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心理分析

2024-01-10

安顺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毕业生职业心理

桂 楚

(安顺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贵州省高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贵州 安顺 561000)

一、研究背景

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的经济形势出现下行,各级各类企业招聘人数不断紧缩,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形势相当严峻。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人才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毕业生是高素质专业化“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源头活水,是乡村振兴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人才队伍,要积极鼓励大学生到村工作,以己所学投身乡村建设。在城市就业竞争激烈和就业容量逐渐饱和的情况下,鼓励大学生积极到乡村建功立业,对乡村振兴和大学生高质量就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地方高校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智库,为地方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建设人才。而地方的发展离不开乡村的振兴,乡村的振兴需要地方高校的赋能。因此研究地方高校毕业生的返乡就业意愿、心理期望和心理需求,将为鼓励和推动地方高校毕业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二、研究综述

大学生就业心理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研究涵盖了就业的心理维度、就业心理的表现、就业的心理矛盾、就业的心理压力等内容。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较为复杂,性别、户籍类型、家庭资本、父母职业和学历水平、大学生所在院校和专业的不同,其展现的就业心理均不同。且大学生就业存在着从众、不平衡、盲目攀比、竞争意识增强、自我肯定意识浓厚、就业压力增大、就业焦虑出现、就业心理期望过高等多种心理现象和问题。同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许多高校毕业生的慢就业心理日趋严重,就业以求稳为主。

关于返乡就业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对它的理解和解释不完全一致。大多数学者定义的概念为:大学生回到自己大学就读前的生源地就业或从事劳动生产工作。在本研究中笔者将返乡就业定义为大学生毕业后返回县城或乡镇一级的家乡工作。

周宇2019年研究发现“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能有力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有利于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利用,完善农业创业链。[1]孙渔珽2018年提出返乡就业创业一能发挥大学生的技能水平,二能为乡村振兴带来活力和动力。[2]

然而有研究者发现,许多大学生到村工作的动机不强、意愿不足。在对全国1,553名大学生的调研中发现,愿意去农村工作的只占0.8%[3]。且家庭社会资本越高,大学生越不愿意到西部和农村就业,女生和男生比更不愿去西部和农村就业,城镇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相比更不愿到西部和农村就业[4]。2012年赵莉和张伏力研究发现大学生较少考虑基层就业[5]。2019年闫广芬、田蕊在对大学生返乡发展的源动力研究时发现,大学生选择返乡发展主要源于“故土情结”与“大国责任”,而能留守乡村的动力源于“职业共创”与“精神共创”,能在乡村长期发展的动力源于“主观能动性”中寻找市场发展潜力与挖掘自身价值的成分。[6]2019年罗敏调查了1,231名青年发现,青年从“离乡”到“返乡”参与乡村振兴主要基于国家政策的号召、青年社会责任的担当和个人意愿的实现。[7]

综上所述,有关就业心理和返乡就业,二者分别都有着诸多的研究结论。但关于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表现的研究较少。现有的研究发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前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不够强烈甚至不愿返乡就业,同时对于是否返乡就业也常常持摇摆不定的态度。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高校毕业生的返乡就业意愿是否发生变化及其返乡就业的心理状态如何,还有待进一步分析和探索。

三、地方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心理现状

2023年1月至3月笔者通过对贵州省某地方高校的2023届毕业生发起网络问卷调查和重点访谈,了解了地方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的意愿和心理状态。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297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2.81%。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为0.978。样本的男女比例接近1∶2.5,产生不均衡的主要原因:一是该地方高校的女性毕业生数量多于男性毕业生,男女比例为1∶1.91;二是女性毕业生比男性毕业生更愿意参与网络调查。其次,参与调查的非独生子女的毕业生人数远高于独生子女的毕业生人数。共有管理学、教育学、农学、理学等11个学科门类的毕业生参与了此项调查。其中有79.13%的毕业生认为当前的就业形势达到了困难甚至是严峻的程度。在调查毕业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知时发现,有39.82%的毕业生不清楚、不了解,59.28%的毕业生有所了解,非常了解的仅有0.9%。同时在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对大学生返乡就业的作用时发现,有76.02%的毕业生认为有促进作用,有23.98%的毕业生不清楚有何作用或认为没有作用。

(一)毕业生返乡就业意愿现状

1.毕业生的返乡就业意愿倾向

从问卷调查来看,有五成以上毕业生有到乡村地区就业的意愿,其中,分户籍来看,农村户籍的毕业生比城市户籍的毕业生更愿意返乡就业,且其中有78.95%的毕业生表示自己返乡就业的意愿较为强烈。

