兴盛对体育发展的影响,以及体育对文明兴盛的贡献,我们会清晰地发现在人类文明语境下体育发展的价值生成过程。 其次,人类文明语境下体育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内涵。 从中华民族救亡兴邦的历史视角来看,我国近代反抗西方列强欺辱与掳掠所形成的特殊民族情感和核心价值诉求对体育发展的特殊影响,只有从人类文明演进的体育文明性内涵一般性解读到摆脱屈辱、救亡兴邦的强烈体育情结的民族性内涵特殊性解读,才可能真正解读我国体育与民族复兴核心利益诉求的价值内涵。 最后,新时代民族伟大复兴与体育发展具有创新内涵。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民族伟大复兴的融合视角来看,我国体育发展价值生成的基本逻辑是建立基于历史的、现实的、趋势的:以人类的、民族的、大同的,自强的、自信的、自主的等多维度体育价值解读的逻辑主线,在历史镜鉴与现实需求融合方法支持下,可以解读为体育服务社会文明进步、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民族伟大复兴需求下独立发展的丰富内涵。

3.3 体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表征

深刻理解体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时代议题,需要从历史角度审视体育发展,从现实角度检验习近平总书记的体育新时代定位来解读体育发展的历史性和现实性内涵。 这种表征主要体现在以下3 个方面:1)历史表征。 从我国近代体育与文明演进、救亡兴邦的复杂关系入手,在阐述我国体育作为一般性文明标志发展表征及内涵的基础上,深刻论证我国体育所呈现出来的各种现象,诸如我国体育救亡兴邦、人民体育、民族体育精神、为国争光和国家体育外交的特殊性文明标志发展的现象性表征。2)新时代表征。 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平台,需要在我国“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结合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战略,推动以为国争光为主导的体育发展模式向以民生责任为主导的体育模式转型发展[13],充分展示我国体育所承载的健康体育、美好生活体育、人的发展体育、动力体育和实力体育的新时代表征及其内涵。 3)历史性和现实性互动。 体育的历史性主要表现在文明性、进步性等方面,体育的现实性主要表现在民族性、人民性等方面,体育的新时代性主要表现在人民性、共享性、动力性和全球性等方面。 从民族复兴与体育发展的融合表征来看,体育的文明性、进步性、民族性、人民性、共享性、动力性和全球性等标志是在人类文明的大视野下完成对体育发展内涵的深刻解读。

3.4 基于与文明契合的体育发展分析

回顾体育与文明契合发展的历程,梳理体育与人类理性、体育与人类理想追求、体育与社会文明化等若干社会元素的融入进程,明晰体育发展的历史性变革的内在逻辑和深刻启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文明。 首先,从体育文明演化的历史逻辑视角来看,体育与文明兴盛是具有历史契合的,历史经验呈现出体育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内涵: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价值归依、民族与国际融合、民族方式与国际方式协同、历史的应然与实然为基本标志性的过程起点的文化的、历史的和演化的基本内涵。 其次,从现实逻辑视角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态情境而展开的道路选择、目标建立、方式确立、结构设计等现实过程,体现出作为伟大实践的我国体育发展的人民内涵、价值内涵、制度内涵和行动内涵。 最后,从文明逻辑视角来看,基于体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地位、角色、作用,以及民族复兴对体育发展产生的基本需求,形成了体育发展与民族振兴互动模型,建构以体育事业、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为基本框架,以文化基础、思想形成、目标设立、价值确认、方式选择、体制机制和活动为基本内容的体育发展新方式。

4 体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任务

4.1 建立与国情基础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方式

首先,在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下,体育发展必须建立起与国情基础相适应的发展方式。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相关体育发展战略及政策的梳理来看,我国体育发展理念与思想脉络是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引导的,因此可以从人类命运共同体期盼视角,深刻理解体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作用,以及体育发展与治理所形成的适配性响应而产出的标志性成果。

其次,建立国家与公共协同的体育发展方式。在我国基本国情、新时代发展驱动框架下,国家和公共在我国国家治理和体育发展上存在着特殊的历史地位,由此体育可持续发展与民族价值、国家价值、公共价值以及公民个体价值总是融合发展的。 体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必然选择国家-公共的体育发展道路,并以创新的举国体制为基本推动力。

最后,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一种符号表征。 以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和体育交往为框架,在体育强国建设时期内体育成为民族伟大复兴标志性事业的现象表征符号系统,全民健身的健康改善形成的人民获得感、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提升对民族伟大复兴的气势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复兴的动力提升、体育文化兴盛对复兴自信的建立和体育交往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力推进的结构性任务。

