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

2024-01-07夏嘉慧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4期
关键词:国有银行利息收入股份制

□文/夏嘉慧

(黑龙江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提要] 在国家政策指导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兴起的背景下,金融科技开始进入金融领域发挥作用。银行业作为金融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受到金融科技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本文介绍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盈利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围绕盈利模式影响机制和不同类型银行两个角度,对金融科技介入商业银行之后其盈利模式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并针对商业银行如何通过内部发展金融科技应对外部冲击给出相应建议。

在国家政策指导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带动下,金融科技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通过建立以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贷款等为代表的金融服务体系进入金融领域发挥作用。金融科技的出现,提高了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有利于推动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双循环”发展战略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商业银行传统盈利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盈利模式。从各生产要素创造的价值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为商业银行中不同种类业务所创造的价值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从目前来看,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存贷款利差主导的传统盈利模式;另一种是以非利差主导的非传统盈利模式。在我国,由于受到宏观政策的影响,长期以来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息差相较于多数西方国家来说都比较大。这种宽松的政策环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商业银行多年来保持了高速增长,但从另一角度来看,这也间接造成了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以存贷款利差主导的传统盈利模式,而依靠中间业务、投资业务等业务获取的非利差业务则较少,而且收入来源相对比较单一。

(二)存在的问题。首先,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一直是利差主导型,过于重视利息收入,而中间业务发展滞后,难以寻求新的稳定利润来源。银行利润持续下降,导致银行盈利能力持续下降。此外,这种盈利模式的商业银行主要是通过扩大资产规模来保证收益,因此资金收益率较低。其次,我国的商业银行对非利息业务的发展重视不够,非利息业务带来的收入相对较低,而且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之间差异很大,大银行更重视非利息业务,而小银行对非利息业务重视不够。再次,国内金融消费者的付费意识不强,银行的创新产品在市场上的接受度不高,创新收入远低于研发成本,打击了商业银行的创新热情。最后,由于商业银行的业务类型相对单一,与国际银行相比,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优化转型。

二、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

(一)盈利模式影响机制分析。金融科技的出现使得以第三方支付、P2P 等为典型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技术迅速发展,这些技术通过作用在商业银行的资产端、负债端和中间业务上,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

1、资产端

(1)抢占信贷市场份额。出于提高利润率的目的,相对于资金薄弱、信用保障不足的中小企业来说,传统商业银行在进行投资时会更偏爱资本金高、信誉好的大企业客户。中小企业由于其经营状况不稳定带来的现金流不稳定,再加上银行方面授信门槛高、信贷手续繁琐、审批效率低,便出现了难以得到及时解决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但随着金融科技的技术成熟,金融科技公司出现了更为快捷、便利、信贷门槛低的融资模式,助力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因此,金融科技公司迅速抢占了被传统商业银行冷落的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份额。

(2)多样化信贷品种。在大数据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下,客户的需求都能够得到及时、精准的评估和个性化服务。因此,对于金融科技公司来说,只需基于这些大数据信息来向资金需求者推行信用贷款,客户只需打开App 并输入相关信息即可实现贷款。由于金融科技公司的技术先进,可以为客户建立多维分析模型,因此他们可以凭借其天然优势在无担保抵押贷款的情况下进行贷款,这与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相辅相成,丰富了贷款类型。目前,在现行商业银行体系下,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和传统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做了更多安排,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困扰着大量初创企业、高新技术小微企业。对于这部分商业银行长期不重视的客户市场,互联网金融机构乘势推出了大量门槛低、审批简单、灵活方便、融资速度快的信贷产品,彻底抢占了商业银行的长尾资源,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2、负债端

(1)转移银行存款。互联网金融企业运用金融科技创造了更多周期灵活、投资形式多样化、收益率更高、起点更低的金融产品。他们将这些金融产品嵌入到客户端的金融场景中,随时随地接触顾客,并且将产品的交易流程操作简洁化,收益随时可见,使得客户不用前往线下网点便能通过手机端实现对于金融产品的需求。一旦客户体验到线上理财的便利,便很有可能将其存放在银行的资金进行转移。当前越来越年轻化的互联网用户对于金融科技企业来说,具有长远的发掘空间,这些用户不仅会转移他们的银行存款,而且从长远来看,当年轻群体的人生进入积累财富的阶段时,存款分流会更加严重。

