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润疆增强新疆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内涵逻辑、价值意蕴与现实路径*
2024-01-09陈宝热合木吐拉艾山
陈宝 热合木吐拉·艾山
(1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2新疆大学历史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更要实现精神文明的积淀与飞跃,用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增强各族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满足感。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构成,它从根本上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代表谁、为了谁的问题,是激发民族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彰显民族生命力的重要源泉。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文化润疆”被正式提出,这为新疆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根本遵循。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新疆时强调,要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深入开展文化润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1]这进一步明确了文化润疆的目标任务,肯定了以文化润疆增强新疆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为建设美好新疆提供了强大凝聚力和驱动力。
一、文化润疆增强新疆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内涵逻辑
文化润疆在增强新疆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加强各民族团结奋斗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建设性的作用。以文化润疆增强新疆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就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真正将文化润疆干在实处、做实做细,以文化为基点、以沁润为方式、以新疆为场域、以认同为目标,助推新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生生不息的发展。
(一)文化是基点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各族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家园。用何种文化滋养新疆各族群众的精神世界、增强文化认同,是文化润疆的首要问题。回顾历史,支撑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是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在5 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P36)是涵养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养分,呈现出一脉相承、血脉相连的民族特质,构成了以文化润疆增强新疆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点,能够使新疆各民族构筑起坚如磐石的中华民族凝聚力。
文化的统一性是文化认同和交往的基础。以文化润疆增强新疆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必须以共同认可的文化为基石,这是坚定文化自信、提振民族精神的关键。首先,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悠久的文化史脉、积淀了深厚的内涵底蕴,并淬炼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的母体,孕育了各民族热爱祖国、团结一心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成为各民族寄托内在情感、维系精神纽带的载体。坚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润疆的重要内容,是增强新疆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前提。其次,中国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赓续红色血脉、彰显革命精神的先进文化,凝铸了中国共产党人情系民族魂、丹心耀中华的精神丰碑。中国革命文化蕴含着深厚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内涵,是中华各族儿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弘扬伟大斗争精神的集中体现,彰显了中华民族不畏艰辛、敢于变革的民族气概,成为新疆各族群众坚韧不屈、勇于开创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力量。最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是廓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路的“指明灯”,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提供了精神支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中华各族儿女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内生力,汇聚为中华民族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合力,成为新疆各族群众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强心剂”,在以文化润疆增强新疆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中发挥着“压舱石”的作用。总而言之,以文化润疆增强新疆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就是要增强各民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化与传承,这是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和大繁荣的立心立魂之举。
(二)沁润是方式
文化润疆的话语风格鲜明、用词准确、导向明显,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疆各族人民的真挚情感。从内涵层面理解文化润疆,“润”即饱含深情的沁润,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生动体现。以文化润疆增强新疆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就是要以沁润为方式,在“润”的广度、深度、进度和尺度方面做好工作,使各族群众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获得共感共情共鸣的体验,形成交往交流交融的局面,以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首先,文化润疆注重“润”的广度。“润”内含着文化构成的丰富性和影响范围的广泛性。文化润疆要将反映中华民族整体心理、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沁润的方式让新疆各民族内化,使各族群众能够充分感受优秀文化带来的思想共鸣和情感共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形成同向同行、共频共振的合力,构筑起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次,文化润疆强调“润”的深度。“润”意味着文化影响深入人心,能够使各族群众心灵相拥、精神相依。文化润疆要在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基础上,塑造良好文化环境、加强优秀文化创造和提升文化服务能力,使优秀文化对新疆各族群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自觉接受、入脑入心,生成深远持久的精神力量,起到凝心铸魂的积极作用。再次,文化润疆遵循“润”的进度。“润”蕴含着长期持久之意,显现着文化润疆不可一蹴而就,而要久久为功。文化润疆要有“润”的韧性和耐力,不仅要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拧牢精神纽带、汇聚团结伟力,而且要结合新形势和新经验充实文化润疆工程,实现文化润疆的再丰富、再创新。在常抓不懈、常“润”常新中克服挫折、凝魂聚气,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3](P31)最后,文化润疆把握“润”的尺度。“润”包含着对主体的尊重关爱之意,昭示着文化润疆要植根人民立场、体现人民情怀。一方面,文化润疆要用心关怀、倾听民声,以满足各民族的文化需要为目标,做到将心比心、以心交心,赢得各族群众广泛支持。另一方面,文化润疆要用情服务、体现民意,以各民族文化共性引导各族群众产生共情,增进各民族互信,使各民族和睦友好,提升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新疆是场域
