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舆论环境及其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影响

2024-01-09

泰山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师德师师德舆情

刘 杰

(山东中医药大学 党委宣传部,山东 济南 250300)

网络是当下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和交流平台,网络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扬声器,信息量巨大导致网络舆论环境复杂多变。教育是民众最关切的热门领域,教育舆情事件热度高、燃点低,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网络舆情。深入研究网络舆论环境对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影响,探析有效的建设路径,既是观照现实的必然选择,也是着眼于长远的有益之举。

一、网络舆论的形成

“舆论”(public opinion)与“舆情”涵义相近,意指公众对某一社会问题或现象集中表达出来的、对事态发展产生影响的意见。网络舆论是传统舆论的一种延伸,是民情民意在互联网时代新的呈现方式,是公众依托互联网技术,以网络为平台表达愿望和意见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舆论。网络舆论的形成可以简单概括为:发现议题——网络发言——大众传播——舆论产生。在这一过程中,网络舆论的汇聚有三个必备要素,分别是社会公众、公共议题和网络媒介。

(一)网络舆论的主体:网民

网民是网络舆论形成的关键,只有吸引较大规模的民众参与和讨论相关问题,才能形成具有规模的意见和舆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数量庞大的网民群体是网络舆论形成与传播的基本前提。网络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虚拟性,但网民却是真实存在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表达意见与意愿。

(二)网络舆论的对象:公共议题

公共议题是形成网络舆论的客观条件,网络公共议题的来源可以是网站、微博、短视频平台以及其它网络媒介,它可以由网民自行设置,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拿出来与人分享和交流,这就使得网络公共议题的范围具有广泛性和全面性,古今中外、天下奇闻、国事家事应有尽有,无所不包。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端设备的快速普及,互联网传播速度和效率不断攀升,社会热点话题广受关注,时刻变化。根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对近几年舆情热点的有关统计,教育、医疗、社会公共安全等与普通人利益攸关的话题类型更容易成为网络热点议题。

(三)网络舆论的媒介:互联网

相比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网络凭借其方便快捷可控的特性正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便捷方式。《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增长最为明显,达9.62亿,较2021年12月增长2805万,占网民整体的91.5%。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88亿,较2021年12月增长1698万,占网民整体的75.0%。网络拓展了人们沟通和表达的时间与空间,信息传递速度不同以往,同时鉴于网络的交互性,个体既是信息制造者和发送者,又是传播者和接收者,尤其是自媒体平台简单易操作,使网络舆论的汇集渠道无限延伸。

二、网络舆论环境的现状

互联网的开放性决定了舆论的自由化,网络成为社会各阶层分享生活、宣泄情感、维护权益、表达利益以及碰撞思想的主要载体,微媒时代的去中心化、自组织性、虚拟开放性等特点(1)汪博武.论底线思维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3):141-144.在奠定其应用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信息碎片化、网络行为任意性及网络舆论的虚拟性、突发性、复杂性等一系列问题。

(一)信息爆炸:网络舆论的庞杂与非代表性

“信息爆炸”是对网络时代信息资源无限扩大的形象描述。尤其自媒体时代,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小媒体,可以随时随地发布传播信息,这不可避免会使网络成为巨大的信息集散地。在这个庞杂的信息资源库中,有效信息与无效信息同时存在,而且无效信息要多于有效信息。这些无效信息长期以来不断累积,网络世界犹如一座被庞大的、零碎的、片段的、真假不明的信息泡沫堆砌的“废墟之城”。在网络信息不断泛滥的现实下,庞大的网民群体每天在大量的信息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信息,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主动或被动地淹没在信息大潮里。网络舆论虽然信息庞大,却很难全面代表公众群体的意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数据显示,我国50岁以上网民群体不足三成,网民城乡结构比为7比3。因此,单从网民结构分析就可以看出,网络舆论反映的是部分群体的意愿,代表有局限性。

