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拉力赛”2023年第一站读者来信选登
2024-01-11
本刊已增设网络渠道选登读者留言。本刊微信公众号(ID:dangdaizazhi)将定期组织线上评刊,推动新媒体与纸刊的互动阅读。留言一经采用,均有稿酬及赠刊。我们期待读者鲜活、中肯、丰富多元的短评。
读者:李巍
新年伊始,便有重磅报告文学《中国北斗传》与读者见面,实力作家黄传会带我们开启科技兴国的中国梦。开篇“我们的北斗”,字里行间便自带“中华骄傲”,从我们的生活日常入手,晨起、上班路上、平台点餐、出行、健康扫码、快递商品……看似遥不可及的“北斗”是这样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作者平实的语言为我们徐徐展示“北斗”故事,只有走过坎坷,才知中国科技一路走来的风雨,有“灯塔一号”的生不逢时,才有了后来的“双星定位”,我想,科学家们仰望星空时,他们的风骨也会被文字记录。
读者:朱文昌
《中国北斗传》通过时空跨越、人物塑形、史实再现、时代写真,运用多种文学写作技巧,为报告文学作品注入了散文的情感、小说的对话、诗意的韵味,故事丰富多彩,叙述富有立体感,人物立体化,心理活动细腻,形象动感迷人。整个作品脉络清晰,上下接续自然流畅,经典名句起始,语言生动活泼,对话简洁凝练,经典故事穿插,增强了让读者一口气阅读作品的魅力。作品的难点,是如何把人们心目中不易懂的科学话题、科技语言用多种文学手法技巧,出神入化地转化为接地气、易懂好看的新时代报告文学作品,作家凭借行动力和能力,认真、负责地交出了满分答卷,实属不易和难得。《中国北斗传》是继徐迟《哥德巴赫猜想》之后,又一部书写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当赞当荐当传。
读者:陈学书
本期推荐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北斗传》。作家能用个性化的语言,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那一组组深奥难懂的科研数据,用深入浅出的文字表达出来,让读者明白晓畅!这完全可以看出作家的文字功力以及广博的知识面。《中国北斗传》以时间为经,以研发北斗卫星系统为纬,把一群群科学家如孙家栋等人嵌在这个特殊的经纬线中进行刻画,在宏大的时空构架中进行叙述,真实地展现了共和国如鲁迅所称赞的“拼命硬干的人”的动人形象!
读者:陈谊军
科技强则国家强,国家强则尊严立。闪耀长空的中国北斗作为“国家名片”,谁来真实解读其背后的故事,传递背后的力量?《中国北斗传》就是这样一部作品,用时空穿越的笔触讲述了从无到有的奋斗足迹,用触动内心的故事展现了“新时代北斗精神”。从惊心动魄的“惊雷”处,我们感受到平凡人的幸福和科技的强大力量,从可歌可泣又鲜为人知的故事里,我们读懂科学家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时代立传,为国家立心,为英雄讴歌,这就是《中国北斗传》。
读者:刘杰
推荐报告文学《中国北斗传》为本期冠军作品。《中国北斗传》立足高科技题材文学作品的宏大叙事优势,妙手天成地将报告的真实可信和文学的绚丽多彩有机融合,二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布局谋篇中,全景式俯瞰与精细化聚焦各得其所,全方位提升了作品的叙事魅力和阅读美感。在作者笔下,“北斗”引领的高科技与现实生活不再遥不可及,原本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变得平易近人,肩负使命、身怀绝技的科学家,从神秘的科研领域一路征尘,和蔼可亲地走入读者心中,彰显出国家科技创新的坚实底气和超强实力,令人精神大振,豪气倍增。
读者:郭宪振
推荐黄传会的报告文学《中国北斗传》。茫茫太空,北斗璀璨,群星闪耀,中国古人用北斗星定位,现在有了更加精准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这是数万“北斗人”精诚团结、接续奋斗、攻克难关的结果。此文令人心情振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人物如星光闪烁、鲜活生动、感人肺腑,文章气势如虹,确实是一篇上乘的佳作。
读者:李永海
推荐80后作家鲍尔金娜的中篇新作《良夜尽头》为本期冠军作品。小说将目光投向都市新兴群体的生命履痕,从语体风格到小说中的风景风物,都带有浓厚的时代元素。人世的是非善恶,命运的百转千回,生活的五味杂陈,内心的无声呐喊,都在小说里接连上演。人生经过破碎和重建,才更知道要怎么活。
读者:李凌
本期我阅读了鲍尔金娜的中篇小说《良夜尽头》。城市与草原,在我眼里,是彼此遥遥相望,既相互吸引、又无法融入的所在。城市里的蓝发花臂电子烟构成的女子兰波,神秘而充满吸引力。草原的昂沁,充满着强劲的雄性之美。两者的美是无法调和的,正如女友之水光针,昂沁之羔羊,生活的寄托不同,短暂的交集,美好的回忆,浅尝辄止最好!有些事物,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读者:黄宁
推荐《良夜尽头》。在时尚观念的冲击下,现代人逐渐被欲望与本能驱使,以新潮的名义做着背离道德与纯良的行径,但结局早已注定。只有踏实地生活,处于纯粹美好的关系中,心灵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宁。小说立意新锐,对现实体察入微,引人警醒。
读者:党奥
这期我推荐肖克凡老师的《你原来没有外号》。这篇作品语言诙谐风趣,从日常小事中发现生活的意趣,生动地再现了一个小区里诸多邻居的形象与关系,于不经意间给人带来触动与感悟。平平淡淡总是真,肖老师的文笔是这样,我们的生活也应如此。
读者:许亮
推荐本期冠军作品为《梦回塞上三章》。这三篇散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在塞上的所见所闻。上世纪七十年代正是本文作者去农村劳动的时期,作者见到了一些在城镇中见不到的事物,也体验了一段不同于城镇经验的生活。作者通过这些经历反观多年后的自己,不禁感慨万分。这其实也是在反观这个时代当中的我们自己,尤其是其中《开河》一章,当“凌汛”过后,作者便离开农村去县里上班,而“我们”便会像一股股黄河之水一样奔流不止,奔向前方,奔向我们大家都憧憬的远方。
读者:郝刚贤
读梁衡的纪事《梦回塞上三章》深感惬意。作者写出了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段火热难忘的工作与生活经历,我第一次了解了黄河解封、凌汛时期是“文开”还是“武开”,夜间住在黄河边护林员的小屋里,独自感受夜的寂静,离家的寂寞;在茫茫雪夜草原打猎,人物刻画淋漓尽致、入木三分;挑水一章,写得生动、细腻、感人。
读者:吴灿伽
非常喜欢刘琳这篇《“要讲究,不要将就”》。道具在话剧中是不可或缺的。用心制作的道具更为表演添加真实感。文中《关汉卿》中失控的马,《骆驼祥子》中刘四爷的核桃,《雷雨》中的座钟……有的是再三选择后的结果,有的是灵机一动的想法。作者也写出了自己与北京人艺道具第一人丁里先生的相处过程。他谦虚有礼、平易近人,讲起关于道具的细节,竟也能兴奋地将一二十年前的事分毫不差地说出来。我想,在这些话语之中,一定有他对这份职业的热爱。这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得到了新的生命,也使我们得到了新的知识和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