调查发现,毕业生返乡就业主要源于自己的主观意愿,同时受到一些拉力和推力的影响,其中国家号召、政府支持和乡村的需要以及大学生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责任感拉动了毕业生想返乡就业。而城市生活成本高、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等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毕业生愿意返乡就业(见图1)。同时毕业生意向的就业岗位类型多为乡村公共服务人员和乡村治理人员,如:教师、卫健人员、大学生村官、选调生、三支一扶人员等。

图1 地方高校毕业生愿意返乡就业的原因

调查还发现,毕业生不愿返乡就业主要是因为乡村地区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发展前景渺茫,以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较大和个人主观动力不足等原因(见图2)。

图2 地方高校毕业生不愿返乡就业的原因

2.影响毕业生返乡就业意愿的因素

调查发现,毕业生在考虑返乡就业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政策吸引、父母建议的影响度占比均高于50%。就政策吸引度而言,无论是国家层面的引导、鼓励、支持政策,还是地方层面的支持细则,返乡就业逐渐成为毕业生就业规划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对多数农村籍毕业生而言,他们的父母并不希望子女在接受完高等教育后,又回到乡村择业就业。其次,家乡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保障体系也是毕业生考虑返乡就业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了乡村发展规模,影响了人们的直接经济收入。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发展前景渺茫,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就小,提供的就业岗位便不多。反之,前景广阔,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就较大,所需的人才就越多。另外,访谈了解到,部分毕业生表示会考虑就业后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未来的子女教育等问题是否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再次,个人的情感需求、生活成本和竞争压力等因素也左右着毕业生是否返乡就业。调查发现,部分毕业生会因为需要照顾父母、维系亲情以及自身对家乡的依恋而考虑返乡就业。又有部分毕业生认为城乡的生活成本和就业竞争不一,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评估选择是否返乡就业。总的来说,大学生的返乡就业意愿受政策吸引、父母建议、家乡经济水平及社会保障、情感需求、生活成本和竞争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二)毕业生返乡就业的心理状态

1.毕业生返乡就业的心理表现

调查发现82.77%的毕业生存在返乡就业的焦虑和恐慌,90.16%的毕业生有返乡就业压力。其中返乡就业的焦虑86.58%来源于是否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返乡就业的压力82.42%来源于岗位的选择与实际可能的冲突。访谈发现,超过70%的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未认真做过职业生涯规划。许多毕业生表示,自己到了大三下学期才开始思考毕业去向,求职时对各行业和职业的了解都很模糊,对未来更是迷茫。另外,谈及返乡就业的态度时,有42.99%的毕业生持乐观态度,而50.68%的毕业生持中立态度;同时,43.43%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在返乡就业过程中充满信心,而44.34%的毕业生不确定自己是否有信心返乡就业。有55.65%的毕业生在返乡就业过程中,对工作环境、人文环境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而有43.89%的毕业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是否适合返乡就业工作是不清楚的。

2.毕业生返乡就业的心理预期

研究发现,在毕业生返乡就业回报的心理预期中,毕业生关注较高的是返乡后个人的长远发展、薪水福利、工作的内容和环境以及个人的情感需求(见图3)。有86.42%的毕业生对返乡就业的回报期望值在50%以上,63.56%的毕业生能接受返乡就业前期最低待遇为3,000元以上。当理想中的返乡就业期望与实际中的返乡就业现实冲突时,有71.49%的毕业生会选择继续一段时间,再视情况而定。

图3 地方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回报的心理预期

四、毕业生返乡就业心理存在问题分析

(一)毕业生返乡就业的主观动力充足,但求稳保稳心理明显

调查发现有50%以上的毕业生愿意返乡就业,且农村户籍的学生返乡就业意愿更为强烈,这主要源于他们对家乡的依恋,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对于到城市求学的农村籍毕业生来说,返乡就业不仅能满足其照顾家人、维系亲情的情感需求,又是实现其建设家乡、服务家乡抱负的有效途径。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以来,国务院不断制定和出台了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各项政策,明确了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服务项目、专项计划和专职工作岗位。相较于以往,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有了较高的返乡就业意愿和动力。

人才的回流需要产业的支持,产业的发展才能带动就业。然而当前乡村的产业发展存在着特色不突出、产业融合度低、规模小、品牌效应不足等问题。产业规模小对人才的需求就少,产业发展不好,人才回流就不利。调查发现,70%有返乡就业意向的毕业生选择从事基层公务员、基层事业单位等较为稳定和体面的工作,而仅有30%的毕业生意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或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员的工作。调查还发现,部分毕业生表示自己没有考上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才会考虑从事三支一扶人员、西部计划志愿者、特岗教师、大学生村官等基层项目工作。而对于返乡创业,部分毕业生也表示,毕业五年内暂不考虑,原因是投资太大,风险较大。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毕业生返乡就业不仅考虑岗位是否入编,同时求稳求保心理较为明显。