(二)真假难辨:舆论信息的失序与非理性

网络空间的门槛相对较低,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只要拥有一台可以上网的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在线发言。这就决定了网络舆论通常比较感性和情绪化,网民可以根据个人瞬时的直观感受对消息做出判断,在缺乏理性思考的情况下即刻表达意志。毋庸置疑,网络平台上存在诸多合理睿智、见解独到的观点,但也随处充斥着片面化、极端化的言论,一些捕风捉影、道听途说,甚至蓄意编造的消息肆意发布传播,看似有图有真相,但却未必是事实。实际上,网络极易成为某些人群宣泄情绪、发泄不满的场所,而这些言论不仅会在网络上迅速传播,还容易引起公众的普遍关注。另一方面,“先入为主”是现代舆论传播的普遍规律,网络舆论更容易出现“你追我赶”的从众效应,“评论区的一楼”之所以会成为众人纷抢的沙发,为的就是“先声夺人”。

(三)沉默螺旋:网络舆论的群体极化现象

“沉默螺旋效应”是传播学中的一种理论,它认为,“在表达个人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发现自我赞同的论点得到普遍关注和欢迎,便会积极参与进来,从而使这类论点更大规模地表达和传播;反之,假如一个人发觉自我赞同的论点没人或极少被人关注,纵然自己赞同,也会选择性沉寂。”如此一来,众人的沉默使得某种意见盛行,同时因为竞争观点缺乏,最终导致言论市场的群体极化现象。(2)果辉.网民规模与网络民主的维度分析:对达尔文本的研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0,12(02),35-40.在网络空间里,群体极化效应尤为明显。譬如网民中普遍存在的仇富、仇官现象,往往一个相关事件被爆出之后,人们的第一反应就会倾向于“富二代”有问题或者官员谋私腐败。个别网民率先发言并且通过网络空间迅速形成强势的舆论风潮,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随之跟从,这时偶有的理性发声很容易被淹没,如此循环往复,就很少有人再表达不同意见了。这种虚假的舆论环境,易出现“多数人暴政”的危险。

(四)舆论依赖:形成中的“网络症候”

网络舆论的强大推动力和影响力无可置疑,其引发的全民关注以及“热搜”的上榜,为热点事件的解决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甚至某些时候可以决定事态的走向。随着微博、短视频平台的广泛普及,“网络舆论依赖症”开始流行。网络逐渐成为公众遇到问题时最先想到的解决方式,甚至认为只要能引发网络舆论关注,上了热搜,事件热度越高,就越有助于推动事件发展,于是出了问题首先选择的就是网络曝光。诸多网络热点事件在网民的关注和舆论的强大推动下,得到了迅速回应和处置,网络舆论的作用不可否认。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甚至许多传统媒体都将网友的看法作为新闻发布的重要参考,似乎网民的观点就是民意的体现,将网情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把“有网民认为”当成事件真实状况的反映。网络舆论依赖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网络信息工作和网络舆情监管成为现今社会的必需品,应对网络舆论成为一项必然而重大的工作。

三、网络舆论环境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影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必备的道德素养,包括正确的价值方向、良好的行为习惯、严谨的行为态度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高校师生学习、工作、生活都已同互联网密不可分。网络像一把“双刃剑”,拓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手段和形式的同时,也为师德建设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一)师德教育受到网络舆论环境的冲击

网络作为当下最为普遍接受和运用的信息获取和思想交流载体,为高校师德建设尤其是师德教育提供了有利平台,但同时也对传统师德教育形成冲击。首先,在教育内容上,网络的充分自由化使其成为一个公共的交流传播平台,在这里人们不分地域、没有国界,共享一个媒介和信息空间,人人均可自由地接收、传播信息,同时不可避免地面对掺杂其中的过时的、虚幻的、无用的甚至错误的信息。在网络环境中,不同的观念、思想和文化相互碰撞、交融,信息的复杂性使得价值观的多元性更加明显,高校教师作为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新观念的群体,更容易受到网络舆论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造成了某些教师价值目标的模糊及不稳定。其次,在教育手段上,新媒体平台的飞速发展,不仅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话语壁垒,而且还极大地改善了大众传播的自由性和快捷性。高校师德教育手段丰富的同时,教育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高校师德教育能否适应网络舆论传播的大环境,在网络平台的利用上扬长避短,是当下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最后,在教育目标上,师德教育旨在帮助教师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大先生”,成为高素质、高水平学子的榜样。但无论是网络娱乐功能的膨胀,还是网络舆论中充斥的爆炸性不良信息,都对师德教育的有效性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网络舆论审判”影响师德失范惩处