“疆”是对场域的阐发。文化润疆立足新疆场域,表达了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表征了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的家庭成员,肯定了新疆各族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优秀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以文化润疆增强新疆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就要通过文化沁润让各民族形成爱国爱疆的深厚情感,使新疆各民族优秀文化同全国各民族优秀文化交流交融,形成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一体的局面,共同维护新疆和谐稳定,构筑美好新疆场域。
首先,文化润疆凸显了新疆场域的重要性,内含着新疆各民族爱国爱疆的真挚情感。新疆地处祖国西北,亚欧大陆腹地,是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战略资源的丰富基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新疆作为文化润疆的场域,就是要从新疆实际出发,树立好方向靶标,直面问题所在,通过推进文化润疆唤醒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在与“三股势力”“双泛”思想作斗争的过程中,实现正本清源、除恶扬善,根除分裂思想流毒,增强新疆各族群众爱国爱疆的主人翁意识。其次,文化润疆彰显了新疆各族群众的主体性,昭示了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新疆各民族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演进中,始终走在中华民族发展之轨上,彰显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文化润疆能够使新疆各民族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养分,培养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同呼吸、共命运的真挚情感,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自觉转化为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内驱力,使新疆各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积极构建者和坚定维护者。最后,文化润疆肯定了新疆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诠释了新疆各民族优秀文化是中华文化体系的有机构成。新疆的文化景观呈现出多种文化并存、多元文化交流的特点,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具有独特的人文景象和地域特色,这为新疆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形成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说,新疆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是新疆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立足新疆独特场域形成的。它不仅是对新疆各民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审美体验的反映,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丰富作出了贡献,有利于各民族在文化交流互鉴中形成团结伟力。
(四)认同是目标
以增强文化认同为目标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关键是使新疆各民族认同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身份。中华文化作为我国各族群众共同缔造的文化,是各民族对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黏合剂,成为新疆各民族具备中华民族身份的标识,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文化认同作为新疆各民族对所属文化发自内心和情感上的归属,能够最大限度地拉近各族群众的心理距离、增进各民族互助互信,消除隔阂,强化“五个认同”,为谱写新时代美好新疆凝聚力量。
一方面,以文化润疆增强新疆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文化认同不仅影响到个人对自己身份的认定、社会群体的角色、还影响到民族以及民族文化的保持、国家的意识形态维持与强化、不同的宗教与文明形态之间的理解、甚至当代的国际政治格局”。[4](P8)增强新疆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就要增强中华文化在新疆各族群众中的感染力,让各族群众认识到中华文化是全国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新疆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同我国其他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鲜亮底色,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润疆作为增强新疆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必由之路,注重在个性中强化共性、在多元中强化主流,形成了多元统一的文化风貌,使各族群众能够互相理解、包容互赏,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另一方面,以文化润疆增强新疆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是谱写新疆美好未来的深沉力量。新疆的美好未来建立在新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基础上,而文化认同则是新疆民族团结之根、和谐稳定之本。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通过文化引领新疆各项事业发展,汇聚各民族奋斗伟力。文化润疆就是我们党重视新疆文化发展的集中体现。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新疆文化建设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关心下取得了显著成就,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极大提高,文化建设实现了从广泛普及到高质量发展的飞跃。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文化建设事业在政策、项目、人才和资金等方面都得到了党和国家大力支持,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效建立,各族群众文化权益得以保障,文化创造活力充分释放,高质量的文化生活逐步形成,呈现出繁荣兴盛的美好局面。可以说,文化润疆奠定了新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思想基础,为谱写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和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篇章汇聚起磅礴力量。
二、文化润疆增强新疆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价值意蕴
治国必治边,边稳则国安。做好新疆工作不仅事关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是全党全国的大事。文化润疆作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守正创新,深刻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治疆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深刻把握。以文化润疆增强新疆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体现了文化润疆的目标所在,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不仅有利于满足新疆各民族美好生活需要,奠定新疆工作总目标思想根基,也有益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满足新疆各民族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举措
文化润疆内含以人为本的价值旨趣,蕴含着党和国家对新疆各族群众的关怀和牵挂。文化润疆归根到底要以新疆各民族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新疆各民族的美好生活不仅需要物质财富的富足,更需要精神和文化营养的补给,进而增强对美好生活的感知与体验。以文化润疆增强新疆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就是要树立新疆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目标。用饱含深厚情感的沁润方式,春风化雨般滋润新疆各族群众的内心世界,激发各族群众的活力和创造力,为新疆各项事业发展和物质财富生产提供强大精神支持,推进新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可以说,这是满足新疆各族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维护其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
