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越“资源陷阱”的中国式现代化举措及价值意蕴

2024-01-09赵书浩

泰山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资源型陷阱中国式

赵书浩

(澳门城市大学 葡语国家研究院,中国 澳门 999078)

引言

近半个世纪以来,以资源型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体一度陷入低迷或停滞状态,并逐渐被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国家超越,原本引以为傲的资源优势逐渐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阻碍。20世纪后半叶以来“资源陷阱”成为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学者们对于“资源陷阱”的存在和传导机制形成了一系列理论认识。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功跨越了“资源陷阱”,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并未因资源型经济的发展而受阻。2021年7月1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02).。此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再次重申了“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论断(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21:21.。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为人类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新助力,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作出新贡献(3)习近平.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N].人民日报,2023-03-16(002).。中国式现代化推动资源经济转型的经验对于深陷“资源陷阱”而经济低迷的国家和地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资源陷阱”及其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

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济学家开始关注不同国家在经济增长上的差异性,特别是资源禀赋差异巨大的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速度上存在的显著差异,提出资源禀赋的差异与经济增长速度间蕴含一种逆向趋势的假说,并着手通过实证分析验证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资源陷阱”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最早由地理经济学家理查德·奥提于1993年在《矿物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资源诅咒》一书中提出,指出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非但没有实现经济上的繁荣,反而其发展速度和水平呈现出低迷的状况,出现收入分配不均、人力资本投入不足、腐败和寻租活动盛行等一系列不利于经济增长的现象。几十年来对于“资源陷阱”是否真的存在,丰富的资源因何阻碍经济增长等问题,国内外学术界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和分析,也有大量国内学者对中国是否存在“资源陷阱”进行了实证分析。

(一)“资源陷阱”是否存在

国内外学术界对于“资源陷阱”是否存在主要有三种观点:其一认为“资源陷阱”效应真实存在,自然资源的丰裕阻碍经济增长,并造成人均收入不均、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4)CORRIGAN,C C.Breaking the resource curse: Transparency in the natural resource sector and the extractive industries transparency initiative[J].Resources Policy,2014(40): 17-30.;其二认为“资源陷阱”是一个伪命题,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无必然的内在关系,两者之间亦不呈相背的影响机制(5)CAVALCANTI T V D V,MOHADDES K,RAISSI M.Growth,develop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 New evidence using a heterogeneous panel analysis[J].Th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11,51(4): 305-18.;最后一种观点认为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内在影响机制,但该机制的发挥需待其他变量的作用,比如制度、人力资源等。

为验证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国内外众多学者通过设置不同的时间跨度和控制模型变量,进行了大量不同类型的实证分析检验。国外学者研究起步时间早于国内研究,较为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四个模型,其中L-M模型的实证分析得出随着自然要素的增加,自然资源部门和其他部门的技术进步均呈现下降趋势,并且由于自然资源部门“红利”的驱动,使自然资源部门相较于其他生产部门更加具有吸引劳动力的优势,因此对于其他部门形成“挤出”效应,从而验证了“资源陷阱”的存在(6)LEDERMAN D,MALONEY W F,DUNNING T,et al.In search of the missing resource curse (with comments)[J].Economía,2008,9(1): 1-57.。该模型成为研究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基础模型,为后续相关实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S-W框架则以人均生产总值作为模型的因变量,以初级产品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作为模型的自变量及自然资源禀赋的代理变量,通过对95个发展中国家21年间经济数据的分析,最终得出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其发展速度往往低于资源匮乏的国家(7)SACHS,WARNER.Natural Resource Intensity and[J].Development policies in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es,1999: 13.。B-E模型仅仅将不可再生资源与制造业两部门进行动态的开放性研究,发现资源型经济体与制造业经济体之间在自然资源变量差异的前提下,自然资源优势使得资源型经济体更加依赖资源开发等获取利益,从而形成对于制造业技术进步的“挤出”(8)BOYCE J R,EMERY J H.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resource abundance and growth sufficient evidence that there is a “resource curse”?[J].Resources Policy,2011,36(1): 1-13.。此外,国外学者还采用ARDL模型分别分析了巴西和委内瑞拉两个以资源型经济为主体的国家的经济数据,均发现“资源陷阱”的存在,早期依赖资源优势构建起的产业结构,在本国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逐渐成为阻碍因素,限制了本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导致了如失业率高升、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

