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缢蛏土池大规格苗种培育试验

2024-01-10曾瑞娟黄标武

水产养殖 2023年3期
关键词:缢蛏稚贝藻类

曾瑞娟,黄标武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12)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sp.nov.),隶属于双壳纲(Bivalvia),真瓣鳃目(Eulamellibranchia),竹蛏科(Solenidae),缢蛏属,又名蛏仔、蜻,为海产经济贝类。其贝壳自壳顶至腹缘有一条微凹的斜沟,形似绳索的缢痕,缢蛏因此而得名。在中国沿海均有分布,山东寿光,浙江宁海、玉环、乐清,福建连江、长乐、福清、晋江、龙海和云霄等地是主要产区;日本的九州、四国、濑户内海也有出产。

缢蛏具有肉味美、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高等特点,且生产性人工育苗技术已获成功,目前已在福建省、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辽宁省等沿海地区得到推广养殖。近年来,室内育苗可培育出大量的缢蛏苗种(每年约1 000 亿~2 000 亿粒稚贝)。然而,在土池大规格苗种培育过程中,稚贝的成活率比较低,甚至出现全部死亡的现象,造成了缢蛏苗种资源的浪费。现于2021 年10 月23 日—12 月6 日开展了缢蛏土池大规格苗种培育试验,以期为缢蛏苗种培育和人工养殖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池塘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紫泥镇巽玉村林跃奇养殖基地。选择3 个池塘(1#、2#和3#),面积分别为2 668,2 001 和2 001 m2,1#池塘为缢蛏苗种培育池,2#和3#均为藻类培养池。

1.2 池塘条件

池塘位于漳州市九龙江入海口,该水域常年海水相对密度1.005~1.013,水温为5~32 ℃,pH 值为7.6~8.8,适于缢蛏大规格苗种培育。池塘进、排水方便,底质为细泥或泥沙,养殖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1989)和《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52—2001)的要求。

1.3 池塘改造

在放苗前1 个月,用搅泥船把1#池塘旳底泥搅成泥浆,厚度为25~30 cm,以利于后期洗苗。

1.4 饵料培养

缢蛏为滤食性贝类,在自然海区以微藻和有机碎屑为饵料。微藻主要摄食硅藻类,以骨条藻、菱形藻、小环藻、海链藻、圆筛藻、双菱藻、舟形藻等为主[1]。室内人工培养以金藻、角毛藻、三角褐指藻、扁藻等为主。在缢蛏大规格苗种培育中,自然海区的饵料往往无法满足其生长需要。为使缢蛏苗种快速生长,将缢蛏苗种培育池与藻类培养池比例设置为1∶1 或1∶2,以满足其饵料需求。藻类培养池的藻类要以硅藻为主,水色为浅褐色或茶褐色最佳。

1.5 缢蛏稚贝来源

缢蛏稚贝购自福建省大来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规格为200 万~240 万粒/kg,共购买40 kg,并用冷藏车运输至试验地。

2 播苗

2.1 培育池的处理

放苗前3~5 d 内,根据池塘内敌害生物的种类,分别选用阿维菌素、三唑磷乳液、氯氰菊酯、“复方鱼虫净”等药物清理池塘[2],用药量以能彻底杀灭敌害为宜,药性消失后应及时播苗;在播苗前1 d,将培育池底泥推平,并整蛏埕,蛏埕宽度以2~4 m 为宜,引入与培育池盐度相近的海水5~10 cm,以等待播苗。

2.2 播苗

选择大小均匀、不含杂质、壳色白、壳洁净、身体翻转有劲且体内肠道有藻类的缢蛏稚贝。缢蛏稚贝运到培育池后,先将装缢蛏稚贝的泡沫箱打开,倒入透气的竹筐里,放置于阴凉处约1 h,同时用培育池海水淋洗。播苗时,用小水桶装入池水7/10,再把适量的缢蛏稚贝放入桶中轻轻搅匀,用水瓢舀起均匀泼洒到培育池蛏埕上,缢蛏稚贝每667 m2放养2 000 万~4 000 万粒,播完后,尽快添加新水,使池水淹过池埕面20~30 cm。