在众多热点事件中,网络舆论都发挥了审判工具的作用。某些网民并未深入探究事件原委,在没有任何有效的法律依据的情况下,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定性、评价当事人的行为,并对处置方式随意给出意见。高校师德失范事件惩处中的“网络舆论审判”,指对于一些涉及高校师德师风问题的事件,网络舆论发挥了“审判”功能。网民通过对事件及其当事人细节的挖掘,未经任何法律程序和法律思维处理及判断,任意对相关的事件定性,对当事人的行为给出处罚结论。实践中,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对教师师德失范行为的处理亦受到网络舆论的深度影响。(3)唐瑭.高校教师惩戒机制的法治迷失及其价值回归——以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的“网络舆论审判”事件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07),77-84.笔者梳理了十余例网络舆论关注的高校教师涉及师德师风失范的事件,系统分析后将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惩戒机制的流程大致归纳为:网络平台(自媒体账号)曝光—网络舆论关注—高校回应并启动调查—发布调查结果。处理过程中,网络舆论的热炒和网络审判成为高校启动调查程序的前提。然而,在复杂多元的网络主体的舆论诉求之下,舆情极易裹胁大众情绪,绕过教育自身的规定性,使师德直接暴露于非理性的网络舆论中。(4)岳涛.网络生态视域下的师德舆论困境:生成与化解[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09):69-75.网络舆论审判时常明显存在法治思维不足的情况,在没有考证或者随意揣测中得出的“审判结果”必然缺乏客观性,受网络从众心理的影响,错误意见流行,甚至导致谣言掩盖真相。

(三)师德监督中的网络舆论依赖现象

网络化时代,网络监督有利于填补现有监督体系的某些漏洞,能够起到较好的监督作用,督促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不可否认,诸多事件都是被网上“爆料”“曝光”之后,才揭开了事件的原貌,可谓舆论压力推动了问题的解决。近年来,教育问题尤其是涉及教师师德师风类的问题频频登上“热搜”,有的曝光者通过有图有真相的“实锤”来博眼球,表达自己的诉求。也正因如此,不断有人选择依靠社交软件进行师德监督,片面地认为只有形成舆论压力才会有进展、有效率,只有获得舆论关注,事件处理才能进入“快车道”。本来可通过正常程序调查、处理的校内事件,运用现有的、较为完善的官方公布的渠道反映,却闹成公共事件,占用公共资源,不但增加当事人的维权成本,也对高校的办学声誉造成严重伤害。网络监督的另一个问题是网络舆论的非理性,一些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夹裹着个人情绪瞬间曝光后广泛传播,这与弘扬师德高尚、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舆论氛围是相悖的。

(四)师德类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置问题

网络舆论给公众提供了对社会事件、大众新闻等进行讨论并发表自身观点、见解和看法的广阔空间,也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监督作用。但网络上的师德监督似乎更多以网络负面舆情的方式出现,根源在于网民对于网络新鲜事件普遍抱有“吃瓜”心态,网络曝光的事件和内容越是与现实期望不符,越容易引起围观。自古以来,教师都是阳光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怎么能出现“刷新三观”的事儿呢?网民的猎奇心态加上网络舆论传播的惊人速度,导致师德师风类网络舆情事件频频出现,对教育行业公信力产生负面影响。早在2019年,光明日报就针对上海某高校教师师德师风问题展开调查,并撰文指出处理师德师风问题切莫等到形成舆情后。目前,高校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监管,积极提升舆情应急处理能力,但对于师德师风类舆情的传播规律等认识不足,相关部门和人员应提高有效回应舆论关切的水平。

结语

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是大势所趋,高校师德建设与网络舆论环境融合是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做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现实之举。网络环境使高尚的师德典型更容易展现,是弘扬高尚师德的有效载体,要努力使网络成为正能量的汇聚地。同时,要充分认识育人的根本在于育德,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网络舆论环境是监督相对困难的空间,“他律”的虚弱,自律的丧失,更易出现失范言行。高校应当充分运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手段创新师德教育模式,注重把好教师入职师德关、日常师德监督关,畅通师德师风问题举报渠道,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这比舆论风暴后的“零容忍”“绝不姑息”更有力量。

猜你喜欢

师德师师德舆情
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做好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答卷人
以“四个回归”为本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舆情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舆情
如何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
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