徐康宁教授是国内早期进行“资源陷阱”研究的学者,选取了1970-2000年多国的经济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在控制人力资本等要素后,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由此印证了“资源陷阱”假说的成立(9)徐康宁,邵军.自然禀赋与经济增长: 对 “资源诅咒” 命题的再检验[J].世界经济,2006,29(11): 38-47.。此后国内学者通过对中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的分析,普遍认为中国部分城市和地区存在“资源陷阱”,这种现象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省份。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西部省份和部分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实现了高质量发展,虽然当前仍处于转型攻坚的关键期,但在一定程度上成功跨越了“资源陷阱”,改变了过度依赖某一种资源导致的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情况。

(二)“资源陷阱”阻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

“资源陷阱”的传导机制指丰裕的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产生阻碍作用的路径,学界对其传导机制存在以下不同的观点:其一是“荷兰病”,指一国(主要为中小国家)经济中资源部门的繁荣导致其他部门衰落的现象。先天的资源优势使得资源出口部门具有其他经济部门所不具备的经济转化优势,使得制造业等部门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流向收益更具优势的资源部门,形成对于制造业等部门的“挤出”效应,从而限制了制造业等部门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导致经济增长陷入迟滞状态。国内学者通过研究指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于资源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原有高生产效率的部门产生“挤出”效应,发达国家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社会资本提高和人力资本的积累规避“资源诅咒”陷阱,而上述条件对于中小国家而言却是难以实现的(10)许福志.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资源诅咒对经济增长作用[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8,20(2): 13-22.。另一种观点是贸易条件,该观点从对外贸易的视角审视自然资源对于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认为资源出口面临的贸易条件恶化是导致出口国经济发展迟滞的主要原因。初级商品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条件并非一成不变,国际商品价格等贸易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加剧了出口国经济的不稳定性,进而对本国经济的发展产生迟滞(11)SINGER H W.Economic progress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J].Social Research,1949: 1-11.。第三种观点是沉淀成本效应。国内学者宋冬林认为自然资源丰裕的经济体,其资源开发的专业化往往导致刚性的锁定效应和巨大的沉淀成本,主要因初级产品生产前期开发投资成本高、回报周期长,进而阻碍产业结构转型,束缚资本在产业间的流动,阻碍科技进步和资本积累(12)宋冬林,汤吉军.沉淀成本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6): 58-64.。第四种观点是忽视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投入。资源型经济更加注重实时消费,忽视了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本积累,对于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性社会领域投入降低,形成对于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投入的“挤出”效应,从而阻碍自然资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13)张野,周嘉,刘继生,等.基于人类发展指数的金砖五国资源诅咒效应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8(5): 167-75.。第五种观点是国内政治不稳定因素影响。政治与经济密不可分,政治政策的优劣对于经济增长会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因此对于资源国家国内政治环境的分析亦是部分学者探讨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间关系的出发点之一。在资源丰裕的国家,由资源产权引起的寻租、腐败等问题的存在,使得资源利用效率低效,阻碍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的促进因素(14)ARTADI V,SALA-I-MARTIN X.The economic tragedy of the XXth Century: Growth in Africa[R].Boston: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03:16.。而在长期的资源型经济社会中催生的资源民族主义也成为阻碍资源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第六种观点是政治、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制度因素阻碍了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芦思姮通过对拉美国家资源型经济的研究,阐述了制度构成是长期以来困扰拉美国家自然资源优势转化的限制性因素,自然资源产生的经济租金在制度弱化的情况下,难以作用于国家资源管理的各环节,使得经济长期低效运转,国家陷入发展的悖论之中(15)芦思姮.“资源诅咒”与制度弱化:拉美国家”发展陷阱“镜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92.。

“资源陷阱”是一个非规律性命题,也并非是所有资源型国家和地区的必然宿命。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实践证明,只要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采取恰当的战略,资源型经济完全可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二、跨越“资源陷阱”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举措

