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赋能地方主导产业策略研究

2024-01-10蔡加加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主导产业学院院校

蔡加加

(扬州市职业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一、引言

在《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等政策影响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积极响应,并有了一定发展。高职产业学院内涵包括对地方产业融合、创新,是职业教育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而衍生的新型办学模式,是赋能地方主导产业创新实践重要的载体和模式[1]。

目前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呈现百花齐放现象,主要以政府和院校主导建设为主,以地方园区和企业主导建设不多。产业学院普遍存在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产教融合深度不足、课程设置缺少等方面问题,在解决地方产业基础研究和“卡脖子”问题上乏力现象普遍。基于地方主导产业体系,优化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同构性的产业学院构建[2],已成为打破限制职业教育发展壁垒、破除传统技能育人缺陷的重要着力方向。

笔者以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从“怎么看”向“怎么干”提质培优为出发点[3],摸排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赋能地方主导产业现状,辨析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短板。从构建专业集群与主导产业深入融合、完善产业学院管理体制机制、搭建“产教融合”多维度平台、产业学院高素质数字产业工人内涵培育等方面,阐述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赋能主导产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引领作用的策略[4]。

二、产业学院赋能地方主导产业的现状与困境

(一)产业学院赋能地方主导产业现状

在“政校企行”合作机制建设与国家、省、市多级政策鼓励下,江苏高职院校积极响应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以企业产业转型升级为风向标,推动产业学院融入地方主导产业,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依托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实现职业院校专业无缝对接地方主导产业发展需求,促进地方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职业院校产业学院以校企整合型、引企入校型、入企建设型三种模式为主,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四链贯通,支撑地方产业发展。其中,建在学校的占78.59%,建在合作企业的占14.59%,建在政府产业园区的占4.94%,其他占1.88%[5]。笔者调研了江苏90所高职院校,目前江苏85%高职院校都已建立1个以上的地方主导产业学院,一些新升格院校,如江苏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正积极落实与地方主导产业共建特色产业学院。

搭建产教融合集成平台,构筑共同育人载体。截至目前,江苏省省级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已立项36项,正在培育14项,立项院校占江苏高职院校总数的40%和15.6%。从地域看,已立项的集成平台中南京和苏州职业院校均占19.4%;集成培育平台中,苏州职业院校占比达21.4%,上述数据中,苏北的宿迁职业院校省级产教融合平台立项与培育均为0。各地级市职业院校省级平台立项数与培育数占比情况如图1和图2所示。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依托“政校企行”中政府引导,搭建产业学院与行业“产教融合”平台,积极推动行业、企业“新规范、新技术、新工艺” 融入产业学院,建立“园-校”双向互通的管理模式,建立地方高职院校和企业产教融合创新中心、实训基地和大师工作室等集成平台,已成为高职学院赋能地方产业的主要方式,为产业学院提供有效育人载体。

图1 江苏地级市省级产教融合集成平台数

图2 江苏部分地级市占省级产教融合平台比例

江苏省内高职院校依托不同类型的产业学院,开展创新项目孵化、科研队伍服务、企业导师培训、校企技术骨干交流等活动。其中江苏省内高职院校均开展了创新项目孵化和企业导师技术培训,为地方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但开展科研队伍服务和校企技术骨干交流的高职院校占比不高,其中开展实质性科研队伍服务和校企技术骨干互通交流的产业学院,根据问卷调研仅有50%和30%左右。

以“岗课赛证” 融通校企双元项目为抓手,实施产业学院育人模式改革。根据调研数据,江苏省高职院校在“岗课赛证”上重视程度较高,在成立产业学院的高职院校中,90%以上产业学院将岗位实践、项目化教学、技能竞赛体系和行业证书深入融通,积极开展订单式、学徒制的产业人才培养,针对岗位对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融通职业资格证书与“1+X”职业技能证书,提高产业学院育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为地方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培育高端人才。

综上所述,江苏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以搭建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创新项目孵化、“岗课赛证融通”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工作为抓手,赋能地方主导产业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为例,产业学院孵化了国家级教师团队4个,省级教学和科技创新团队27个、全国技术能手9人。通过共建共享理念模式,产业学院为高职院校赋能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与人才支撑。但随着产业学院向更深层次推进,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专业发展与地方主导产业不匹配、内部运行管理机制混乱、产业学院内在人才培养功能不足等问题逐步显现[6]。

(二)产业学院赋能地方主导产业困境

笔者调研了江苏省内部分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合作企业,以产业学院专业设置、内部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技能满意度为问卷内容,在省内共计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300份。

产业学院专业设置与地方主导产业匹配度有待加强。根据问卷调研显示,产业学院专业依然以制造、电子信息和财经等面向基础和传统行业专业为主,占比超过64.95%。缺少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领域专业设置。苏中和苏北产业学院设置专业中,第一产业占比不到3%,第二产业占比不到40%,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对接存在偏离。以苏中的扬州为例,专业设置中的三产专业比重为2.2:38.46:59.34,而扬州三产比重为5.65:49.39:44.96,职业院校产业学院的设置与地方产业布局不符现象明显。