(2)提高银行资金成本。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企业把从公众群体吸收来的闲置资金存放在商业银行,但会按照更高的合同存款利率或者同业存款利率获得利息,而不是0.35%的活期利率,这实际上无形中提高了商业银行端的负债成本,使得利率相对较高的合同存款或同业存款规模增加,恶化现有的存款结构。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金融和基金的竞争,商业银行为了提升客户黏性,也会选择推出起点较低、收益率与互联网金融相似的理财产品,这同样提高了银行的资金成本。

3、中间业务。在银行的经营管理中,支付结算、银行卡交易、基金和投资理财都是中间业务。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客户比过去更为关注中间业务的服务体验。银行的中间业务开展受到了金融科技的冲击,特别是理财和第三方支付业务方面。在理财方面,互联网金融通常选择和基金公司开展合作,利用基金公司更加专业的资金管理体系为自己的平台实现高创收,这一做法抢占了投资理财中介这一市场中商业银行所占的份额。在第三方支付业务方面,互联网金融平台通常都是线上经营,不需要设立线下网点,因此在第三方支付业务方面具有明显的运营成本优势,而且线上运营的特点也帮助它们吸引了大量客户,这必然会减少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数量。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机制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在不断完善,使得第三方支付平台也在逐步完善,这对商业银行相关业务的支付结算工作产生了直接影响。

(二)不同类型银行盈利模式的变化。面对金融科技的外部性,不同银行之间的盈利模式会因为银行之间各方面的差异性产生程度不一的影响,银行之间对于金融科技带来的冲击采取的应对策略也因此各不相同。根据商业银行政策支持、股权结构、市场地位、经营模式等方面的差异,我国商业银行可分为三类,分别是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由此从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角度出发,分析在金融科技进入商业银行传统业务之后,商业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1、国有银行。国有银行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规模大、业务面广。然而,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国有银行的盈利模式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图1 列出了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五大国有银行2016~2022年间的总的利息净收入以及非利息收入的规模和占比情况。从图1 中可以看出,在存贷款利差收入方面,在金融科技的强势介入下,虽然国有银行存贷款利差收入规模持续增加,但这部分的占比正在逐步下降,由2016 年的76.2%下降到2022 年的71.48%。然而,尽管存贷款利差收入的比例在下降,但这部分的比例仍在70%以上,表明国有银行仍然是以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在非利息收入方面,国有银行得益于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和行业地位,资产规模、客户基础以及受到的政策支持远大于其他类型的银行,因此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资远远超过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他们大力推动金融科技与非利息业务的融合,使非利息收入的规模不断上升,占比逐步提高,由2016 年的21.4%上升到2022 年的26.25%。由于国有银行拥有一大批具有较强新兴技术研发能力的科技专业人才,所以金融科技发展水平越高,就越有利于其生产力的转化和价值的创造。然而,尽管近年来国有银行非利息业务占比逐年提高,但与发达国家同类型银行相比,我国的国有银行非利息业务占比仍然较低。(图1)

图1 2016~2022 年国有银行净利息收入及非利息收入统计图

2、股份制银行。股份制银行作为中国金融业发展最为迅速的银行之一,在经营管理方面更具有活力。与国有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相比,股份制银行更注重突出特色,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图2 通过统计以中信银行、民生银行等7 家股份制银行为代表的相关数据,列出了股份制银行2016~2022 年间的总的利息净收入以及非利息收入的规模和占比情况。(图2)

图2 2016~2022 年股份制银行净利息收入及非利息收入统计图

股份制银行的业务种类相对较多,在非利息业务方面有更大的优势。因此,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股份制银行开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拓展非利息业务,使非利息收入占比逐年上升,并且上升趋势明显,在2021 年达到最高的35.69%占比。目前来看,股份制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一直保持着高于国有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状态,以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为代表的股份制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已经达到40%以上。横向来看,对于三种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增长幅度,也是股份制银行的增长幅度最为明显。这充分反映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盈利模式上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并能运用自身业务种类繁多、管理架构灵活的优势在金融科技冲击的基础上把握住非利息收入这一具有更大发展潜力的盈利模式。

