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托管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研究
2024-01-08房见玲
房见玲
(山东省莘县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 山东 莘县 252400)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广,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推动了农村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升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全面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落实。其中,农业生产托管模式发挥着独特的优势,给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1 农业生产托管对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1 农业生产托管有利于增强集体经济组织的统筹功能
村集体能够为农民提供必要的农业生产服务,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村集体的统筹功能逐渐弱化,无法有效进入到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流程中,使得村集体的职能效果大打折扣。农业生产托管的推广能够逐渐激发农户的内生需求,提升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构建稳固的合作关系。在此过程中,村集体能够对小农户进行统一管理,做好相应的统筹对接工作,这不仅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也能够强化集体经济组织的统筹功能,促使村集体能够充分地发挥农业生产服务职能。
1.2 农业生产托管有利于创新集体经济的实现路径
在实际的经济发展环境中,很多农村发展集体经济时往往采用发展非农产业的方式来实现,例如乡村旅游、经营产业园区等。但是这些发展路径的适应性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不利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托管给集体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能够使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充分发挥组织职能,促使小农户同意接受托管服务而形成稳定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能够全面落实协调监督工作,降低生产工作的成本,也不需要其他设施、机械的投入,减轻了农户和服务主体的负担。而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可以提供农业生产托管居间服务,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增加一定的服务费用,进而实现节本增效、提质增值。
2 现阶段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基层管理职能划分不清晰,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重视不足
当前,农村虽然建立了集体经济组织,构建了相应的管理体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基层人才资源不足,使得很多工作无法顺利展开。在部分地区,村两委和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是同一批人,管理职责拥有较大的重叠部分,同时工作任务繁多,管理人员很难兼顾到所有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村干部时常加班,但是仍然没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到集体经济的发展工作中,而仅仅只是局限于上下级的规定任务,也是没有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落实。
2.2 经营管理队伍年龄普遍偏高,专业水平相对不高
农村很多村干部的年龄偏高,不具有高水平的专业化能力,对于新思想、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在实际的工作中缺乏开拓创新精神,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相关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同时,由于大多数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或是区域位置较为偏僻,很难吸引优秀的人才前来任职,长期留住人才也是难上加难,这些因素使得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停滞不前。除此之外,农村的青年劳动力大都进城务工,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居多,使得农村长期缺乏一定的集体公共活动,集体关系较为松散,很多村民对于集体经济的发展工作往往不具有较高的积极性。
3 通过农业生产托管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
3.1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农业生产托管
大多数地区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农业生产托管的重要意义,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过程中没有全面落实农业生产托管。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于农业生产托管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村民能够认识到农业生产托管对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了解农业生产托管的主要内容与运作模式,从而鼓励村集体能够积极参与到农业生产托管的发展工作中。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一定的帮扶,但是应该采用正确的支持策略,不能进行优先支持,而应该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视为市场服务的普通主体,促使村集体能够与其他合作社、农业服务公司等进行公平竞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内在积极性,从而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3.2 严格遵循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促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理选择托管业务
相关部门在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时,不能盲目采用大众化、理论化的发展模式,而应该根据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完善,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托管业务领域。对于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程度不高的地区,相关部门应该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提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尽快调整业务方向;对于土地管理缺乏体系化的地区,则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来集中土地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统一管理,全面整合,然后再进行农业生产托管经营。同时,相关部门应该不断完善农业生产托管的服务流程,例如对接农户、作业监督、费用收取等,应该进行高度统一化的管理,这样才能够提升发展工作整体的规范性,充分调动村民的参与热情,而且也能够合理的降低经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3 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夯实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针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人才短缺的问题,相关部门应该对此予以充分的重视,根据实际发展需求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提升相关岗位的薪酬待遇,吸引更多的人才回乡发展。同时,相关部门应该积极争取相应的资金支持,改善村容村貌,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的居住生活水平,这样才能够长期留住优秀人才,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该借助多种方式加强合作工作,对于村内现有的服务主体进行全面的整合,同时也要充分对接新型的服务主体,进而提升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规范性水平。相关部门还应该构建统一的管理机制体系,对于农户和服务主体双方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约束,不仅要保障合同条约的确切落实,还需要保证作业的整体质量,促使经济收益能够得到合理分配,从而进一步夯实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经济社会形势下,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有利于增强集体经济组织的统筹功能,也有利于创新集体经济的实现路径。然而,在当前的实际情况中,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基层管理职能划分不清晰,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重视不足,再加上经营管理队伍年龄普遍偏高,专业水平相对不高,这些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法充分地发挥农业生产托管的实际效用。因此,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应该积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改善当前的局面与困境。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农业生产托管;其次,要严格遵循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促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理选择托管业务;再者,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夯实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此才能够有效发挥农业生产托管的促进作用,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