产业学院内部运行管理机制混乱。多数高职院校在探索建立现代产业学院过程中,缺少企业和行业参与、校企协同管理机制不完善、主责权利不清晰。根据调研产业学院涉及企业,有54.67%校企协同管理不完善,28.86%主责权利不清晰。其中,制度保障问题和运行管理问题分别占校企协同管理不完善的52.64%和46.75%。在多元共建共治共管过程中,较为宏观的建设目标导致企业和行业对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运行机制不了解,不能达成清晰目标并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多主体共管的产业学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学院运行效率和成效,尤其是在运行机制、资源协调、流程效率方面。

产业学院内在人才培养功能不足。根据调研反馈,多数产业学院依托行业协会成立未发挥应有作用,同一产业学院具有竞争关系的中小型企业很难真正参与进来。以某企业命名的产业学院具有排他性,影响产业学院培养人才的影响力。有近六成企业认为当前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存在脱节,缺乏适配性,制约人才培养功能。具体表现为:学生缺乏实践经验、专业技能不足、缺乏职业素养,尤其在地方主导产业升级过程中,培育人才与企业数字化需求脱节明显,造成主导产业需求人才不能为地方产业持续赋能。

三、产业学院赋能地方主导产业路径策略

(一)构建专业集群与主导产业深入融合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双高”建设的基石,是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途经。针对产业学院专业发展设置与地方主导产业不匹配问题,产业学院应在深入调研基础产业或者产业群上,把握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主动策应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握重点领域的人才需求,促进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赋能地方主导产业,构建“双高”专业群建设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融合机制[7][8]。

1.优化专业群合理布局,适配区域主导产业数字产业链。针对江苏省十四五规划重点培育的50条主导产业链产业分类,发挥高职院校专业优势,尽可能在专业群布局上适配产业结构。摸排各地主导产业的发展情况和优势,布局不同水准专业群适配不同层次主导产业,促进高水平专业群适应、引领和赋能主导产业并实现帮助其螺旋式上升,特别是对接数字化转型升级中的主导产业时,能够更好适配其产业链强链、补链需求。

2.建立产业群同频共振,推进专业群创新能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中,地方主导产业中智能工厂、数字工厂数量和机器换人频率逐步增加,高职院校建立产业学院应考虑到产业群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专业群聚散重组,促进专业群和产业群同频共振,提高专业群的创新能力。对落后于产业发展的专业群实施退出机制,提升高职院校专业群赋能主导产业的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学院专业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高职院校适时组建交叉学科专业群赋能主导产业核心技术和基础技术攻关,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主导产业中的粗放型、传统型企业转型升级,反向提升产业学院专业群的创新能力。

3.双高专业群建设和区域产业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区域主导产业对创新的迭代更新需求,反向引领“双高”专业群建设和发展方向,“双高”专业群建设促进区域产业升级。在分析区域主导产业链发展趋势和需求基础上,明晰产业链、专业群、岗位群映射关系,分析不同岗位需求并分解重组,构建专业群共性和引领能力。基于专业群和岗位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卓越的复合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形成满足产业链需求的人才链,最终实现产业、专业、岗位融合螺旋递进发展。如:扬州市职业大学在扬州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支持下,结合扬州市“323+1”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战略布局,牵头联合区域内扬州亚威机床厂、扬州金方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扬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组建“专精特新产业学院”,与晶澳太阳能科技公司共建“智能光电与智造产业学院”,统筹专业群建设与区域产业双向融合,共同攻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技术难点,提高产业学院专业群赋能区域产业发展的质量。

(二)完善产业学院管理体制机制

管理机制是产业学院内涵与特色的体现。针对江苏省内产业学院建设中出现的管理机制混乱情况,本文从组织架构、过程监督机制和质量评价、发展保障机制等方面入手对产业学院管理进行全盘考虑和统筹规划。

1.规范组织架构。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组建政府领导下多元主体理事机构,基于共建共享原则,建立完善“多元协同”管理机制,协调产业学院与职业教育的市场性、公益性的差异化,形成产业学院合理的分配和决策机制,保障产业学院的法治化和制度化。

2.过程监督机制。完善产业学院会议制度、岗位职责制度等,细化落实产业学院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人才培育和运行模式的适配性,制定暂行管理办法、组建专业化团队对产业学院运行机制、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模式进行过程质量监控。

3.质量结果评价。邀请产业学院专家、地方主导企业、第三方机构组建质量评价小组,对产业学院育人方案和实效进行测评,对产业学院课程体系与产业发展趋势的适配性进行评估。对育人实效性好、课程体系契合产业发展趋势的产业学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育人实效性差的,课程体系改革缓慢的产业学院进行停止审议,确保产业学院建设质量。基于质量评价结果,引导产业学院充分与地方产业园区融合,明确产业学院建设和发展方向,在地方主导产业链上发力,实现产业链、教育链融合。

