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境况与民族团结教育策略
——基于27名不同民族大学生群际接触和交往交流交融的分析

2024-01-10刘子云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群际交融民族团结

刘子云 李 君

(1.广州大学 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2.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第一小学,广东 清远 51150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行动指南[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首要条件是各民族成员长期、持续、深入地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青年交往交流交融,是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群际接触是增进各民族青年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因此,促进各民族青年持续接触,更好地了解彼此、开展沟通对话与交流互动,旨在拉近彼此的“私人关系”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在的多重“集体关系”,突破狭隘的“内部群体”观并达成共识,形成对更大群体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自觉。

民族理论中常以“群际接触”来诠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关系状况。群际接触理论认为,“偏见源于错误判断,群际接触能有效减少偏见”[2]。从群际接触视角探究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主流意识。例如,有学者对改革开放以来粤港澳青年的接触心态进行分析,探索了粤港澳大湾区不同文化边际的青年如何通过群际接触更好地融合的方式[3]。或者依据群际接触理论考察了藏族群众集聚区民汉合校不同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情况,提出了推进民汉合校管理一体化的管理策略[4]。本研究将群际接触作为一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论视角,分析在校园这一特殊接触场域中如何利用好群际接触的最优条件和作用机制促进各民族学生的积极接触,为铸牢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路径选择。

一、群际接触: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基础

任何社会意识的产生都离不开人类的相互影响。马克思认为:“不论社会的形式怎样变化,但究其本质它都来源于人类交互作用。”[5]20 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提出“群际接触理论”。该理论认为,群际接触是消解群际偏见的有效策略,更多的接触机会意味着更少的民族或文化冲突结果[6]。但群际接触与群际关系并非绝对正相关,要确保积极的群际接触的发生,需要尽可能满足平等地位、共同目标、群际合作及制度支持等一系列最优条件[7]。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从未间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为基础和重要途径。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来看,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基于民族交往心理,民族成员采取一定的文化适应策略所进行的群际接触和社会互动过程[8]。因此,各民族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就是基于群际间良性、持续、深入和全面地进行接触以及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与结果。

群际接触理论对减少民族偏见和改善民族关系具有积极意义,为我国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进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助力。然而,理想的群际接触是什么?这是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需要回答的前提性问题。如何通过群际接触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回答的方法性问题。当前大学生通过群际接触实现了怎样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有何作用?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建构需要回答的结果性问题。可见,理想的群际接触应是基于个体自主和自觉开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意愿,以及有利于支持民族团结教育实施的外部环境。简而言之,理想的群际接触需包含民族成员个体的内部建构和接触环境的外部建构两个维度(如图1所示)。

图1 理想群际接触条件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路径

(一)群际接触主体的内部建构:优化个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否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取决于各民族主体在群际接触过程中建构的客观知识系统和认知结构。在群际接触过程中,个体应建立3 个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认知结构。一是了解民族政策和理论常识。了解和熟悉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民族政策与民族结构,深入理解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能够理解和运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等基本的民族理论。二是生成良好的中华民族文化素养。系统地掌握中华民族文化知识体系,形成正确的民族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文化共同记忆。比如,对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有所了解,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等基本概念有所认知和深入理解,对国家和中华文化要有充分的自觉与自信。三是掌握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沟通技能。核心是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形成国家认同的共同符号,是群际沟通交流的主要桥梁。了解不同民族语言、宗教、习俗等文化多样性,学会尊重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消除民族歧视、偏见和误解。3 个认知结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其中,常识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基础,影响个体的民族观,以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价值判断与选择;素养是个体民族文化知识内化的结果,会间接影响到个体对其他群体的理解和共情程度;沟通技能是群际接触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到实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效果。唯有持续不断地优化个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才能建构起个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主体意识和认同自觉。

(二)群际接触环境的外部建构:创设有利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环境

群际接触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式,需要坚持以平等地位、共同目标、群际合作、制度支持等作为保障条件。因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各民族学生相互交往的条件和环境问题。一是“平等地位”方面,应提供保障各民族学生之间地位相互平等的人文环境,将“平等融合”理念转化为教育的实效,促使平等与融合相得益彰。二是“共同目标”指为各民族学生树立特定的奋斗目标,营造同心同德、命运与共的集体氛围。三是“群际合作”强调增加群际间的相互合作,使各民族学生在共同目标的凝聚下合作发展、互利共赢。四是“制度支持”体现为建立健全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制度体系,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机制。

