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语文全国卷写作命题特点、趋势及教学对策

2024-01-08胡斌冯小琼

语文建设·上 2023年11期
关键词:特点趋势教学策略

胡斌冯 小琼

【关键词】高考语文全国卷;写作命题;特点;趋势;教学策略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写作命题一方面继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重视考查思维能力,强调写作与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又有意识地改变命题形式,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本文尝试探析2023 年四套全国卷写作命题出现的新特点,把握高考写作命题趋势,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以期消除部分一线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的困惑。

一、高考全国卷写作命题的新特点

2023 年四套全国卷的写作题,在命题形式、难易度、开放度、评测功能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特点,能更有效地考查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尤其是思维品质方面。

1. 缩减材料篇幅,加大理解难度

2022 年四套全国卷的写作题所给的材料字数都比较多,如新课标Ⅱ卷材料接近300 字,乙卷材料文字较为烦琐。2023 年四套全国卷的写作题材料篇幅都非常短小,字数均未超过100 字,最短的是全国甲卷,材料只有一句话31 个字(包括标点符号)。字数的减少能够避免学生的无效阅读,从而节省时间深入理解材料。

在减少写作材料阅读量的同时,阅读难度却有所加大。2022年全国甲卷材料出自《红楼梦》,读懂材料有一定难度,需要较强的文学审美素养,但是在写作任务提示中出现了三个主题词,减小了材料的理解难度,甚至抛开材料也可以写作。2023 年写作题的材料,虽然字面意思非常简单,但仅停留于字面意思难以立意,还需要对其进行深度加工。比如全国甲卷材料中的“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三个主题词缠绕在一起,需要先挑选出来再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果考生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把握材料的主题,在“联想与思考”时容易偏离材料的中心。

2. 取消主题提示,加大立意难度

立意是写作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考查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关键点。在前几年的命题中,命题者为了减小立意的思维难度,在写作要求中直接呈现主题或者主题词。尤其是2022年,四套全国卷都把论点中的两个或三个主题词呈现出来,甲卷是“移用、化用、独创”,新课标Ⅰ卷是“本手、妙手、俗手”,新课标Ⅱ卷是“选择、创造、未来”,乙卷则直接为“跨越、再跨越”。因为主题词已按照特定的逻辑关联出现,考生很容易組合出中心论点;写作材料只是服务于对主题的理解,甚至有的考题把这些材料直接删去,也不会影响考生写作立意。虽然这样可以解决前几年材料组合题思维难度过大的问题,但也会导致在写作立意这一考查点上难以区分考生的思维水平,该考查点得分的区分度不高。

2023年四套全国卷均未在写作任务提示中呈现主题,需要考生从材料中选取、提取主题词,然后形成中心论点或中心思想,明显加大了立意难度。比如,全国乙卷的材料:“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命题者在写作提示中指出材料的出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提供了理解这两句话的语境,有助于学生理解其含义,但是没有直接呈现主题或主题词,需要考生自己从中提炼。如此一来,虽然材料读起来简单易懂,但是要从中提炼出主题词,对部分考生来说还是有难度的。

3. 减少限制,增强立意的开放性

命题需要设法保持立意的开放性,才能够在立意环节考查考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创新性。2023年高考全国卷写作题就在努力减少限制,从而增强立意的开放性。

一方面是减少或隐藏材料中的主题词。“议论文实际上就是对于所提出的命题所给的证明”。[1]论点一般就是一个命题或者判断,命题是由概念组成的,固定的概念之间的关系非常有限,因此几个主题词的出现,就已经锁定了主题词和主题词之间的关系,很可能导致学生的立意千篇一律。2023年高考写作命题则通过改变主题词的呈现来增强立意的开放性。比如,新课标Ⅰ卷的材料“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只出现了一个主题词“故事”,围绕这个主题词进行立意,就可以从不同角度与其关联,生成多个不同的中心论点。