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究较为热点,国内学者广泛参与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和理论逻辑,分析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原因,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具体领域的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仍存在不足,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促进资源经济转型发展的举措及其意义认识不足。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与二战后拉美、非洲等国家由于各种原因选择了西方现代化模式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克服了“资源陷阱”这一后发国家普遍出现的困境,有力地推动了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了高质量发展,生动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坚持,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球经济复苏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一)自然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先行、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16)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20-27.。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1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17.。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点的继承和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从历史逻辑来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既是对已有理论的继承,又是对已有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是在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是在实践探索中做出的具有中国智慧的时代性创新和历史性选择。不同于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中国式现代化中资源型经济的发展始终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始终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即认识到当下利益的可获取性,也认识到长远利益的重要意义。绿色发展对推动资源型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即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深刻关系。

从实践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观的一贯理念。在资源型经济的发展中,逐步完善和健全了相关生态保护的体制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全面启动,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等一系列重要方案,先后出台了30余部生态环境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划实施了“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新时代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一系列国家和地方规划,深刻贯彻和体现了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为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发展指引。

(二)科技观:实施资源经济转型创新发展措施

中国式现代化是科技创新引领的现代化。马克思曾言“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1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3:235.。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即提出“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指出科学技术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实现更高水平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是科技创新,经济的增长赖于科技创新的推动(19)刘现伟.政府干预、机制重构与资源型城市困境摆脱[J].改革,2011 (03): 17-24.。18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催生了早期资本主义现代化,但二战后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在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时却忽视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将资源开发视为快速实现工业化的唯一出路,从而使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科技等配套资源之间脱钩,从而陷入“资源陷阱”之中。中国式现代化是包含科技等要素在内的一个系统性工程,中国始终重视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中的关键作用,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并将其确立为必须长期坚守的基本国策之一。

习近平在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将创新作为引领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他在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指出,“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56.。”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必须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引领发展的重要主攻方向,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升级,同时培育和壮大科技新型产业,实现新旧产业的协同增效。

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科学技术创新是尤为重要的一环。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中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已实现连续六年稳步增长,呈现出“增长快、强度高、结构稳”的特点。从研发投入主体的角度来看,企业、政府所属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经费占比分别为76.9%、13.3%和7.8%。公报表明作为生产活动直接参与者的企业成为了科技创新研发的主体,这对于深化科技创新、提升我国科技创新的应用性和产品高端化、高技术化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所有的研发投入中,采矿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和化学原料、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资源型经济产业占比明显,资源型经济研发投入占比显著升高。二十大报告指出,积极推动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建立全球合作的低碳科技创新体系,推动高能效、负排放、循环利用等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创新,突破一批在资源经济转型发展中的卡脖子技术,引导各类基金等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资源型经济的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全球普遍性问题贡献了中国式现代化经验。

(三)社会观:实施人才强国,促进高质量就业

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防范和解决了在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特别是在资源型经济发展为主体的现代化模式中出现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在西方现代化模式影响下,拉美、非洲等效仿国以资源开发为主要产业结构,忽视了在现代化进程中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性。资源型经济对人力资源的低质量需求和有限的就业机会,使资源型社会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人力资本投入不足,失业率高筑,以及腐败等社会不和谐因素。所谓千秋大业,人才为本,面临资源型经济发展中普遍性的人力资源问题,党始终重视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了我国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要,提出了新时代加强人才工作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汇聚成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从实践逻辑上看,推动实施资源型经济的绿色转型升级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投入,这离不开高科技人才的培养。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积极推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同年教育部发布《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将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纳入高等教育体系,推动全国高等院校成立碳中和碳达峰相关实验室和科研平台,加快紧缺人才培养。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开设包含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资源环境科学等在内的一批与资源经济或生态保护相关的专业,为培养和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和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奠定了人才培养的基础。就业是民生之本,共同富裕和人才强国的实现离不开就业岗位的保障性作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注重加强经济开发区建设,以创新、协调、绿色的理念引领实现新型工业化,加强促进资源型经济的绿色转型。国务院2017年发布了《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对促进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升级发挥了指引作用,也为其他省份的产业转型提供了借鉴。在意见的指引下,山西省积极实施,率先推动煤炭、焦化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转型,与资源经济转型相关的高新技术企业由2012年的290家增长至2021年的3553家,同时延长煤炭深加工、氢能等产业链,在实现转型的同时增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山西作为中国传统资源型经济的代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积极探索转型实践,正是中国跨越“资源陷阱”的缩影。

