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经验:让量感自然生长
2024-01-10施琦
施琦
【摘 要】“认识千米”这一内容的教学,教师借助多种参照物的长度,引导学生进行推想,并通过估计,以数感推动量感的生长。学生结合实践,在不断体验的过程中,让量感自然生长。
【关键词】千米 量感 经验
【课前思考】
“认识千米”这一内容是教师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毫米、厘米、分米和米这四个基本长度单位,并且具备了对长度单位在生活中初步应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千米”这个长度单位不易测量,不易表征。笔者因此对三年级275个学生做了一个课前测试,课前测试从以下四个问题展开:其一,能说说10米有多长吗?其二,知道“千米”这个单位吗?其三,1千米有多长呢?其四,你想怎样感受1千米的长度?调查结果显示:大约62%的学生能借助1米的长度描述10米就是10个1米的长度,大约12%的学生说10米很长;大约97%的学生已经知道“千米”这个单位,大约52%的学生认为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大约82%的学生知道1千米就是1000米;大约91%的学生想要通过测量1千米的长度去感受1千米有多长。
从前测的情况看,学生虽然已经认识了“米”,但对于10米有多长,很多学生还不能正确地估测,这就说明学生尽管认识了米,但并没有在脑海中形成真正“几米”“几十米”甚至“几百米”的表象;从前测中也能发现,很多学生对于“千米”并不是一无所知,大部分学生认为1千米很长,甚至知道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甚至还有部分学生根据以前认识长度单位的经验,还是想要通过测量去感受1千米的长度,却忽略了其测量的难度。
基于以上测试及分析,1千米不易测量,不能通过比画感知,学生也无法在课堂上对1千米有体验感,教师更无法将教具带到课堂供学生观察,因此学生很难建立真正的量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千米”呢?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俞正强老师一篇《“计量单位”教学的两种基本样式》一文,让笔者对本节课有了设计的灵感。俞老师的这篇文章中是以“认识1吨”教学为例,“学生在计算中强化1与1000的数感,从而形成对吨的定量刻画”。由此,本节课的设计立足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从1千米=1000米出发,将1千米转化为1000米,由1000米是1000个1米,也是10个100米,还是100个10米,让学生在计算中强化1与1000的数感,100与1000的数感和10与1000的数感,从而初步形成对1千米的量感。
【课中实践】
(一)紧扣生活,在对比中萌生量感
1.唤醒经验,引发需求
教师通过创设冬奥会的情境,唤醒学生关于长度单位已有的经验,通过追问,引发新长度单位的需求。
師(引入):同学们,2022年冬奥会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召开。(声频介绍)亲爱的同学们,下面的信息,你们能读一读并填上合适的单位吗?
师(启发思考):同样是测量物体的长度,我们为什么需要4个单位呢?一个不就行了吗?
师(小结):是呀,俗话说,尺有所短,测量更长的物体,我们就需要更大的单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
2.联系实际,初识“千米”
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先说说在哪里曾经见过1千米,然后揭示“千米”的定义,再让学生谈一谈对1千米的初步感受。
生1:1千米=1000米,从字面上看汉字“千”可以写成1000。
生2:1千米就是1000个1米那么长。
生3:1千米就是10个100米那么长。
生4:从我家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
新课标指出,要“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数学知识源于现实生活,以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初步感知“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根据字面意义、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生活中熟悉的长度在脑海中初步建立了1千米的表象,从而产生了对1千米初步的量感。本节课以此为知识的生长点,接下来的教学让学生经历体验——推理和想象的过程,建立1千米的长度与熟知事物长度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较为清晰、准确的表象。
(二)亲历操作,在推理和想象中建立量感
1.比画1米,想象1000米
教师通过让学生比画出1米的长度,想象1千米的长度,并组织全班交流,学生说出1000米就是1000把米尺连起来那么长,这个长度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还是难以想象的。接着,笔者又设计了如下的体验活动。
2.测量10米,感受1000米
师:能比画比画2米有多长吗?闭上眼睛想一想,4米、5米、10米呢?老师有一根10米长的丝带,谁来和我一起拉一拉?
生:10米比一间教室还要长呢!
师:那1000米有多长呢?
生:比100间教室还要长。
3.借助100米,推想1000米
师:一条丝带长10米,那20米有多长,40米、100米呢?教室肯定是不够长了,我们一起去操场上看看吧!我们学校这条直行跑道大约是100米。1000米有多长呢?