另一方面是改变写作任务要求限制。之前的高考作文一般在写作要求中会提出“结合材料”“围绕材料”“综合以上材料”“整体把握”,这样的好处是避免考生套题,但也会导致考生因为怕出现偏题、跑题而立意思维难以展开的问题。2023年高考写作命题提出“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的任务要求,这减弱了立意与材料的关联性,增强了立意的开放性。

4. 转向体验性情境,增强内容的生成性

设置社会生活情境写作任务是前几年高考写作命题的显著特点。比如,2019年全国Ⅱ卷写作试题围绕材料设置了五个社会生活情境写作任务,2020年全国Ⅱ卷写作试题设置了在“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发表主旨演讲这个情境写作任务。这能明显体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高中新课标”)对命题提出的“以情境性任务作为试题主要载体”的基本要求,也能够明显体现语文课程学习的实践性与综合性。但是,社会生活情境任务需要学生针对特定的对象和目的写作,这就限制了写作内容的生成,也就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而且有的社会生活情境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较大差距,如果平时缺乏相关训练,学生难以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也难以对考查的文化内容有深入理解。

从2021 年开始,全国卷命题转变写作任务的情境,强调学生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对自身发展的思考”“你的感悟与思考”方面完成写作任务,这实际上是把抽象的社会生活情境转变为学生的个人体验情境,同样体现高中新课标提出的“以情境性任务作为试题主要载体”的命题原则。这样的好处是个人体验情境包含感性的、差异化的情境信息,考生从个体独特生活体验出发去理解、感悟、联想、思考材料的主题或话题,使文章立意和选材有了更大的自由,能生成更为丰富的内容和主题。比如,2023年新课标Ⅰ卷的写作题,材料极为简短,也未出现社会情境任务和主题词,学生完全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材料,因此就能够生成丰富的论点和写作内容。

二、高考写作命题呈现的基本趋势

2023年高考全国卷写作题在保持原来命题基本方向和特点的基础上,不断变化和优化命题形式,以便更好地体现高中新课标提出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学业质量要求以及高考命题建议,尤其是对核心素养的考查。综合来看,2023年四套全国卷写作题呈现如下三个基本趋势。

1. 走向对文化的深度理解

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写作在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下简称“三大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2023年高考写作题有利于学生把自身的文化生活体验与材料蕴含的文化主题联系起来,基于自身体验进行印证、联想、抽象、概括形成文章主题,从而对材料蕴含的文化主题有具体而深刻的理解。比如,2023年全国乙卷写作题中的材料“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皆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这两句话是当前中国处理复杂国际关系的基本思想,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尚和合”的核心价值观。学生如果能够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精神内涵与中华传统文化“尚和合”的思想打通,再结合现实生活和自己的切身感受,就能够深刻理解这两则材料蕴含的文化观念的价值。因此,只有促进学生从现实生活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去思考与书写三大文化,才能融通历史与现实、群体与自我的文化观念,实现对文化的深度理解,充分发挥写作对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独到价值,这是今后高考写作命题的一个重要趋势。

2. 走向教学评的有机统一

2023年高考命题的最大亮点是增强了与教材的联系,既有外显的课文内容和知识,又有隐蔽的思维和方法。“新课标Ⅰ卷和Ⅱ卷的试题系统地增强了与统编教材的关联,意在引导一线教学用好教材,进而优化教学方式、重视新增内容、提高课堂质量。”[2]试题主要通过阅读题、语言文字运用题直接与教材发生联系,新课标Ⅱ卷使用了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材料,且与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课文《精神的三间小屋》有内容关联。在2024年高考中,写作命题很可能强化“教学评一致”,不断优化教材与写作试题之间的联系。命题者可以把教材课文作为写作题材料的一部分,与课外材料按照特定逻辑放在一起,促进课内材料与课外材料、历史材料与现实材料的文化精神融通。此外,教材在设置单元任务时都设置了写作任务,这些写作任务往往跟单元课文学习有紧密关联,旨在训练特定的写作技能(立意方法、组织剪裁方法、写作方法、语言表达),因此完全可以把单元写作任务与高考写作联系起来。这样能够引导教师重视教材、回归教材,认认真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走向对思维品质的考查

