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推广实践研究

2024-01-06牛强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9期
关键词:经典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

【摘 要】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人们已经无法从经典阅读中得到多元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从某种角度来说,传统经典阅读的生命和核心已经逐步消失,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引导人民群众在经典阅读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公共图书馆是经典阅读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在引导人们重返经典阅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基于公共图书馆引导人民群众重返经典阅读的重要意义,对在经典阅读中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方面,希望能给同领域的研究者带来一些参考意见;另一方面,希望能为公共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一点微薄的贡献。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推广

【中图分类号】G258.2;G25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9—094—03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的竞争环境变得越来越激烈,因此,人们受到生活节奏变快以及生活压力大的影响,人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传统的经典阅读中,如果人们生活中有了空闲的时间,大家更愿意通过上网、看电视等方式来享受快餐式的文化,一方面,是因为快餐式的文化可以大大地节约人们的时间,另一方面,快餐的文化具有光、影、音等经典阅读不具备的优势,可以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感受远远地超出经典阅读。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经典作品被改編为电视剧、舞台剧、音乐剧等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虽然人物形象以及作品情节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变得更加直观,但是经典阅读所带来的感受和想象却逐渐地流失,传统阅读的生命和核心荡然无存。基于此,引导人们重回经典阅读是现阶段需要马上解决的问题。公共图书馆是人们阅读的有效载体,相关的工作人员要着重研究通过经典阅读来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经典阅读的时代来能重返社会,人们的精神家园才能够得到满足。

一、公共图书馆中进行经典阅读的重要意义

(一)公共图书馆中的经典能启蒙文化

中华有五千余年的人类优秀文化都凝结在了经典中,人民群众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找到和古代人类的情感链接,还可以通过应用熟悉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和普遍关系,掌握有关劳动的技能。最终重要的是,人们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找到真理,有利于培养正确的“三观”,即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经典可以启蒙文化,能够帮助人们找到精神价值,因此,在公共图书馆中,可以 通过阅读经典的名著,来培养人们正确的阅读习惯,进而让人们更好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以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以及良好的品性。

(二)公共图书馆能传承文化

公共图书馆有大量的经典书籍,这些经典书籍是古人伟大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其不仅能够将公共图书馆的阅读功能承载起来,还能将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核表达出来,公共图书馆能对经典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这和经典名著传承文化的功能不谋而合,基于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公共图书馆要将自己的教育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还要利用有限的时间收集具有一定权威性的经典作品,在人民群众来公共图书馆阅读的时候将经典作品中的无限的价值发挥出来,公共图书馆作为引导人民群众进行经典阅读的中坚力量要将自己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1]。

(三)公共图书馆能倡导群众经典阅读

公共图书馆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不仅要引导人民群众进行经典阅读,还要在不断的发展自我的过程中,争取取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基于此,公共图书馆要从自身做起,对管理的理念进行创新,可以建立经典阅读的服务体制,加强对各类图书资源的管理,变革服务的方法,将引领功能进一步的拓展,这样可以提高公共图书馆在社会的活力,相关的工作人员要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主动承担推广经典阅读的社会责任。

二、公共图书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推广实践

(一)做好市场调研,对经典资源结构进行优化

公共图书馆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中,要倡导人民群众重返经典阅读,在此之前,必须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着重调查不同人群对经典阅读不同需求,还要对经典资源的结构进行整合好优化,这样经典阅读的结构会更加方便人们阅读。公共图书馆要收集书店中各类图书的销量然后,对具体的数据进行具体的分析,要了解现阶段人们掌握经典的情况,然后购买相关的经典图书,只有公共图书馆有足够的有质量的经典,才能为未来的经典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2]。

除了优化图书馆的资源配置外,公共图书馆在方便人民群众阅读方面,还要对不同群体阅读的心理特点进行分心,要将自己和读者站在一致的角度,从调整公共图书馆内部的图书排架开始,可以把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书籍摆放在引人注目的位置,这样人民群众在图书馆阅读的时候可以更加方便和快捷。公共图书馆可以配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经典书架,然后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类整理,这样经典文化阅读的推广会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在经理经典书区的时候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比如,设置专门读历史的专业、专门读经典小说的专区、专门阅读诗歌的专区,在设置书籍的时候要将不同版本的书籍放置在一起,以供人民群众进行选择。绝大部分的经典作品是文言文记叙的,该类经典还可以配置专业的解读文本,这样可以满足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对经典阅读的需求。

(二)对定位服务进行整合,为读者提供经典阅读推广活动

公共图书馆在收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书籍方面具有较多的工作经验,所以在推广阅读方面也要继续探索。公共图书馆具有公益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因为在推广经典阅读工作中公共图书馆能够起到领导和组织的作用。公共图书馆要深入挖掘自身服务的特征,将传统的服务工作进行调整,在常规的服务项目中要纳入经典阅读这一重要活动,这可以有效地拉近经典阅读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经典阅读不是短期的服务项目,公共图书馆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常态化,可以举办和经典阅读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比如,可以邀请领域内的专家来到图书馆举办讲座,还可以开展和征文有关的比赛活动,这样经典阅读的质量才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公共图书馆要加大宣传力度,鼓励人民群众走进图书馆,在介绍经典阅读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辅助公众了解并使用图书馆内的设施,要给读者提供更为贴心的服务,给公共图书馆的经典阅读的推广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条件。这样人民群众才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接受来自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才能科学运用经典中的思想和智慧[3]。