整体上,平等地位、共同目标、群际合作、制度支持形成“四位一体”的关系,在群际接触过程中共同建构良好的民族关系。当个体获得有利的外部环境支持并做好充分的群际接触准备,积极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结果便自然发生。积极的群际接触结果体现为3 个主体的递进关系:在个体层面,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常态化,实现“同气连枝,肝胆相照”的兄弟情谊;在民族层面,各民族学生能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清晰地认识到多元一体、和谐共生的民族事实;在国家层面,深化各民族学生的国家认同,铸牢“中国人”意识。在积极的群际接触结果影响下,各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运而生。为精确了解当前各民族学生在群际接触过程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状况,分析接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本研究对不同民族身份青年的群际接触和交往交流交融进行了调查,以展开针对性的研究。

二、个案分析: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境况

(一)调查对象的选择

通过滚雪球的抽样方法,选择27 名不同民族的高校学生为访谈对象,对其进行深度访谈,重点了解各民族学生群际接触准备与群际接触实践的现状、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因素。访谈对象的性别结构为女生19 名、男生8 名;民族所属包括回族、瑶族、哈萨克族、满族、土家族、苗族、仫佬族、侗族等27个民族(见表1)。总体来看,选取的样本具有民族多样性特征,能保证研究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表1 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访谈样本主要通过“朋友带朋友,同学引同学”的途径进行选择。通过整理访谈对象的资料发现,访谈对象之间存在朋友、舍友或同学的裙际关系(如图2所示),这从侧面印证了各民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群际接触的基本事实。在与访谈对象交流的过程中,各个民族学生在个性、气质等方面有所不同。例如,F-1(回族)较为活跃主动,乐于分享童年的趣事、刚到大学时的所见所闻,以及生活的烦恼、人际交往等话题;而M-2(瑶族)则相对沉默内敛,憨直腼腆。部分访谈对象认为本研究很有意义,展现出极大的兴趣,例如F-3(哈萨克族)、F-12(蒙古族)、M-25(水族)、F-26(黎族)等。个别访谈对象热心地帮助项目组寻找不同民族的同学,例如M-9(拉祜族)、M-11(壮族)等,正是访谈对象之间这种彼此相连的群际接触关系,使得项目组在呈现研究对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境况之前,就已经呈现了跨族群交往交流交融的共生共美局面。

图2 访谈对象群际关系图

(二)调查结果分析

1.群际接触准备: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基础

(1)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有较清晰的认知。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正确认知是各民族大学生深入交往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大学生普遍能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容和价值意义,并有自己的独特理解。有受访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包容的有机整体,“中华民族是一个息息相关的大家庭,我们都包括其中,都属于共同体的一分子”(F-4,满族);“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所有民族相互合在一起嘛,相互包容,然后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国”(F-5,土家族)。在部分大学生看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部个体虽有客观差异,但仍是一个有着强烈凝聚力的整体,“虽然在经济和文化方面有差异,但是从整体上来说,我们还是能够凝聚在一起的,能够和谐地相处”(F-8,侗族)。有受访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与我国现实国情、民情密切相关,起到凝聚共识、维护稳定的积极作用,“因为中国有那么多的民族,国家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该是为了凝聚国家力量,不要让大家分心”(F-15,白族)。受访者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团结意识也是显著的,M-25(水族)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随着中华民族概念的萌芽与发展不断增强,是民族团结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2)对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有积极的情感和身份认同。情感认同能有效地促进个体对自我群体身份的接纳和对所属群体的心理依恋,对积极群际接触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催化作用。整体上看,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的身份归属有着强烈的情感认同。有受访者展现出强烈的使命担当意识,表明“时刻谨记自己身为中华儿女的使命和责任,我们是为中华民族崛起共同奋斗的一分子”(M-18,布依族)。为自身的中华民族身份而自豪,“我们塔吉克族是很平凡很普通的一个民族。很荣幸的是,它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分子”(F-24,塔吉克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秉承支持的态度,“不管是从我自己的身份出发,还是从我身边的人来看,我们都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我们一直都秉承支持的态度看待中华民族共同体”(F-21,锡伯族)。有受访者呈现出深刻的国家认同,中国人意识强烈,“我们出生在中国,我们永远都是中国人。我会因为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特别是当我们国家有重大的成就,或者是那种比较好的事情”(M-14,维吾尔族)。“中国人意识已经是刻在我骨子里的烙印了,我脚下的这片土地就是我的根”(M-11,壮族)。在访谈过程中,各民族学生澎湃的爱国主义情感是一种血脉与精神的共鸣。