高考不仅考查学生运用具体逻辑思维方法的能力,还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创新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是实现这一考查目标的最佳途径,因为写作涉及观察、阅读、积累、立意、构思、论证、表达等活动,这些都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或艺术想象力。回顾前几年的高考写作试题,在立意环节对考生思维品质的考查有欠缺。立意意味着对材料(社会生活现象、文本提供的信息)进行抽象、提炼、意义重构与生成,是考查考生写作思维能力尤其是思维品质的关键环节。立意需要组合不同概念形成论点,但是固定的主题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也很有限,材料或写作任务中如果出现两个或三个主题词,那就意味着文章的中心也就局限在这两三个主题词之中,考生难以提出有思维层次差别的论点,导致写作主题雷同。2023年则发生了明显变化,材料主题词或缺失或减少或混合,需要学生提炼、补充、剥离主题词形成中心论点,不同思维水平与思维方法立意的结果会出现差异,这样考查的区分度较高。因此,今后高考写作命题会沿着此趋势不断优化命题方式,继续在材料选取、组织、呈现方面下功夫,以便更有效地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针对高考写作命题变化及趋势采取的教学策略

高中写作教学须根据高考写作命题的变化、趋势,根据高中新课标的要求科学开展写作教学。

1. 命题形式创新要求加强基础写作能力训练

高中新课标明确指出要不断变化考题形式,目的就是要避免一线教师针对特定的题型进行针对性教学,导致写作教学极度模式化、功利化。高考寫作命题要不断变化写作材料的呈现形式和任务的情境类型。比较近两年的高考写作题就会发现,如果按照2022年的命题特点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那么学生在应对2023年的高考作文时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写作教学的关键是要回到写作基本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从容应对命题的变化。

首先,要在整体关联中推动各项能力的发展。可以围绕核心环节(审题、立意、构思、论证、语言表达)展开观察、阅读、评改,避免这些活动与核心环节脱节。尤其是观察,在高中写作教学中很少进行,更不用说与核心教学环节互动。同时还可以通过专题性任务将不同环节整合起来,专题性任务中的子任务指向不同环节的能力培养,比如,设置“书写自我成长”专题任务,围绕这个专题设置观察任务、阅读任务、语言表达任务、论证任务,完成这些任务是为完成中心任务做好准备,最后再完成主任务。

其次,要根据能力形成的心理机制展开教学。写作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语文活动,涉及各种能力,需要从学生完成特定任务时遇到的具体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入手,培养学生的写作关键能力。比如写作立意教学,不少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使用“关键词法”,但是评判关键词的依据是什么、围绕关键词形成中心论点的具体环节有哪些,在不少教师的教学中就是一笔糊涂账。立意的核心是学生从材料中发现、建立论点,而论点本质上是由概念组成的。因此,教师须明白概念和命题形成的机制,发现学生在概念提取和命题组合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写作立意的问题。

2. 围绕“三大文化”融通文本、社会生活和个人体验

对“三大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是近年来高考写作命题的重点方向。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把文本中呈现的文化观念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个体体验有机结合,最终实现对文化的深度理解与传承。

首先,要对教材经典作品蕴含的传统文化进行充分挖掘与理解。统编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文蕴含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包括中国人思考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维方式、思想认识,比如,天人合一、忧国忧民、民本思想、大同世界、敦亲睦邻、尊师重教、言传身教、重义轻利、兼济天下、厚德载物、知行合一等思想都在教材选文里有所体现。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回归生活世界,深度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其次,要加强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理论的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3],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开展跨学科教学,运用高中政治课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念,能够使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获得新的内涵。比如,课文《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的“民为邦本”“富民厚生”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执政为民”“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民观”高度契合。这样,学生对教材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通透。

