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典籍翻译中文化缺省的翻译补偿
——以《赤壁赋》3种英译本为例

2024-01-09尚巾斌唐家扬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缺省原语赤壁赋

尚巾斌,唐家扬

(1.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0; 2.广东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 肇庆 526000)

20世纪末以来,翻译与文化的关系越来越受到译界的关注,译界甚至提出了“文化转向”的观点。经典文学作品之所以传世不仅仅因为其语言优美,也因其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作者用母语创作时,会因为母语读者具有相同的语言文化背景而做一些文化省略,这些文化省略往往成为异语读者的文化空白,给他们阅读理解造成障碍。在翻译过程中恰当补偿文化缺省,是跨文化交际中翻译工作者面临的挑战。

《赤壁赋》是古典文学经典名作,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被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期,记录了苏轼与友人月夜泛舟游黄州赤壁的经历。作品表达的情感丰富:先抒发月夜泛舟赏景的怡然心情,转而怀古伤今,最后表达内心困顿消解后的释然心理,体现了苏轼超然物外的道家思想。全文语言晦涩,显化特征不明显,其中凝聚的深层文化内涵使得文化缺省现象尤为突出。因此,译者需要采取恰当的补偿措施,以传达中国文化精髓。《赤壁赋》现存十几种英译本,如翟理思、李高洁、葛瑞汉、华兹生、谢百魁、卜立德、杨宪益、戴乃迭、罗经国、林语堂等人均对《赤壁赋》进行了翻译。本文拟选取其中3个译本,即杨宪益、戴乃迭合译本FirstVisittotheRedCliff[1]、翟理思译本ThoughtsSuggestedbytheRedWall:Summer[2]以及葛瑞汉译本TheRedCliff[3],对3种译本中的文化缺省及补偿程度和补偿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总结汉语典籍英译文化缺省补偿的一般原则。

一、文化缺省及其翻译补偿策略

文化缺省的概念由我国翻译家王东风提出,他认为文化缺省是“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被缺省的部分与语篇内信息有关,就叫做‘语境缺省’,而与语篇外的文化背景有关的,便就是‘文化缺省’”[4]。某些信息或知识在一种文化环境中特有,且已经成为该文化环境中成员的广泛共识,故在交际时,人们默认这些信息或知识是已知的,无需过多阐释。但是原语经过翻译转换为另一种文字后,如果对其中涉及的某些文化缺省信息或知识不加补偿说明,那么,缺乏原文化知识的译语读者会产生认知障碍。

针对上述问题,翻译工作者、学者提出了解决原则、策略和方法。谢静认为功能对等原则可用以应对文化缺省问题,她还指出要避免超额翻译及欠额翻译的现象,既使目的语读者获得与原语读者相似的交际效果,又给读者留以审美空间[5]。

在补偿策略和方法上,王大来认为,文化补偿应力求还原原语的文化特性,他提出根据文化因素选择文化缺省的补偿方法,即添加脚注法、文内补偿法和归化法[6]。刘桂兰、肖永贺则聚焦常用文化补偿方法之一的解释性翻译,对其限度进行探讨,并提出语句通顺、一句为限、不增内容和文体限制4个条件[7]。

译者肩负跨越文化鸿沟的重任,要对文化缺省进行翻译补偿[8],学者们虽然提出了补偿原则、策略和方法,但是如何补得恰如其分,既要避免忽视原语信息或者对原语信息打不应该有的折扣的“欠额翻译”现象[9],也要避免译者增添较多个人对文本的理解,补偿过多,不忠实于原文的美学价值呢?译者首先需要对原语承载的文化内涵有深刻透彻的理解,斟酌缺省的内容,然后才能采取恰当策略,用适当的方法,谨慎把握补偿的程度。

二、《赤壁赋》3译本文化翻译补偿对比分析

(一)社会文化词汇的翻译补偿

社会文化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或群体性。在《赤壁赋》中,社会文化主要涉及纪年、历法以及星宿名称,例如: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杨、戴译:In the autumn of the year Renxu, at the time of the full moon in the seventh month[1]252.

翟译:In the year 1081, the seventh moon just on the wave[2]175.

葛译:In the autumn of the year ren-xu(1082), on the sixteenth day of the seventh month[3]263.