总体而言,股份制银行在盈利机制和经营模式上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并且管理层架构也相对更加灵活高效,能对市场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横向对比其他类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的运营能力尤为突出,因此它们相对来说会较少受到金融科技的负面影响。

3、城市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中规模较小、地域性较强的银行之一。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城商行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互联网金融科技的发展水平对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的影响中,横向对比三种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受到的负面影响是最为明显的。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客群来源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客群来源重合程度很高,都是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客户群体。此外,在资金投入方面进行比较会发现,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相比,由于城商行普遍资金规模和业务范围小,造成科技人才相对短缺、业务产品单一的局面,使得其受到互联网金融科技的冲击比较明显。就单个城市商业银行而言,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城市商业银行的资金规模和业务范围差距也非常大。存贷款利差收入方面,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江苏银行、北京银行和上海银行。非利息收入方面,宁波银行、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分别排名前三。

然而,城市商业银行并没有因为金融科技带来的影响而坐以待毙。图3 通过统计以江苏银行、宁波银行等7 家城市商业银行为代表的相关数据,列出了城市商业银行2016~2022 年间总的利息净收入以及非利息收入的规模和占比情况。由图3 可以看出,尽管城市商业银行由于起步较晚、战略定位、资金实力等方面的原因,发展领域有限,但在当地相关部门的政策扶持下,紧密结合金融科技积极拓展地方性特色业务,具有长远的成长性。随着当前城市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净收入和非利息收入规模的持续上升,存贷款利差净收入占比持续下降,非利息收入占比持续上升,充分表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正在积极发展更加多元化的业务经营,以增加利息收入。(图3)

图3 2016~2022 年城市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及非利息收入统计图

(三)结论。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第一,金融科技的发展打击了传统商业银行的现有盈利模式。这些基于金融科技创新的新市场参与者依靠强大的科技力量和广泛的用户基础,迅速抢占银行的客户资源,冲击银行的经营利润,强势介入传统银行的相关业务。第二,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银行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在三类银行中,国有银行对金融科技的投入最大,股份制银行对金融科技的适应能力最强,城商行受金融科技负面影响冲击最大。

三、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金融科技的介入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发生的变化的分析,可以看出金融科技的应用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找准关键领域,强化特色优势。传统商业银行在长期的展业过程中缺乏对下沉市场的开发和中小型客户的维护,这一经营理念已经成为其痛点,并且严重背离了当前市场大环境的发展方向。此外,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产品和业务具有种类单一、缺乏创新的缺点,使得客户对于需求的金融产品多元化的愿景无法实现。商业银行要将金融科技的底层科技变量具有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统筹发力,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领域取得创新性突破进而开展特色业务,以响应政策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号召。同时,更充分地对市场进行调研,只有全面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才能真正地推动业务创新。重点发展业务流程、产品定价、客户增值等方面,形成自身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二)增加投资,实现科技赋能。商业银行要提高科创能力,加大对金融科技业务的资金投入。这需要加强各条业务线之间的协作,推动大数据应用,提高工作效率,以此为基础来建立一个适应新时代需要的金融信息化体系。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目的,打造普惠与便利并存的客户服务一体化链条。根据市场整体环境的变化和内外部的服务要求,全方位提升更加触达客户、更加适应市场的能力,以此来实现金融科技赋能。同时,打造金融服务切实落到客户自身的新业务体系,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体验,实现运营流程的全方位、一体化、多层次,以此支持金融科技生态系统建设。

(三)把控边界风险,注重合规经营。为了更好地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不断拓展业务广度、优化客户体验是金融科技创新的价值所在。但在应用金融科技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公民隐私的保护,准确把握金融科技的应用尺度。在使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对于通过这些技术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要保持观望,避免对于金融科技解决所有问题产生过度依赖。同时,在科技增加金融体系的相关性和复杂性的条件下,要注意平衡价值和风险,仔细辨别和重视金融科技应用中可能存在的合规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系统风险。金融科技的功能在新兴技术的带领下变得非常强大,但我们要守住合规底线,避免盲目崇拜,以规避风险事件的发生。

猜你喜欢

国有银行利息收入股份制
中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现状及发展建议
闽侯县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初探
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股份制办学可持续模式探索
国内外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的比较分析
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5—2012年的数据分析
河北省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信贷收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