(二)毕业生返乡就业压力与焦虑并存,且就业心理期望较高

《2022年二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2022年二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景气程度CIER指数达到了2018年以来的最低点。一方面,应届毕业生人数从2020年的874万增加到2023年的1,158万,平均每年以10%的增长率不断升高,但受经济环境影响,市场招聘需求人数增幅不高,这种“僧多粥少”的情况,让众多毕业生倍感压力,尤其在面对返乡就业话题时,80%以上的毕业生表现出了焦虑、迷茫。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存在教育主体错位、教育方法匮乏、专业性和服务个性化不够等问题[8]。再加上大学生对自身职业生涯和就业意向规划意识不足,导致毕业时很多毕业生就业方向不明确,对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如何匹配表现得较为茫然,主观期望与客观现实差距显著。

同时,在对就业回报的预期方面,一半以上毕业生要求就业前期最低待遇不少于每月3,000元,而2023年贵州省最低工资标准三类地区为每月1,660元。此外,部分农村籍毕业生及其父母的思想观念陈旧,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又回农村工作是件丢脸的事。相较于城镇籍毕业生而言,农村籍毕业生普遍面临更高昂的就业成本、更少的就业选择机会和质量更差的就业提供,就业期待和实际就业之间的事实落差也更大[9]。而有些农村籍毕业生迫切希望毕业后通过就业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他们对物质的需求欲望更强,容易产生就业心理偏差,会把工作待遇直接看成职业价值。[10]因此,大部分毕业生期望返乡工作既要稳定体面,又要有较好的收入和回报。

五、推动地方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的意见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勉励青年一代扎根基层,提倡年轻人要“自找苦吃”,“只有到社会中与群众打成一片、扭到一起后,产生了社会责任感,才能获得真知灼见”[11]。因此,要积极推动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强化政策服务保障,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就业竞争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一)强化返乡的政策服务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的振兴,高校毕业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其返乡就业的主观动力充足,但政策的落地和乡村的社会保障却制约着他们的返乡就业意愿。因此,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强化返乡的政策服务保障。国务院2022年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和2023年出台的《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中都对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通知要求要拓宽基层就业空间,挖掘基层就业机会,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因此,要推动地方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首先需要地方政府部门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实化政策措施,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其次,要实施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工程,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再次,要完善人才就业市场信息和人才需求预测,加强大数据比对识别,推动更多政策直达快享,提升毕业生对就业政策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项重要举措。研究发现,大多数地方高校毕业生有主动返乡就业意识,但对返乡就业的职业方向却很迷茫。而许多地方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为中心,仅注重学生的就业技能指导,缺乏对学生职业发展的关注[12]。因此,地方高校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体部门,首先要正确认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校作为乡村振兴的智库,要积极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到广阔的农村天地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华。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型职业农民,全面分析到乡村发展的优势,树立返乡就业的正确理念,明确返乡的职业定位,完善返乡工作的职业能力。其次,要建立专业化的职业生涯指导教师队伍。选派优秀的辅导员、学工教师、有农村工作经历的教师外出参加专业培训和交流,外聘乡村工匠到校讲学,确保教师将职业发展的新理念、新知识传递给学生。再次,要注重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实用性和长效性。在学生的日常行为、学科教学、实践活动中有效引导学生将职业选择融入国家发展,激发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热情。

(三)设定合理的返乡就业期望

经济收入、福利待遇是当前许多大学生求职考虑的第一要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地方高校毕业生仍认为大学毕业的资质较高,因此就业岗位和就业薪资均应与学历水平相匹配,没有意识到当前的高等教育已经向大众教育转型,大学学历不再是香饽饽。因此,在就业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毕业生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转变就业观念。客观分析自己的优缺点以及自身到乡村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其次,要明确自己到乡村的职业定位。结合自身的专业、个性和能力,建立理性的自我认知,明确求职标准后再进行职业选择。再次,要适当调整到乡村就业的薪资预期,主动适应社会,做好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不要只注重当前的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而要放眼未来,关注乡村的发展前景和市场变化,注重职业发展的晋升空间。

乡村振兴需要高校青年,高校青年助力乡村振兴。未来要不断建立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强化人才振兴保障措施。从实用技能、复合应用、科技创新等方面加强对高校青年的培养,建立健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基地,开展服务乡村实践活动,引导高校毕业生热爱乡村、服务乡村。同时,高校毕业生要练就过硬本领,紧紧抓住乡村振兴这个大机遇,投身乡村建设,唱响乡村振兴的青春之歌。

猜你喜欢

毕业生职业心理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心理感受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