3 养殖管理

播苗后前3 d,引入清水,使缢蛏稚贝逐渐适应新环境,以防“跳苗”。3 d 之后,每天把藻类培养池的藻水引入苗种培育池,以当天能摄食完其中藻类(藻水颜色由深变浅或变清)为宜。如没吃完或水色变浓,及时排水,同时检查培育池中是否有敌害生物存在。苗种培育池每2~3 d 干露1 次。

苗种培育期间,养殖管理人员注意观察水体中饵料生物藻色的变化和苗种生长情况。播苗1~2 d后,下苗种培育池统计稚贝的成活率,根据底泥面上死壳量的多少,确定是否需要补苗及补苗的数量。遇高温天气,在早、晚排换水,换完水后,加高水位,防止高温水烫伤苗种[3]。

4 病害防治

缢蛏大规格苗种培育过程中,易受到各类海洋生物的侵害,防治方法如下。

(1)甲壳类:每667 m2使用200 mL 氯氰菊酯杀灭。使用时先将培育池水排干,200 mL 氯氰菊酯用水25 kg 稀释后,用喷雾器均匀喷洒于苗种培育池蛏埕面和池边上,甲壳类生物死亡后,注入新水冲洗,并排掉;(2)沙蚕等多毛类:池底每667 m2用“复方鱼虫净”200~300 g。使用时,用60 ℃温水浸泡4 h 后全池均匀泼洒,沙蚕等多毛类生物死后,注入新水冲洗,并排掉;(3)鱼类:每667 m2使用200 mL 三唑磷乳液,用25 kg 水稀释后,用喷雾器均匀喷洒于苗种培育池底泥面上,鱼类死亡后,注入新水冲洗,并排掉;(4)浒苔等丝状藻类:人工耙除或用除藻药物“横扫千苔”处理。每667 m2、水深20 cm 的培育池,施用“横扫千苔”200 g,施药后2~3 d 不进、排水,使浒苔等丝状藻类慢慢萎缩死亡。施药时开启增氧机,效果更好。

5 试验结果

苗种规格为7 000~9 000 粒/kg,共收获7 428 kg。缢蛏大规格苗种平均售价为50 元/kg,收入总计371 400 元。支出共145 200 元,包括:池塘租金15 000 元,人工费用680 000 元,水电费7 200 元;肥料及药物23 000 元,稚贝费用32 000 元,合计145 200 元。利润为226 200 元。

6 结论

试验结果显示,缢蛏苗种适宜生长的海水相对密度为1.005~1.020,最适宜相对密度是1.008~1.015。缢蛏苗种适宜生长的水温为3~30 ℃,最适水温为15~28 ℃。缢蛏苗种适宜生长pH 值为7.6~9.0,最佳pH 值为7.8~8.6。在饵料充足的情况下,缢蛏苗种一般经40~50 d 的培育,规格可达7 000~9 000 粒/kg,成活率可达65%以上。在闽南地区,利用土池培育大规格缢蛏苗种最适宜时间为霜降至立冬。时间过早,会因水温较高,缢蛏苗种存活率低,时间过晚,则错过养殖户放苗季节,售价低,影响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缢蛏稚贝藻类
藻类水华控制技术及应用
苏北沿海缢蛏养殖死亡的原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细菌和藻类先移民火星
沿海缢蛏养殖春季肥水技术
吃蔬菜有个“321模式” 三两叶菜类,二两其他类,一两菌藻类
光照、水温和密度对厚壳贻贝稚贝群聚性的影响
浮游藻类在水体PAHs富集与降解中的研究
偏顶蛤稚贝期不同培育密度对生长与成活率的影响
宁波近岸海域缢蛏有机氯农药风险评估
毛蚶人工育苗最佳附着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