物质财富的积累是满足新疆各民族美好生活体验,实现富民兴疆的基础。然而实践证明,物质上的富足并不必然带来团结和谐。精神世界的富足不可或缺。[5]文化润疆作为增强新疆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举措,在满足各民族美好生活向往,发挥文化对物质财富积累的积极作用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文化润疆不仅能够增强新疆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振各族群众为美好生活奋斗的信心,而且还能够为物质财富的生产注入精神动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另外,精神财富的富足是提升新疆各族群众美好生活体验的关键。丰富新疆各族群众精神生活,充实新疆各族群众精神世界,是当务之急。[6]通过文化润疆增强新疆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就是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净化各族群众的内心世界、陶冶高尚道德情操和培养健康审美情趣,使各族群众能够发现真善美、唱响主旋律和宣传正能量,成为先进文化传播者、科学精神倡导者和社会正气弘扬者。可以说,文化润疆能够增强新疆各族群众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抵制低俗有害的思想文化,促进各族群众精神世界的丰富、精神力量的增强,进而为新疆各族群众的美好生活体验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力和驱动力。
(二)奠定新疆工作总目标的思想根基
新疆工作总目标作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实施统领,明确了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根本着力点,体现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可以说,新疆工作总目标既着眼于当前和局部,又顾及长远和整体;既强调社会稳定,又注重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化润疆作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是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时代所需,也是结合新疆实际不断深化治疆规律的科学体现。深入开展文化润疆能够有效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疆工作总目标的实现奠定思想根基。
新疆社会长期稳定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的重要条件。当前,新疆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整体上呈现出社会和谐稳定、经济持续向好、各族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的良好局面,处于历史上最好的繁荣发展时期。这是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做好新疆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事实证明,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完全正确,必须长期坚持。文化润疆作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内容,是奠定新疆工作总目标思想根基的关键之举。一方面,全面推进文化润疆增强新疆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有益于各族群众在汲取中华文化营养、继承中华文化基因和传承中华文化血脉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宗教观,从而使新疆各族群众能够区分真伪、明辨是非和坚守原则,为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构筑起意识形态安全屏障。另一方面,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增强新疆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有助于从根本上切实解决政治认同、人心向背的问题,[7]汇聚起捍卫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坚定力量。文化润疆能够通过以文载道、以文化人、以文励人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向新疆各族群众宣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激发起各族群众的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增强对中华民族身份的高度认同,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保障。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由之路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在社会、政治、文化、历史和心理等层面取得一致性和共识性的集体身份认同结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乎民族团结、人心凝聚,也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入开展文化润疆,是增强新疆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实践课题,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各民族团结伟力的关键之举。因此,要充分发挥文化润疆内含的凝聚功能,立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着力开展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增强各民族文化共识,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文化具有天然凝聚功能,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繁衍的精神纽带,也是构筑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保障。文化润疆作为以文化人的实践展开,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新疆各族群众的精神世界中,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基础,具有增民族之情、凝团结之心、益民族之魂的作用。文化润疆能够激发新疆各民族捍卫中华民族共同价值、保卫中华民族共有血脉、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决心。从心理上和行动上拉近了各民族之间的距离,增进了相互了解与信任,唤醒了共同的历史记忆,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系,使各族群众能够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彻底摆脱地域狭隘性和民族局限性,消除族际心理隔阂,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另外,新疆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和归属,是文化润疆的思想承载和实践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8]文化润疆能够通过文化历史的传承、文化内涵的阐发、文化价值的诠释,生动呈现新疆各民族同全国各族人民血脉相连、荣辱与共的历史事实,激发各民族爱国爱疆之情,强化新疆各族人民的认同意识与归属意识。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9]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深深融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支撑。新疆是个多民族聚居、多种文化交汇的地区,[10]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流交融,在中华文明沃土中枝繁叶茂,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可以说,新疆的文化繁荣是全国文化繁荣的缩影。文化润疆作为党和国家重视新疆文化发展的体现,则是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融入新疆各民族精神血脉,是各民族积极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重要保障。