(三)调动人民群众阅读经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物质文化就在不断地繁荣,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的追求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对精神文化的追求,现阶段,人们闲暇时间的分配主要集中在快餐式的娱乐文化或者短暂的体育活动中,一般不愿意将时间应用在经典文化阅读中,因而,在面临许多重大问题时不能直面问题,也没有能力进行深入的思考。即使有读者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阅读时,也是娱乐性质的阅读,部分读者在进行阅读的时候还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基于此,公共图书馆要进一步加大经典阅读的推广力度,通过有效的宣传,使得人们能够重新回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阅读中,公共图书馆要整理与培养人民群众阅读的兴趣,通过有效的形式调动人民群众阅读经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公共图书馆要给人们提供好的阅读条件,要为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在人民群众阅读的过程中根据他们的兴趣为其推荐适合的经典书籍。公共图书馆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应当根据读者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合他们阅读的经典阅读的技术,还要对读者在阅读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要对读者有足够的信心、耐心,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及时地评估读者阅读的情况,指导读者正确的阅读方向,然后在评估中对读者走的弯路进行修正,公共图书馆在实际的工作中要给读者树立反复阅读经典的观念,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每一次的阅读都有新的感受。真正的经典经得起反复的推敲,每一次的推敲读者都能学习到新的知识,想要调动人民群众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指导经典阅读,根据人民群众的興趣指导阅读,除了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应该读什么,还要指导他们怎么读,这样读者才能在读书中找到快乐,才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人民群众内心深度的阅读积极性才能够被彻底地挖掘出来。

(四)和社会各界建立合作关系

公共图书馆推广经典阅读不是一场单打独斗的战争,公共图书馆要主动争取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可以和书店等阅读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在取长补短中合作共赢,将经典阅读的工作从看不见落实到摸得着。经典阅读的推广中需要资金的支持,公共图书馆需要寻求书商以及出版社合作的可能性,通过有效的形式来取得出版界的支持,在实际的推广工作中,公共图书馆可以组织各样的读书活动,可以和出版社、个人、书商一起联合举办经典阅读书展,还可以举行经典阅读书籍评分、图书赠与以及公益卖书等活动,在活动中加强公共图书馆与出版社、书商、读者之间的联系,促进各界之间的良性沟通,这样才能形成好的经典阅读的风气,此外,通过公共图书馆举办的活动也能帮助出版社、书商介绍图书,整体来看,加强和社会各界的联系,有利于公共图书馆、出版社等之间的共赢。最终还能受益于广大读者。

(五)对经典阅读推广的方式进行创新

在经典阅读中应用新技术、新手段能够对服务的项目进行推广,能够对服务的范围进行拓展,还能对服务的水平进行提高,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地发展,人民群众在获取信息数据的时候更愿意使用互联网引擎进行搜索。虽然人民群众获取知识的手段出现了变化,但是阅读带来的价值并没有出现变化,公共图书馆在进行经典阅读的推广中,应当充分地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将虚拟阅读和馆内书籍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的阅读方式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也能让人民群众在阅读的时候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基于此,公共图书馆要大力发展经典文章的数字化建设,可以构建专门的阅读平台,在平台上不断地提高经典文章的数量和质量,这样人民群众进行经典阅读就有了更加有利的条件,网络阅读的成本相对更低,而且网络阅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互联网还能在一定的程度上维护信息和知识获取的公平性,公共图书馆使用互联网推广经典阅读还能充分地实现公共图书馆的网络服务能力。

(六)对推广的内容进行设计

中华具有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化,在时代的长河中,这些文化经过不断地洗刷和打磨已经将最璀璨、最优秀的文化呈现在了世人的眼前,经典书籍是中华文化五千年优秀文化的合集,公共图书馆要发挥自己阅读主阵地的功能,持续地对经典阅读进行推广,现阶段公共图书馆在经典阅读推广活动中提供的书籍大多是基础国学,形式以讲座和朗诵为主,基础国学的内容中有一些晦涩难懂的内容,还有一些生僻字,这些内容不利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不利于培养读者良好的阅读习惯,公共图书馆在推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时,要注意对推广的内容进行设计,打破传统思想带来的推广限制,吸收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在设计的时候要注意阅读结构的系统化。

(七)公共图书馆推广经典阅读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对经典书籍有选择性地利用,我国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书籍有20余万种,绝大多数都存在于公共图书馆里,这些书籍中的文化并不是所有的都适合在社会进行宣传,因而,公共图书馆要从历史中来,到现实生活中去,在选择推广题材的时候要注意使用科学的态度来书籍中的内容进行辨别,将书籍中的精华内容呈现给广大读者。

然后,要聘请专家来为读者解读,经典的书籍年代比较久远,流传至今,有部分内容和现代社会存在着矛盾,因而,公共图书馆可以聘请专家定期地为读者解答在阅读书籍中的困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本源进行阐释。

最后,要注意培养专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人才,要培养工作人员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要培养工作人员服务读者的专业能力,要培养工作人员阅读推广方面专业的技巧。传统的经典作品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其在岁月的流逝中,始终代表着中华民族最伟大的精神,公共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自己经典阅读推广的功能,为读者服务,为文化服务。

三、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阅读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公共图书馆是思想驾驭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公共图书馆采取有效的措施变革服务模式,调动人民群众阅读的积极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工作思路进行创新,这样公共图书馆作为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的作用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人民群众才能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推广工作才能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马超.新时代公共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经典推荐书目研究——以《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书目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3(2).

[2]刘宗凯.高校图书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推广的实践与策略[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2(12).

[3]陈婕.公共图书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与思考——以福建省图书馆正谊书院古诗词阅读推广活动为例[J].福建图书馆学刊,2022(1).

作者简介:牛强(1968—),男,汉族,山西朔州人,本科,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阅读推广管理。

猜你喜欢

经典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
经典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想象力都去哪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活动性策略在经典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群众文化音乐的推广及发展探讨
对我国推广大众体育活动的意义研究