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园战斗时间考辨
2024-01-09房列曙
房列曙
马家园战斗,是全民族抗战时期,新四军第三支队在安徽省南陵县城东北马家园地区,进行的反击日伪军“扫荡”的一次作战。1938年秋,日军为保障其溯长江西犯武汉的航道安全,不断派兵对安徽境内长江以南地区进行“扫荡”。10月7日,新四军第三支队受命接防青弋江西岸的西河镇一带,与国民党军协防青弋江,担负湾沚、南陵之间的夫子决、马家园、红杨树至西河镇一段阵地的防务。
本文所说的战斗时间,是指战斗发生和结束的时间。关于马家园战斗时间,目前学界普遍以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新四军·文献》中《马家园战斗详报》标明的1938年10月30日至11月4日为据。然而,笔者认为这一时间存在不确之处,理由如下:
首先,从《赖传珠日记》看,1938年10月30日至11月4日的日记,没有马家园战斗的记载,而与马家园战斗史实相关的记载则定格在同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的日记中。在新四军时期,赖传珠于1938年1月任新四军军部参谋处处长,1939年5月兼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参谋长,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参谋长、新四军军委分会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局常委等职,他的日记是十分珍贵的史料。198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赖传珠日记》中1938年11月3日的日记,记载了新四军第三支队六团便衣队袭击镇江县宝堰镇,击毙日军守备队川口小队长一人,缴手枪一支的战例。根据史料显示,这时的第三支队第六团除三营外,其余已由团长叶飞率领,由皖南水阳地区进至苏南茅山地区作战。因此这场击毙日军守备队川口小队长的战斗,应与马家园战斗无关。其10月30日,11月1日、2日、4日的日记,也均与马家园战斗无关。3天以后11月7日的日记显示:赖传珠陪同国民党第三战区视察团到了第三支队。如果马家园战斗真的在这个时间段发生了,这样经典的战斗《赖传珠日记》不可能不记载,因为此后11月14日、15日的日记均分别记载了“敌已向三支队父子岭、北公坝进攻,正在红杨树激战中”等史实。18日,赖传珠还就作战方法“发三支队指示电”。而自11月30日至12月4日,日记中的史实和《马家园战斗详报》中的史实便大体吻合了。例如:11月30日,红杨树又被敌占;12月2日,敌又向三支队阵地进攻;12月3日,给三支队指示,集结兵力使用在东河,仅留少数部队活动;“接三支队电,敌分四路进攻,马家园、十家人于9时已被敌占”;12月4日,“敌经我反击,已退湾沚去了”。
其次,从国民政府方面的档案材料看,关于马家园战斗,没有1938年10月30日至11月4日的材料,只有11月30日至12月4日的记录。现将时任国民党军驻新四军联络官孟繁纶于1940年4月报送的《陆军新编第四军游击战绩概要表》(原件存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政府国防部史政局及战史会档案》)摘录如下:
红锡镇战斗。1938年11月30日,湾址之敌步骑兵200余附炮数门及机枪数挺,向红锡镇前进,第三支队直属一部隔岸守备队沉着抵抗2小时,敌退回崔家山,与我对峙中。
寒泥沟、夫子决(较早的地名为夫子阙)、清水潭战斗。11月30日,敌步炮兵600余,分三路向第三支队阵地进攻,被第三支队直属部队一部奋勇击退。10时,湾址之敌300余增援崔家山,又分三路向我围攻,每路200余。一路向我寒泥沟围攻,该地被敌占领;一路继向我夫子决进攻;一路向我夏高桥攻击;而另一路向清水潭进攻,均被我击退。经过3小时激战,毙伤敌50余人,第三支队伤亡15人。
