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科学精神 勇攀航天科技高峰
2024-01-08张铁柱
文/张铁柱
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几代航天人怀着报国热忱,坚持科学精神,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一部中国航天60 多年波澜壮阔、大气磅礴的创业史、奋斗史,也是航天人不断攻克技术难关、勇攀航天科技高峰的创新史。新时代新征程,中国航天工作者要继续坚持科学精神,坚定履行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神圣使命,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
科学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科学精神在我国的提出。科学精神是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逐渐发展起来的科学理念和科学传统的积淀。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不断发展。19世纪末,一批仁人志士主张迅速发展科学技术、弘扬科学精神。1916 年,我国近代科学奠基人之一任鸿隽发表了《科学精神论》一文,在中国最早提出“科学精神”的概念,他称科学精神为“科学发生之源泉”,明确提出“科学精神者何?求真理是已”。
我党对科学精神高度重视。
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弘扬科学精神成为党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在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里提出建设“科学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并指出“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制定和实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为推动我国的科技发展、培育科学精神奠定了基础。从革命时期倡导科学文化,到新中国成立后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再到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从进入新世纪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到党的十八大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始终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回顾中国科技事业演进的历史,科学精神与科技事业发展相伴而行,并得以形成和发展,这也体现了党在不同时期对科学精神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倡导。
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与生动实践
追求真理、尊重规律是科学精神的逻辑起点。科学以探求真理、揭示规律为目的,开展科学研究要坚持求真求实、独立思辨、理性质疑、小心求证,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不迷信学术权威,不为既定的思维模式所左右。“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为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钱学森提出,科学研究要尊重科学规律,坚持以学术本身作为判断学术是非的标准,要做到“严谨、严肃、严格、严密”。他坚持通过数值计算与实验结果的比对,使学术理论得到验证。
开拓创新、敢为人先是科学精神的内在动力。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科学的生命,对未知世界的不断探索是科学发展进步的源泉和动力。开展科学研究必须坚持创新,勇于探索,布局长远,抢占制高点。陈定昌院士是我国武器系统总体、防空反导及制导雷达技术专家,是我国精确制导领域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他站在时代前沿、大胆创新,用一生推动着我国空天防御事业发展。在他看来,创新集中在关键技术的突破上,要瞄准未来十年、二十年,必须站在时代的前沿。正是这种指导思想直接维持了技术优势,推动了相关专业发展,也让他所从事的空天防御事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开放包容、团结协作是科学精神的实践路径。科学技术取得的重大成就是多学科、多领域和多层次的集体协作,是发挥科技力量的集中性和协同性优势的成果。开展科学研究应当建立协同攻关、跨界协作机制,团结协作,集智攻关。在航天系统有一项广为人知的“四共同”原则,即“有问题共同商量,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这是“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院士提出的。黄纬禄认为,发扬技术民主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他一贯主张集思广益、扬长避短,把方案定得比较正确,问题解决得比较合理。时至今日,“四共同原则”一直为航天科研单位所推崇,成为航天型号系统协调工作的“宝典”。
胸怀祖国、造福人类是科学精神的终极价值。造福国家和民族、造福人类一直都是科学研究和科技发展的终极目标。开展科学研究,从根本上讲,就是以科学技术进步促进国家兴盛、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梁思礼、邓稼先、庄逢甘、郭永怀、朱光亚等一大批科学家义无反顾地回国工作,为新中国的建设倾注毕生心血。他们为何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呢?钱学森的回答是“苟利国家,不求富贵”,任新民的回答是“个人前途在祖国面前,不值一提 ”,梁思礼的回答是“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揣着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在科技发展道路上披荆斩棘、攻坚克难,才奠定了我国在世界科技领域的重要地位。
秉承科学精神、勇攀航天科技高峰的实践路径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围绕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为航天工作者弘扬科学精神、勇攀航天科技高峰指明了方向。
坚持党对航天事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是我们走向世界科技强国的根本政治保证。从创新型国家的提出,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我们党在领导科技事业的每一个节点都作出了正确的战略部署,引领国家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航天工作者要爱党爱国,矢志奋斗拼搏,聚力科技攻关,勇于创新创造,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坚持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工作,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出战略谋划和系统部署。面对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主要战场、创新驱动成为国家重大需求的现实状况,广大航天工作者要继承发扬科学精神,坚持创新在战略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勇攀航天科技高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在科技创新重点领域中攻坚克难,在解决科技难题上担当作为,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推动基础性、前瞻性、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
坚持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到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航天科技水平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的重要标志,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下好自立“先手棋”、打好自强“主动仗”,就必须让科技人才真正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当主角,在重大工程“主战场”识别、培养、用好科技领军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作用,着力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主力军、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让人才活力在科技创新大环境中竞相奔涌。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需要更多“高精尖缺”人才,航天工作者要锤炼本领,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心无旁骛潜心钻研,在关键岗位上和重大项目攻关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切实将航天强国重任扛在肩上。
坚持营造弘扬科学精神的氛围。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有利于促进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中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要以优质丰富的内容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航天知识,讲述航天事业发展,宣传航天工作者先进典型和事迹,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进一步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应坚持大力培育和弘扬科学精神,将鼓励创新、勇于创新、大胆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让创新意识蔚然成风、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