(3)对新时代青年的跨民族婚恋观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开放包容的婚恋价值观念是民族关系正常化的重要标志,在消除隔阂、促进融合、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上具有天然优势。27 名访谈对象普遍表示婚恋选择不应因民族身份而有所局限,婚恋对象的“三观”、性格和人品才更值得关注。有受访者认为民族交流融合是主流趋势,跨民族婚恋是正常现象,“不同民族的人恋爱和结婚很常见的,社会的发展就是这样。两个人过日子和民族身份没什么关系”(M-2,瑶族)。婚恋对象的选择主要看个人意愿,“我觉得这件事情吧,主要看个人意愿。反正民族对我们白族的限制不大”(F-15,白族)。当问及是否会因为家庭因素而在婚恋对象的选择上存在桎梏时,部分受访者表示自身的家庭成员便是多民族结构,“我的家庭成员里有拉祜族、苗族、瑶族、傣族、布朗族。只有我爷爷是汉族,我父母就是不同民族的”(M-9,拉祜族)。“少数民族身份与谈恋爱和结婚没有关系。我爷爷是少数民族,奶奶不是。爸爸是少数民族,妈妈不是。受家里的影响,我对另一半没有民族身份的要求”(F-22,畲族)。大部分家庭完全尊重自身的择偶意愿,问及“是否只愿意同本民族通婚”时,有受访者“就完全没有这种想法,本来我们这个民族就少之又少,要是还这样把范围定死,那可能就要(守)寡一辈子了吧”(F-10,纳西族)。诚然,民族并非影响新时代青年婚恋观考量的关键因素,这为民族交融提供了准备条件。

2.群际接触实践:大学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真实体验

(1)在日常民族交往交流中获得民族和国家认同的直接体验。大学生日常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建立同伴关系的重要前提,对消解民族常识认知误区、打破民族刻板印象及民族偏见等具有积极意义。在访谈的过程中,27 名受访者普遍表示与舍友、同学相处愉快,彼此尊重理解,没有发生过冲突和矛盾,认为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不应存在隔阂。在受访者群体中,普遍存在较充分而和谐的民族交往交流,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互动认知心理。①“我们都一样”:无民族内部差异性区分的身份认同体验。受访者柯尔克孜族学生F-20(柯尔克孜族)认为,“我到广州以后,一直在跟汉族同学一起交往,然后有了好多的汉族朋友,就没有那种‘你是少数民族,我是汉族’的区别。我们都是一样的人”。②“大家都是中国人”:当遭遇多重认同时,国家认同成为调和双重民族认同的“解释工具”。各民族大学生在跨地区教育流动中,虽然外在环境和交往的同伴群体都发生了改变,但依然能够较好地进行调适,与同伴群体保持良好的交往关系。受访者学生M-13(彝族)认为,“我在云南是有很多的少数民族朋友的,在广州就少了一点,都是汉族同学居多。但是我跟汉族同学处得也挺好的,没有那种民族的区别,大家都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③“舍友间情谊深厚,有幸福感”:通过良好的室友关系促进大学生社会化交往能力的提升。大学生的“宿舍”空间是其“家庭”“社会”空间的缩影,在多民族的公共空间中,良好的舍友关系是大学生民族交流交往的直接反映。受访者塔吉克族F-24(塔吉克族)认为,“我跟现在的舍友关系特别好,我们从来没有吵过架,也没有发生过争执。我觉得和她们在一起生活真的很幸福”。④“在学习和生活上互帮互助”:受访者F-1(回族)认为,“我和班上的同学都挺聊得来,关系也蛮好的。会一起讨论学习上的难题,在生活中也会相互帮忙”。⑤强调尊重是交往的基础:受访者F-3(哈萨克族)认为,“来到这边之后接触到很多其他民族的同学,然后相处得也很好。最重要的还是在尊重的基础上相处吧,就是彼此尊重”。