文化润疆是提升新疆各族群众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关键抓手,是增强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举措,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文化自觉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文化充分了解基础上的高度认同,它构成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成为文化认同的前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忽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增强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文化润疆植根于实现中国梦的精神追求,将中华文化内含的中华民族特质禀赋、精神品质、坚强意志,通过有效的方式持续融入新疆各族群众的精神世界,激发了各族群众的奋斗热情,增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另外,文化润疆通过坚定新疆各族群众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其能够自觉以实际行动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润疆使新疆各族群众认识到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源流关系,展现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博大精深的恢宏气度,揭示了我国各民族紧密相连、命运与共的事实,揭露了“三股势力”的邪恶本质,能够引导各民族筑牢维护国家安全和新疆长治久安的坚强阵地。同时,文化润疆还能够在立足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树立好中国形象,提升新疆各族群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促使各族群众能够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贡献自身的力量和智慧。
三、文化润疆增强新疆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现实路径
以文化润疆增强新疆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是一项关乎根本的系统工程。增强文化认同是文化润疆的目标,文化润疆则是实现文化认同的必由之路。文化润疆要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构建各民族交流互通纽带,树立突出中华文化符号沉淀各民族认同情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更好成长发展,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助力各民族伟大合力形成。这不仅是文化润疆的可行路径,也是增强新疆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共筑和谐社会的有效举措。
(一)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构建各民族交流互通纽带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构成了国家凝聚力的来源。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各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工具,能够加强各民族话语沟通、催生思想共鸣、增进团结合作。新疆是多语言、多文字地区,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繁荣发展新疆各民族文化的历史经验,[11]也是促进各民族语言相通、情感相融的重要举措。文化润疆作为增强新疆各族群众文化认同的系统工程,自然要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载体,有效开展文化交流传播。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各民族交流沟通的桥梁,是增进民族团结的良方。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载体,将增强文化认同的内容予以文字化呈现,是推动中华文化入脑入心的基础,是实现各民族相互交流学习的前提,也是文化润疆的有效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12](P157)文化润疆要注重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上下功夫、见实效。要加强对新疆各族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培训,安排具备资格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专业教师承担培训任务,使用专门编写的教材,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切实提升各族群众认识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掌握学习文化知识、发展职业技能和外出经商务工等与现代生活相适应的语言工具。同时,要鼓励新疆各族群众提升普通话水平,免费开办普通话培训,编印实用性、趣味性强的学习教材,组织开展推普下乡和推普便民服务活动,使普通话在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标准的运用。可以说,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构建新疆各民族交流互通的纽带,不仅能够让各族群众更好地生产生活,也能够使各族群众在思想上融合互恰、情感上互相亲近和行动上同舟共济,有效增进民族团结。值得强调的是,坚定不移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并不矛盾。要加强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间的交流沟通,使各族青少年情感交融、互助互爱,共同绘就民族团结的同心圆。总之,加强新疆各民族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掌握运用能够增进各民族彼此了解,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起坚实的交流互通桥梁。
(二)树立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沉淀各民族深厚认同情感
中华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标识,是中华民族共同记忆和集体映像的载体,也是各民族紧密相连的精神密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13]文化润疆作为增强新疆各族群众文化认同的有效举措,要坚持历史文化认知的正确方向,突出中华文化特征,凸显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多角度展现中华文化的同一性与包容性,让新疆各族群众能够通过文化润疆共享中华文化符号,了解自身文化血脉,沉淀深厚的认同情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首先,文化润疆要端正对中华文化符号的历史认知,强化各民族在历史感知维度上的集体记忆。中华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创造、使用的一套具有表征性的符号和形象体系,在深化新疆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的历史叙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润疆要以史实为依据、文化为载体,对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如长城、长江、黄河等有形物和传统节日、纪念仪式等无形物加强解读和阐释。通过网络、电视和报纸等宣传形式,唤醒新疆各族群众的集体记忆,引导各族群众形成生死与共、荣辱相依的共同体理念。其次,文化润疆要突出中华文化符号的视觉体验,激发各民族在现实生活空间上的情感共鸣。视觉传播以高度的识别性和跨地域性,打破了地域文化和不同语言的限制,能够激发各族群众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体验,形成深厚的认同情感。文化润疆作为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方式,要将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视觉化、图像化,并全方位融入新疆各民族生产生活的空间领域,发挥现实生活空间具有的感观载体功能。要在新疆各地的纪念馆、广场和公园等公共场所,利用标志性、导向性的具象化形式进行直观视觉传递,激发各族群众的情感体验,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沁入新疆各族群众思想深处,成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深层依据。最后,文化润疆要理解中华文化符号的内涵意义,塑造各民族在共融互嵌空间上的价值观念。中华文化符号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意义的媒介,具有塑造各民族价值观念的作用。文化润疆要将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融入新疆各族群众共融互嵌的社会关系中,通过形塑民族团结的“石榴籽”形象、标识和语义,增强各民族对“石榴籽”内涵的理解。在新疆各民族中形筑“百籽合一”的文化认同意识、“百籽共生”的共有精神家园意识、“百籽相拥”的团结合作意识、“百籽同膜”的命运与共意识,强化各民族爱国爱疆、团结和睦、守望相助的价值观念,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植根于各族群众心灵深处。
(三)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更好成长发展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一项关乎中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和基础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P31)文化润疆作为具有实践功能和特征的系统工程,要在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引导新疆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宗教观,使新疆各族群众坚决抵制各种狭隘的民族意识,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在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团结大局中,实现各民族更好的成长发展。
