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学龄前儿童自主性游戏行为的空间环境研究*
——基于日本两所保育园案例
2024-01-08付瑶王思懿FUYaoWANGSiyi
付瑶 王思懿 FU Yao WANG Siyi
为探索支持学龄前儿童自主性游戏行为的空间环境特征,基于学前教育领域对自主性游戏特征的研究,对日本两所保育园的儿童游戏行为及教辅人员日常行为进行调研,梳理自主性游戏行为类型,归纳可支持自主性游戏行为的空间环境特征,包括室内空间的灵活性、可达性、层次性及户外空间的趣味性、通透性等。在此基础上,对支持学龄前儿童自主性游戏行为的空间环境设计提出建议。
空间环境;学前教育;室内空间;行为特征;保育园
0 引言
游戏是儿童锻炼与社交的有效途径。儿童的游戏行为源于受兴趣支配的自发性,是“自发性的自主”活动[1]。自主性有两个显著特征,即独立性与果断性,独立性指个体能支配活动,果断性指个体明确完成活动目标[2]。儿童自主性游戏(Autonomous Playing)是最适合幼儿阶段身心发展的游戏形式。幼儿园是学龄前儿童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如今我国双职工家庭工作繁忙,没有足够时间照料子女,导致学龄前儿童每日在园时间长达9h。以班级为单位的传统幼儿园是旧教育理念的产物,空间功能虽有明确划分,但限定了儿童的行为,忽略了儿童自身发展规律。调研发现,我国传统幼儿园内儿童缺乏自主性游戏行为(Autonomous Play Behavior),往往被教师组织的特定活动所取代,限制了儿童的思维锻炼、社会化规则意识的形成及身体基本动作技能的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国外案例的调研分析,探讨保育设施空间环境设计如何有效支持儿童的自主性游戏行为。
1 自主性游戏特征
吉布森的“Affordance理论”意为环境提供使用者行动机会(见图1)。当空间中的功能要素与人的能力相契合时便产生了可供性,可供性程度高的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育有促进作用[3]。当空间环境支持的游戏行为种类增多,儿童便具备游戏活动控制权,即空间环境为儿童自主性游戏行为的发生提供了基础条件。根据学前教育领域研究,自主性游戏有4个核心特征[4]。
1 空间、行为、心理关系示意
1)游戏环境的多样性,即游戏环境的创设体现开放性与多样性。
2)游戏计划的生成性,即游戏计划由儿童在游戏过程中根据游戏状态逐步生成,而非预设。
3)游戏机会的均等性,即以儿童自由选择游戏替代教师指定游戏。
4)教师角色的多重性,即教师以多重身份指导而非发布指令。
2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2.1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与观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学龄前儿童的自主性游戏行为与环境关系密切,影响因素复杂且变量难以控制。案例研究法适用于“事件前后联系与研究对象存在高度关联”“研究对象难以控制”的事件[5]。观察法可通过观察记录空间环境要素对儿童自主性游戏行为的影响,构建对应儿童自主性游戏行为的空间环境要素体系,与研究目标一致。
2.2 研究对象
为全面地将儿童自主性游戏行为归类,案例需选择空间环境积极支持儿童自主性游戏行为及注重儿童自主性游戏活动(Autonomous Play Activities)的保育设施。笔者选取两所保育设施(C与K)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位于日本福冈和厚木。两所保育设施的设计有明显差异,更易比较与分析空间环境的差异对儿童自主性游戏行为的影响。
3 日本两所保育园案例调研