4.发展保障机制。从地方政府层面,出台产业学院建设配套机制,建立产业学院发展专项基金,为产业学院深度参与企业发展和培养人才提供各种培育激励政策,为产业学院培育的人才提供岗位培训奖补,确保产业学院人才培育的可持续性;从学院层面,出台产业学院教学、师资管理的保障机制,确保产业学院教学质量、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有质的飞跃,为产业学院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三)搭建“产教融合”多维度平台

基于江苏地方主导产业发展需要,针对产业学院融合集成平台少、实质性科研服务缺失问题,以产业学院为辐射支点,建立“产教融合”多维发展平台[9],构建“政行企校”创新服务平台、校企实践实训基地、“产学研创”一体化服务平台,提升产业学院内驱发展动力。

1.构建“政行企校”创新服务平台。开展政府引导、企业参与、行业指导、院校共建的创新服务平台,提升产业学院赋能的技术水平,发挥政府的红娘作用,企业的引领作用,行业的权威作用。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的引导作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以“双高计划”建设为引领,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职业院校和企业的育人主体作用,发挥主导产业优势,打造创新服务平台,探索建立新型信息、人才、技术与资源共享机制,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产业学院建设新模式、新生态。

2.构建校企实践实训基地。对产业学院实验实训场所的大型仪器设备进行绩效考核,引入企业资源,共建专用型实验实训室,提升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绩效。发挥企业和职业院校双方优势,企业负责市场上主流生产线建设,提供生产需求的资源,职业院校负责建立丰富的教学资源并配备技能突出的指导教师,融合供给双方的优势,打造既能服务教学,又能满足企业生产的实训基地。

3.共建“产学研创”一体化服务平台。与地方主导产业共建一体化平台,导入企业创新发展的痛点需求,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为企业注入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力量,协同攻克应用型技术的“卡脖子”问题,将教师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如:共建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创综合平台,指导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动长三角区域中小工业企业“上云”、培育工业APP,实施“1+X”证书制度和行业企业职业技能培训和认证,开展工业大数据等模块化、定制化开发与培训,凝聚提升一体化服务平台的“产学研创”水平。

(四)产业学院高素质数字产业工人内涵培育

在主导产业数字转型升级背景下,急需产业学院校企骨干互通交流,培育具备数字技能的产业工人,充分发挥高职产业学院主体培育功能,解决数字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学生创新能力欠缺等问题[10-11]。针对产业学院数字产业工人内涵建设提出如下路径:

1.产业学院培育数字产业工人的定位精准。基于地方主导产业深度调研,围绕产业、行业、岗位分析主导产业数字化人才需求,设定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与数字化转型需求匹配度,贯通数字化产业人才培养流程。以产业学院专业群为支撑,联合地方主导行业和企业,将企业真实运营场景和运行项目搬到课堂上,明确育人定位,为地方主导产业输送急需的数字化技能人才和现场工程师,破解数字产业工人培育与产业对接问题。

2.产业学院培育数字产业工人的体系健全。对接人才培养需求,共同制定育人体系。针对产业转型发展的岗位需求,吸收企业和行业专家意见,融入企业行业标准,共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面对新工艺新技术变革,围绕地方现代产业体系,设置符合新技术标准的育人体系,引入企业生产技术和案例,与企业共同制定育人方案,无缝对接学校所在区域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产业学院培育数字产业工人的技能提升。采用新型学徒制、订单式、定向式和项目式等方式,推动数字经济职业技能培训,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职业技术技能培训。以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一线产业工人技能培育为重点,广泛组织开展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转岗转业培训,培养数字产业工人的技能素质,将相关技能职业证书纳入到产业学院技能提升范围,聚焦产业、服务产业,提升产业。

4.产业学院培育数字产业工人的课程改革。积极落实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构建“云网端”一体信息化课程体系,推进数字化建设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逐步构建基于产业转型升级导向的模块化课程,推进数字化课程融入实践教学,形成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教学课程内容与数字化产业场景、岗位职业技术标准融合,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数字化产业环境,掌握岗位需要的数字化技能,提高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培育的数字化人才适应性,更好匹配主导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需求。

四、结语

笔者基于江苏省内高职产业学院建设现状和困境进行实证研究,凝炼出高职院校赋能地方主导产业有效措施:构建专业集群与主导产业深入融合,完善产业学院管理体制机制,搭建“产教融合”多维平台,加强产业学院高素质数字化产业工人内涵培育。针对性解决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内缺特色与驱动,外缺与地方产业联动、协同的问题,推动高职院校与地方主导产业深度融合,良性互动。

猜你喜欢

主导产业学院院校
初等教育学院
学院掠影
外资流入与资源型区域主导产业升级──以山西为例
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先导区潜在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主导产业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院校传真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