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14]增进新疆民族团结,就要在以文化润疆增强新疆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中,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首先,要将新疆“四史”作为文化润疆的历史理论基础,为新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供史实依据。要加强对新疆地方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和文明融合史的考究,增强对新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阐发,让文化遗产说话、使历史事实发声。要善于从历史延续和整体发展视野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和新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华文化与新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激发新疆各族群众真学真信新疆“四史”的兴趣,了解新疆历史文化遗产中承载的中华民族血脉,引导新疆各族群众在学思渐悟中明确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中华文明的历史事实。其次,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文化润疆的推进导向,明确新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促进各民族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成为新时代加强新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导向。可以说,“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15]要充分发挥文化润疆在新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的育人功能,对各族群众广泛开展“三个离不开”与“五个认同”教育、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教育以及意识形态安全与反分裂斗争教育,使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越发牢固。最后,要将新疆各族青年作为文化润疆的特殊主体,为新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强基固本。“青年是推动新时代新疆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16]加强新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尤其要推进新疆青年筑基工程。要发挥各类学校开展系统教育的作用,坚持正面引导为主,注重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宣传,讴歌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贡献的先进人物。另外,要加强对新疆各族青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形式的丰富创新,既要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形式线下推进,又要搭建线上教育平台实施“互联网+人才教育”,形成线下线上综合联动、立体多样的教育形式,帮助新疆各族青年正确理解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为建设美好新疆贡献青春力量。
(四)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助力各民族伟大合力形成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实现各民族优秀文化共有共享的条件,也是文化润疆的目的和手段。实施文化润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助推新疆高质量发展,满足新疆各族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3](P238)新时代,文化需要的满足已成为衡量美好生活质量的标尺。文化润疆作为满足新疆各民族文化需要的系统工程,不仅能够通过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升中华文化在各民族中的传播力,而且能合理保护、开发新疆民族文化资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民族文化产业。新疆民族文化产业以文化产品、文化品牌、文化形象为载体在各民族中广泛传播,能够加强各族群众交流互通,为凝聚各民族伟力提供有效保障。
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推动新疆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有利于在立足中华文化基础上挖掘和发扬颇具新疆特色的各民族文化,增强新疆各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增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互动,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强大的中华民族凝聚力。首先,要坚持将新疆各族群众作为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力量,调动各族群众在民族文化挖掘、保护和传承中的热情。要将新疆各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创造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民间文化、现代文化融入与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各领域,促进新疆各民族文化与相关产业联动式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引领性的优秀民族文化产业。在带动新疆经济效益提升、实现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同时,增进民族文化产业交流合作,助推中华民族融合发展。其次,要坚持将创新作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满足各族群众的文化需要。要持续推进新疆民族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技术在新疆各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创作和传播中的应用。在实现民族文化产品多样化、高质量和跨地域供给的同时,借助优质民族文化产品的全国性流通,增进我国各民族彼此了解、加强民族团结。要加快推动新疆文化领域体制由行政性管理向制度性治理转变,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重视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加强新型文化业态和消费模式培育,形成富有普惠性的文化服务体系,吸引全国优秀民族文化产业到新疆发展,拓宽文化交流平台,增强各民族文化获得感。最后,要坚持将文化公共服务建设作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保障各族群众的文化权益。要通过民族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促进文化基础设施完善、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为新疆文化事业发展奠定基础。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和下沉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受益面,形成灵活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现代智能的文化设施,充分保障新疆各族群众的文化权益,推进和谐文化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汇聚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的强大合力。
结语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新疆作为我国最大的边疆多民族地区,民族团结工作的扎实开展,不仅关乎新疆各族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和新疆工作总目标的实现,更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密切相关。基于此,要充分认识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对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现实意义,全面深入推进以文化润疆增强新疆各族群众中华文化认同,加强民族团结,使新疆各族群众人心归聚、精神相依,为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凝心铸魂,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新疆提供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精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