两所设施在投入使用时间、人员配置方面较为接近,但设施规模、空间布局与功能设置存在差异(见表1,图2)。两所保育设施的儿童自主性游戏活动安排情况基本相同,虽然K设施无户外庭院,但两所设施儿童均有室内外游戏时间(见表2,3)。
表1 C设施与K设施概况
表2 C设施作息安排
表3 K设施作息安排
2 C设施与K设施功能分区示意2a C设施2b K设施
笔者将自主性游戏行为发生的场所分为5类,结合自主性游戏的4个特征详细分析两所设施中儿童自主性游戏行为与空间环境的关系(见图3)。
3 自主性游戏行为分类框架
3.1 自由游戏行为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1)多样性 观察发现,两所设施内支持儿童自由游戏行为的空间相对丰富。C设施利用楼梯下方空间作为读书角,且在与活动室相邻的墙面开设圆窗(见图4),采用玻璃拉门作为空间分隔,各空间内的儿童可随时观察其他儿童的活动情况(见图5)。K设施的活动空间没有严格分区,用矮墙划分局部区域,如开放的绘本阅读区、半封闭的手工制作区等(见图6),活动区域内有台阶,为儿童的自由游戏行为提供了挑战性(见图7)。
4 C设施观察窗
5 C设施推拉门
6 K设施半封闭游戏区
7 K设施绘本区台阶
2)生成性 C设施中,儿童在有观察窗的区域易被相邻空间的情况吸引,出现观察行为,若对活动产生兴趣,便会加入其中,反之,则会继续保持原状态。K设施未严格区分活动空间,儿童根据游戏情况、现有环境和状态自主生成下一组游戏计划。
3)均等性 C设施高龄区设在2层,空间宽敞,方便儿童自由游戏,各区域均设置不同的功能空间,动静分区明确。K设施仅有1层,面积较大的高龄区位于一侧,其中设置各类游戏区。两所设施中,高龄儿童均对自由游戏行为有支配权。
4)多重性 儿童自由游戏过程中教师的辅助性指导十分重要,两所设施中,教师提供游戏初始想法,游戏开始后仅发挥辅助作用,扮演游戏材料提供者、游戏安全监督者、游戏秩序维护者等,儿童在游戏中可自主决定游戏状态(见图8)。
8 C设施与K设施教师辅助游戏
3.2 就餐行为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1)多样性 两所设施的餐厨区均面向用餐区,可看到餐食准备过程,激发儿童好奇心与观察行为(见图9)。C设施低龄儿童用餐区在1层活动区,可给予更多照料,高龄儿童自理能力较强,因此设置在2层(见图10,11)。K设施利用窗台设置用餐区,儿童有选择就餐位置的权利,通过空间设计使就餐行为变得富有趣味性(见图12)。
9 K设施用餐区
10 C设施低龄儿童用餐区
11 C设施高龄儿童用餐区
12 K设施窗边就餐区
2)生成性 就餐行为受环境影响,儿童会发生角色扮演游戏,充当厨师、服务人员或消费者,对儿童适应社会运行法则有重要作用[6]。通过观察备餐,儿童可了解食物的加工过程,在烹饪游戏中也能锻炼其逻辑性。
3.3 如厕行为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1)多样性 C设施的低龄儿童卫生间设在1层,高龄儿童卫生间设在2层,设计思路不同(见图13,14)。前者由大象造型的隔板分隔,而后者采用实体隔板分隔,更注重隐私性。无干预的自主性选择替代教师指定对儿童来说也是游戏的一种,儿童根据喜好选择卫生间位置,有助于儿童的自主性发展。K设施卫生间用矮墙分隔,外部用镜面装饰,增加儿童自主性游戏的可能性(见图15)。
13 C设施低龄儿童卫生间
14 C设施高龄儿童卫生间
15 K设施卫生间
2)生成性 K设施卫生间采用镜面设计,衍生出众多游戏可能,儿童在镜前可涂画所思所想,在镜中观察自己或他人。卫生间区域路线环通且空间尺度小,儿童可形成躲藏及追逐等行为(见图16)。
16 K设施卫生间镜墙
3.4 交通行为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1)多样性 传统建筑中交通空间的用途单一,但交通空间经常发生儿童自主性游戏行为,两所设施对交通空间的利用值得借鉴。两所设施均为环通式交通路线,各空间在交通上有密切联系,提升了空间使用效率和自主性游戏机会(见图17)。同时交通空间被赋予功能性,如阅读绘本、放置物品等(见图18,19)。