中国传统历法使用天干、地支的组合作为计年、月、日、时的方式,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共组合成60个计时序号,谓“一甲子” 。“壬戌”年是农历纪年中一个循环60年中第59年的名称。但对西方读者来说,天干地支组合纪年法就如同“天书”,在翻译中需要恰当补偿。杨、戴译本采用音译法,葛译本亦使用音译法,并在其后补充了“壬戌”所指代的具体年份。在此处,音译加标注和信息补充方法既保留了原文文化特性,又补足了译语读者所缺失的原语文化信息知识。翟译本则译为“the year 1081”,译文虽然向读者传达了具体的时间信息,却未能保留原语文化特质,削弱了原文文化色彩。对文化进行补偿不意味着要消除文化异质性,而是根据原文文化信息, 采用适当的策略对缺省部分进行补偿,既给英语读者展现中国文化,又不至于造成过大的文化隔阂。

例(1)中第二个文化负载词为“既望”。中国古代农历每月第十五日称为“望日”,十六日为“既望”。16世纪后西方通行的格列高利历法与中国古代农历是两种不同的历法,体系、名称差别巨大,翻译时若仍直接采用音译法,对一般西方读者来说,译文没有传递任何信息。采用文内明示法进行释译,可将隐含的信息言明,为读者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杨、戴译本将十六日为“月圆之日”这层隐含信息显化,在传达原语信息的同时保留了原语文化内涵,将月夜泛舟的情境展现出来。而翟译本直接译为“the seventh moon”,有过分简化之嫌。再如:

(2)徘徊于斗牛之间。

杨、戴译:hovering between the Dipper and the Cowherd[1]252.

翟译:wandering between the Wain and the Goat[2]175.

葛译:and wandered between the Dipper and the Herdboy Star[3]346.

此句讲的是月初升时的方位。“斗牛”指的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3个译本均将“斗”理解成“北斗星”,译作“the Dipper”和“the Wain”。对于“牛”,杨、戴和葛都理解成了“牵牛星”,故分别译为“the Cowherd”和“the Herdboy star”。王水照认为:“星名和星宿名是两个不同概念,不应混淆。‘斗宿’亦称‘南斗’,‘牛宿’亦称‘牵牛’,但不宜径称‘南斗星’和‘牵牛星’。”[10]李贤浚也认为,“斗宿亦称南斗,属人马座;牛宿属摩羯座”[11]。由此看来,3个译本均存在理解偏颇的问题。“斗牛”并不能直接译为星名,应以星座名译之。由于译语文化里有相对应的星座名称,此处使用归化策略译为“摩羯座”和“人马座”较为合理。“斗”“牛”可分别译为“Sa-gittarius”“Capricornus”。

(二)物质文化的翻译补偿

物质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包括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以及创造物质产品的技术,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赤壁赋》中物质文化主要涉及酒容器、交通工具以及旗帜名。例如:

(3)举匏尊以相属。

杨、戴译:toast each other by drinking wine from a gourd[1]252.

翟译:we have drawn inspiration together from the wine-flask[2]175.

葛译:pouring each other drinks from bottlegourds[3]347.

“举匏尊以相属”意为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尊”即“樽”。“匏”是葫芦的一种,“宋代陆佃的《埤雅·释草》:‘长而瘦上曰瓠, 短颈大腹曰匏’”[12]。“匏尊”表示匏制的酒樽,应是短颈腹大的盛酒容器。杨、戴译为“a gourd”,葛译为“bottlegourds”,两译本都使用文内明示的方法,准确体现出盛酒器具为葫芦,最贴近“匏尊”的原义。而翟译为“wine-flask”,即长颈瓶或细颈瓶,与“匏”的形状有一定出入。杨、戴译本和葛译本相当注重原文细节的再现,选用的表达体现了中国古代酒容器的外观特征,一定程度上传递了中国古代酒文化风貌。再如:

(4)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杨、戴译:his battleships stretched for a thousand li, his armies’ pennons and banners filled the sky[1]252.

翟译:His war-vessels stretched stem to stern for a thousand li, his banners darkened the sky[2]175.

葛译:his vessels were prow by stern for a thousand miles, his banners hid the sky[3]347.