(2)在跨民族婚恋关系中形成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意义理解。跨民族婚恋是群际接触和民族交融的深层次实践,开放包容的跨民族婚恋观反映和谐的群际关系和民族关系,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来自不同民族背景的大学生大部分能够建立跨民族恋爱关系,对未来开放式的跨民族婚姻也秉持乐观态度。在受访者中,F-7(仫佬族)、M-11(壮族)、F-16(仡佬族)、F-17(藏族)、F-20(柯尔克孜族)、M-25(水族)等大学生的恋爱对象并非本民族成员,大多与汉族学生建立了恋爱关系。受访者普遍认为,民族身份并不会影响婚恋交往,跨民族婚恋是一种正常现象。受访者F-17(藏族)认为,“我男朋友是汉族的。虽然我们民族不一样,但我认为民族并不会阻碍爱情或者影响交往。不同民族谈恋爱太常见了,没有必要大惊小怪的”。婚恋选择与交往双方的性格、兴趣等因素关联更大,而与“民族”身份差异无太大相关性。例如,受访者F-16(仡佬族)认为,“我的性格是有点冲动的,但是他的性格很好,经常包容我。我们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当初就是在社团认识的”。在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的映衬下,个体民族身份的日常体现其实不明显。在日常的男女朋友交往中,大部分学生“遗忘”了“民族”身份,而是用“中国人”“中华民族”等概念来审视彼此作为一个“共同体”而存在。例如,M-11(壮族)认为,“我和她都是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都说普通话。如果我不和她说我是少数民族(人),她都不知道呢”。在这种非常私人化的关系中,大学生的民族交融持续深化,民族情感更加深厚,民族关系也更加牢固。F-20(柯尔克孜族)认为,“我的男朋友就是汉族的,可能我以后就嫁给他了。我男朋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比我还强烈”。

3.群际接触结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体生成与部分失落体验

总体而言,大学生有着充分的群际接触准备和积极的群际接触实践,说明各民族学生群际接触结果总体情况良好,具有良好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和获得良好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体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认知建构和实践体验中获得了整体性的生成。但受外部环境和个体认知的影响,仍存在少部分需要关注的问题。

受文化背景差异、交往沟通技能和个体认知局限等多方面的影响,大学生在群际接触过程中,少数学生会获得民族刻板印象等相对负面的体验,产生一定程度的民族交往交流的失落感。在访谈过程中,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并没有遭受过或见到过民族歧视。但有个别受访者坦言,因少数民族身份而经历过一些事情。受访者F-24(塔吉克族)认为,“我在找见习单位的时候,因为民族身份受到过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当时感觉有点难过,但是我们不能小题大做,最好的做法就是反省自己,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学会包容,绝对不能因为小事破坏民族团结”。该个案学生面对“职场偏见”,虽然有些失落,但仍以“大局为重”,心存“民族团结”。也有受访者谈及此类经历,“因为身份证上的文字是韩文和中文,酒店工作人员会对身份证持有一定的疑问”(F-19,朝鲜族)。此类不太积极的群际接触体验,必然会伤害到民族感情,影响民族间的交往交流和民族团结。

三、民族团结教育应对策略: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首要目标,对铸魂育人工程有着重要意义。基于群际接触视域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际状况,探索民族团结教育的常态化机制,提出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策略。

(一)创新民族团结教育形式,优化个体认知结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9]高校应积极创新民族团结教育形式与教学方法,把握好各民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诉求,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首先,必须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保障课程时间,凸显课程质量,扎扎实实地开展好铸魂育人工作。其次,构建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文化实践模式,积极组织开展种类丰富的文化实践活动,如民族传统节日展示、民族风采宣讲等,深化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与形式。再次,利用好微信、微博、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突出新型媒体的宣传优势。最后,加强情感浸濡,培育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认同信念。总之,创新民族团结教育形式是一个久久为功的过程,高校必须做到锲而不舍、绵绵用力。唯有不断地创新民族团结教育形式,切实提高各民族学生的政策理论常识、民族文化素养和沟通交流技能,才能从根本上优化个体的认知结构,形成充分的群际接触准备,进而实现积极的群际接触结果,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