最后,要把“三大文化”与当代社会生活、学生个体生活体验融通。文化观念是从特定历史生活中抽象出来的价值观念,学生接触的是抽象的文化观念,或者是用文字符号表现的陌生的历史生活,对文化观念的深入理解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回到感性的历史生活,将历史生活与现实生活、个人体验打通。比如,前面提到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学生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理解后,再联系当代“脱贫攻坚”“新农村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重大民生工程,就能够切身体验到“民本思想”“执政为民”、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内涵。学生写相关话题的文章,就会充满感恩与热爱,而不会堆砌一堆连自己都不会感动的或华丽或枯瘪的文字。

3. 围绕立意提升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创新性

主题词数量减少是今后写作命题的一大趋势。只要材料不出现主题词或少出现主题词,考生都需要充分理解材料的关键信息,才能提炼出立意需要的主题词。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围绕立意,科学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指导学生掌握理解材料与提炼中心的路径和方法。当然,能够自如应对这类材料写作,出现主题词的材料写作也就不存在问题了。

首先,要加强训练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准确理解材料是学生写作立意不偏题、不跑题的关键。高考写作材料的呈现篇幅、话题、类型、数量都会不断变化,应对变化的最好方法就是提升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对材料的理解需要准、全、深。“准”包括对字词、句子的准确理解,对中心话题的准确把握。比如,2023全国甲卷写作题的材料“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技术”“时间”“人”哪个是这句的中心话题?需要準确理解“因此”中的“此”指代的是什么。“此”在这里显然是指代前面的“技术发展”,所以这则材料的主题就是“技术发展在人与时间的关系中所起的作用”。[“4] 全”与“深”是指充分把握材料与中心话题相关的关键信息,需要针对不同材料的类型,采用不同路径和方法理解,发现中心话题、提炼主题词。如果材料是叙事类的,那么可以根据材料的语义框架和语义格(即“语义关系”),全面把握材料的信息,提取多个关键词语,再基于关键词语提取多个主题词。比如,2023年全国乙卷写作题的材料“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可以看作叙事类材料,是“行为—结果”的叙事模式,从叙事框架中就可以找到“强者”“对手”“竞争”“合作”“损人”“自私”“失败”等主题词。

其次,要培养组合主题词形成高价值论点的能力。主题词越多,组合的可能性就越多,产生的论点也越多,深刻新颖的论点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但这并不是说主题词出现之后,就能自动组合形成很多命题(论点),而是需要学生发现不同主题词之间的意义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让学生掌握常见的主题词组合方式,找到自己熟悉的且有深度的或有新意的中心论点。一是需要引导学生熟悉常见概念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概念之间组合的语义关系有条件、原因、作用(影响)、比较、对立、统一等。比如,“可为”与“有为”两个主题放在一起,学生如果熟悉上面的语义联系,就会快速发现它们之间是条件关系,也就能快速形成论点。二是需要在准确的基础上选择有一定深刻性、新颖性的论点。如果材料与习作任务提示中没有明确提出主题词,材料的内容又比较丰富,可以提取较多的主题词并组合成较多的命题,这就需要学生选择有新意、有现实价值的命题,从而能让阅卷者感受到较强的思维能力与良好的思维品质。当然,深刻与新颖必须建立在准确的基础上。需要强调的是,学生在立意过程中不要追求主题词与命题的数量,而是要从自己熟悉、有价值的角度去发现与建构命题。

总之,我们要处理好高考命题变与不变的关系。一方面,需要发现高考命题如何在变化和优化中更有效地考查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认清高考写作命题中材料内容的选择、呈现方式的变化特点,从而准确把握写作教学的方向;另一方面,需要以不变应万变,深入理解高中新课标提出的高考写作命题的基本原则,在平时的教学中系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写作教学科学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让高中写作教学回归本位。

猜你喜欢

特点趋势教学策略
趋势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初秋唇妆趋势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SPINEXPO™2017春夏流行趋势
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