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阳市党校系统特色学科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

2024-01-09谢思琪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市委党校贵阳党校

谢思琪

(中共贵阳市委党校,贵州 贵阳 550005)

学科建设是关系党校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围绕学科建设开展好教学培训、科研咨政、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有利于提升党校办学层次和水平。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强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建设,逐步形成突出党校特色、满足干部培训需要的学科体系,要将党校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纳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2019 年10 月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第26 条强调:“学科建设是加强党校(行政学院)教学科研工作、提升师资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建设。党校(行政学院)学科建设应当重点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加强党性教育学科建设,积极扶持教学急需且相对薄弱学科,逐步形成突出党校(行政学院)特色、满足干部培训需要的学科体系。”第27 条又进一步指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应当制定学科建设规划。加强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学科建设的协作,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学科建设。”由此可见,学科建设尤其是特色学科的建设已成为当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党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既与国内外学科发展趋势相衔接、又极具地方党校鲜明特色的学科体系,是全国各个地方党校都亟需解决的重点课题。

一、正确认识党校系统特色学科发展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特色学科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夯实党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

2012年7月,习近平在全国党校校长会议上首次提出坚持质量立校的基本方针。此后,又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坚持质量立校的基本原则。质量兴则党校兴,质量强则党校强,特色学科建设正是党校高质量发展“金字塔工程”中的重要抓手。通过建立相对明确又较为宏观的特色学科研究体系,从学校总体层面来看是为今后教学科研咨政的建设和发展明确特色及方向,从教师个人层面来看是为其聚焦研究重点。教师也可以依据党校特色学科布局的整体安排,有针对性地开展备课研究、基层调研等工作。全面提升党校教师政治水平、政策水平、学术水平和专业水平,提高教学科研咨政的实际效果,进而促进党校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特色学科建设是凸显特色优势,增强党校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方式

参考高校发展经验,特色学科建设是持久发展的必经之路。从教育部2017年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可以看到[1·],国家对于高校建设一流学科的要求不仅仅体现在“优”和“强”这两方面,更体现在“特”的要求之上。如内蒙古大学的“双一流”建设学科为生物学、南京理工大学为兵器科学与技术、贵州大学为植物保护等,通过突出地域特色,助推地方高校建设一流学科,才能更加有效地避免“千校一面”的发展困境。提升办学质量,高质量打造一流党校,必然也要走好特色学科建设之路。“全国共有省级党校34所,副省级党校15 所,市地级党校360 多所,县级党校近2500所,拥有近10万教职工,另外不少党政部门、国有企业、高等学校、部队等也办了党校”。[2]对于资源相对匮乏、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地方党校,全面加强特色学科建设,才能充分彰显地域特色及优势,与发达地区的党校形成差异化发展。未来全国党校的特色学科建设,只有既遵循党中央大政方针政策中对于党校基本要求的“共性”,又突出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因校施策,重点培养和发展一批特色学科,才能更加凸显当地教学特色和优势,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

(三)特色学科建设是加速人才成长,促进党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党校来说,培育人才是关乎全局的重要环节。各级党校要本着对党的干部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下大气力培养造就一批政治强、信念坚、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党校人才队伍”。[3]做好党校特色学科建设工作,正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建设梯队的关键举措。一方面,特色学科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队伍质量提高的过程[4]。在打造特色学科的过程中,必然伴随该学科教学、科研、咨政成果的全面提升,有利于促进相关人才迅速成长,年轻教师在前辈教师的带动下能够更快成长为党校工作的骨干力量。同时,学科带头人又会反过来影响所在党校的办学质量与水平,持续影响年轻教师的成长发展,进而促进形成“老—中—轻”优秀教师集聚的人才结构,助推党校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特色学科建设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氛围。“落实人才强校战略,把更多优秀人才吸引到党校事业中来,需要通过好的事业留人,即除了通过高薪酬、高待遇来吸引人才,更需要靠好的工作氛围、好的基础条件留住人才”。[5]在特色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建立起“以业绩能力为导向、以公平竞争为目的”的学术研究氛围,就能更好地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队伍和谐,共同形成“1+1>2”的研究合力。