生:10个这样的百米跑道那么长!好长呀!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借助1米、10米和100米去推想了1千米有多长!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笔者让学生先通过字面意义“1千=1000”来理解,进而将1千米转化为1000米。笔者借助1米、10米、100米这三个“脚手架”,通过“比画1米”“测量10米”“借助100米参照物”三次操作体验,唤醒学生对1米、10米、100米的表象,引导学生经历体验和推想,借助这三个表象进一步发展对1千米的量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明确了1000米是1000个1米,是100个10米,1000米也是10个100米,自然而然理解了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同时经历了推理和想象的过程,为后面学习吨、公顷等较大的单位打下了基础,帮助学生逐步形成了有条理的思维品质。
(三)对比感悟,在数感中生长量感
初次执教这一环节时,笔者让学生观看学生走直行跑道的视频,一边看一边数走100米走了多少步,走了多长时间。接着追问学生:“走100米有什么感觉?”得到的回答是:“我感觉还行!”“感觉他走得太慢了!”“我感觉不累。”再接着追问:“想象一下走1000米会怎样呢?”果然得到的回答是:“我觉得我5分钟就能走完了!”“我感觉不会很累。”这样的感受与现实中走1千米的感受相差太大,学生没有亲身参与行走,由此很难建立较为准确的表象。“如何才能让学生较为准确地建立1千米的表象”成了设计的难点。基于以上教学,笔者将设计调整如下:
1.数感积累,建立表象
师:让我们跟视频中的同学一起走100米吧。走完了,感觉怎么样?
生1:感觉100米还是挺长的。
生2:感觉有点累啊。
师:想象一下,走1000米呢?会有什么感觉?
生1:太累了!
生2:要走好久啊!
师:视频中100米需要走160步,需要90秒。算一算,1000米要走多少步,又要多长时间呢?
生1:100米需要走160步,10个100米就需要10个160步,是1600步!
生2:100米需要90秒,10个90秒就是900秒!
师:1分钟是60秒,那900秒相当于15分钟。我们的课间休息时间是10分钟,一个课间都走不完呢!现在你对1000米有什么感觉吗?
2.还原生活,强化量感
师:那1km到底有多长呀?让我们走进生活中去感受感受!
活动要求:你可以借助老师提供的材料说说1km有多长,也可以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说一说。
生1:1圈200米,2圈400米,3圈600米,4圈800米,5圈1000米。
生2:1圈250米,2圈就是500米,3圈750米,4圈1000米。
师:冬奥会的国家速滑馆的跑道是400米的标准跑道,那运动员需要滑几圈才是1km呢?
生3:400米1圈,2圈是800米,两圈半就是1000米。
师:是呀,跑道有长有短,走1km的圈数也不一样。
生4:1千米比两个东方明珠还要高呢!
生5:一条500米的小路,走个来回就是1km啦!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操场上跑上5圈,就是1千米。今天上午,老师从我们学校附近,也走了1千米,大家想看吗?视频里,老师做了一个快进,不然我们得看15分钟才能看完呢!
建立对1千米的表象进而发展对1千米的量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但量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通过上面的教学,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1千米有多长的表象,但想要正确建立1千米的量感还是不够的。为此,笔者力图通过数感进一步发展量感。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一是让学生经历体验走100米所需的步数和时间,计算出走1000米大约需要的步数和时间,通过步数、时间两个维度,让“千米”可视化;二是结合生活中不同长度的路线或建筑物的高度,让学生通过计算感受1000米,从横向与纵向两个角度建立1千米的表象。同时鼓励学生课后利用手机软件,去走一走附近1千米的路程,真正感受“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从而真正建立较为清晰的1千米的量感。
4.课堂留白,在应用中深化量感
笔者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出行距离,让学生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运用,并通过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体会具体长度,接着以明信片的形式,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游玩路线,在地图中学会估算现实中的距离。
师:从学校到火车站大约18km,你选择哪一种出行方式?
生1:我选择骑自行车,虽然慢一点,但是现在倡导绿色出行!
生2:我选择乘汽车,方便快捷。
师:根据距离的不同我们要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这也是我们生活的智慧。
师:从南京到上海的距离大约300千米。那从南京到北京呢?估一估!
生3:从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有4个南京到上海这么长,大约是1200千米。
师:其实呀,从南京到北京的鐵路沿线还有很多城市,各有自己的美景美食,老师送给大家一张明信片,课后你们可以规划旅游路线并估一估大约有多少千米。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只为学生搭建了支架,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初步建立了1千米的表象,但对于千米的量感还需要学生课后进行丰富的实践体验与积累。书中的习题是以一条铁路线的形式出现的,教师赋予了题目一些趣味性和情境性,标注了沿途城市的美景美食,以明信片的形式发给学生,力图增强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课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用彩笔标注着自己的路线,并尝试在明信片中估算出大致的线路长度,在实际生活中进一步深化量感,同时也让数学课充满了浓浓的人文情怀。
量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应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在学生萌生初步的表象后,通过实际体验,让学生在多次推想中形成初步感悟,从而初步产生量感。同时也让学生通过估计,以数感推动量感的生长。量感的建立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应让学生结合实践,在不断经历、不断体验的过程中,真正建立属于自己的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