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应策略探讨

2024-01-08张春红

新农业 2023年13期
关键词: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土地

张春红

(吉林省榆树市大岭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 榆树 130414)

土地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是农民从事农业活动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为实现土地资源健康长远发展,守护农民的幸福家园,创新与优化土地管理非常关键。随着建设项目征地与工业化进程对土壤的损害,我国有效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以及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影响我国农业生产进程。

1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状况

我国领土面积广阔、人口数量已超过14亿,人均土地占有面积较低,我国荒漠与山地较多,耕地资源较少,面临土地资源匮乏的危机。在人均土地占有面积较少的情况下,存在着浪费土地的现象,不仅损毁土地,也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造成土地资源被占用。部分地区盲目追求加快开发建设步伐,同时开发多个在建项目,使土地资源于短时间内迅速减少。工业企业要提高产值,需要扩大生产规模,必然会增加工业用地。若不对土地进行整体规划,会浪费土地资源。

2 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村土地管理重视程度不足

受到传统土地管理模式的影响,部分地区尚未认识优化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在基层土地管理工作中,对辖区内的土地情况掌握不全面,导致无法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区域需求的土地管理制度。部分工作人员对土地资源管理规定的重视程度不足,监管力度欠缺,导致土地荒芜和违规使用土地的问题。浪费土地资源,会加大城乡发展差距。

2.2 缺乏完善的农地利用机制

部分地区未能统筹、长远规划农村土地,大部分被征用的土地,应用于民用房屋建设或工业领域,城镇公用设施与基础设施的使用面积逐渐降低。由于缺乏对土地的长远规划,一些规模较小的城镇,朝新型大城镇化方向推进,只看重眼前利益,设计方案不全面,缺乏产业构建能力,不能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另外,在农村土地分配过程中,存在分配不均衡的情况,易激化社会矛盾。

2.3 农村土地规模集约化效果差

集体农业经济在实施土地“大包干”以来,农业经济飞速发展,农民参与农业活动的积极性较高。目前,以农业活动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民,极其重视土地资源,极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但进城务工农民与脱离农业活动的农民,主张进行土地流转。由于农民意见存在差异,导致农村土地资源集约程度低,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使农村经济发展无法达到预期水平。

3 农村土地资源管理的有效举措

3.1 开展调研保证农民合法利益

我国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样也存在相应的风险。征用的农地中不可避免占用部分产能高的优质耕地,造成我国粮食危机。对于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而言,减少甚至失去耕地之后,经济收入必然会减少。一些土地被征用的农民,不得不进城务工,虽然经济收入得到了提升,但是失地农民就成为了农村流失的人口。基层土地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现存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做好基层调查工作,听取当地农民的意见,一切以农民利益为本。面对农民存在的疑惑,做好耐心解答,防止强行征用土地。通过新媒体,如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土地管理相关政策。面对出现的纠纷,要深入基层,了解农民的实际情况与真实诉求,让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3.2 完善土地管理与规划体系

精准划分农耕用地、公共用地、商业用地与自用地等,切实提高划分与管理土地工作水平。相关部门需明确工作目标、开展规划宣传、实现引导性规划,使土地管理工作具有导向性。结合不同类别的土地,促使土地价值最大化,进而促进土地资源健康持续的发展。对于已遭到破坏的农地,实施重点修复工程,从而提高耕地的产出率。另外,相关管理工作者需创新土地资源开发,采用新型技术、高科技设备的引入,将生态农业发扬光大。各级政府倡导集约化生产、整改土地或退耕还林,鼓励发展绿色农业并保护环境。

农村土地资源管理与农业健康长远发展密切相关,不断创新与优化土地管理机制,做好土地资源管理调研与宣传工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猜你喜欢

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土地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我爱这土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农村土地流转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健全机制推动农村土地确权
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