17 C设施与K设施交通路线示意17a C设施17b K设施
18 C设施过道与走廊
19 K设施过道与走廊
2)生成性 交通路线环通使儿童产生兴趣,喜欢静态游戏的儿童选择位置偏僻、遮挡性好的区域,进行绘本阅读、观察植物等自主性游戏行为,喜欢动态游戏的儿童则加入躲藏与追逐,轨迹遍布交通空间。
3)均等性 交通空间为在园儿童提供的游戏机会是均等的,儿童按照喜好合理利用空间发生自主性游戏行为,独自或组队完成游戏目标。
3.5 户外游戏行为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1)多样性 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提到,自然环境能给儿童比想象更深远的影响,对儿童认知世界极为重要[7]。C设施户外庭院以玻璃门与室内分隔,全部打开时室内外成为整体,儿童可自由穿行(见图20)。K设施没有专属的户外庭院,由保育员带领儿童至邻近社区进行户外活动,但在室内布置绿色植物以弥补自然的缺失(见图21)。
20 C设施玻璃门
21 K设施内景
2)生成性 C设施室内外连通性好,不喜欢户外活动的儿童会受影响并参与其中。儿童的户外自主性游戏活动多为挖沙、种植、骑车、奔跑、观察自然等(见图22)。K设施的儿童会停留观察植物,见证室内植物的生长。
22 C设施庭院与种植活动
3)均等性 C设施儿童对户外项目有选择权,存在自主性游戏发展空间。K设施无户外庭院,儿童选择受限。
4)多重性 教师在户外活动中职责繁杂,部分户外活动需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如种植;还有部分活动需要教师讲解,如观察植物和昆虫;同时还需监督儿童安全,提供户外活动所需材料等。
4 调研结论
4.1 儿童自主性游戏行为类型梳理
当空间环境提供游戏条件且教师给予适当支持时,自主性游戏得以实现。通过调研,本文梳理儿童自主性游戏行为类型,从而有助于做进一步研究(见表4)。
表4 儿童自主性游戏行为类型
4.2 支持儿童自主性游戏行为的空间环境特征
从调研结果看出,空间环境对儿童自主性游戏行为有直接影响。因此从两所设施空间环境的差异性与共性出发,梳理影响儿童自主性游戏行为的空间环境特征(见表5,6)。分析得出:室内空间的灵活性、可达性、层次性及户外空间的趣味性、通透性等特征可支持自主性游戏行为。
表5 C设施与K设施差异性空间特征及自主性游戏行为分析
表6 C设施与K设施共性空间特征及自主性游戏行为分析
4.3 设施管理模式对儿童自主性游戏行为的影响
调研发现,设施的管理方式、安全因素等对自主性游戏行为的影响不可忽视。多数情况下,空间环境对自主性游戏行为的支持需间接通过儿童的日常安排与管理制度实现。我国与日本在管理模式上存在差异,保育员对儿童安全因素的把控直接影响自主性游戏行为。日本两所设施是“以儿童为中心”的“互动式”教育,该模式可最大程度发挥空间环境对自主性游戏的支持作用,而我国大多数保育设施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制约了儿童实现自主性游戏行为。因此,我国保育设施设计需匹配管理模式,与运营管理者深入沟通,设计可见性较高的监护视线,避免教辅人员因担心“潜在危险”而限制儿童自主性游戏。
5 结语
鉴于我国大多保育设施对儿童自主性游戏行为支持不足,引用学前教育领域研究出的儿童自主性游戏特征,观察日本两所保育设施中儿童与教辅人员的行为,梳理儿童自主性游戏行为类型,提炼出支持自主性游戏行为的空间环境特征,为儿童活动空间的自主性游戏环境设计提供参考,未来还需进一步探讨适应我国国情的儿童自主性游戏空间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