二、贵阳市党校系统特色学科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学科建设在党校历来被认为是“老大难”问题。“‘老’是指多年前就已经提出要搞学科建设规划,但是很多党校都没搞成;‘大’是指学科建设是教学科研工作、提升师资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建设,没有地基难起高楼;‘难’则是指既要与国家学科分类相协调,又要与党校职责相符合,还要以现有师资力量为支撑,难上加难”。[6]而特色学科建设作为学科建设工作中的核心内容,正处于“难”上加“难”的位置。

2019年以来,贵阳市党校系统在学科建设尤其是特色学科建设方面展开了诸多尝试与探索。2021 年制定了《中共贵阳市委党校(贵阳行政学院、贵阳市社会主义学院、中共贵阳市委讲师团)“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初步明确要通过3 至5 年的努力,争取在主要学科、重要学科和特色学科上取得较大进展与突破;2022 年编制《中共贵阳市委党校学科建设实施方案》,明确要加强全市党校系统学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布局。按照全市党校系统一体化建设工作思路,以“1+10”教育基地建设为抓手,市委党校和10个区(市、县)委党校结合各自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各项教育教学资源,合力打造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全市党校系统差异化、特色化学科体系。截至2023年5月,已初步构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经济学、公共管理、政治学与法学、文学与社会学、统一战线学、生态学为划分的党校系统学科分类,明确了各教研部的主要学科、重要学科以及特色学科研究方向,初步打造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内容,以理论修养、党性教育、能力培养、市情研究为教学板块,以数字经济、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理想信念、共产党人“心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特色的“146”课程体系,学科建设工作初具成效。但与通过学科建设带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还有距离,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特色学科建设规划仍待细化

根据贵阳市委党校拟定的实施方案,当前的特色学科重点研究方向为大数据、大生态、乡村振兴三方面,分别归属经济学教研部、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和公共管理教研部;贵阳市党校系统下涵盖的10个区(市、县)委党校结合各自资源优势,分别从理想信念、红色基因、大数据、大健康、大生态、乡村振兴、传统文化中选择符合自身资源的特色学科重点研究方向进行发展,具体情况可见表1。

表1 贵阳市党校系统特色学科重点研究方向及规划制定情况

由表1 可知,各党校的特色学科重点研究方向基本都是根据所在区(市、县)的教学资源来进行规划,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较大差异。如:南明区下辖亚洲最大社区花果园,以花果园社会治理经验为主形成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经验成为南明区委党校特色学科的重点研究方向;贵阳人民的“大水缸”红枫湖位于清镇市内,红枫湖的成功治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最生动的当代实践,大生态便成为清镇市委党校特色学科的重点研究方向;修文县有阳明心学发源地之美誉,阳明文化自然成为修文县委党校重点推进的特色学科研究方向。但通过调研来看,除了贵阳市委党校已经拟定《中共贵阳市委党校学科建设实施方案》,10个区(市、县)委党校中仍有5所未完成,而在此基础上针对特色学科制定详细规划的党校就更少。在贵阳市委党校拟定的实施方案中,关于特色学科建设的内容也仅有“打造全市党校系统差异化、特色化学科体系”一节,内容从宏观层面出发,具体到如何建设和增强大数据、大生态、乡村振兴三门特色学科重点研究方向,仍缺乏详细的发展思路、建设规划、目标任务及组织保障等细节内容。同时,由于缺少一套全市党校系统从上至下的特色学科建设方案,教师很难根据自身专业背景及学术研究方向,针对所在党校的特色学科谋划制定符合个人情况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二)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迟缓

长时间以来,由于基层党校培训任务重、规模大、内容杂,加上专职教师不足,党校教师任职后,为了能更快适应不断变化的课程体系,往往需要朝“全科教师”方向发展。很多党校教师成为身兼教学和行政数职、承担多学科教学任务的“万金油”。导致能承担高水平培训任务和高水平科研课题的“专才型”教师少,具有稳定专业研究方向的人才和高水平教研团队的数量更少。根据调研情况来看,目前全市10 个区(市、县)委党校均只划分行政部门而不对具体教研部门进行划分,教师按照专业进行归位的基础问题尚未得到全部解决,学科建设工作进展缓慢。