“舳”指船尾,“舻”指船头。该句意在描写赤壁之战中曹操军队之声势浩大:战船首尾相连延伸千里,战旗数量庞大以至遮蔽了天空。3译本中,翟译本和葛译本使用文内意译的方法,将曹军战船首尾相连(stem to stern、prow by stern)的作战情形描绘了出来,杨、戴译本则未将这层意思显化。对于“旌旗”的翻译,杨、戴译本则最为精准,文化补偿程度最高。杨、戴译文有意将“旌”与“旗”拆分来译。“旌”与“旗”在被合称泛指旗帜之前,分别指两种旗帜。根据《周礼·春官·司常》,缀旄牛尾于杆头,下有五彩析羽为饰者为“旌”,有熊虎等花纹图案的则称“旗”。杨、戴译文选用“pennons”和“banners”两个代表不同旗帜的词以体现战旗形式多样,侧面向英语读者展现赤壁之战中曹军的雄伟气势。此句中,“旌”与“旗”两个物质文化词的缺省现象更为隐蔽,容易被忽略,这要求典籍英译者具备洞悉文化缺省问题的能力,然后才能进行恰当的翻译补偿。

(三)宗教文化词汇的翻译补偿

奈达认为,宗教文化翻译问题主要表现在神名以及与神有关表达的翻译[13]。几位译者对《赤壁赋》中“羽化”和“仙”的英译处理,反映了中西方宗教文化上的差异。例如:

(5)羽化而登仙。

杨、戴译:as light as if we had left the human world and become winged immortals[1]252.

翟译:sailing through air like the Gods[2]175.

葛译:and risen as immortals on newly sprouted wings[3]346.

对于“羽化”一词,杨、戴和葛译作“left the human world”和“risen”,有“飞升”之义。“仙”也被译为“immortals”(不朽者),崔俊认为,“长生不死,羽化登仙”是道教追求的终极目标[14]。故两位译者译为“不朽者”是切合原意的。但两位译者将“仙”译作“有翅膀的”“新张出翅膀的”,与道家思想不符,道家追求“绝对自由”,是不需要凭借外力(翅膀)的。“羽化”有“得道”之义,“羽化”即“得道飞升”,故此句可改译为“as light as if we had achieved supreme enlightenment and become immortals.”。翟理思或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将“仙”译作“the God”,但“仙”反映了苏轼的道家思想,译为“上帝”大大削弱了原语文化内涵。

(四)生态文化词汇的翻译补偿

生态文化反映了某一语言群体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状况和特征。中西方生态文化词所负载的文化意义多有不同。例如:

(6)寄蜉蝣于天地。

杨、戴译:We are nothing but insects who live in this world but one day[1]252.

翟译:a couple of ephemeredes[2]175.

葛译:mayflies visiting between heaven and earth[3]347.

蜉蝣被视作一种朝生暮死的生物,“寄蜉蝣于天地”意为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原句中,苏轼友人抒发人在世间极其渺小、生命转瞬即逝的感慨。杨、戴译文将“蜉蝣”译为“insects”,随后采用文内明示法,补充说明这种昆虫在世上仅存活一天,以突出蜉蝣体现生命短暂的引申含义。翟理思选用的“ephemerides”一词有“短命的东西”之义,同样还原了苏轼友人对时光飞逝、生命无常的感慨。葛译本选用的“mayflies”一词亦指“蜉蝣”这种生物,但与杨、戴及葛的译文相比,似乎仅体现了人的渺小,无法直接将生命短暂这层隐含义显现出来。再如:

(7)桂棹兮兰桨。

杨、戴译:Our rudder and oars, redolent of cassia and orchids[1]252.

翟译:With laughing oars, our joyous prow[2]175.

葛译:Cinnamon oars in front, magnolia oars behind[3]346.

屈原作品中常出现各类香草,以表达诗人的高洁品行、美好人格,桂、兰就是其中的代表。杨、戴译本和葛译本均未对两种植物的象征意义进行明示。翟译本用“laughing”“joyous”两个词代替植物名,同样也限制了读者对“桂”和“兰”寓意的进一步思考和想象。因为在英语中有完全相对应的植物名词,译者可使用文外注释法,将“桂”与“兰”的文化内涵意义注释于文后。

(五)语言文化词汇的翻译补偿

奈达认为语言文化与每种语言的特点密切相关[13]。翻译时,译者不能忽视与该语言特殊性有关的文化问题。例如:

(8)望美人兮天一方。

杨、戴译:Longing for my dear one under a different sky[1]252.

翟译:Great heroes dead, where are ye now?[2]175.

葛译:The girl up there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sky![3]346.

