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仙”韩信
2024-01-09李晔明
李晔明
韩信(?—前196年),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
漢朝的创建者刘邦曾和一位将军聊起军事才能,刘邦问他:“你看我能带多少人的军队?”将军回答:“您最多带十万人的军队。”刘邦又问:“那你呢?”将军答道:“越多越好。”这位毫不谦虚的将军就是韩信。
韩信年轻的时候,穷困潦倒,经常饿肚子,一位善良的老奶奶便给他饭吃,让他感动不已。韩信感受过善意,也遭遇过恶人。有一次,韩信走在大街上,一个屠夫故意拦住韩信的去路,讥讽韩信虽然带着剑,却是个胆小鬼。屠夫还挑衅说,如果韩信有胆量,就一剑砍死他,如果做不到,就从他的胯下钻过去。面对侮辱,韩信选择忍气吞声,从屠夫的胯下钻了过去,围观的人都在嘲笑他。
秦末,天下大乱,韩信先是为项羽效力,可惜一直得不到重用。后来,他辗转投靠刘邦,才得以施展抱负。刘邦被排挤到汉中地区后,用张良火烧栈道的计策迷惑了虎视眈眈的项羽,然后又采纳韩信暗度陈仓的计谋,出其不意地占据了关中地区。
刘邦的汉军在韩信这位军事天才的指挥下,连战连捷。井陉之战,韩信率汉军与赵军对垒。当时,刘邦刚刚把韩信的精锐主力调走,剩下的大多是训练不足的新兵。面对不利的力量对比,韩信竟然让军队背靠河水作战。这样布阵是兵法上的一条大忌,因为背靠河水,无处可逃,一旦战事不利,定会全军覆没。
赵军看见韩信如此布兵,果断追击,可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汉军没有被击垮,反倒因为无处可逃,异常顽强。见无法取胜,赵军便准备撤回城中,结果发现韩信趁着他们出击的时候,已经率领两千人夺下了城池。在韩信两面夹击之下,赵军大败。成语“背水一战”说的便是这个故事。
韩信在战争中非常喜欢使用策略,当他大举进攻齐国的时候,齐王根本无力阻挡,不得不向项羽的楚国求救。项羽派出自己的心腹大将龙且,率领号称二十万规模的大军出征,援助齐国。到了齐国,楚军与齐军合并,与韩信交战,双方在潍水两岸布阵对峙。
等到夜里,韩信命令部队准备好一万多个沙袋,堵住潍水的上游。沙袋堆起来的河堤让下游河水变浅,韩信部队趁机渡河,攻击龙且的大军。可是汉军没打几个来回,便假装敌不过,又渡河撤退。龙且得意扬扬,让部队跟着败退的汉军渡河,打算扩大战果。结果龙且大军还在河中央的时候,韩信便命上游的士兵掘开沙袋,潍水一泻而下,龙且部队被冲得七零八落,汉军轻松取胜。
在韩信等人的帮助下,楚汉之争的天平渐渐向刘邦一侧倾斜。终于,刘邦所有主力部队合围项羽,这一战的指挥官又是韩信。汉军在韩信的指挥下,经过数次交锋,巧妙地将十万楚军团团围住,把他们困在一个叫垓下的地方。汉军的包围十分严密,楚军几次突围都未成功。但是,楚军人数众多,汉军难以将其尽数歼灭。
一天夜里,垓下的楚军都听到远处传来家乡的楚歌,声音的来源竟是汉军军营。汉军怎么会唱楚歌呢?难道家乡已被汉军占领,家乡的亲人加入了汉军吗?其实,唱楚歌是汉军使出的心理战术。听到四面响起的楚歌,楚军的心理防线一点点垮掉,个个斗志丧失,无心应战。就这样,韩信率领汉军打赢了楚汉之间的大决战。
功勋卓著的韩信被刘邦封王,他回到家乡,特意找到帮助过自己的老奶奶,以千金作为报答。对于让自己受胯下之辱的屠夫,他也没有滥用权力报复,而是大方地赏赐他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