从表2的统计情况可以看到,除贵阳市委党校根据教师学科专业、个人专长及职称评定专业,将校内所有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分类归口到相应教研部外,大部分区(市、县)委党校教师普遍都是跨学科参与特色学科教学工作,大都存在特色学科研究方向上课机会少、缺乏奖励机制、教师不愿承担教学工作的问题。此外,贵阳市党校系统教师还存在跨专业申报职称的情况,也进一步加剧了专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迟缓了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进度。同时,因为各校特色学科均存在专业性强、研究难度大、学术带头人少的情况,部分教师对特色学科重点研究方向缺乏兴趣、难以入手。大部分党校均表示目前没有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学科学术带头人,即便有这样的学术带头人,其所学专业也普遍与特色学科不一致。加之党校的重点学科一般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为主,很大一部分教师为了能够获得更多授课机会和发展空间,即便是所学专业背景符合所在党校特色学科定位,但在实际工作中也逐步转向了以上两门主流学科,从而导致贵阳市党校系统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迟缓,特色学科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长期悬而未决。

表2 贵阳市党校系统专职教师占比、专业对口及职称评审方向一致性情况

(三)高质量教研咨成果产出较少

由于相关特色学科长期缺乏高水平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缺少稳定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及教研团队,直接导致了高质量教研咨成果产出不足。目前,在特色学科课程方面,贵阳市委党校和清镇市委党校均达到15门以上,课程内容丰富、讲授方式多样,成果质量较高。但其他党校的特色学科课程开发效果则相对较为缓慢,均在5门以下。在特色学科课题数量方面,仅有贵阳市委党校达到10 项以上,息烽县委党校4 项,其余各校都在2项以下。在特色学科相关咨政报告获批方面,贵阳市委党校获得领导签批的特色学科相关咨政报告为7 篇,主要集中在大数据方向。10 个区(市、县)委党校中只有修文县委党校在阳明文化方面的咨政报告获得过领导批示。从总体情况来看,目前贵阳市党校系统的教研咨成果大多集中在市级层面,省级及以上的成果较少,与特色学科重点研究方向相关的则更少,高质量教研咨成果产出不足,极大地限制了特色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三、贵阳市党校系统特色学科发展策略

(一)细化特色学科建设规划内容

一是以贵阳市委党校为牵头单位,通过召开会议、征求意见、实地调研等方式,系统谋划制定全市党校系统特色学科发展总体规划,对于符合各校实际的特色学科重点研究方向要继续鼓励支持其发展壮大;对于各校发展有困难的特色学科重点研究方向,可通过组织贵阳市委党校有关教研部与区(市、县)委党校形成共建联建机制,给予其专业指导及支持,共同探讨各校特色学科重点研究方向发展路径及策略;对于确实不符合各校现有人才、教学资源的特色学科重点研究方向,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适当调整,积极谋划更加符合发展实际的特色学科重点研究方向。二是组织贵阳市委党校特色学科对应的教研部门,围绕本部门现有教学、科研、咨政力量,有重点有目标地从短、中、长期展开谋划,制定专门的特色学科建设规划。同时,明确从事相关特色学科研究的专职教研人员,鼓励其长期专注、钻深钻透,实现特色学科规划责任到部门、落实到个人,更好地指导教研咨工作展开。三是在制定全市党校系统特色学科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继续鼓励各区(市、县)委党校进一步制定并细化本校特色学科发展规划。调配更多专业背景符合需求的精兵强将从事本校特色学科相关研究,大力鼓励开设形式丰富的特色课程、申报特色学科相关课题以及做好决策咨询工作。

(二)明确特色学科建设重点方面

一是立足党校实际,突出特色学科建设重点。如:贵阳市委党校的大数据特色学科研究方向应重点集中于贵阳贵安大数据创新实践方面;南明区委党校的社会治理特色学科研究方向应重点集中于超大型社区治理的路径探索方面等,不求面面俱到,力求凝练优势、突出特色。二是要与党性教育紧密结合,突出在党校建设特色学科的教育意义。习近平曾指出,“党校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理论教育、党性教育、知识教育,其中理论教育是根本,党性教育是关键”。[7]无论是普通学科还是特色学科建设,都应坚持“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始终将党性教育贯穿于特色学科建设的全过程。如:修文县委党校的阳明文化特色学科建设方向,应致力于将阳明心学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相连;息烽、开阳县委党校的红色文化特色学科建设方向,应更多地通过详细讲述老一辈革命战士的斗争故事,增强当代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增强培训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意识。三是加强特色学科教材编写。充分发挥贵阳市委党校“学术委员会”与“教学工作委员会”职能,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立项管理,增加教材出版基金。同时统筹全市党校资源,整合校内外学术团队力量,围绕各校特色学科重点研究方向,按照服务贵州、贵阳贵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组织编写能够体现时代特点、具有贵州和贵阳特色、适应干部教育培训需要的特色学科教材,更好地体现各校的独特性与优质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三)增强特色学科建设人才队伍