“美人”一词在古汉语中常比喻明君、品德美好的人。苏轼当时被谪贬至黄州,政治抱负难以施展,夜游赤壁饮酒兴起而歌,表达了仕途不顺的苦闷。在后文中,苏轼友人吹奏洞箫,心情转而哀怨,是因联想到一代英雄曹操而心生感慨。杨宪益和戴乃迭、葛瑞汉分别将“美人”译为“dear one”“the girl”(情人)”,会使英语读者产生疑问。翟理思译为“dead heroes”(逝去的英雄人物)。3个译本对“美人”的理解均有偏颇。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此处是苏东坡借“美人”这一隐喻含蓄地抒发仕途失意的沮丧情绪,可照其字面意思将“美人”译为“fair lady”,再采用文外注释的方式,解释“美人”的真正含义,以补偿文化意义空缺。

通过对《赤壁赋》3个英译本文化缺省的翻译补偿情况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在文化补偿的程度和对原文文化风味的保留上,杨宪益和戴乃迭译本最佳。二人多使用文内解释的方法以填补文化差异带来的意义空缺,且对于解释性翻译的“分寸”拿捏到位,译本始终忠实于原文,不会增加或删减原文内容而扭曲原文含义。而翟理思多以归化作为翻译补偿策略,致力于提高译本的可接受度,对于文化缺省的补偿程度不够。葛瑞汉也比较忠实原文,其译本多使用文内加注和文内明示策略,但他对一些蕴意深厚的文化词汇理解还不够深刻,未能译出其隐含的文化风味。

三、典籍翻译中文化补偿的原则

首先,译者应深刻理解和把握原语与目标语文化内涵,这也是补偿的基础和前提。译者进行典籍翻译时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化的素养,把握原文本主题思想,这样在进行文化补偿时才不至于使译本在大方向上产生偏离。在这个意义上,来自原语的译者比来自目的语的译者更具优势。杨宪益、戴乃迭译本补偿程度最深最恰当,是因为杨、戴两位译者中英文文化素养深厚,文化背景搭配相得益彰。二人联袂致力于将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推向英语世界,其中英合璧的跨文化身份和教育背景,使他们在英语翻译这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具备天然优势,他们对译本在归化和异化策略的选择上具有更强大的把控力。

其次,典籍英译意在传播文化,翻译中的文化补偿不意味着要消除文化异质性。作为19世纪至20世纪初英国著名汉学家,翟理思的汉语言文化素养深厚,他对中国语言文字、文学、文化均有很深的研究和很高的造诣。但是,翟理思汉语典籍英译的特点在于他往往不自觉地从西方文化立场评选中国文学,其译本多以归化作为翻译补偿策略,致力于提高译本的可接受性,使其能更好地为英语读者所理解。不过过分强调归化原则会掩盖原文化所蕴涵的文化信息。翻译过程中过度采用归化策略会使原文异国文化的痕迹消失殆尽,剥夺了读者欣赏原文的异质文化的权利,无益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最后,译者要本着“不增不减”的翻译补偿原则,在准确传达原语信息的同时尽量保留原语的文化内涵。杨宪益曾提出,“‘信’和‘达’,在翻译则是缺一不可……总的原则……对原作的内容,不许增加或减少”[15]。对原作“不增不减”是以忠实性为取向,同时顾及读者的需要和感受。译者在“不增不减”把握原文内涵的同时要留心文化缺省现象的存在。笔者认为,适当的翻译补偿方法有文内解释、直译加注,解释与注解能及时地向译文读者提供所需的原文文化知识,增进他们对原文的了解。

四、结语

翻译中恰当文化补偿的前提是译者深谙两种文化,译者只有深刻、全面把握两种文化的内涵,才有文化缺省补偿意识。另外,文化无优劣之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平等对待原语与目的语文化,做到在译文中不随意增减其文化缺省,同时采取恰如其分的翻译方法,最大限度地传递原语文化内涵,消除目的语读者的意义真空,从而促进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流。

猜你喜欢

缺省原语赤壁赋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基于“缺省模式”设计平台的控制系统研发模式重塑
苏东坡《前赤壁赋》
密码消息原语通信协议介绍及安全分析
浅谈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缺省语义模式下话语交际意义研究
关联期待与缺省推理下缺省语境的生成模式
《赤壁赋》用典赏析
观点句中评价对象/属性的缺省项识别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