(四)制度观:发挥市场优势,强化制度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更加强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发挥政府作用,实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和创新,为资源经济的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引领。在“资源陷阱”的大量研究中,大多数研究均发现深陷“资源陷阱”的国家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制度因素成为自然资源优势转化的限制性因素,自然资源产生的经济租金在制度弱化的情况下难以作用于国家资源管理的各环节,使得经济长期低效运转,国家陷入发展的悖论之中。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资源型经济的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指南,决定指出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从资源经济的促进制度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以来逐步放宽了能源矿业领域的市场准入,在坚持国有资源型企业为主体的基础上,大量的民营企业也参与到资源型经济中来,充分发挥了市场在资源经济市场中的决定性作用。多元的资源经济发展模式在避免陷入“资源陷阱”的同时,也为新时代实现资源型经济的绿色转型创造了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力推行“放管服”改革。除相关规划意见外,国务院出台《清洁生产审核办法》《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和验收指南》等一系列资源经济相关制度规定,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以来我国培育清洁生产服务机构1500家,培训清洁生产审核人员5万余人,投入清洁生产改造资金2700多亿,通过一系列制度规定的实施,累计减少排放二氧化碳43.7亿吨,削减二氧化硫约69万吨。在实现绿色清洁转型的同时,资源型经济的发展并未受到显著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采矿业实现利润15574亿,相较于2021年增长48.6%,电力、热力供应业实现利润4315亿,较上年增长41.8%。从这些规定和数据来看,中国式现代化资源型经济转型实践取得的效果明显不同于西方式现代化,在实现清洁绿色转型的同时,国民经济未受到影响,反而稳步发展,促进和提升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质量。

从资源经济的监管制度来看,资源型经济的发展与生态保护密切相关,两者相伴而生。资源的开发以及加工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容小觑,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先污染后治理”的理念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并最终反噬于人类本身。拉美等借鉴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国家,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常态。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从未忽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出台了一系列有助于降低资源型经济发展对环境影响的监管制度。201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国生态环境监管的垂直监管体制已基本完成。2018年环境部改组为生态环境部,突出了生态环境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性。2021年国务院又颁布《关于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了对于资源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的行政监管。在具体实施层面,生态环境部每年定期公布前一年度生态环境执法案例,2022年随机抽查企业50.99万家,相较于前一年度减少16.1%,但是对于资源型经济的监管却从未放松,2022年度共计下达行政处罚9.1万个,累计罚款76.72亿人民币。

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式现代化,相较于拉美、非洲等学习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后发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中开创的一个系统性全局性工程。实践证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之路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案,也绝非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必经阶段。中国式现代化跨越了借鉴西方式现代化模式的后发发展中国家中普遍存在的“资源陷阱”,提供了一个经济相对落后国家克服“资源陷阱”和“后发劣势”,最终实现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方案。

三、跨越“资源陷阱”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意蕴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科技创新引领的现代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也是完善制度保障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依赖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2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17.。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22)习近平.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N].新华社,2023-02-07.。中国式现代化促进资源经济转型升级的成功实践得益于党长期以来政策方针的一贯性和稳定性,得益于党领导中国人民实施的一系列伟大战略,这一点是其他借鉴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后发发展中国家无法比拟的。

(一)党的全面领导是促进资源经济转型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激发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实现资源型经济的绿色转型,是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2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17.。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和特征,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资源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24)石仲泉.当代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J].中共党史研究,2022(6): 5-33.。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资源经济转型的实践,证明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一系列重要举措得以实施的最根本保证。近代拉美、非洲等借鉴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后发国家,在早期工业化中不仅“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早期的发展模式,同样“照搬”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政治,在后续的发展中,政党竞争逐渐激烈,一方面不利于资源经济转型政策的长期稳步实施,无法满足这一长期攻坚战对于稳定政策的需要;另一方面,资源经济成为政党竞争的牺牲品,各政党在政党竞选中往往以实现环境保护、绿色转型为口号,大谈资源经济转型,但是在其胜选后,面对国内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迟滞,依赖资源型经济又不得不成为其首要选择。