4.2 构建具有人类共同价值及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共体育运行机制

回溯我国体育发展历史并面对我国的体育发展现实,不同阶段民族复兴需求驱动与体育全方位供给之间的良性互动方式,通过对影响体育运行关键因素的探索,构建具有人类共同价值及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共体育运行机制。

首先,快速厘清国家公共体育发展影响因素。从体育发展的治理手段、治理方法和治理工具演变视角,深刻分析中国特有的文化情境,推演国家制度的基本内涵和规制;以集体主义公民价值观和个体主义公民价值观分野为着手点,综合考虑影响国家公共体育发展运行的关键因素,通过构建和优化运行机制,不断提高体育时代治理的成效。

其次,理顺国家公共体育发展需求驱动的体育供给方式。 按照3 个不同阶段,以社会治理为基本范式,将民族复兴需求与体育供给充分结合,积极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对体育供给的基本要求,形成体育全方位供给方案,为构建体育发展方式提供坚实的基础。

最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共体育运行机制。 科学定位体育在民族复兴中的角色,从国家层面重新审视体育的战略归属问题,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价值引领,建立文化、制度优势转化驱动的政府宏观调控与全域社会共同行动的运行机制,形成既具有普适性价值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共体育运行机制。

4.3 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共体育治理体系

我国特有的文化情境客观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之下明确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对体育治理的要求,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共体育治理体系。

首先,中国文化语境对体育治理产生影响。 我国特有的家国情怀、集体文化等社会文化情境特征及内涵,以及体育治理过程上的认知、认同、内化及融合等方面的不同都会对体育治理产生影响。 与西方个人公民主义相比较而言,我国集体公民主义形成根源及影响因素均具有情境特点。 那么,共性语境下的西方治理理论本土化问题,以及我国特有的集体公民文化情境对体育治理要素、结构和功能必然产生深刻的影响,决定着我国体育现代化的道路、方式、体系、机制和策略等方面的选择。

其次,新时代民族复兴对体育治理提出更加具体的需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下,通过历史回溯可以深入了解我国的国家制度与治理体系的历史渊源。 推进体育现代化,需要结合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在我国制定的2025年、2035年和2050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性目标引导下,以个体、群体、组织等不同层次治理主体为框架,探索满足不同阶段民族复兴的体育治理目标的阶段性发展需求,以此作为推动体育发展的重要动力。

最后,制定与体育治理相适应的体育行动方案。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指导下,以国家与公共一致性发展为价值目标,以体育事务、事件和活动为基本内容,以个体、群体、组织、文化协同行动为基本路径,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公共体育治理体系,进而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重新诠释全球体育治理活动中的中国体育角色,提出中国方案。

4.4 探索体育治理制度化方案

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是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从我国体育治理能力现代化需求出发,以国家制度对体育进行治理为基本思路,从3个方面探索体育治理制度化方案。

首先,厘清我国体育治理能力提升任务清单。采用社会治理理论范式,阐明我国体育治理的历史脉络与演进特征,分析现阶段体育治理现状、特征、存在的问题和我国体育治理政策供给方式及其效果,尝试面向新时代需求提出国家公共体育治理能力需求和任务清单,进而形成具体的工作任务。

其次,深入探讨国家公共体育治理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 以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理论基石,明确体育标志性发展治理能力的具体要求,提出国家公共体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及特征,构建提升体育治理能力框架和模型,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共相协调的体育治理能力现代化。

最后,持续优化国家公共体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方案与实施路径。 理性剖析国家公共体育治理方式与机制的内涵和特征,从新时代民族复兴的角度,分析体育治理事务、治理事件和治理活动对体育治理能力产生的具体需求,以通过国家制度对体育进行治理为基本主线,构建提升体育政策执行能力、社会动员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社会保障能力等治理能力路径,切实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5 结语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体育强国建设必将在新的发展阶段产生新的作用与新的功能。 形成良好可操作性的体育行动方案,构建基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体育行动方案和策略具有现实意义。在系统总结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各个领域的治理思想,探寻各体育领域之间治理的有机联系和协同行动方案,科学回答如何创新举国体制下国家体育发展方式、如何确立新时代我国体育治理的基本内容与任务、如何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通过广泛动员展开具体行动等问题仍然缺乏坚实的理论支撑和行动路线的情况下,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方案凸显出非同寻常的现实价值。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体育发展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