湾沚附近战斗。12月3日,敌步炮骑800余人,分四路向我夫子决到清水潭一线进攻,一路由虾鱼沟向夫子决,一路由红锡镇向清水潭,一路由姚湾村向清水潭侧击,各路均发生激战。至10时许,清水潭、马家园、十家人(十甲村,下同)等阵地先后被敌占领,经三支队孙团(五团)一部奋勇抵抗,将敌相继击溃,马家园、十家人、清水潭完全克服。此役,经过一天的战斗,毙伤敌100余人。
红锡镇战斗。12月4日,第三支队孙团(五团)一部袭击红锡镇之敌,先将敌排哨完全消灭,后与敌步炮兵300余人激战,敌以炮火轰击,我乃占领崔家山高地,激战3小时,敌不支,狼狈退回湾址,我即克服红锡镇阵地。此役,先后经过5小时战斗,毙伤敌100余人,孙团亦有伤亡,略有缴获。
国民政府档案中的上述战斗记录和新四军《马家园战斗详报》中的战斗经过基本相同,而作战时间是11月30日至12月4日。
为了进一步验证,笔者将《马家园战斗详报》中的谭震林副司令、孙仲德团长等人名和红花铺、红锡镇、清水潭、十甲村、夫子决、夏高桥、马家园等地名分别输入目前国内特大型文献数据库之一的《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后,获得如下结果:
1938年12月4日的《中央日报》《申报》《新闻报》等,分别刊载国民党中央社南陵3日电:湾沚西南之马家园及“石人亭”,经华方有力部队猛攻,已于3日午相继克服,但该处民房被日军纵火焚烧殆尽,败瓦颓垣,厥状甚惨,又红锡镇日军增至五六百人,华日两军正激战中。
5日的《新华日报》,6日的《文汇报》等相继刊载中央社南陵4日电:湾沚之敌八九百,附炮4门,肆扰红锡镇、潘墩一带。湾沚的日军一部窜扰红锡镇,4日晨5时,该镇一度失陷,经我生力军增援反攻,恢复原有阵陆地。敌退夫子决。
6日的《新华日报》《新闻报》等分别刊载中央社南陵5日电:红锡镇之敌,已于4日被我军驱逐,敌向湾沚退去,马家园被陷,此刻我敌对峙于金家园一带。
8日的《新华日报》《申报》《时事新报》《新闻报》分别刊载中央社南陵7日电:湾沚方面,我军进攻顺利,夫子决、马家园、清水潭、十家人(马家园东南二公里)3日曾被敌占领,现经我完全收复,至三宫镇、红锡镇、芳山镇一带之敌,以受我军威胁,开始向芜湖、湾沚方面撤退。
12日的《新华日报》刊载了“本报11日屯溪专电”:湾沚红锡镇之敌,约1100余人分五路,分别进攻十家人、清水潭、马家园等地,各阵地亦被敌占领,是役我另一部猛烈向敌反攻,收复马家园、清水潭等地。敌死伤300余人。
1939年8月1日《大美晚报》转载香港《星岛日报》一篇名为《新四军不断创造光荣的战史》的通讯,记载了某支队(第三支队)在青弋江和日军打了一次阵地战,作战时间是1938年12月间。
以上这些报纸对马家园战斗时间的报道,基本都是在12月初。
综合《赖传珠日记》、国民政府档案和新闻媒体的报道三方面的资料,可以形成较完整的证据链,证明马家园战斗发生于1938年10月30日至11月4日的說法是不准确的,而同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的说法才是正确的。
笔者现根据掌握的资料,对马家园战斗的经过进行一次梳理:1938年11月30日,驻宣城湾沚(今芜湖市湾沚区)日军800余人为配合其在铜陵、大通沿江的“扫荡”,分三路向第三支队防地红花铺、红锡镇进攻。晨6时,第三支队六团三营于清水潭与日军遭遇,激战约1小时,毙伤日军100余人后,主动向红花铺阵地转移,途中与进攻红花铺的日军遭遇,又毙伤日军10余人。
12月3日,日伪军增兵400余人,分四路向第三支队防地十甲村、夫子决、夏高桥、马家园等地,先以大炮狂轰,继而骑兵、步兵冲击。第六团三营、第五团三营在夏高桥、陶村等地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后主动撤出战斗。日军占领马家园、三甲村以后,第三支队副司令员谭震林集中第五团和第六团一部,对其进行猛烈反击,收复了马家园。当日晚,第三支队派部队袭击湾沚、九里山等日伪军据点,4日拂晓又派部队攻占红杨树。日伪军被迫于4日上午全部撤回原驻地。马家园战斗共毙伤日伪军300余名,此战作为全民族抗战初期新四军在第三战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范而载入史册。
(责任编辑:徐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