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联合关节错缝复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疗效及对患者疼痛和腰椎功能康复的影响

2024-01-10孙培养郭庆军吴志东桂美琳何雨霞

陕西中医 2024年1期
关键词:错缝急性期腰部

陶 龙,蒋 涛,孙培养,倪 璐,陈 飞,郭庆军,吴志东,王 坤,桂美琳,何雨霞

(安徽中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61)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指因多种因素(机械性神经根压迫、化学性神经根炎和自身免疫)刺激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进而引发腰腿痛、下肢痛等症状的疾病[1]。临床上对LDH急性期患者一般采用手术或保守治疗,其中手术治疗弊端较大,由于费用较高和不良反应明显,临床上多建议采用保守治疗[2]。中医疗法治疗LDH急性期患者深受医生青睐,中医学将此病归属为“痹证”“腰腿痛”范畴,其病机在于经脉困阻,气血不通,且多由肾虚气亏、筋骨不顺、跌打损伤或湿寒入体等因素造成。关节错缝复位术能对LDH急性期患者错乱的小关节进行复位,进而畅通气血,松弛肌肉组织,改善血运,缓解患者症状[3]。针刺疗法历史悠久,能疏经通络、活血化瘀,用来治疗LDH急性期患者可以有效缓解疼痛,但单一运用于治疗其疗效有限[4-5]。基于此,本研究将针刺和关节错缝复位术联合应用于LDH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3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84例LDH急性期患者,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骨科学》[6]中LDH的诊断标准:起病急,腰部活动受限且伴随剧烈疼痛,辐射至下肢,体格检查棘突旁压痛阳性,腰部呈现叩击痛;经影像学CT或MRI确证为LDH;②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中骨痹的诊断标准:腰腿痛如针刺,日轻夜重,俯卧旋转不便,按压疼痛更甚,舌苔紫,伴瘀斑,脉弦紧;③病症急性发作时间≤1周;④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LDH非急性期发作者;②合并腰椎滑脱等其他腰椎疾病;③存在肝肾等器脏功能不全者;④合并出血倾向者;⑤存在严重认知障碍者;⑥合并恶性肿瘤者;⑦妊娠或哺乳期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所行方法为随机数表法,观察组男30例,女12例,平均年龄(47.87±6.66)岁,既往病史:腰部损伤17例、慢性劳损16例和受风寒湿9例,现病史:单纯性LDH 16例、合并腰椎管狭窄6例和合并坐骨神经痛20例;对照组男32例,女10例,平均年龄(48.89±6.13)岁,既往病史:腰部损伤18例、慢性劳损16例和受风寒湿8例,现病史:单纯性LDH 15例、合并腰椎管狭窄10例和合并坐骨神经痛1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关节错缝复位术进行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医生重点按摩棘突或其旁痛点、筋结处,持续5 min。对患者腰1~5棘突进行触诊检查,标记歪斜棘突。患者取侧卧位,下方下肢伸直,上方下肢屈髋屈膝80°,医生两手分别扶其肩部及臀部做反方向力量推拉,注意作用点位于病变处,遇到明显阻力适当加大力量,“咯”声提示关节复位。1次/d,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3个疗程。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在关节错缝复位术前行针刺治疗:①取穴:取华佗夹脊、环跳、委中、承山穴、合谷、肾俞、关元俞、次髎和阿是穴为针刺穴位。②具体操作:患者背部朝上,平趴于床位上,对相应穴位进行消毒,之后使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苏州天协针灸器械有限公司),行直刺法对穴位进行针刺,各穴位进针0.5~2寸,待患者有明显针刺感后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1次/d,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疗效:治疗后,依照相关指南[8]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估,分为显效:临床症状基本全部消失,生活能力极大提升;有效:症状消失大部分,生活基本自理,但腰部仍有痛感,需服止痛药;无效:症状并无改善甚至加剧。总有效=显效+有效。②疼痛情况、腰椎功能评分:治疗前后,使用VAS评分法[9]对两组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使用一条有10个刻度的游尺,一端0分端,一端10分端,0分表示无痛,10分疼痛难以忍受,患者在游尺上标注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相应刻度,得分与疼痛程度成正比;使用JOA量表评分[10]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因腰椎功能受限情况进行评估,满分29分,腰椎功能与得分成正比。③中医证候:依照相关指南[7]对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胸腹胀满和腰膝无力)进行评估,各项分值为0~3分,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④腰部活动度:治疗前后,依照相关指南[11],采用关节活动度测旋尺评估两组腰部屈曲、伸展和侧屈的主动活动范围。⑤疼痛介质:治疗前后,取两组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取上清,两组血清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和P物质(Substance-P,SP)水平采用ELISA法进行测定。⑥围术期指标:统计并比较两组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⑦不良反应: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晕针、皮下血肿及酸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后,与对照组76.19%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24%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腰椎功能、疼痛情况比较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评分较低、JOA评分较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腰椎功能疼痛情况比较(分)