相比之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绿色转型和跨越“资源陷阱”视为事关人民群众幸福需要和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自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多次提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思想和战略,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均蕴含了丰富的绿色发展理念,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与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取得的伟大成果,是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保证,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资源经济的绿色转型发挥了关键的引领作用。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强调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其中之一便是构建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生态经济体系。因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能够跨越“资源陷阱”的根本保证,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党以及其他政治团体在促进本国实现资源经济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参考。

(二)高质量发展理念是促进绿色转型的重要引领

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理念对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25)石仲泉.当代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J].中共党史研究,2022(6): 5-33.。新时代要牢牢把握“首要任务”,从历史逻辑来看,我国资源型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增长贡献了较大的力量,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开展,资源型经济的量变已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需要创造促使其质变的条件,而高质量发展理念便是这一“诱发剂”。

资源型经济转型离不开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引领,高质量发展是创新驱动的发展,是生态优先绿色的发展,更是深化改革的发展。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重要保障,资源型经济长期以来的发展模式对于资源型经济本身和以资源型经济为主的省份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均产生了一定的阻碍。长期依赖资源经济的思维束缚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削弱了人才和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固化了这一地区民众和政府的思维。因此,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需要拿出“刮骨疗毒”的魄力,敢于突破满足于当前利益的惯性思维,认识到依赖资源经济的发展不是长远之计,必须敢于以牺牲短期利益换取长期利益,破除“资源陷阱”的桎梏。因此,在中国式现代化跨越“资源陷阱”,促进产业体系绿色转型的进程中,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是重要一招,以高质量发展理念引领破除制约资源型经济绿色发展的固化思维和体制机制障碍,这为人类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思维,是对人类社会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有力补充。

(三)实施重大战略是促进绿色转型的重要保障

实施重大战略是开拓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发展战略,其中包括全局性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三者对于资源经济的转型至关重要。科技是实现资源经济转型的保障,人才是实现资源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创新是实现资源经济转型的源泉。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跨越“资源陷阱”的成功实践得益于重大战略的实施。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要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实现发展方式的六大转变,其中之一便是实现以规模扩张为主导的粗放式增长向以质量效益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转变,纲要的实施进一步破除了束缚资源经济转型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谋划、部署、实施京津冀协调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一系列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发展战略的重点是促进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区域优势,促进资源的有效转化和布局,为促进资源经济的转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环境。201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对于破除制约资源型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机制障碍提供了重要参考。

2015年中央财经工作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提出“三去一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战略决策。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26)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20-27.,这对化解资源型经济产能过剩,优化供给端产业结构,促进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我们党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人才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能,青年人才的创新活力有助于化解资源型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技术落后、观念保守等障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一系列全局性和区域性战略的实施促进了资源型经济的绿色发展,为资源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化解体制机制障碍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为跳出“资源陷阱”提供了中国式现代化经验。

结语

“资源陷阱”是上世纪中叶以来逐渐为学界所认知和探究的重要经济现象,多数研究者认为拉美、非洲等后发发展中国家在上世纪借鉴西方模式建设现代化的进程中,深陷“资源陷阱”这一桎梏,面临经济低迷、社会不稳定、国民生活质量低下等问题,中国部分省份和城市同样在现代化早期依赖于资源型经济。进入21世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改变较为单一的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经济的绿色转型,跨越“资源陷阱”。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创立的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模式,中国式现代化的资源型经济转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创新发展的科技观、人才强国的社会观和发挥市场优势的制度观,“四观”的实施依赖于党的全面领导、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引领和重大战略实施的保障。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规避了后发发展中国家借鉴西方模式导致的“资源陷阱”,打破了西方式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现代化普适形态的谬论,为经济落后的后发发展中国家克服“后发劣势”,独立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与此同时也应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应重视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未来资源型经济的转型需要持续发力,应关注不同阶段转型的特殊性。未来研究应当进一步深化,从更加微观的角度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跨越“资源陷阱”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探讨。

猜你喜欢

资源型陷阱中国式
中国式民主
资源型城市——湖南涟源市,未来可期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资源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讨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
陷阱
中国式失败
陷阱2
陷阱1
网络批注式阅读在Internet资源型学习中的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