(二)打造交融式校园环境,促进各民族学生主动交流交融

群体间一切良性沟通与和谐互动的前提是相互尊重和地位平等[10]。民族平等原则正是我国各民族社会成员的一项基本权利,亦是我国民族工作的理论基石和价值基础。夯实各民族学生的平等地位,离不开民汉交融一体化的校园环境建设。民族交融有利于理解差异,不分你我;有助于强化共识,一视同仁。这都是民族平等关系形成的重要条件。高校应积极打造交融式校园环境,发挥文化生态的育人优势,消除刻板印象。从课堂学习、宿舍生活、社团活动、校内实践等方面入手,推动民族交融意识入脑入心,促进和谐民族关系的生成。同时鼓励各民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同班共学、同舍共住、同桌共餐、同娱共乐、同节共庆,增强集体生活理念,构建深度交融关系,培养民族团结意识,促进情感依赖和实现文化认同。民汉交融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身份的感知,对夯实群际平等地位有着积极意义。

(三)强化共同体的“同心圆”认知,凝聚民族复兴的共同目标

强化各民族学生的共同体意识是凝聚民族复兴共同目标的必然途径。共同目标是一个集体的前进方向和奋斗动力,发挥着团结思想、凝心聚力的积极作用。假如族群双方有共同目标或任务,或者面临共同的困难时,这种合作情形将有利于减少偏见和敌意[11]。因此,凝聚民族复兴的共同目标,就必须铸牢各民族学生的共同体意识。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终目的是把各民族群众更好地团结起来,并在更深层次上凝聚为一体,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与国民之间牢固紧密的双向对应关系”[12]。“共同体”可以由班级共同体、专业共同体、学校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国家共同体等逐层递进,最终升华至中华民族共同体,达到“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的目的。为此,高校应全方位、深层次、持续性地强化各民族学生的共同体意识,将爱国主义教育,公民素质教育和历史文化教育融入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提高各民族学生的家国意识和民族精神。同时,积极营造兼容并包的共同体文化,润物无声地浸濡各民族学生的情感价值,创造共同体验,增强集体记忆,创设命运与共的氛围情境。

(四)构建各民族学生互嵌式关系,建立亲密关系,增进群际合作

群际合作有利于提升不同群体间的好感度,而群际竞争则会增加群际间的恐惧与排斥,是群体相互隔离的主要原因[13]。因此,高校必须有意识地构建各民族学生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互嵌式关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依靠格局,为群际合作的发生提供有利条件。例如,在学习上混合编班,积极创设民汉互补的学习团体和研究小组,强化各民族学生的合作意识,深化彼此的认同和理解;在住宿上混合同舍,让各民族学生在朝夕相处中产生感情,打破刻板印象,消除文化误解,筑牢群际合作的心理基础;在活动上混合编队,鼓励各民族学生共同参与群体活动,如校园迎新、文艺汇演、社团展示等,增强各民族学生的合作关系。混合编班、混合同舍和混合编队是构建各民族学生互嵌式关系行之有效的策略,有利于增进民族情感,共建精神家园,促进更为亲密的群际合作。

(五)完善培育新机制,建立健全相应的民族团结教育制度

当族群获得法律、习俗或制度的支持时,群际接触更容易被人接受,效果也相对更好[14]。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新机制,离不开相应的制度支持。“制度”促使“培育”站得住、行得稳、走得远,可有力地保障培育工作的规范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如果失去制度保障,积极的群际接触就无从谈起,良性的民族关系更无所依托。首先,必须发挥高校行政部门的领导力量、组织力量和监管力量。坚持责任制,注重培育路径的统筹规划,实现上下联动,主动作为。其次,完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制度,促进民族团结教育机制常态化,将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历史观教育融入制度建设和实践,实现使各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自发转向自觉。最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构建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各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制度,在文化多元差异的基础上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不同层面的有机统一。

猜你喜欢

群际交融民族团结
群际容忍的影响因素及其增进方法
民族团结之歌
真美
奥尔波特群际接触理论的逻辑轨迹
根雕与古钱币的完美交融
群际接触对民族关系的作用
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群际关系的社会结构与新生代农民工的认同管理策略
交融的独特优雅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