2.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胸腹胀满、腰膝无力两项积分较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2.4 两组治疗前后腰部活动度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腰部屈曲、伸展和侧屈活动范围比较均有所升高,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腰部活动度比较(°)

2.5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介质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介质5-HT、PGE2和SP水平比较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介质比较

2.6 两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0.68±3.79)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22.63±6.58)d,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晕针1例,皮下血肿1例,针刺部酸痛2例,共4例(9.52 %);对照组出现腰部肌肉疼痛3例,皮下瘀血1例,下肢放射痛加重1例,共5例(11.90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期LDH会导致机体出现神经水肿和炎症反应,对患者有着严重危害。LDH属中医“痹证”“腰痛”范畴。腰痛为“不荣”“不通”所致,急性期LDH病机在于经脉久病成瘀,全身气血不畅,瘀滞则痛,针对此应考虑通络止痛、活血化瘀[12]。通过正骨手法纠正脊柱力学紊乱对于治疗LDH急性期患者有一定疗效。关节错缝复位术是正骨手法的一种,其能有效恢复错位的腰椎关节,畅通气血,改善疼痛症状。针刺治疗能减少LDH急性期患者神经根受到的压迫,减轻疼痛,活血化瘀,缓解炎症,进而改善患者预后[13-14]。

本研究结果发现,两组治疗疗效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中医证候积分、住院时间各指标优于对照组,提示联合治疗疗效明显,能有效减轻患者证候,加快患者恢复速度。针刺具有疏通经络、改善机体气血运行的作用。本研究中所选穴位中的华佗夹脊穴可以调节脏腑气血,对其针刺可以起到舒筋活络的作用;刺激环跳穴可以祛风除湿,通经活络;委中穴主治腰背痛,对其行针可以清热泻火,舒筋活血;承山穴是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对其刺激可以除湿,缓解腰腿痛;合谷穴属阳主表,取清走衰,对其针刺可以有效止痛;刺激肾俞穴可以滋阴壮阳、利水消肿,还可以缓解腰痛;关元俞穴具有理下焦、化淤滞、保腰膝的作用,对其针刺可以治疗腰腿痛和腹胀,调补丹田原气;次髎穴可以疏导水液、健脾除湿,对其刺激可以治疗腰骶神经痛和腰骶关节炎。联合关节错缝复位术治疗LDH急性期患者时,能够纠正力学紊乱,缓解神经压迫,使得中医证候减轻,两者有加乘之效,进而明显提高疗效,加速患者恢复[15]。观察组腰部屈曲、伸展和侧屈的主动活动范围以及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针刺联合关节错缝复位术能增加LDH急性期患者腰部活动范围,改善腰椎功能。针刺能够刺激肌梭的本体感受器,能够调节腰部肌肉功能,缓解肌肉紧绷,改善脊柱的异常受力,恢复锥体的动静态平衡,增加患者的腰部活动范围,改善腰椎功能[16]。观察组VAS评分、5-HT、PGE2和S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联合治疗能降低LDH急性期患者体内疼痛介质水平,减轻疼痛程度,这与潘昊天等[17]和黄建等[18]的研究结果一致。

5-HT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它可以传递愉悦信号,调节情绪和精力,其水平和愉悦程度成反比;PGE2是一种血管扩张剂,能抑制交感神经,参与疼痛超敏和疼痛脱敏反应;SP是一种神经肽,其能刺激神经元传递痛觉信息,水平越高,疼痛程度越高[19-20]。以痛为腧是治疗经筋病的取穴原则,经筋“结”“聚”之处,痛感最甚,以疼痛部位或压痛之处为取穴点是历代医家治疗经筋病的共同观点。本研究中所选的阿是穴(最明显压痛点)见于病变点附近,对其刺激可以导引经气,活血化瘀、止痛散寒和舒筋通络。现代医学显示,针刺阿是穴可以刺激中等粗细神经纤维,对本研究选取的阿是穴进行针刺刺激可调节交感神经活性,缓解阿是穴周围软组织张力,降低痛觉感受器兴奋性,抑制痛感信号传至脊髓后角,降低疼痛介质释放,进一步减轻患者疼痛程度[21-23]。针刺阿是穴有利于降低LDH患者腰腿痛感,促进患者症状缓解,支持本研究结果[24]。蒋晨浩等[25]研究表明,联合针刺对LDH急性期患者进行治疗,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提示联合治疗具有安全性。

综上所述,采用针刺联合关节错缝复位术治疗LDH急性期患者,其疗效良好,能增加患者腰部活动度,提高腰椎功能,减轻患者中医证候和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且安全性良好。

猜你喜欢

错缝急性期腰部
怎样让腰部得到有效休息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脊柱缘何“骨错缝”
脊柱“骨错缝、筋出槽”研究现存问题的思考
错缝结构对隔墙传声损失的影响研究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期61例
Calculation of Plane to Plane Orientation Error by Least Square Method Based on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