一是培育好现有人才。通过优化学科布局的方式使参与特色学科教学研究的教研人员分配更加合理,全面加强对现有师资的专业培训,鼓励支持中青年教师进修深造或攻读特色学科相关学位,进一步提升理论水平。同时,以省级“名师工作室”为平台,按照确定的特色学科研究方向选派教师到相关部门挂职锻炼,提升其综合实践能力。二是引进优秀人才。结合当前的学科建设和未来特色学科的培育需求,有目的、有选择地在全国范围内招聘符合各校特色学科需求的博士、硕士,全面充实教师队伍,加强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三是打造专兼结合的高质量学术研究团队。在校内,按照“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学科后备人才”三个层级建设机制,逐步充实特色学科专职教研人员,打造一批长期聚焦跟踪专门领域、开展跨学科合作、有创新活力、擅长教研咨一体化作战的创新团队;在校外,聘请一批在相关特色学科重点研究方向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及丰富实践经验的党政领导干部作为党校兼职教师,同时积极与社科系统、高校院所、党政部门进行合作交流,并围绕特色学科重点研究方向展开现场座谈、集体研讨等活动,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特色学科人才队伍。

(四)创新特色学科建设方式方法

一是要以精品课、好课程评选为抓手强化党校特色学科发展水平。鼓励教师综合应用讲授式、案例式、研讨式、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特色学科相关教学,使党校课堂更加丰富生动。同时依托贵阳市委党校各教研部力量,在开展集体备课、专家指导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全市党校系统特色学科重点研究方向的课程体系开发,提升特色学科课程质量,促使诞生更多省级以上精品课、好课程,在对外培训中将相关特色学科课程作为介绍宣传贵阳市的窗口媒介进行对外推广。二是要瞄准大课题大文章助推党校特色学科建设。鼓励各校组织专业队伍,聚焦特色学科深层次问题,整合力量申报相关特色学科所涉及的国家级、省市级课题,力争在重点刊物发表相关研究成果。三是要通过常态化调研咨政工作提升党校特色学科研究质量。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更是党校教师的基本功。一方面,可以通过与特色学科相关的市、区部门建立固定合作,或以“特邀研究员”的身份列席地方党委政府重大会议的模式,组织从事特色学科研究的教研人员不定期深入全市开展实地调研,努力推动全市党校系统优势特色学科融入贵阳贵安“强省会”行动;另一方面,各校教师应围绕特色学科涵盖的重点内容,通过田野调查获取第一手材料,扎扎实实做好基层调研,努力推出更多有助于党委政府决策的咨政成果,加快学术成果在相关领域的服务转化进程,充分发挥优势特色学科的智库功能作用。

(五)构建特色学科建设评价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贵阳市党校系统特色学科建设考核评价机制。建议各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设置针对特色学科建设成效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特色学科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量化为具体的数据指标,并通过教师自我评价、教研部内部评价、培训学员评价等多渠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系统考核。二是强化有利于教学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教学评优激励机制。对于相关特色学科在科研上成功结项的国家级课题、核心权威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党委政府采纳运用的咨政成果,应给予一定的专项奖励,全面激发特色学科教研人员干事创业的动力。三是建立特色学科建设奖励问责制度。将各校特色学科建设考核成效与年度考核评价相挂钩,对于考核优秀的党校增发相关学科建设经费,从而倒推各校特色学科建设水平提升。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党校,应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建议,督促各校贯彻落实特色学科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更好地促进党校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市委党校贵阳党校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找朋友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编排规范
贵阳分店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来稿须知
寻味贵州——贵阳
荣宝斋贵阳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8年组稿方向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太原市委党校元旦茶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